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碰碰乐》

2025/08/12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图形碰碰乐》(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碰碰乐》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移动、翻转、拼接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2.体验图形变化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移动、翻转、拼接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活动准备

等腰三角形卡片人手一份、各组正方形、长方形、大三角形各一、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说图形、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一)出示图形,巩固已知图形的同时丰富平行四边形知识

1.师:小鱼和乌龟上都有哪些图形?请你上前用手指把你认识的图形拖动到小动物的上方。

2.转动图形,变换图形方向,了解图形方向可变但形状不变的知识

师:转一转你还认识这些图形吗?转一转三角形还是?

小结:原来呀,我转动图形,虽然这些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形状是不会改变的,三角形还是三角形。

二、拼搭图形、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一)游戏:图形碰碰乐

1.师:你听到什么?谁和谁碰在一起?

2.教师用两个三角形演示。

(1)师:是这样碰在一起吗?要怎么碰才会完全碰在一起?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原来呀这是两个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两条短边是一样长的,两个底角也是一样大小的。碰的时候要长边碰长边,短边碰短边,碰到的边要重合在一起。

(2)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

(3)幼儿第二次尝试拼搭

(二)游戏“智慧闯关”

1.第一关(大三角形)

(1)教师说明规则

师:这是什么图形,要用几个等腰三角形碰?

2.第二关(长方形)

师:我们来听一听看第二关的通关宝典是什么?

(2)幼儿操作(计时一分钟)

(3)展示幼儿作品

3.第三关(从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中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拼出来)

师:你用几个等腰三角形怎么碰出这个图形的?碰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1)幼儿操作(计时两分钟)

(2)展示幼儿作品

小结:真神奇,4个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能碰出大一点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而且不同数量的等腰三角形也能碰出一模一样的图形。

三、送图形回家、运用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

(一)出示图形底板(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1.师:这里有三个家,每一个家住的三角形数量都不一样,请以小组为单位,把桌上的三个家拿出来,把你手中的等腰三角形送回到适合的家里,最后,数一数每一个家住了几个等腰三角形?

2.幼儿操作。

3.师幼共同验证。

四、活动延伸

师:长方形是6个三角形的'家,其它的图形可以是6个小三角形的家吗?比如梯形、平行四边形行不行呢?我们在班级区域活动里去试一试。

活动总结

活动的导入部分我采用希沃白板中的放大镜及关灯功能,辅以海浪拍打的声音,给幼儿营造一个神秘的氛围,再通过幼儿上前互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开始游戏“图形碰碰乐”,让幼儿在游戏中操作,感受三角形的拼搭变化,收获两个相同大小的等腰三角形可以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由于幼儿注意的时间短,兴趣的稳定性差,所以我设计了“智慧闯关”比赛,让幼儿在紧张刺激的比赛中通过移动、翻转、拼接等腰三角形,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比赛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继续活动的兴趣;最后,通过请幼儿送图形回家,运用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不断深化、巩固幼儿获得的知识。

但是在我小结知识点时,我会接幼儿的话,导致语言冗长,不够精炼,而且在设计“智慧闯关”比赛时,在题目设计上难度不够,没有显现出由易到难的递进,其次是竞赛形式单一,今后可以尝试小组答题、抢答题等其他形式。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碰碰乐》 篇2

活动准备

1.教师用具: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课件、大记录表。

2.幼儿用具:可操作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人4个、几何图形底板每组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记录纸每人一份,水彩笔每人一支。

活动重点:

用不同数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搭、组合成新的图形

活动难点:

尝试合作将16个三角形装入底座中。

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复习图形,了解图形方向改变但形状不变。

2.了解等腰直角三角形,导入活动。

二、拼搭图形,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图形碰碰乐(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师: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

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2.宣布、讲解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然后就去取几个三角形。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完全“碰”在一起才可以。你拼出了什么图形就在记录纸中相应的.位置划对号表示出来。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小朋友马上转向老师,小手放在膝盖上。

3.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还能碰出其他的图形吗?

小结: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4.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师:2个三角形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又能碰出哪些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是“几个图形碰碰乐”。请小朋友边操作边记录。

小结:真神奇,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能碰出这儿多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是长方形、梯形也可以有不同的拼法。

三、送三角形回家,学习运用图形拼搭的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1.数一数每张桌子上有几个小朋友?大家手中的三角形合起来有多少呢?

现在这些三角形宝宝玩累了想回家了,可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6个三角形的家,小朋友猜猜哪一个底座才是16个三角形的家呢?请说说理由。

2.幼儿尝试将16个三角形送回家。

小结: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小,16个三角形住不下;正方形(底座)太大,住不满;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3个、8个、12个等角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图形?

教学反思:

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东西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玩具到食品,从服装到建筑,等等,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碰碰乐》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简单特征。

难点:根据房子窗户的特征为图形找家。

活动准备:

1、自制课件;三种形状的糖果;三个配班老师(身上各贴有一种形状的贴纸)。

2、三种形状的图形贴纸(多于幼儿人数相同);地上画有三个形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师:今天形状王国里来了三位图形朋友,我们赶快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作自我介绍。)

圆形: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

正方形:嗨,我是正方形,我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三角形: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2、师:听了它们的介绍,谁来说说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它长得怎样?你们觉得XX图形像什么?

3、除了圆形还看到了什么图形?它长得怎样呢?它像什么呢?还有一个什么图形呢?它又长得怎样呢?像什么?

4、结合课件,师幼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长得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的`——(圆形);有四条边、四个角的——正方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的——三角形。(师幼共同讲述,教师操作课件。)

5、你喜欢哪个图形?请你做做它的样子。一起来做一做。

(二)为图形找家(继续播放课件)

1、师:现在图形朋友要回家了,看,有几座房子?告诉你们哦,这些房子呀就是图形朋友的家,猜猜1号房子会是谁的家?请与边上的好朋友说一说。谁来说说?(请2、3名幼儿)(师继续操作课件)看谁猜对了?你为什么这么猜?(这里教师要突破一个难点——看窗户来猜。)

2、那猜猜2号、3号房又是谁的家呢?请再与边上的幼儿说说。(要引导幼儿先说为什么,然后教师再操作课件。)

(三)游戏:做客

1、师:图形都回家了,它们也想请我们去做客呢。看,那边是三个图形的家,先想好去谁家,然后到这边来选择一张图形贴纸。(师稍做示范)赶快来选择吧!去做客吧喽,我们要有礼貌哦!(提醒幼儿看清自己选择的图形贴纸)

2、幼儿选择与图形贴纸一样的糖果进行品尝。

配班老师:XX形朋友,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我呀要请你们吃XX形的糖果,快来拿吧!(幼儿在音乐声中选糖果品尝)

活动反思:

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东西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玩具到食品,从服装到建筑,等等,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1、本次活动以数学教育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图形作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2、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有意识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到第二环节尝试着做做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样子,到第三环节尝试送图形回家,进一步感知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多媒体的运用声形并茂,更易唤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幼儿理解、掌握。

大班数学教案《图形碰碰乐》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的能力。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3.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拼出新图形,并体验操作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图形小卡片、三角形若干、几何图形底板三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小筐若干(内装有两个、四个相同的图形卡若干),图形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说图形(目的: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 指认图形并正确命名提问:转动图形,结果会怎样?

归纳:卡片转动后,图形的方向改变,形状不变。

二、拼搭图形(目的:感受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游戏:三角形碰碰乐玩法:根据儿歌指令,用相应数量的三角形拼搭组合出新图形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几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规则:

--听清楚"几个三角形碰碰乐"--三角形的边和边必须全部"碰"(重合)在一起--三角形"碰"在一起后,马上回到座位上

2.第一次游戏:2个三角形碰碰乐,老师将幼儿碰好的图形记录下来。

3.第二次游戏:4个三角形碰碰乐,同上

三、画虚线分割图形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梯形,让幼儿说出名称,画 一个线,分成了什么图形? (1个正方形、2个三角形)

2.幼儿做练习,说出原图形分割成了什么图形和什么图形?

四、看图 ,下面图形各由几个三角形组成?把三角形个数写在图形边。

1.请幼儿先观察图片,在让幼儿回答小鸭子的图形是有哪些图形构成的并记录。

五、幼儿活动师:小朋友的本领真大,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桌子里放着许多图形宝宝,等会儿请你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将这些图形拼成其他有趣的物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变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 让幼儿大胆想象,动手拼拆图形)

(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用什么图形宝宝来变的?变成了什么?

(2)用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变了几样东西?谁变的最多?

六、活动结束:

这里还有半圆形、梯形,下次我们再一起来拼拼半圆形、梯形,把他们变成更多美丽的图片,好吗?

活动反思:

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东西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玩具到食品,从服装到建筑,等等,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1、本次活动以数学教育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图形作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2、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幼儿有意识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到第二环节尝试着做做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样子,到第三环节尝试送图形回家,进一步感知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3、多媒体的运用声形并茂,更易唤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幼儿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