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最后的姿势》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1
读《最后的姿势》有感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奋不顾身,把自己送入了天堂。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最危险时,把唯一的通往安全通道的道路留给了自己的学生。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学生,放下了自己仅有的四~五岁的小女儿。曾经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教师,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他,就是已离开人世间的谭千秋,谭老师!这位高尚的老师就在512大地震时丢失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谭老师的故事一直流传在人间,他感动了天地,感动了所有人,当然包括了我。至今为止,我的脑海中依然保留着他最后姿势的样子,保留着他的最后一个微笑,他的故事把许许多多的中华同胞感动的热泪盈眶!谭老师,您那舍己救人的品德将永久的留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敬重您,我们要用诗歌赞颂您!
5月12日,谭老师照料好自己的女儿后,便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下午两点多,天空阴沉沉的,谭老师在教室里上课,这堂课他给同学们讲“人生的价值”,课讲到一半,忽然,整幢大楼开始摇晃起来,谭老师意识到是地震,于是他大叫着同学们让他们赶紧跑,什么都不要拿,但是在大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4位学生没来得及冲出去,于是谭老师毫不犹豫的用自己的身体拼死护住了他们13日22点12分,人们终于搬下了谭老师身上压着的最后一块水泥板,现场所有的人都被震撼了,谭老师全身都被砸的'血肉模糊,而他保护学生的样子成为他人生中最后的姿势!
读罢全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同时我也在想一个问题:谭老师这么拼命保护自己的学生,是为了什么?现在我明白了,因为谭老师认为人生的价值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他为了自己的学生,舍己为人,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师!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2
今天我在语文课本上认识了一位忠于职守、爱生如子的好老师——谭千秋。5.12这个灰色的日子,事情的主人翁谭老师用他并不强健的身躯死死的护住身下的四名学生。学生们获救了,但是讲台上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妙语连珠的他再也不能走上讲台了,他永远的倒下了。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谭老师的同事说:“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等第一个撤离到安全地带。”但谭千秋老师并没有这么做,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在灾难来临之时,谭老师不顾自己的安危誓死保护自己的学生的伟大壮举,令人感动!令人震撼!他不仅在言语上教育学生,更在行动上为我们上了生动的最后一课,他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这种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精神品质,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正如人们所赞颂的“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读完之后,我掩卷深思。谭老师为了学生不顾生死,令人感动、令人敬佩。老师能对学生如此,而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觉得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学会感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在学校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踏踏实实学做人。在家里我们要听父母的话,体贴父母的良苦用心,懂得孝敬父母和长辈。我们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我们用努力学知识学做人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国家社会。请永远铭记: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3
我近期读了《最后的姿势》这篇文章,读完我深深地被这篇文章所感动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5.12”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生命护住四根学生的故事。整个场景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当我读到:“谭老师立即把学生拉到课桌底下,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时,我的眼睛模糊了,我被谭千秋老师在生死关头恪尽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深深地震撼了。“当救援人员搬开压在谭老师身上的石块时,眼前的场景把救援人员惊呆了,谭老师张开双臂,撑在课桌上,死死地护住学生,头脑被石头砸得凹下去了……”这样的场景,在场目睹怎能不热泪盈眶啊?
谭老师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把学生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一心想着他人,而不顾个人安危,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他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长存!这不禁让我去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他与谭老师一样,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乘客。吴斌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司机,可在一次灾难中,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他成了人们心中最敬佩的人。那是一段陡峭的山路,他被钢管砸到了,生命随时可能终止,可是,他没有急刹车,因为那段山路急刹车是十分危险的',那是一车人的生命啊!他忍着剧痛,聚集全部精力,继续平稳地开着车,直到安全地段,他支撑不住,晕倒了。乘客们这才明白他们刚才几乎与死神交手,人们多么希望吴斌能安然无恙啊,可是,吴斌在完成了他最后的使命时,安然地离开了人世。
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我没当读到这些感人的文章,总是不禁潸然泪下。你说这难道不让人感动,不让人震撼吗?谭老师是多好的老师啊,他讲课绘声绘色,又孜孜不倦地为学生付出,同学们多么喜欢这样的老师啊。按理说谭老师地震时就在门口,完全有可能逃出教室,但是他选择了保护学生,牺牲自己。我要向谭老师学习,做一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人,让我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
《最后的姿势》读后感 篇4
5·12这个特殊的日子你们还记得吗?相信大家也都不会忘记的,那是汶川发生8级地震的日子,在那天的14时28分,房屋倒塌了,学校倒塌了,工厂也倒塌了,四川同胞们的生命也在顷刻间被天灾夺去了。在温总理得知这消息后第一时间来到汶川指挥救援工作,后来,经过中外人民的踊跃捐钱,才使得汶川同胞们度过这次灾难,这就诠释了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啊!
虽然这次灾难使得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许多家长失去了亲生骨肉……但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让我们看见了人间处处都有情,就拿一所中学的普通教师谭千秋老师来说吧!5月12日下午,谭老师在课室上课,突然课桌摇动起来,谭老师意识到地震,马上指挥学生撤离,但是最后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学生拉倒课桌底下,自己双手撑在课桌上保护学生。当救援人员发现谭老师时,他自己牺牲了,身下护住的四位同学却得救了。谭老师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面对危险,谭老师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一心只想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也不能让学生受到任何伤害。如果现在谭老师站在我面前,我要对他说:“谭老师,你做得对,我支持你,你是好样的`,你为了救四位学生,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佩服你,你是位大公无私,忠于职守的老师。”
谭千秋老师,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他的英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他那种大爱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