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牙》幼儿园教案

2025/08/14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牙》幼儿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牙》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用水粉画出人物夸张的脸部特征,尝试用点彩的方法画嘴巴中的牙齿。

2.乐于参加活动,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并保持画面整洁。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故事情景中欣赏范画

1、故事导入,幼儿欣赏范画

2、重点观察范画

师:宝宝的照片拍好了,这个宝宝有一张圆圆的脸蛋,直直的短短的'头发,两只圆溜溜,亮晶晶的眼睛,还有眼睫毛呢!小小的鼻子,嘴巴张的大大的。

二、幼儿根据故事情景,初步掌握宝宝大脸的画法

三、幼儿尝试作画

1、教师提出作画要求

2、幼儿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内容

3、教师小结并点评

师:画完之后请你们把宝宝的照片拿到前面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也可以向你们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的小宝宝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师:没有完成的小朋友别着急哦,再给宝宝吃一点东西。

师:这些小白牙可真可爱,一定吃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吧!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本班的幼儿对于彩绘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完成的效果比较不错,在点画小白牙的时候也很愿意边吃好吃的东西边长出一颗小白牙,在最后点评的时候也能够根据自己操作过程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小宝宝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小百科: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嵌入上、下颌骨牙槽内,分别排列成上牙弓和下牙弓。

《牙》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经过观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愉快腾跃的心情。

2、经过故事和图形谱,理解音乐构造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黑板、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气势律动,吸收孩子的留意力。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1、观赏音乐。

发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觉得?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即兴舞蹈。(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师;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东西跳出来。

三、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同游玩,一同吃饭,还一同睡觉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焦急的时分,来了一个老婆婆,她通知丫丫晓得哈哈去了哪里。原来丫丫到一个国度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丫丫跟老婆婆说:“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个国度去。”婆婆说:“这个国度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还有那个国度的是房子都很奇异的,你到了就晓得了!”丫丫说:“再远我也要去。”婆婆就通知了丫丫怎样去,丫丫动身了。

四、分段理解音乐构造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两段纸做的道路的图片。

教员发问:丫丫动身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同帮她数数?

教员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员通知小朋友:丫丫走了8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800里。

2、拉拉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同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局部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员发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两座山,过一座山还要走一段路。)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要钻山洞了。

3、启示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走路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扮演动作(钻山洞——走路——钻山洞——走路),教员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同扮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员一同做丫丫钻山洞和从山洞出来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局部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这个国度,这个国度的人都欢送丫丫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一同说了句话欢送丫丫,你们猜说的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欢送你,欢送你,欢送你,欢送你。节拍为(欢送你—︳欢送你——︳欢送你—︳欢送你——)这个国度的人很热情,还做了动作表示欢送,按节拍拍手。

教员带小朋友依据节拍拍手并说欢送词。

6、丫丫进了这个国度的人家里去做客,她发现这个国度的房子很奇异,房子的门很矮,要钻进去,钻进去之后又发现房子里面很大,很高。(出示房屋的图片)

7、请小朋友创编丫丫钻进房子和在房子里走路的动作。

教员示范动作(钻门——走路——钻门——走路),并和孩子一同扮演动作。

五、听音乐完好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教师走图形谱,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教师一同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3、教师带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动。(加上丫丫走路的动作和钻山洞、钻门的动作)(放第主旋律音乐两次)

4、课室内放有用积木搭成的山洞和门,孩子在教员的率领下听音乐舞蹈。使舞蹈具有活动感。(放完好音乐)

5、浸透德育教育。

最后在一个门里终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同叫“哈哈!”教员发问:丫丫很困难才找到哈哈,哈哈应该说什么?我们应该向丫丫学习什么?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个旋律盘旋反复了8次组成。旋律可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由两句相同的乐句组成,沉稳而又愉快,象兵士在行走,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线形,两句旋律线象两条宽宽的道路。第二局部也是由两句根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急促而愉快,每个乐句觉得前两拍象人蹲着在钻山洞,后两拍象人站起来俯首挺胸走路。

《牙》幼儿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运用水粉画出人物脸部五官,特别是嘴部形象特征。

2、在长牙齿的故事情境下,尝试用点彩的方法画出嘴巴中的牙齿。

3、乐于参与活动,大胆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范画、黑色或深色画纸、彩色颜料盒、水粉笔、展示板。

2、材料准备:幼儿初步会画人的脸和五官。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故事情境中,欣赏范画。

⑴故事导入,幼儿观察范画。

⑵引导幼儿重点观察范画中的大嘴巴,并展开讨论。

教师:他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他的嘴巴张那么大呢?宝宝为什么哭呀?

2、幼儿根据故事情境学习画牙齿的方法。

⑴教师在情境中示范用点彩的方法画牙齿。

⑵幼儿用手作迅速点彩的练习。

⑶教师丰富“牙齿和刷牙”的故事情节,完成范画。

⑷教师在故事情境中,示范画泡泡的方法。

3、幼儿绘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⑴绘画前,教师明确绘画要求。

⑵教师对绘画内容进行重点指导。

①引导幼儿尽量把宝宝的脸和嘴巴画大。

②引导幼儿画出牙齿和泡泡。

③提醒幼儿水粉笔用完后要放进颜料杯里,不混色。

⑶教师将幼儿画好的作品固定再展示板上。

4、律动游戏:刷牙。

《牙》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和意想不到。

2.知道换牙时乳牙会自然脱落,不用刻意弄掉。

3.乐意交流换牙给自身成长带来烦恼与喜悦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了解孩子换牙的情况与感受。

2.选页制作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邀请爸爸妈妈一起上课。

2.人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一直到长大,他的牙齿会有怎样的变化?

3.认识主人公芽芽,了解书的题目.

二、趣味阅读。

1.(点击flash要掉不掉处停住)一颗牙怎么样了?(牙松了,要掉不掉的。)2.芽芽想让这颗牙掉下来,小朋友们猜一猜,她用了什么办法让牙齿掉下来?

3.那么芽芽用的什么办法呢?仔细看。(点击播放)4.芽芽用了哪些办法?

交流。(相机出示图片)芽芽一共用了几个方法?(5个)芽 芽用了5个办法都没能让牙掉下来,现在知道什么叫顽固了吧!(老是掉不下来,真顽固。)交流。

5.看屏幕,芽芽的这颗牙到底有没有掉?最后是什么办法让它掉下来的?

(出示ppt)什么办法?(打喷嚏)慢一些才是表演,大家一起表演一下。

三、换牙的感受。

1.小朋友们,你们的牙齿有没有像芽芽的这么顽固呢?你能记得牙齿是怎么掉下来的吗?(请掉牙的幼儿说说。)2.有时候,换牙会疼,有时候还会出血,我们可不必担心。要知道,到了这个年龄就要换牙的,这说明我们长大了。也不要老是担心牙齿会不会掉下来,让它顺其自然地掉下来就可以啦。

四、结束部分。

给幼儿发乳牙图,结束活动。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