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含反思

2025/08/16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含反思(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含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从小掌握安全知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和孩子处理危险的能力。

3.通过演练,让孩子知道地震来临时正确的减震和疏散方法,训练孩子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初步培养孩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和发现生活的多样性和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知道正确的减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孩子冷静的头脑和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逃生要领。

要准备的活动

教学设备:

1.幼儿园老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片段、爱心篮子。

2.逃生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小刀、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

老师带领孩子们闭着眼睛听音乐,让他们感受地震来临时天崩地裂的感觉。老师观察孩子们的表情。

听完音乐后提问:

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的声音)

2.孩子听完音乐有什么感受?(害怕)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让他们知道遇到地震不要惊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疏散可以避免伤害的发生。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要做什么?-(孩子们讨论问题)

二、根据讨论的结果,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方法练习,老师观察并记录孩子们的练习过程。

三、教师对幼儿的疏散演练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演练的效果(评价幼儿疏散路线和疏散时的动作)。

四、教会孩子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疏散动作。

问题:演习中撤离时如何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前倾,迅速撤离)

2.展示班级疏散图,让孩子观察并找出紧急情况下班级疏散的路径和位置。(让孩子知道图中标注的路径是安全的,是最短的路径。)

3.带孩子观察疏散路线的情况,引导他们讨论:如何走最快的路线到达安全的地方,启发他们说出疏散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能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孩子锻炼,锻炼室内紧急避震和疏散。如果演练过程中孩子拥挤,秩序混乱的老师要及时纠正,重新组织演练,让孩子掌握正确快速的疏散方法。

五、让孩子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知识。

1.自由讨论与教师发展。

A.如果平房突然发生地震,应迅速钻到床下、桌下,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盖住头部。然后在地震后尽快离开房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房子在地震中倒塌,呆在床或桌子下面,不要动。等到地震停止后再逃生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里,发生地震,最安全有效的办法就是躲在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里,比如卫生间、厨房。也可以躲在桌子、柜子等家具下和房间的角落里,注意保护头部。不要去阳台和窗户避难。

C.如果课堂上发生地震,不要惊慌,也不要在教室里乱跑或争抢着出去。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蒙住头;靠墙的同学要靠在墙根上,用手捂住头。

D.如果你已经离开了房间,千万不要在地震停止后马上回屋拿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还会有余震,对人的威胁更大。

E.如果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要惊慌失措,四处乱跑。你可以随机应变,躲在附近更安全的地方。

F.如果你在街上,千万不要跑进楼里,以免发生危险。不要在高楼、广告牌、狭窄的胡同、桥梁等危险的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里,尽量先取出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和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雾窒息;注意保存体力,尽量寻找食物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看图,演示课件和视频。

3.老师讲解避险、逃生、自救的正确方法。

4.通过观看汶川、玉树地震后国家支援和援助灾区的图片和视频,从小教育孩子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美好的心灵。

5.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折叠许愿星,祝福灾区的孩子们,把许愿星扔进爱的小篮子里。

六、活动结束

总结一下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地震来了怎么办?

让孩子自己背逃生书包进行正确的练习。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含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含义,了解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学习地震时安全自救的常识,培养安全和自救的意识

活动准备:

有关地震图片,地震急救包(饼干、水、手电筒、收音机)

唐山大地震电影片段,地球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昨天下午发生了件什么事情?(20xx.4.22下午)

小朋友:地震了

教师:那你们回忆一下,哪些地方也发生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日本的震惊全世界的9级大地震!(观看唐山大电影片段)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电影片段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发生后,会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

二、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看地球仪了解)

教师: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昨天下午发生地震,小朋友在幼儿园该怎么办?(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发生了地震,在震动特别厉害的时候,要听老师口令,要求小朋友躲起来,小朋友就要立刻躲到自己坐的小桌子旁边抱头蹲下躲好,不能躲在桌子下面,在震动的不是很厉害时,老师给小朋友发口令说撤离时,小朋友要迅速抱着头有顺序的.的排着队伍,跟着老师沿着安全通道跑到下面操场的空地上去!跑的时候一定不能推,不能挤,沿着楼梯迅速的往楼

2、小朋友不在幼儿园在外面或者家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当发生地震时,在外面时一定要找到空旷地方抱头蹲下。如果在家能跑就跑,“跑”是在地震发生初时,而且一定要跑到空旷的地方,四周不要有广告牌、电线杆等东西,以免倒下来时被砸到,跑的时候一定要抱着头,保护好头部。要是在短时间内跑不了,来不及跑了呢?那就“躲”,一定要躲在家中最小的房间里,如卫生间,厨房,结实的桌子下、床下等三角地带,切断电源、关掉煤气,等到地震过后及时撤离。

3、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四、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急救箱里都有什么?都是干什么用的?(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帮助到我们吗?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知道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现在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在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请幼儿看图片)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可以告诉周围的人。

五、地震演习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己。

小结演习。

活动小结:

20xx年3.22号内蒙发生地震,我们大武口震感强烈,在紧急的的时候我带我们班孩子紧急撤离,都安全撤离到安全地方,结合这个我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地震来了怎么办,今天的活动孩子们特别的感兴趣,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图片,看电影讲述地震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伤害,通过老师讲解知道地震来了如何来保护自己,在家在外面如何保护自己,效果非常好。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含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老师在课堂上播放关于地震知识的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地震知识。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初步掌握发生地震时的一些自救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

活动准备

1、有关地震知识的课件。(汶川、玉树地震的新闻及关于地震知识的录像、图片、地震自救的幻灯片等)

2、一段紧张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雅安、汶川地震的新闻,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力。

(1)刚才新闻里说了什么?

(2)哪儿发生了地震?

(3)地震时,地面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刚才录像中那样的`地面剧烈震动、摇晃的现象叫地震,地震是一种很少见但是危害却很大的一种自然灾害。

二、了解地震的形成和危害。

1、播放地震形成的录像,让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成。

小结:我们地求的表面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如果它运动的力气过猛,地壳上的岩层经受不住力的冲击,就发生断开,于是出现了地震。

2、出示图片,让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1)教师逐一出示图片,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2)小结:地震时,地面剧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公路扭曲断裂,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有的人被压在房屋、石头、砖块下面,等待救援;被救出来的人也无家可归,只能先暂时住在帐篷里。

三、通过讨论,初步了解一些自救的方法。

提问:(1)地震这么可怕,如果发生地震,什么地方是最安全的?

(2)发生地震了,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

(3)发生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4)万一你被压住了,你怎么办?

教师总结:

1、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及时躲藏。

2、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张,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如果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

3、短时间要赶快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将门打开,确保出口;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避难时要徒步,不要携带物品。

4、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5、游戏《地震来了》。

(1)带领幼儿进入布置好的场地。

(2)播放一段紧张的音乐,教师说声“地震来了”,孩子们开始有序疏散。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含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地震及地震的危害。

2.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初步掌握在幼儿园、家庭、户外避震的应急方法。

3.体验地震应急演练,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活动准备

PPT 视频 音乐 书包 枕头

活动过程

一、观看地震视频引入。

1.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吧,请小朋友们认真看哦,看完之后老师会请小朋友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吧。

2.师:什么是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底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观察照片,幼儿交流。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几组照片吧。然后请小朋友说一说地震前后都有哪些变化?地震前和地震后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是的,地震的破坏性很大,地震后房子倒塌,倾斜,变成了废墟。大桥、道路断裂,山体滑坡,很多人被压在或者埋在废墟地下,受伤了或者失去他们的生命……

三、学习正确的避震方法。

1.园内地震逃生演练经验交流。

与幼儿一起回忆参加园内避震逃生演练的经历。

小结:在幼儿园发生地震时,保持镇定,双手抱头或取物保护好头部,蹲在课桌、钢琴等下面,不靠近窗户或悬挂物;等余震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顺着安全疏散通道往大操场等宽敞的地方避震。

2.在家里发生地震时注意事项。

师:“平时在家中可以准备什么,当发生地震的时候,应该怎么做?”(避震应急包等)

小结: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应及时关掉电源、煤气灶等开关;往卫生间、床、桌椅旁等较牢固的地方避震,不靠近窗户;不乘坐电梯、不跳楼……

3.生活经验迁移之户外避震。

“发生地震时,你在户外,应该注意哪些安全?”

小结:赶紧往宽敞的公园、草坪、空地撤离,不靠近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建筑物。

四、地震应急演练。(放音乐)

1.游戏《地震来了》

幼儿听教师的指令地震演练,就地避震。

2.互相交流避震想法。

“现在参加地震模拟演练,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是怎样避震的?谁的避震方法正确?谁的方法还需改进?怎么做会更安全?”

3.观看《地震逃生篇》,梳理小结正确避震的自救方法。

活动反思

整个组织过程中,运用的`活动组织形式多样,有现场避震模拟演练、有自由分散交流地震前后对比照片、有家庭避震录像的分享……特别是在观看幼儿在园模拟地震逃生演练的真实照片时,帮助幼儿马上回忆起避震的正确方法;在观看、互动、交流、演练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地震的危害,懂得说出幼儿园、家庭、户外三个不同场所避震的应急方法。串珠式的组织环节,循序渐进,幼儿学以致用,提高了自救自护能力。

活动中,自身能够以情感人,以语动人,影响着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互动中幼儿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的此起彼伏不断地变化着。他们切身地体验和感受着就地避震、自救自护的真实性,体验到了在灾难面前,只要镇定不慌张,只要自我安全防护的方法得当,危害系数也会随之减少;帮助幼儿消除对地震等灾难的心理恐惧,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但是,在幼儿就地避震,交流避震想法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进一步发挥自身的教育机智,及时观察、捕捉幼儿就地避震的现状,进行点评和引导。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含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面对危险情景,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知道哪些地方存在危险,不能去玩耍。

活动准备:

1.课件.

2.急救箱(书包)及物品图片:(手电筒、饼干、水、创可贴、钳子、手套、口罩、哨子等)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2.看图片小结地震的危害。

师: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 ,地震发生后,房屋会倒塌、大桥会断裂、山体会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课件)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教师:原来地震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伤害,那如果地震突然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我们自己呢?(讨论)

2、幼儿观看室内自救动画,掌握正确的躲避方法。

1)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动画片,看看动画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播放视频)

师:地震来时躲在什么地方才是最佳躲避地点?

小结:发生地震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的地方是最佳的躲避地点。哪些地方能形成生命三角呢?我请几个小朋友在教室里找找。(教师拿一块地垫斜着靠上去边检查边小结:衣柜的旁边能形成生命三角、沙发的旁边能形成生命三角,xx小朋友虽然找到了生命三角,但还是被倒下的天花板砸到了头,这是为什么呢?怎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2)师::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家里,我们要找哪些安全的地方躲避?

师:躲在坚固的'家具(桌子、床、沙发)的旁边,这些地方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都是躲避地震的好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待地震暂时停止后要及时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去。跑的时候要用身边的物品或手保护好头。(课件)

3)师::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教室里,我们应躲在哪些地方?

师: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就地避险,可以躲在桌子、讲台、钢琴的旁边,或者躲在卫生间。什么时候往外跑?跑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可以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地震暂时停下来后要跟着老师有序的向空旷安全的地方转移,上下楼梯不推不挤,用手、枕头、安全帽等护着我们的头。

4)师::地震来时如果我们在户外,应就近选空旷的地方蹲下或趴下,或就近躲在支撑物旁,应该避开危险物,高楼或悬挂物(如广告牌等)不能逗留在河边或山坡边。

5)师::地震来时为了安全逃生,我们千万不能做以下事情:a.不能惊慌,要冷静下来,想办法逃生;b.不能乘坐电梯;c.不能跳窗或躲在窗户下面;d.不能躲在水泥墙或砖墙的下面防崩塌。

6)师: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视频)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知道你被困在了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 (保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么办? (吹哨子、敲击)寻找食物和水、如果受伤了要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3.地震知识小判断。

师: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判断动画片里小朋友做得对不对。

师:1)乱跑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找个地方躲起来。

2)坚固的桌子可以保护我们不被东西砸伤,大地震时我们应躲在桌子的旁边。

3)大声吼叫不对,我们应该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4)在户外遇到地震,不能哭,应找个空地蹲下来。

5)对了,如果在户外遇到地震,应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

6)我们应绕过碎玻璃,不然脚会被碎玻璃扎破。

7)地震发生时不能乱跑,应就近避震,等强烈的地震停止后才能往外跑。

8)地震时躲在课桌、讲台下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9)我们应跟着老师,因为老师更熟悉学校的环境,跟着老师更安全。

10)没有捂住口鼻是不对的,这样我们会吸入大量的灰尘,对身体不好。

11)口渴了就要喝水,不然身体会难受的。

12)不管是地震还是火灾,我们都不能乘坐电梯,万一停电了怎么办?

三、地震的预防师:

地震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地震应急包,这样发生地震时,我们就可以从容的面对地震的各种紧急状况啦。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看看我们应该把哪些东西放进地震应急包?你可以和小朋友商量应该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老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保暖毯披在身上可以让你保持温暖;头帽用来保护头部不被扎伤;手电筒可以照亮周围,看清楚哪里比较危险,哪里比较安全,它还可以当信号灯来用;食物被困时可以吃;水是最重要的,被困时喝水可以维持生命;戴上防尘口罩,不会吸入太多的粉尘;应急联系卡,得救以后,应急联系卡能帮助救援叔叔联系到你的爸爸妈妈;吹口哨可以节省体力,还能让救援叔叔更容易找到你哟;防滑手套可以保护你的手不受伤,还有助于攀爬脱离危险;急救包中要准备绷带、胶布、剪刀、棉签、消毒药水和创可贴。)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四、地震演习

1)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在地震中自救的方法,那么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

2)给幼儿展示已准备好的自救场景。

3)提示幼儿奔跑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4)给幼儿讲解演习的流程。

当幼儿听到五声哨响,音乐响起的时候是说明地震来了,教师这时组织幼儿找好躲避的地方。当幼儿听到音乐已经停时说明地震已经停了,这时教师组织幼儿有序的往空旷的地方转移。

(师:当你们听到五声哨响,音乐响起的时候是说明地震来了,你们就要就近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藏,可以蹲在桌子下面、趴在床底下、蹲在柜子旁边、厕所等,注意躲的时候不能惊慌,不能大叫,不能乱跑,音乐没停就不能出来。音乐已经停时说明地震已经停了,你们就要到老师这来排队,用东西护住头准备向空旷的地方转移。)(师:孩子们,地震已经停了,请到我这来排队,现在我们要有序的向空旷安全的地方转移。行走途中要沿着墙壁弯腰护头,不能乱跑,不要掉队,不要惊慌,跟着老师往安全的地方转移。)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