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安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安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过对实际生活 观察,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活动中会有危险,要有安全意识。
2、初步知道一些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初步知道一些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家庭生活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2、有关安全用电,防煤气中毒,放火,防溺水,防摔伤,防动物抓咬等的小常识,掌握一些避免伤害的方法。
3、与人打交道的一些原则,形成社会中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危险的事情吗?要预防不安全的因素发生,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安全的知识吧。观看图片,说说图中存在那些安全隐患。
1、开展活动一:安全小检查
①检查预习:你家中有那些安全隐患,它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想一想一旦危险发生会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
②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检查情况,并一一列出。
A分析这些隐患属于生活中的那些方面。
B为什么认为它们是隐患。
C怎样才能避免危险发生。
③小结: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
2、开展活动二:大眼睛转转转
提出活动要求:认真检查校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
全体师生按一定的顺序巡视校园,寻找不安全的因素。 给获胜的组员奖励一个安全卫士卡。
3、开展活动三:要不要搭话
提出活动要求:
A直接告诉他,因为待人要真诚。
B看着像好人的就告诉他,看着不像好人的就不要告诉他。
C就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能告诉你。
D告诉他住在哪个小区,但不要告诉他具体的门牌号。
5、总结: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学习生活当中要防范于未然,有备无患。
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辨认常见的安全标志,了解标志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对各种标志感兴趣。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标志。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师幼共同收集日常社会中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标志及其含义,说说在什么地方有这些安全标志。
2、向幼儿介绍几种日常不太熟悉的安全标志。
3、引导幼儿找找园内、家中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
安全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如果家里没有人,也要在家的附近等爸爸妈妈回来,不要离家太远。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三课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四课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那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 (2)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呢?
(4)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戏?
第五课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安全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家庭安全不能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未来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全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一课。安全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本课以学生的家庭生活为切入点,从家庭安全的预防知识和培养儿童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为重点,指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家庭安全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安全的角度去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培养珍爱生命的态度,懂得简单的生活安全常识、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这既是本课教育教学目标,又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对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危险缺乏预见性,很容易引发危险,受到伤害。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旨在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护自救。我在教学活动中,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把课堂扩展到家庭及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感。
【教学理念】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建构性教学的理论为指导,在教学方法上,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创设情境、引导交流、自主建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能力,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小组合作、讨论、模拟实践等方法进行学习。
在教学思路上,我通过“情感铺垫、感受幸福”——“自主体验,树立意识”——“主动建构,掌握技能”——“因势利导,总结延伸”的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我设计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家庭安全我知道”和“发生意外我能行”三个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环节,让学生融入其中,兴趣盎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家庭生活安全的常识,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懂得家庭安全的重要意义。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有关家庭安全的预防知识,知道报警电话号码,学会正确拨打报警电话。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简单的救助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简单的安全自护、自救知识及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家庭安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感铺垫,感受幸福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请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家庭。
师:是呀,幸福的家庭生活,首先是家庭安全。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有关家庭安全方面的话题。(板书课题:家庭安全不能忘)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发现,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对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自主体验,树立意识
师: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哪里有可能发生危险?
活动一:家庭安全我知道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情景,找一找不安全的因素。
情境①:小强一家外出,和爸爸妈妈检查家里的各种设施是否都
处于安全状态,除了锁好门,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外出时,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关掉水龙头,关好煤气阀。
情境②:有一天,小红独自在家,有一个不认识的人敲门。应该
怎么办呢?请你帮小红想一想。
只要是陌生人,就不能随随便便让他进来。
【设计意图】在导入课题后,我创设了几种情境,以图片的形式向孩子们展示了家庭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表达,把教学的空间交给学生,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安全意识和珍爱生命的态度开始建立起来,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动和震撼,产生安全生活的愿望。
活动二:安全生活小专家
请学生当一回安全生活小专家,讨论63页4幅图的情况,可能发生什么危险?怎样来预防?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提倡对学生的教育要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提升和指导学生的生活。在有了一定的情感铺垫和树立了安全意识之后,我仍不断创设情境,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引领学生走进故事,亲身去体验,构建知识结构。引导学生通过续编故事、判断正误,认识到怎样安全用电、安全用火、预防燃气泄漏和防止食物中毒。
师:除了以上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危险?应该怎么做?
(出示课件)请学生说一说小刚做的对不对?
活动三:安全儿歌记心中
【设计意图】儿歌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加强记忆。
三、主动建构,掌握技能
活动四:发生意外我能行
师:在家庭生活中,虽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预防,但有时也会发生意外,发生意外怎么办呢?
1.意外不可怕,学会打电话
指导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学习在意外发生时,拨打报警电话。
2.资料渗透,提高认识
3.心语告白,加强记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进行模拟表演,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锻炼能力,这正是建构性教学的指导思想。
四、因势利导,总结延伸
师:安全是我们健康生活的保证。只有人人心中有安全,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才有健康幸福的家庭生活。回家以后,请同学们制作一个“安全生活预防指南”的智多星手册,将手册的内容向身边的人宣讲,做个义务宣传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牢记安全,时时处处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板书设计:
家庭安全不能忘
一、家庭安全靠预防
四防: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中毒
二、发生意外怎么办
不要惊慌,迅速拨打报警电话
【设计意图】以上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维,便于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