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岛上书店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岛上书店读后感 篇1
这本书读到开头的时候,算是猜到了一部分情节,但结局又在意料之外。也算是一本开头比较无聊,读多了舍不得停下或看完的一本书吧。这本书里有很多金句,每一句拿出来都可以细细品味,所以,你要不要亲自读一下呢?嘿嘿嘿嘿嘿......
整本书算是以时间顺序在叙事,前面说实话,并不是很精彩,所以,如果你真的想看看它为什么是暖心的,建议坚持哦。但如果你实在读不下去,说明它现在可能不太适合你,也别强求哈。
本书讲的的是一个中年丧妻的男人,每日以酒度日,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而这一切的转折点是因为一个被遗弃在他书店里的小女孩。让他变得有责任心,让他对生活有了盼头,一切都是从这个点出发,讲了周围人所发生的事。(至于什么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还是值得看的,看过之后,你会觉得,人生就是这么巧合,就是这么刚刚好。)
其实这篇感想里没写什么哈,我来说说我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吧。先从哪里说起呢?从故事的结构和结尾来说,都是会让人暖心的。
那还是从婚姻吧!本书中,有一对不幸福的婚姻,就是男主A.J.的妻姐伊斯梅的婚姻,我觉得两个人可能是有爱的,可是丈夫的放荡不羁让女主一次又一次的.对他失望,就连那个她已经知道的孩子的事情,最终都没有从她丈夫口中听到,最后,她选择**。(此处做一个悬念吧,哈哈)这可能就是两个人没有有效沟通的结果,婚姻到底是什么呢?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们的男主A.J.和艾米利亚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看书”而最终走在了了一起,难道两个人就没有矛盾吗?
生活中的两人还是会小吵小闹,但在这里,我并不想做过多的复述。只是想说说书里面提到的一本书《迟暮花开》一个用一双老人皱巴巴的双脚做封面的书籍,我曾在某宝上搜索过这个书籍,原来不是一本真书。不过这本书的‘故事’我倒是挺感兴趣。并不是说书里的人物,而是关于书的这个故事。读后感真假作者,迎合读者,感动,唾弃,这都是《岛上书店》里的人物对这本书的感慨,至于细节,自己读吧。
(此处是画外音可忽略可忽略:只是想到了一句话”有的时候我们不要相信我们看见的,当然也不能相信我们所能听见的”,我又想起了一句话“人们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只能听到他们想听到的”。世界是不是很矛盾呢?或许吧,开心就好。)
生活可能就是不断的小摩擦,不断的遇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不管遇到什么,身边有你就好。
最后,我用微博上的话来做收尾吧。(其实感想有些忘了,因为毕竟已经读好久了。)
生活总是在往复然后周而复始,新人可能不知道旧人经历了什么,然后再次踏上征程。虽是物是人非,同时也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巧合,也总有一些意外“情况”改变我们原有的生活轨迹。或变好,或变坏。我们要相信,爱会成全我们。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我们懂得爱也值得被爱。
岛上书店读后感 篇2
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题记
漫长又短暂的假期,总是在吃饭和睡觉之中度过。当然今天也不例外,只不过今天屋外的风比平日更加跋扈,摔打着不知道哪扇门在表达他的不满。一个人的时候总觉得屋里的温度都低得很,虽然已是午后,但仍旧不愿从又暖又舒服的被我爬起,索性就猫在被窝里把这本拖了很久的小书读完吧。
早就听说了《岛上书店》这本书,一直以为这是一本类似于游记或者其他的推荐类书籍,多次在推荐书单上出现过但是从未点击开。直到看了一位同学度过此书的点评,我才有了那么一丝丝的兴致,于是抱着好奇心试读了几页,没想到就这么把它读完了。
我想我读这本书感触最大的两句话就是“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没有书店的.地方不叫一个地方。”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至少在生命中的某一个时刻。男主人公书店老板A?J痛失爱妻黯然度日,女主人公阿米莉娅屡碰渣男,伊斯梅和丹尼尔貌合神离,兰比亚斯婚姻更不幸。他们都在自己的岛上孤立无援,尽管相互接触但就是谁也拯救不了谁。直到玛雅的出现,这个被母亲遗弃在书店里的两岁婴孩彻底改变了A?J的生活,A?J被玛雅信赖着、依恋着,也温暖着,原本是两座孤岛的A?J和玛雅连成了一片新的陆地。玛雅也成了连接伊斯梅、兰比亚斯和阿米莉娅的桥梁,亲情、爱情、友情悄然而至,玛雅为所有人的生活带来了转机。正如《我在雨中等你》的作者加思。斯坦所说:“这本书提醒了我们,爱与被爱的能力、付出与接受的意愿,能拯救陷于孤独绝境中的我们。” 故事读完了,温暖和明媚还在,这或许就是治愈系小说的魅力,平淡却暖心。
岁月婆娑,谁的一生不是高低起伏冷暖交织呢?人生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误以为这是一片恒久的陆地,分崩离析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还是一座孤岛,其实当我们在黑暗中挣扎的时候,连影子都会离我们而去,更何况某些人呢?若为了摆脱孤独,急于连接另一坐孤岛,反到失了自由,压抑了本性,况且在人群里的孤单更孤独,不如一切随了机缘。毛姆说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的确当你沉浸在书中,你会发现阅读几乎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一颗孤独的心与书连接,你就不是一座孤岛。
小说能够吸引人的地方也许就在于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比如玛雅竟是丹尼尔的女儿是我没想到的,《帖木儿》竟是伊梅斯拿走的也是出乎我的意料……而这一切就是这样巧合,哪怕是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也许这就是老师一直说的缘分。故事的最后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样子,艾丽丝岛依然安静地与世隔绝着,而小岛书店也依然延续着。正如小说结尾所说“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
岛上书店读后感 篇3
很多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它们大多有一个载体。如许仙和白素贞,断桥相会,借伞传情;牛郎织女,两情相悦,槐荫树牵成婚姻;少女孙玉姣门前绣花,青年傅朋一见钟情,丢下玉镯一试,逐成百年之好;“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读来不仅仅是唇齿噙香,更是爱情的信物和含蓄的表达。英国人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那里面的爱情是书和书店做了红娘。而阅读、生活和爱,成为了艾丽丝岛人生命中唇齿相依的伴侣。
爱,本来是件百转千回的事情;世界上最好的爱,是灵魂相依;而灵魂,是生命之上绽放的最魅力华光;书,让灵魂高贵而美好。
书中的男主角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经营一家岛上书店,性格古怪,生活无聊,无意中收养了弃婴玛雅,对玛雅的爱,改变了他的生活;出版社业务员阿米莉娅通过书本与男主角越来越接近,最后成为了相依相爱的夫妻;养女玛雅从小在书店的氛围中成长,三岁的时候就可以连续看七本书,自然是绘本类图书,读初中时写出了以自己身世为主角的获奖作文;书中二号女主角伊斯梅本来对生活很失望,后来,与警察亚比兰斯结合,重拾人生乐趣,几年后,接手小岛书店,让这个书店在小岛传承下来。这些是这本书的故事梗概。
喜欢这本书,不单单是因为书里面描写浪漫,对话幽默,故事走向有一点悬念,最重要的元素是爱,对书本爱,对爱书人的爱,对不完美人性的爱。说读书,书里这样写:“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我们读书,因为我们孤单,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这简直说出了我自己一直想说的心里话。男主角对心爱的人表达爱情:“我发誓,当我读一本书时,我想让你也同时读,我想知道阿米莉娅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我想让你成为我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有书,有交流,还有我的全心全意。”这样的默契,这样的读书,这样的夫妻,是不是天下心灵契合灵魂交汇最完美的老婆与老公呢?我想,应该是。
年龄七旬喜爱尝试新事物的母亲,给男主角一家三口送来了圣诞礼物,三套一模一样的电子阅读器,男主角不高兴了。母亲让他一定要跟上时代,用电子阅读器代替纸质书本。做为小岛“文化传播者”的.他,并不认可这种时代的进步,他把纸质书本排在了阅读的第一位。
书中男主角有弱点,人到中年,爱妻逝世,书店危机,唯一值钱的书被盗,于是酗酒,悲哀,几乎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是神秘的包袱——乖乖女玛雅,让他重拾了生活的勇气,爱情又让他的生活有了新意,有书有爱有生机。当一切都好了起来的时候,致命的疾病让他走向了不归路。男主角个人的命运没有高大上的痕迹。因为,生活总有不如人意的一面。世间不如意者七八九,也许,这样的结局,更接近人们生活的本来面目。
“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为一部人生作品集。”是的是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我们是一本书,是一个世界,是一个有爱相随的世界。
岛上书店读后感 篇4
作为“现象级全球畅销书”,《岛上书店》开篇就展现在读者眼前一个脾气暴躁的糟老头,沉迷酒精、生活颓废、不修边幅,对待销售代表的无理刻薄也实在引不起人们的好感,而这一切都要从妻子的去世追溯起。
爱妻的离世给A.J.的生命劈开一道巨大的裂缝,让他对生活失去最基本的态度。这些岁月无法缝合的伤疤,后来被一种奇妙的缘份愈合。玛雅的闯入如同阳光洒进这个人的心里,在A.J.伤口上萌生新的希望,如重生一般。玛雅给他带来的变化是令人惊喜的,一个原本打算糜烂在酒精里,一眼就可以望尽余生的人,突然发现有崭新的生活要面对,一切都变得明亮起来——照顾玛雅,盘活书店,赚钱生活,追求阿米莉娅……正如书中所说“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
生活中的每件好事,都是时机恰到好处的结果,玛雅的出现以及阿米莉娅与A.J.的相遇相知即是最好的例证。玛雅这个妙不可言的.书呆子,懂事早熟的程度几乎让人忘记她童年的不幸。两年多与生母的残酷经历,让这个年纪本该任性的孩子内心多了几分坚强和懂事。天使一样的小女孩,用自己的光芒点亮了颓废大叔的生活。在与阿米莉娅几番交谈之后,他渐渐迷上了这个最初恶语相向的人。这种思想上的可交流让A.J.迫不及待展开了追求计划,甚至为了和心动的人约会结果弄巧成拙,造成了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意外。此刻脑海中正浮现这位中年大叔窘迫尴尬却强装淡定的神情!三个人相亲相爱的生活让小岛书店的形象变得立体起来,有血有肉,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正在悄悄到来。
《岛上书店》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每章的开头都会用一个融合A.J.想法的短篇来开启,全书最让自己感动的也是这一伏笔性的安排。到文末才揭晓这是作为父亲的A.J.在患肿瘤之后,失语而不能充分释放内心充溢的想法,将喜爱的短篇附加自己的感悟为玛雅列出清单,留给挚爱去理解他的内心。因为在可预见的不久的将来,他将永远离开她,永远……
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话莫过于“一个人无法自成孤岛,要么至少,一个人无法自成最理想的孤岛。”人是因为经历过陪伴才懂得孤独,曾经拥有过才理解失去,爱让每个人的心灵都会有几分羁绊,正是这些让我们沉浸回忆,执着时间,贪恋人世间的温暖,我们每个人都不会是一座孤岛!
“一个时代的结束”——A.J.逝世,书店转让。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心情是温和平静的,情节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虽然全书以悲剧性事件开始,又以悲剧性事件结束,但留在读者心中的,却是享不尽的感动。即使物非人也非,也不会让读者陷入沉重,所有的感情都随着那个时代的结束被人们默默收藏。对小岛书店或许有不舍,或许心存念想,但无论如何不会痛苦,由书籍串起的可共鸣的灵魂将永远活在读者的心目中。一本总体上读下来很舒服的好书,值得千千万万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