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与孩子共成长心得

2025/08/20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与孩子共成长心得(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与孩子共成长心得 篇1

我是一年级3班闫家齐的妈妈,通过公开课学习,我觉得:

1、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每天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对自己负责。写完作业开始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

2、严格要求孩子,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将爱和严格统一起来,培养良好的性格。

3、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逐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关注力、意志力、自制力。

4、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宽容大气、待人和气,做到心中有他人。

培养孩子的.过程很漫长,但是父母要合理引导孩子,父母如朋友般坦诚帮助、指导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指南针。

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长心得体会对于每个家长而言,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中变得越来越好。我们作为家长教育孩子,首先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言行举止。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一个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生,一个坏的习惯会徒增许多弯路和挫折,作为学校要加大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作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多给他鼓励和赞扬。在他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而不是一味的责怪他。这样能够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家长也得尊重和理解孩子。经常和孩子沟通,一点一点的让孩子进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与孩子共成长心得 篇2

读《与孩子共成长之孩子成长需要快乐》心得体会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美好、最持久的情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每一位家长都想做到,又很难做到的。但是,只要能关注孩子的成长,用心去与孩子沟通,就能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分享他们快乐的童年。”这段话是我看完这篇文章以后最难忘记的,是呀,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好好和学生沟通,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爱是孩子成长进步的最大动力。

好多父母都时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不听话,也就是说主要是不肯努力学习。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认真学习,这可是不少家长头痛的事。在这方面,有些学生相对来说比较好,听话,知道学习,但就是爱玩。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这方面要正确引导,不能采用高压政策。就家长而言,一个充满爱,成员间非常和睦的家庭,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无时无处不在的关爱,心里自然会有那么一份情意,同时滋生出一份上进心,对孩子的进步都是最大的动力。

二.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大班阶段。

一个兴趣广泛,有多种爱好的人更容易溶入未来的社会。而这些兴趣主要是在孩儿时期形成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大多数不在学习文化课本身。因为孩子们的这些兴趣,主要是为了好玩,玩起来还容易上瘾,就必定会影响到课本的学习。但换个角度来说,若把孩子们这些除课本学习以外的爱好加以正确引导,不也可以成为掌握知识的一个工具吗?因此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爱好,让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尽量做好。

三.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的,是好的还是坏的?这些都需要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因为行动本身,比任何说教会起更大的作用。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一个老师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这也就时刻要自己注意的形象。

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孩子的成长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让孩子自觉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孩子也能从学习中得到快乐。作为老师,在学校要引导好学生如何安排好学习时间,课堂上,多开展学生有兴趣的学习活动,当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与孩子共成长心得 篇3

前段时间搬家,整理杂物的时候翻出了一张卡片,是女儿一周岁生日时写的,里面有这么几句:“小妞单单,今天一岁;明眸善睐,皓齿两枚;巧笑嫣然,人见人爱……”。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过去十年了,当年那个粉妆玉砌的小人儿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十年来,有着艰辛与烦扰,但更多的是欢笑与收获。回想这十年未尝不是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历程。

爱心最重要

从小我们听得父母最多的一句话恐怕就是: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要知恩图报、与人为善。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竞争压力似乎让我们越来越缺乏爱己及人的能力,倒多了几分虚伪与算计,因而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也许是我们最容易疏忽的一个环节。爱心是影响孩子情商的重要方面,如何让孩子能学会感恩、学会去爱,对家人、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能亲善相待,绝不是靠买几本书给她读读就能实现,孩子会有自己的判断与理解,这其中家长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我们对父母、对朋友的不经意举动和言语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从歇始,在培养孩子的爱心方面,我们总是有意识地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沟通,不时肯定鼓励孩子的正确做法,而女儿也时不时地会给我们制造一些惊喜。

前年我生日那天,孩子妈妈正好出差。在晚托班接到女儿后,我们一起在外面吃完饭回到家中,时间已经不早,让她检查完作业后就先洗漱睡觉了,等我忙完准备休息时,突然发现枕头上放了张自制的生日卡片,不太精美,但看得出是花了点时间的,上面写着:“爸爸:今天是你生日,可妈妈出差了,我没有钱,不能给你买蛋糕,还要你请我吃饭,真的对不起。祝你生日快乐!”短短的几行字我读了好几遍,心里一直在自责:女儿提议到必胜客去吃晚饭,为什么当时不满足她的要求?

我们是朋友

与孩子做朋友也许真正实施起来不太容易,但至少我们不要老以居高临下的角度去看待她,老用教导的口吻与他说话。朋友相处需要的是倾听、欣赏、换位和讨论,与孩子相处也需要旧能地从这些方面入手,让她愿意与你交流和探讨。朋友之间是没有高低之分的,与孩子的相处也需要平等对待,尽管这样会让你失去一些做“家长”的感觉,但换来的是孩子发自内心的亲近与信任。

我们家是比较“没大没小”的。记录两则我与儿子之间的对话:

之一

儿子:爸爸,今天我终于发现你不是天才了!

我:为什么?(上当了)

儿子:你说天才的女儿一般至少是半个天才吧?

我:对啊,怎么啦?(跟她思路走了)

儿子:我这次又考了个良,你说是不是你的原因?

儿子:(彻底无语)

之二

送儿子到校门口,才发现又忘了戴红领巾,一边递她五块钱,一边随口说了一句:“自己的事情老忘记,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糊涂的'人啦。”不料她斜我一眼,轻描淡写地回道:“我倒是每天都能看到这么糊涂的人!”——哭笑不得。

向孩子学习

儿子学钢琴时去旁听过几次,一次在家里练琴时,我在旁边说了一句:“这个音阶从高到低,你要弹出走楼梯的感觉。”结果他手一摊,要我示范给他看,搞得我狼狈不已,事后老在想:其实孩子身上有许多我们所不及的地方,他们会的我们未必能做到;他们的有些优点与特长我们或许一辈子都不能企及。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的进步,从孩子身上我们能学到的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十年来,儿子是一面镜子,让我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记得二年级时有一次班级组织的户外亲子活动,班主任要孩子介绍自己的家长,特别交代要介绍父母的职业与爱好,结果孩子们在介绍父亲的爱好时位居前三的居然是:打麻将、玩电脑、抽烟,着实令我汗颜不已,尽管女儿子很给面子地没提这茬,但我自己明白这三项都沾边了。这两三年来,自己也一直在提醒自己,要改正孩子眼里的这些“爱好”。前段时间跟儿子开玩笑:“你爸现在麻将、电脑、抽烟全戒了,已经快没缺点了。”不料他居然回答:“还有缺点,就是爱吹牛。”——看来进步无止境啊!

与孩子共成长心得 篇4

我喜欢读书,我的女儿也喜欢读书,可是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才对孩子的发展、身心健康有益,一直是我的困惑。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电视、网络对孩子的诱惑,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儿童读物,虽然孩子喜欢读,可我觉着很多书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太好,甚至是有害的.;而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书,孩子又不喜欢。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调动孩子和家长阅读好书的积极性。

为了孩子的暑假过得更加充实,我和孩子共同到书店选书,选书由孩子作主,这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买到孩子喜欢的书,孩子爱不释手。我与孩子商定每天写完作业阅读30分钟,孩子有兴趣可多读一些。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只是看热闹,看里边的小故事,显然对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及教育没起到多大作用。于是开始抽空和孩子一起读书,但是由于工作忙,要全都与孩子一起读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我和孩子比赛,谁有时间谁看,看谁看得快,谁看完一部分都要给对方讲讲看了哪些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和孩子互相讨论、交流,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间的时候,我会给孩子读一段,让孩子享受倾听的快乐,然后共同讨论书中的故事、人物、语言,让孩子养成了读书,讨论,思考的习惯。以前孩子读书是读书,懒得做笔记,我和孩子共同读书以来,我们一起边读书边把看到的好词好句画下来,注重引导孩子记录好词好句,让孩子逐步养成了用心读书的习惯,而不是光看故事情节,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孩子基本能做到边读边找好词好句,读书也用心多了,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与孩子一起共读不仅是分享快乐,同时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会谈谈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家长和孩子都在阅读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思维能力。如今,我们的亲子共读是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共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的良好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