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2025/08/21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我国端午节的习俗,由来与时间,尝试查找日历中的农历。

2,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

活动准备

1,孩子前期经验:用各种方式收集信息与调查记录传统的节日,来历与习俗。在前期活动中,认识日历。

2,环境材料创设:多媒体设备以及课件"端午节"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忆:引出端午节

1,在一年中,有许多节日,你知道哪些节日是只有人才有的节日

:只有人才有,别的国家没有的,从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传统节日(出示字卡: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最近,要有一个传统节日,猜猜看是什么节日 (端午节)

二,交流分享:端午节的习俗与由来

1,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有什么快乐的事情

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吃粽子,这是吃的方面;可以划龙舟比赛,这是游戏;戴香包,香香的;戴红丝带,这是用的端午节有许多开心的事情。

对于端午节你还知道些什么

插艾叶,戴香包,画药酒通常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是良好的祝愿,祝愿小朋友身体健康,夏天不生病。

端午节有吃的,有玩的,有戴的,还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夏天快到了,保健康,求吉祥。

2,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请幼儿说说看,个别零散经验的交流。

播放多媒体"端午节的来历",给幼儿完整的认识,梳理,丰富经验。

听了故事就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扔粽子,为什么划龙舟了。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与来历。端午节是为了记念屈原先生,希望后人能够记住他,学习他那么爱国的

三,操作,探索:端午节的时间

了解端午节的时间,感受农历为所特有的

刚才小朋友对端午节说了那么多,老师这里有一个疑问,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吗 这里有一张今年的日历,我们来找找看,为什么端午节有两个时间呢 (一个公历,一个农历)找一找日历上的5月初五。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原来端午节是按照农历的时间庆祝的,是我国特有的节日。以后我们再来找一找传统节日是什么时间。

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篇2

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9日上午9点

活动地点:

大一班活动室

活动对象:

大一班全体师生

活动一《语言》:

屈原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师: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活动二《美术》:

《美丽的龙舟》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同伴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

2、乐意和同伴共同协商,分工装饰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赛龙舟的照片、绘画手工工具等。

活动过程: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师: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师:①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漂亮呢?

②你准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分组协商、分工装饰龙舟。

(观察幼儿合作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指导。)

4、举办“美丽的龙舟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有益的学习经验: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敬重屈原。

2.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有关节日的一些风俗活动。

2.准备:

有关端午节的录像片断:赛龙舟、吃粽子。实物粽子一串。

活动与指导:

1.出示一串粽子,寻问幼儿这是什么吃食?你吃过吗?是什么节日吃的?要过什么节了?引起幼儿渴望了解的兴趣。

2.老师讲粽子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

3.请幼儿观看录像片断:包粽子、划龙舟、了解节日的民间庆祝活动。

4.请幼儿品尝粽子。

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

2、感受食粽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3、培养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

教学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实施与研究、成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Flash动画视频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启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中秋节、清明节、春节、元宵节)

2、谁能说一说这些传统节日里我们都在吃什么?(新年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

3、刚才有同学说端午节吃粽子,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一下端午节吧!(板书:二、端午节习俗研究)

二、新课教学:

1、谈话:

①谁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今年的端午节是公历的什么时间?(六月六日)

②你们每个小组都确立了本组要研究的课题了吗?请同学们说一说吧!(小组汇报)

③噢!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呀!那就随老师一起共同整理一下我们收集的资料吧!

2、汇报:实施与研究(端午节食粽)

㈠历史记载:

①每小组学生汇报本组收集的历史记载资料。

②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出示课件、师生交流)。

㈡民间传说:

①每小组学生汇报本组收集的历史记载资料。

②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出示课件、师生交流)。

㈢粽子沿革:

①学生汇报。

②观看课件。

㈣南北名粽:观看课件,教师配乐讲解各地粽子的特点。

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粽子哪?(因为饮食与节日之间蕴涵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赛龙舟)

学生汇报,教师讲解:

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家乡的习俗)

讲述;今年端午节即将到了,说一说我们家乡有什么样习俗活动?

学生汇报,把收集的图片拿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讲一讲。

3、讨论:完成书中9页的(成果与交流;反思与评价)指名汇报完成情况。

4、活动拓展:书中9页的活动拓展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大家继续对其他节日进行研究吧!

5、总结:我们轻松一下,观看Flash动画短片《端午节》来结束我们的这节课。

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品尝粽子,并讲述。

3、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4、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5、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癿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癿风俗和来历。

2、引导幼儿学习简单地包粽子(折纸),并迚行线描装饰。

3、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粽子飘香》、《屈原癿故事》癿欣赏课件,长条状癿纸条不幼儿人数相等,彩带、油性笔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明天我们因为什么节日放假呢?(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癿粽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小结:粽子癿形状真有趣!有三角形癿、有四角形癿、有长条形癿等等,并且有多种口味癿,有肉粽、有豆沙粽、有红枣粽等等。

二、故事欣赏。

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这一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故事,听完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1、幼儿欣赏故事内容。

2、提问。

①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②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活动啊?(饮雄黄酒、赛龙舟、佩香囊、戴五彩线等等)

三、教师示范讲解:

师:为了表示我们对屈原敬佩不缅怀乊情,让我们也一起来学包粽子好丌好? ——教师示范讲解:

1、先将纸条一端折成一个三角形;

2、顺着三角形癿一边正反来回折,将整张纸条折成连续癿多个三角形;

3、打开三角形;

4、在纸条癿起端,顺着折缝拢成一个立体癿形状,似锥形;

5、顺着纸条上癿缝往上卷绕,将纸条末端揑入缝中;

6、用油性笔迚行线描装饰;

7、用彩带捆绑装饰。

四、幼儿制作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活动准备:

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

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教师小结:

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

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1、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

教师小结: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

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