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申请书
老地方整理的贫困申请书(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贫困申请书 篇1
尊敬的领导:
我叫xx,家中x口人。现住十堰市路北区钓鱼台南楼x楼#门x室。房屋是1998年住房改革时购买的.公有住房。住房面积为46.1平方米。我家收入只有207元,家中生活困难,特申请低保。我的家庭情况是:
我本人,19xx年生,慢性气管炎哮喘病,长年有病。曾在建筑陶瓷厂上班,于19xx年病退。工厂给生活费207元,再无其它收入。
妻子,王慧,19xx年生,没有参加过工作,没有任何收入。儿子,唐明军,19xx年生,先天性呆傻,无工作无收入。
我还有一女儿叫唐明凤,19xx年生。现已出嫁。住湖北十堰小区x楼x门x室。在十堰第九瓷厂上班,月工资451元。其夫,是同厂的下岗工人。厂子开下岗生活费251元。她有一个女儿,2周。她家生活也很困难,不能给我生活费用。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20xx年xx月xx日
贫困申请书 篇2
一、贫困户打官司要收费吗
一般都是要收费用的,特别案件不收费,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减免费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当依照本办法交纳诉讼费用。
本办法规定可以不交纳或者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
第八条下列案件不交纳案件受理费:
(一)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驳回上诉的案件;
(三)对不予受理、驳回起诉和管辖权异议裁定不服,提起上诉的案件。
(四)行政赔偿案件。
第四十四条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依照本办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的司法救助。
诉讼费用的免交只适用于自然人。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
(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
(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
(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减交诉讼费用:
(一)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
(二)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
(三)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
(四)确实需要减交的其他情形。
人民法院准予减交诉讼费用的,减交比例不得低于30%。
二、诉讼费用交纳标准
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xx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xx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没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额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交纳。
(四)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
(六)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三、打官司的流程是什么
(1)你首先需要确认被告是谁(就是你要对方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或单位),如果是个人,那么你需要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个人无法办理,律师可以打印),如果是单位,那么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
(2)其次你要写民事诉讼状,说明事实与理由,以及你要对方赔偿损失的依据,当然,你需要提供书面证据(口头录音/录像),如果你认为有的证据你无法取到,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让法院替你取证,虽然可能性很小;
(3)准备就绪后,就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如果受理了会给你交费通知书,你再持交费通知书去缴纳诉讼费用;缴纳费用后,算是你的案件已经正式受理了,法院会安排日期,并给你传票,上面写明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以及审判员;
(4)到了开庭时间,你应准时到庭,迟到会给法官留下形象不佳的印象,有时侯会认为你主动放弃诉讼,会作为撤诉来处理。法官的书记员会核实双方的身份,然后进入庭审阶段;
(5)开庭审理阶段:法官会先问你要不要法官回避,如果你确认法官与被告是亲戚或者其它亲密关系,那么你就说要回避,否则你就说不需要。然后宣布正式审判,会让原告先读诉讼状,读完后提交相应的证据,再让被告反驳,然后进入对证据的质证阶段(庭审调查),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对所有对方的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仔细的质辩,否则就会对你不利.证据质辩完后,就进行双方的辩论阶段,一般法官会让双方各有两次辩论机会,但如时间拖长就可能只有一次。辩论结束,法官通常会问双方要不要调解。如果双方都说可以,那么法官会先分别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法官就会宣布,现在休庭,择日宣判。过段时间,法官的书记员就会通知你去拿判决书;
(6)在法官最后判决之前,你如果认为案件可能对你不利,或者说同个诉讼标的你还有其它诉讼方式,或者说你不准备起诉对方了,你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提交民事诉讼撤诉申请书。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允许你撤诉,然后给你一个裁决书,你可持裁决书向审判法官申请退还一半的诉讼费用;
(7)拿到判决书后,如果你认为判决不公平,那么你就要在拿到判决书之日起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那么你就要写上诉状,然后提交给审判法官,由他连同你的一审资料提交给二审法院.你要记住的是你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去缴纳上诉费,该上诉费用与缴纳时间与方式在判决书上末尾有写明,法院不会再通知或提示。如果错过你就无法上诉;
(8)如果你不上诉,对方也不上诉,但对方又不愿意爽快赔偿损失给你,你就需要向法院执行庭申请执行,于是又进入一个复杂的执行流程。打一个官司,是需要许多专业的技巧及知识,所以为什么需要聘请律师为你服务。律师其实就是处理法律纠纷的专业技术人员。
贫困申请书 篇3
尊敬的领导:
我是第八中学的一名学生,我叫xxx,来自xx。家里有八十多岁的奶奶,父亲、母亲和我四人。由于奶奶,母亲身体长期患病,丧失劳动能力,父亲靠在外给人打零工,一年也只能挣到3000~4000元收入,根本无法供我读书。目前家里为了我继续读书,已欠亲戚朋友两万余元的欠款。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住着祖父60年代建造的不足80平方米两间平房.
鉴于这个家庭状况,我多次向父母提出辍学回家,为他们分担一些负担,可每次都遭到没读过书的父母严厉指责。
为了继续在这里读书,所以,特向尊敬的各位领导申请贫困资助,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帮帮我的家庭,您的.恩情我会永远记在心里,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业,并用我最切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谢谢您!
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为盼!贫困生资助申请书到此结束。
此致
敬礼!
感谢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贫困申请书 篇4
尊敬的领导:
我是X班的一名学生,我叫XX。经高中几年的勤奋学习、奋斗拼搏,我在今年高考中获得了XX分的好成绩,并被大学录取,看着通知书,我感到很欣慰,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说。可一看那高昂的学费和自己的家庭,对大学,学生只能望而却步了。
我出生于xx县xx乡xx村的一个农村家庭。家里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还有姐姐和我,六个人挤在不足XX平方的经常漏雨的土坯方老房子里。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有时生活不能自理,且经常患病。姐姐现在大学一年级结束了。平时放假,姐姐很少回家,靠在外面做临时工积攒生活费。而这个假期,姐姐也不回来了,在外面打工筹备下一年的学杂费。即使如此,家里仍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
更不幸的是,在前一段日子,母亲在干活时滑倒了,导致左小腿处脚筋断裂,第一次手术后,又因伤口发炎,不得不再做第二次手术,高昂的手术费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家里唯一的劳动力父亲也是积劳成疾,病痛缠身,所有这些让作为子女的姐姐和我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好几次,姐姐都向母亲提出了退学的请求,可都被母亲坚决的骂了回去。母亲常说:“即使再苦再难,我们也要将你们供出去……”现在我也考上了大学,但想着校园里的`朗朗书声,我却不敢想象我去大学后,家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特向尊敬的各位领导申请贫困资助,希望大家能帮帮我,帮帮我的家庭,您的恩情我会永远记在心里,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业,并用我最切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谢谢您!
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20xx年XX月XX日
贫困申请书 篇5
兹有我社区居民 xx之子女 xx在xx 学校就读,其家庭人口 x人,劳动力x 人,家庭年人均收入 xx 元,家庭经济较为困难。
特此证明。
市 县 街道 社区(盖 章)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