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勇气》有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勇气》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勇气》有感 篇1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惬意,透着丝丝慵懒。手捧墨香,细细品味;丹青妙笔,诉说着记忆深处的动人回忆;字字珠玉,仿若钢琴键上的88个琴键,于有限中变出无限华美乐章。狄斯尼用那简单干净的文字勾勒出回味的种种,令我冥思——
风过,书页翻飞,回眸间,又见属于那个世纪的战争。那年轻的伞兵落在敌方区域时的焦虑不安;那位善良的妇女和她的丈夫的善意包庇;行踪暴露,丈夫被杀时的不甘,德军的无情;妇女女的撕心裂肺,伞兵的愧疚不安,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眼前浮现。
当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伞兵再一次找到妇女的门前,“你愿意把我藏起来吗?”“哦,当然。快!”简单的对白,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埋怨,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谁也无法想象,这是由一个法国妇女与一个素昧平生的伞兵说出的,充满了对彼此的信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作赌约,这是一种怎样的勇气啊!
这放手一搏的勇气,这在丈夫逝世后能冷静藏匿陌生人的勇气,他们又为何用勇气做出了生命的赌约呢?这不是一个未解之谜,只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信仰,是的,信仰。他们来自大洲的两岸,却有着同一个愿望。他们向往着自由,他们坚信着希望,他们更崇尚着和平!这个集聚着人类日自古以来不变的信仰啊——和平!曾经有人说过,“信仰是没有国土和语言界限的,凡是拥护真理的人就是兄弟和朋友”。正是因为有了信仰,有了追逐的目标与方向,有了信仰的那份执著,他们才能不顾一切的用命来赌。
他们不怕吗?怕。这是肯定的,可他们更怕自己为了苟活,而放弃这份信仰,放弃同样追求信仰的人。这样的自己,令他们厌恶,他们宁愿死,也不愿就这样放弃,只因为一个信仰,一个凝聚千千万万人起义的信仰。为了实现这份信仰,多少的战士们前赴后继的上战场,他们怀揣着家人的担忧,可心头更为沉甸甸的是那民族的信仰,国家的信仰!他们誓与有着同样信仰的人们,提着敌人的头颅,踏着同胞的血泪,冲破如烟的战场,将敌人赶出国土。他们来不及埋葬战友的尸体,来不及沉痛惨死的亲人,他们为了信仰而战——和平!自由!希望!
美国人说,有信仰才有国家,法国人说,有信仰才有幸福,故事中这平凡的法国女人,有对自由的信仰,虽失去亲人,可她是个幸福的女人;这伟大的法国人民,有对自由的信仰,虽有无数泣血的黑夜,可终究有个光辉灿烂的黎明,一个自由的国土,一个和平的地方。
窗边风又起了,陡然回神,心湖荡漾,泛涟漪,一圈开来一圈开去,久久不平。不禁感慨现在的自由社会,和平世界,又是又有多少的无辜战士用生命换来的啊。人们痛恨战争,因为它夺取无数鲜活的生命,因为它让自己的国家不再安康吧!
人人心中都有着一份信仰,你又是否找到属于你的信仰?
读《勇气》有感 篇2
暑假里,我读了管家琪老师写的《勇气训练班》这本书。这本书内容丰富,情节精彩,读后令我受益匪浅。
看见她们的勇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我以前跟哥哥一起去小树丛“探险”的事。我们走到一些旧房子前时,哥哥突然“消失”了。我惊恐万状地大喊“哥哥!哥哥!”但没有人回答我。只见那破旧的房子旁边的树林里枝枝杈杈,一片漆黑,好像张牙舞爪的幽灵……难道哥哥被幽灵抓走了?我越想越怕,最后竟然哭了起来。突然前方传来了一阵鬼哭声,我没有防备,差点被吓晕。“哈哈哈……”一阵笑声传来,原来是哥哥,他在房子背面,原来只是虚惊一场。
五年级:钟以恒
这本书讲述了《勇气训练班》和《勇敢的公主》这两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勇气训练班》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四年级一班转来了一个叫萧丹祯的新同学,,他说他有一个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见的隐形朋友——小威,他们准备在一个经常出现幽灵事件的桥墩下举行毛骨悚然的勇气训练班。很多同学听后都纷纷报名了,他们都说自己有勇气参加。当第一关刚开始,萧丹祯尖叫了一声,许多同学都跑走了,只剩下班长刘巧慧、林齐缤,萧丹祯和李乐淘。最终刘巧慧设法吓跑了萧丹祯,让他承认世界上根本没有鬼,我对她们的勇气感到深深的佩服。
《勇气训练班》这本书让我提升了勇气,使我变得更加勇敢,我从中明白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妖魔鬼怪,很多所谓奇奇怪怪的事其实都是人云亦云,或是在传播过程中人们添油加醋的结果,我们没必要害怕,要做个勇敢之人。
读《勇气》有感 篇3
信念,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因为信念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目的地,但方向有了,却不一定能够到达,这时便需要的是前进的勇气。
祥子,一个朴实的名字,也曾代表一个朴实的人。当他刚进城时,他便拥有了信念,他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信念赋予了他勇气,他的强壮能干使他在几年内便拥有了新车,但好景不长,他的车在一次拉客时被兵缴了。他的信念让他没有放弃,但后来一切的阻挠,虎妞的狡诈,恶毒让他彻底失去方向,时间就如恶魔慢慢撤去了祥子天真
.朴实.努力奋斗的品质,却为他覆盖上了一件丑陋.空虚.堕落的外衣。祥子是不幸的,但这不能成为他失去信念的理由。只是他没有真正的勇气与更坚定的信念。
我似乎也曾有这么一位朋友,虽然是在小学便认识的。曾经,我们俩都是班里的好学生,都有自己美丽天真的愿望,也就是我们眼中的信念。从小,我们俩你追我赶,互相竞争,互相,也创下了班里许多的第一。正当我们都正辉煌时,班里一些不想要学习的同学开始与初中的一些人交往,学了一些不良习惯,和他们一起打架等做一些不良行为。而他也正是他们其中一位的朋友,在他的朋友的怂恿下,他开始吗慢慢走向弯路,染上了许多坏习惯,学会赌博.吸烟。我为他感到十分惋惜曾有一次我劝阻他,他却不听,反而怂恿我加入他们的行列。就这样,我失去了一位曾与我针锋相对,相互竞争,相互进步的挚友。
他又何尝不像骆驼祥子一样,曾经也拥有着天真美好的信念,也拥有着走向成功的勇气,但是他的信念却十分容易动摇,勇气在环境的消磨下消失。从此,这个社会多了一匹害群之马,而少了一个有用之才。
人,最重要的是信念;信念,最需要的是战胜诱惑的勇气。一个坚定的信念能让你在涂中不迷失方向,走了弯路。一股从内心而来的勇气,能让你在途中跨过障碍,躲避陷阱,拒绝诱惑。
读《勇气》有感 篇4
最近读了《教学勇气》一书,里面提到一个医学院的教学改革:将原来用尸体做标本,改为用真实的病人做标本。这样的改革使原本机械化程式化的学生变得人性化,感性化,他们能够感受到病人的痛苦,从而充满感情地对待病人,认真对待病号,尽可能地在救治的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带着对病人的同情和怜悯去医治他们,这才是医学的初衷。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初衷是什么?细细想来也不过是四个字:教书育人。所谓教书就是教给孩子们知识,目的是让孩子们学会知识。所谓育人就是教育孩子好好做人,目的是让孩子做一个品德高尚,与国家、社会、他人有用的人。再来看看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上课,完成作业,能够应付考试,每次考试要考到前几名,毕业班升学率要高……孩子学会知识了么?会用学到的知识来指导实践么?孩子们是人格健全的人么?老师您了解了么?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要不,我们的大学生毕业了还找不着工作?我们的学生动辄自杀,动辄残害室友?所以,我们的教育早已违背了初衷,我们的老师也更多地是在追求现实的利益。
教育要改革,必须改革。
怎么改?我想不如借鉴一下医学教育改革,朔本逐原,回归到教育的初衷上去。我们教师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我们要用我们内心的人性去面对学生的人性,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处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用人对人的态度去处理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用人与人之间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去做好老师对学生知识的教育。用人与人之间人格魅力的感染去感染我们的孩子,让他做一个品格端正的人。
我今年仍然带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只有八九岁大,但是我知道我们也是有感情的。前几天我讲公开课,我把同学们教师节送给我的花当做奖品,在讲课的过程中把花送给表现好的同学,当我将第一束花送出去之后,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这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感到比较惭愧的是由于我的花不够,有很多表现很好的同学没有得到奖励,.于是下课后,我要买了一些棒棒糖分给孩子们,他们拿着我给的棒棒糖高兴极了。从那以后,同学们更听话了,上课纪律更好了,老师不在的时候自主管理的能力更强了,我由衷的开心,也用更多的语言去夸奖他们。我知道,我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正在一点一点地在他们心中播下种子。
我想,教育就该如此,返璞归真,回归初衷,踏踏实实地教给学生知识,认认真真得教他们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