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2025/08/2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承担责任。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独立自理的精神,培养独立的能力。

4、能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小姑娘的内心变化。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照顾别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长大的感觉吗?你们愿意长大吗?为什么?

同桌相互述说自己长大后的'感觉,人后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过度:你们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老师告诉你们有一位小姑娘她不愿长大,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她,好吗?板书: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过度:要想了解小姑娘,必须闯过生字娃娃这一官,相信同学们会很快和她们交上朋友的。大家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标出,并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解决。

1、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交流认识的生字。

3、以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情况。

4、将生字送入课文中,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深入阅读,理解感悟。

1、阅读课文,小姑娘的心里是怎样变化的?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会对长大还有什么理解?

生交流。

师:咱班的孩子真会读书,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文中的小姑娘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想)老师相信学习了小姑娘的成长经历,大家会对长大还有理解。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用“----”画出表现小姑娘心里变化的句子。

2生读。汇报:

(不愿长大------长大一点------再长大一点------再长大一些------长大的感觉也不错)

(生找不到“不愿长大时”师引导:当爸爸妈妈不能天天在家陪她,不能陪她去动物园时她心里是怎样想的?(我不愿意长大))

从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小姑娘不懂事,不理解爸爸妈妈)她总是想着自己,所以她不愿意长大。

指导朗读小姑娘与妈妈的对话,体会她不愿长大的心情。

3、探究:小姑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逐步体会小姑娘是因为心疼妈妈、关心妈妈、爱妈妈才越来越盼望自己长大。

师:在什么情况下小姑娘却有了想长大的这些想法呢?(在梳小辫子时,手够不着后边;洗碗时,够不着水池)

师生接读。

师:在梳小辫子时,因为胳膊太短,手够不着后边。她想:( )

可是她的个子太小,洗碗够不着水池。她想:( )

她想帮妈妈做更多的事情,她自言自语:( )

过渡:小姑娘在做事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她就想着自己要长大一点。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心疼妈妈)对呀,可见此时的小姑娘她的心里已经不只是想着自己,还想着别人。于是她想快快长大。因为——

出示:“长大的感觉也不错”,自己试着读一读,感受小姑娘渴望长大。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自己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

4、同学们,老师相信现在每个学生对长大又有了更深的体会,赶快在小组内说说你对长大的理解,一会儿老师要看那组学生汇报的。

生交流,汇报。

5、同学们都理解了长大的真正含义,那你们现在就是文中的小姑娘,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带着感情来朗读,体会小姑娘的成长经历。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思考:开始,小姑娘说“不愿意长大”,最后她又想“长大的感觉也不错”,你觉得小姑娘到底愿不愿意长大?

2、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业理解、关心、帮助过别人的事情吗?说给同桌听听。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识字法,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9个。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了解小姑娘独立自理的品质,并培养学生独立自理的能力。

3、重点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长大不仅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照顾别人。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8个,会写9个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了解小姑娘独立自理的品质,并培养学生独立自理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长大不仅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照顾别人。

5、建议本课教学2-3课时。

拓展习题

1、比一比,再组词。

聪()短()休()养()弱()

总()矮()体()美()强()

2、用日记形式写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联系学生实际谈话。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问题想了解一下大家,你们已经都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比以前长高了长大了,你们自己感觉长大好不好呢?

2、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长大的感受,然后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3、教师引出课题。

师:通过刚才的谈话,了解到大多数同学认为长大了的感觉非常好。可是有一位小姑娘却不希望自己长大,为什么?

4、板书课题

二、初读全文,闯生字关

1、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准字音并初步感知学习内容。)

2、师:要想了解小姑娘,必须闯过生字娃娃这一关,相信同学们会很快和他们交上朋友的。大家自己读课文遇到生字娃娃自己标出,并想办法解决。(可一边标一边大声拼一拼,也可以查生字表或者字典)

3、同位互相交流认识的字娃娃(合作识字,互相认读,互相帮助)

4、卡片识字(用抢读,开火车等形式读生字。)

5、为生字娃娃找伙伴(组词)[自愿抢答鼓励多组词。]

6、小结:同学们真是爱交朋友的好学生,一会儿认识那么多生字朋友。

三、朗读全文,领悟全文,闯语言关。

过渡:大家闯过生字娃娃这一关,这些字娃娃快速回到课文里他们向漂亮的小姑娘汇报他们认识了我们这些朋友,他们愿意带大家去认识,了解这微笑姑娘。下面我们一同去认识这位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了解文章意思,标出自然段)

2、学生提出问题

如:小姑娘在怎样情况下开始做自己的事的?

小姑娘帮妈妈做了那些事?小姑娘长大了有哪些变化?

3、自由读全文,读中思考同学们提出的疑问。

4、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5、学生自由读小姑娘帮妈妈做事的部分。(9-12自然段)

[读中引导学生注意小姑娘的变化]

(1)学生自由读喜欢的自然段(学生评价)

(2)组内交流:从喜欢的自然段中,你从小姑娘身上学到了什么?

(3)姑娘的变化长大体现在哪里?[指名回答,师板书:身体长高,学会自理]

6、小姑娘的变化意味着她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视频出示最后一段)齐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不知不觉中长大的'快乐。板书:快乐)

四、美读全文,感知升华

师:小姑娘长大后感到快乐,我们都为她的成长而高兴,让我们一起感悟她成长中的变化吧!

1、小组内接读全文。

2、交流读中收获。(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长大的表现,会

自理,还要学会关心他人。)

五、拓展延伸

师: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有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从许多事中表现出来,用几句话简单介绍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有代表性,能体现自己变化的事)

1、自己回忆思考。

2、自愿交流。

六、学写字

1、视频出示要求会写的字:聪、短、卧、休、养、虚、弱、拾、柜。

2、小组内试交流怎样写、记。(鼓励学生综合利用多种方法记写)

如:耳+总—聪矢+豆—短木+巨—柜臣+卜—卧

休养虚

体美虎

3、师根据学生交流,适当补充,重点指导(指正)。

4、学生自由练。(师适当指导,要求写规范)

七、作业

1、学了这一课,我们学会了许多字,也了解小姑娘的成长变化,回家后把你认识的字娃娃,及小姑娘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看你们的爸爸妈妈怎样评价小姑娘,又会怎样评价你们的?

2、阅读课外书《洋葱头历险记》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篇3

〖学生分析〗

现在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他们无法体谅父母工作的辛苦,即父母工作忙,有时顾不上自己,甚至有的人会有抱怨情绪,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爸爸妈妈是为了全家的生活,自己也要体谅爸爸妈妈,不再让他们操心,因此要养成独立自理的好习惯。延伸文本,拓展迁移,创造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指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独立自理的精神,培养独立的.能力。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依据从整体入手,加强整合以及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课改理念,主要设计了三个大的环节: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先请同学们听一段诗歌录音《我长大了一岁》。

2、这篇课文是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现在两年以后,我们又长大了,你喜欢长大吗?为什么?

3、出示课题,看了课题说说你最想问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设计意图:随着优美的诗歌,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自然回忆起一年级时的自己,现在已过两年,对自己的各方面“长大”有什么感受?看课题后是否和小姑娘有同感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

(1)自由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目的。

(2)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3)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主学习生字,已掌握了多种方法,所以生字不做全部讲解,只对结构较难或概念不清晰的做出重点分析。)

2、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为什么小姑娘的家长不带她去动物园?

生:爸爸妈妈工作太忙,离不开身。

生:我觉得小姑娘是个懂事的孩子。

生:她很能干、善良。

3、在生活中,如果你的爸爸妈妈工作忙时,不能带你去玩,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很生气,很羡慕别的小朋友。

生:我觉得应该看看是什么原因,他们不带我们去,如果真是工作忙,我也可以理解。

(设计意图:在学生独立识字后,对于这样一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的课文来说,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叙述顺序很有必要,并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从而让孩子更加体谅父母,不要让他们操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精读课文第9―12段,充分质疑,汇报交流

1、小姑娘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脸、叠被、吃早饭,梳头时还希望自己的胳膊长长点?

生:帮妈妈买菜、洗碗、做粥,晒衣服时希望自己长高点。

生:她还帮妈妈送奶、擦玻璃,刷厨房。

2、他不是不愿意长大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生:我觉得她是心疼妈妈,想帮妈妈做些事情。

生:她非常爱妈妈,关心妈妈。

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地和文本对话,心与心的碰撞,产生美丽的火花,逐步体会小姑娘是因为心疼妈妈,关心妈妈,爱妈妈,才越来越盼望自己长大。)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她觉得长大的感觉也不错?

2、看了小姑娘的变化,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3、在你成长过程中,也有这样理解、关心、帮助过别人的事吗?并说说做这件事的想法。

(设计意图:理解“成长”的意义,懂得关心照顾别人,鼓励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力量,使家庭、使班级变得更好。将学生引向思维碰撞,在碰撞中进一步体验文本情感,在探究中不断享受,让每一个生命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展现活力。)

(五)推荐阅读:罗大里的童话《洋葱头历险记》和《假话国历险记》。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不愿长大的小姑娘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妈妈做事情的过程当中长大的故事,学习小姑娘独立自理的精神,培养独立自理的能力。

2重点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内只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3学习课外中的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姑娘长大的过程,懂得长大不仅内只身体变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长,学会关心别人,照顾别人。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学生谈体会:长大了好不好?

直接切入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而理解课文的重点。抓住第二段来理解。小姑娘做了什么?帮助妈妈作了什么?重点抓住第9自然段“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脸叠被吃早饭”第10自然段“她买菜西碗做粥”第11自然段“她擦玻璃刷厨房收拾衣柜还帮助妈妈送奶”这些重点句来理解。

二、联系实际

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回做那些事,自己会帮别人做那些事。还应该让学生说说自己做这些事情时的想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表扬独立性强,懂得关心照顾别人的学生,鼓励每个学生都尽自己的力量使家庭,使班级变得更好。

三、自读《一朵小花》

四、谈一谈

在你成长的经历中,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最伤心的一件事是什么?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1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围绕中心词来说,如:这件事为什么是满意(伤心想做)的?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注意字的写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叠”上面是三个“又”,下面是“宜”字少一点;“辫”可与“辩”“辫”区别记字;“晒”字右边是“西”而不是“酋”

2在课文中找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然后在组词,鼓励学生多组,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结合“语文天地”的抄一抄,学习词语,并鼓励多做摘抄。如:聪明经常叠被虚弱散步赞美

二、学习课文后,可向学生推荐罗大里的《洋葱头历险记》《假话国历险记》等作品。

板书设计: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不愿长———还得再长大些——长大的感觉也不错

关心别人照顾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