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中华美德》有感

2025/08/21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中华美德》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中华美德》有感 篇1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在秦末汉初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张良,有一天他遇到桥上的一位老人,老人把鞋仍在路上,老人让张良去路边捡,张良去路边把老人的鞋捡了回来。然后老人又让他把鞋给自己穿上,张良也照办了。第二次,老人又把鞋扔到了鱼池里,老人又让张良帮他捡,张良跳进鱼池把老人的鞋捡了回来。当他刚要帮老人穿上鞋时,这时老人说;‘鞋子湿了,你把它烘干’。张良又照做了。烘干之后,张良主动帮老人穿上。几天之后的一个早上,那位老人用毕生心血完成的【太公兵法】送给了张良。这就是【张良捡鞋】的故事,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要多做善事,善有善报!

还有一个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和儿女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他对自己的老母亲非常好,有好吃的自己都舍不得吃都会给她留着。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不能让老母亲生气,长期以来老母亲的身体一直非常健康。和他们一起生活了许多许多年,他们的家庭也很幸福。

当然,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德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从古到今一直延续着,现在要靠我们每一个人把民族美德发扬光大。

同学们,心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读《中华美德》有感 篇2

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各项建设飞速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今天,我们还总是感到缺少什么,因而在处理事情时往往不知所措。最近我有幸拜读了《从今天开始,弘扬中华美德做跨世纪新人》一书,使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似乎懂得了许多东西,感受颇深。

本书有一篇叫《扬孝悌美德,做尊老爱幼的人》的文章,其中有一则动人的故事,名为“亲尝汤药”,读后让我十分感动。文中说:汉文帝刘恒的母亲病了,汉文帝每天日理万机地治理朝政,工作之余,将精力与时间都放在照顾母亲的事上了。每次,他都亲自为母亲熬药,药熬好后还要亲自品尝,太冷不行太热也不行,温度要恰到好处才给母亲喂下药。文章虽短,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种刘恒对母亲的情意,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美德在刘恒身上展露无遗。

读到这,我感到自己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记得有一次妈妈说好星期天带我到白马公园放风筝,我很高兴。可是到了星期天早晨,妈妈生病发烧了,妈妈想和我商量改日再去,这下我可不乐意,嚼着嘴一定要去,完全没有顾及妈妈的身体。没办法,妈妈只好带病陪我到公园,照相、放风筝,妈妈强打精神陪我玩了一个上午。回到家妈妈一下就躺到了床上。妈妈的脸通红通红的,额头冒出汗珠,我拿来温度计,测得的结果是38。9度,妈妈确实烧得厉害,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固执、自私,才使得妈妈病情加重的,于是我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对此我一直觉得很后悔,与汉文帝相比真是差之千里。

以前我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我行我素,毫不理会别人的意见与建议,因而好多事情结果却证明我错了。现在看来,这就是不尊敬别人、惟我独尊所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关心和帮助他人就是关心和帮助自己。通过阅读《从今天开始,弘扬中华美德做跨世纪新人》一书,我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道德行为,注重自己的道德规范。

我要把这本书当作一面镜子,要经常照照这面镜子,看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求。因为我们要想“做跨世纪强人”,只有“弘扬中华美德”。

读《中华美德》有感 篇3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感故事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读到《孔融让梨》。

孔融把大梨分给弟弟,而自己却吃小梨子,这告诉我们要有为别人着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传统美德。还有《卧病求鲤》的王祥,继母病了,为了能使继母在冬天吃到鲤鱼,就睡在冰上用自己的体温把冰融化,用手伸进冰冷的水里抓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尽孝道。 不过,给我留下最大印象的还是曾子杀猪这篇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曾子的夫人要去赶集,儿子哭着也要跟去,他的母亲让他在家呆着,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的夫人道集市上回来后,就看见曾子要抓小猪去杀,她就劝阻说只是跟孩子开个玩笑,曾子却说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感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母亲欺骗他的儿子,儿子以后就不回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把猪杀了,煮了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父母的教育至关重要,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不能言而无信,要遵守承诺,更不能以长辈的身份去期骗小辈。所以我认为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之所在。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人名的结晶,作为祖国的接班人要有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读《中华美德》有感 篇4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是一本记载着古代的一些美德事迹的一本好书。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并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就像《曾子杀猪》一文中,可以懂得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

而我最喜欢的也是《曾子杀猪》这一文,文中讲述的是曾子的妻子出去买布,为了不让儿子捣乱,她就说回来给儿子杀猪吃。但是,妻子回来后反悔了,曾子动手杀猪,并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曾子的话教育了我,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