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主题活动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大雪主题活动教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雪主题活动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读“葵、诱、惕、寞”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大雪图,引导学生说说雪后的景象及自己的见闻。
2.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
3.师导言:刚才,大家谈得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大兴安岭看看大雪天里的春色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葵 诱 惕 寞 抱怨 怜惜 嘟囔 葵花 一早一晚
兴冲冲 聊到 诱饵 警惕 寂寞 鸟语花香 无影无踪
(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归纳。)(大雪封山的时候,母亲在自家阳台上撒上小米,喂养小鸟的故事。)
三、随题读文,讨论交流。
1.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
2.在学习小组内围绕以下问题讨论、交流:
(1)用“ ”画出描写母亲窗台的语句。
(2)母亲为什么要在窗外的窗台上撒小米?
(3)课文结尾的“春色”指的是什么?
三、师生共议,理解课文。
1.学生读读以下句子,说说自己的感想。
(1)那年冬天,大兴安岭每隔七八天就会下一场雪。我在哈尔滨,一早一晚给母亲打电话时, 她常常对我说:“咱这儿又下雪了。”
(语言描写。介绍当时的自然环境,为下文写母亲给鸟儿提供食物做好了铺垫。)
(2)她最初报告雪的消息时,语气是欢喜的,可是后来雪越来越大,她就开始抱怨了——大雪封山,鸟儿找不到吃的,成了流浪汉, 一群群地在窗外盘旋。母亲怜惜那些鸟儿,她打开窗户,将小米撒到户外的窗台上。
思考:母亲在抱怨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抱怨大雪封山,鸟儿找不到吃的。这样写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板书:大雪封山,鸟儿无食物
(3)母亲的声音提高了:“那它们还想吃什么!”
(语言描写,从对话中感受到了母女间浓浓的亲情。)
板书:母亲给鸟儿提供食物
(4)窗里当然有可望的了,母亲爱花儿,在窗台上摆了一溜儿盆花:杜鹃、仙鹤来、兰花、还有我叫不上名字的一些花草,红红白白地开满了窗台。我想小鸟在窗外望着那些花时,一定很疑惑:这家人,大雪天的,怎么过着春天的日子呢?
思考: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一个侧面说明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人。正因为母亲爱生活,所以才拥有爱心,才会给鸟儿提供食物。)
(5)鸟儿赏花的时候,母亲也在窗前悄悄赏它们。它们在不经意间,也成了她眼里的春色了!置身于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想来母亲是不会寂寞的。
(鸟儿和花儿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色图。展示了人与鸟儿和谐相处的美景。)
2.共同议主题: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当你关爱小动物的时候,他们也会给你带来快乐。
3.文尾的“春色”指什么?
(指的是母亲摆在窗台上盛开的花儿和在窗外赏花的鸟儿共同构成的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板书:鸟儿、花儿、母亲构成春色图
四、续编故事,发展思维。
1.学生续编故事。
2.在学习小组内讲述自己编写的故事。
3.全班交流,评一评。
五、板书设计:
大雪封山,鸟儿无食物
大雪天里的春色 母亲给鸟儿提供食物 人鸟和谐共处
鸟儿、花儿、母亲构成春色图 创造美好未来
六、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情,收获感动。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抓重点语段细读形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透过这些文字。还体会到了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若抓住重点语句研读,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感受,及时诱导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既能加强情感熏陶,同时也会获得思想启迪。
大雪主题活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对冬天生活的体验和回忆,发现冬天生活的种种美好情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让学生在愉悦的回忆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对优秀作品的赏析,感受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自己的艺术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雪孩子的故事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的`思维,勾起他们对冬天生活的回忆,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情感。
教学难点:注意学生之间地域差别,引导学生创作时表达出南方冬天的特色。
通过线型人物造型的学习,掌握人物各种动态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第二课时的技法的学习做铺垫)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1、你看到了什么?(雪花)
2、多漂亮的雪呀!
看着雪花你联想到了——(冬天),对,今天就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刚刚过去的冬天。(板书课题)
二、走进冬天,回忆冬天。
(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打开思维之门)
1、 那你对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这教师提问的节奏可以快点,问题不用深入,学生自由发表)
过渡:冬天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迷人的冬天吧!
2、能把你了解的冬天与众不同的特征跟大家说说吗?(冬天的特征:冷,衣着,动作,雪,结冰,植物,动物冬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在这让学生充分回答,同时让学生把自己带的照片等资料跟大家一起分享,用实物投影仪出示。)
3、 你最喜欢冬天里哪些特有的活动和游戏?
4、 游戏范画,滑雪、跳绳、打雪仗……)
4、在今年、去年的冬天有让你难忘的事吗?有好玩的事吗?说出来跟大家一起乐乐。
5、你能看出他们都在做什么游戏或者活动吗?
6、教师结合板书进行小结,提出创作要求。
师:刚刚我们回忆了这么多关于冬天的景、事、物,现在请每一位同学定下心来静静地思考几分钟:今天你将选择什么内容来画记忆中的冬天,要画些什么?怎么画?
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画雪景,和雪有关的事还可以画人们,或者动物,植物,在冬天特有的活动,变化……(多媒体出示课前收集的不同表现内容的范画。)
三、学生创作表现冬天,教师个别指导。
要求:在作业纸上画出你心中与别人不一样的冬天。
四、 简单点评初稿,总结延伸全课。
1、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展评,如构图、没有表现出冬天特征等问题,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2、总结,提出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
如何表现冬天的雪景呢?除了我们用油画棒的方法,还有更多的技法呢,先请同学们课后以自由小组为单位去尝试研究,下节课我们将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大雪主题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了解故事内容,丰富词语和句式。
2、 有表情地会讲述故事。
3、 会用句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4、 让幼儿了解为什么会下雪。
活动准备
1、 白糖、盐、面粉、奶粉。
2、动物卡片。
3、动物胸饰。
4、雪景图。
5、磁带。
活动过程
1、 出示雪的场景图,让幼儿观察雪的特点。
如:亲爱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雪呢?雪是什么颜色的?(幼儿作答:雪白的)哦,那雪像什么呢?
2、 教师小结:哦,雪是雪白的.,它纷纷从天而将,降落到树上,树上雪白了,降落到草上,草儿也白了,降落到地上,地上也白了,整个大地就像穿上了一件白色的衣裳,那小朋友们喜欢雪吗?(幼儿作答:喜欢)小朋友们喜欢雪,那小动物们是不是也喜欢雪呢?它们是不是也认识雪呢?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雪中的故事好不好?故事的名字叫《下雪了》。
3、 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出示相应的道具。
如:当讲到下糖、盐、面粉、奶粉的时候请幼儿分别尝试它们的味道,并说明它们的颜色。
4、 再一次重复故事,引导幼儿学说词语和句式。
如:讲到小猫推开窗说的时候,请幼儿一起回答说:“下糖了!下糖了!”
小狗推开门说,幼儿回答:“下盐了!下盐了!”小鸭摇摇摆摆走出门时,引导幼儿做动作,并回答说:“下面粉了!下面粉了!”小鸡拼命摇头时,请幼儿做摇头动作,并回答说:“下奶粉了!下奶粉了!”
5、 让幼儿观察画面,提问问题。
如:小猫推开门窗说了什么?小狗推开门说了什么?小鸭摇摇摆摆走出门说了什么?小鸡拼命摇头说了什么?还有鸡妈妈尝“雪”说了什么?雪到底是什么?
6、 教师小结:雪虽然像糖、盐、面粉、奶粉,因为它们都是白色的,但不同的是,雪是没有味道的,它很容易化,另外雪非常低轻,非常得白,小朋友,故事讲完了,那这些小动物是不是没有把雪认出来呢?那我们帮一帮它们吧!最后请小朋友一起告诉它们雪到底是什么好不好?
7、 播放磁带录音,感知故事内容。
8、 请个别幼儿讲故事。
9、 给幼儿佩戴胸饰,让幼儿参与表演,互换角色。
10、教师总结:这堂课我们帮小动物认识了雪,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开心,所以我希望小朋友多多学习,多多帮助它们好不好?
大雪主题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雪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1.图片或实物:雪花、冰柱等。
2.教具:剪刀、颜料、画笔等。
3.材料:彩纸、画纸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宣布今天要学习小雪节气,先给幼儿出两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小雪?它有什么特点?经过几个月我们就会迎来小雪?
2.新知输入(10分钟):
老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小雪节气的来临时刻、特点以及代表性的天气现象。然后,在黑板上画成两个雪花,给出两个提示:小雪的`雪花是什么形状?冰的形状呢?请幼儿观察并回答。
3.操作练习(20分钟):
(1)让幼儿用彩纸剪出各种形状的雪花,并贴在画纸上。
(2)让幼儿用画笔画出小雪的天气场景,如白天下雪、地面被白雪覆盖等等。
4.游戏活动(15分钟):
(1)冰花游戏:将教具中的冰花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寻找并捧到教师面前。
(2)小雪花比赛: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代表,比赛谁剪出的雪花最漂亮。
5.总结反思(10分钟):
请幼儿自由谈论今天的活动,回答以下问题:你们为什么喜欢小雪?小雪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四、活动延伸:
1.观察小雪的天气现象,如下雪的声音、雪花的形状等。
2.听故事《小雪花的故事》。
3.观察雪花放大的照片或视频,了解它的美丽结构。
4.提供冰的触感游戏,如冰淇淋、冷饮等。
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小雪节气有了更深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雪主题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2.能运用肢体动作表演雪花情景。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图谱、雪花飘落的视频。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大胆表现雪花飘落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雪儿飘,沙沙沙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一个“雪儿飘”的游戏。教师念“雪儿飘”,幼儿接念“沙沙沙沙沙”。
2.跟随钢琴《大雪花》的伴奏,教师唱“雪儿飘”,幼儿接唱“沙沙沙沙”。
二、天空飘来大雪花
1.冬天到了,大雪花从天空中落下来,教师出示雪花,做雪花飘落的样子。
2.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察大雪花飘落的'样子,引发幼儿兴趣。
3.教师有节奏地念对白,帮助幼儿感知歌词的韵律美。
4.教师一边念歌词一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5.师幼一起看图谱,有节奏地念歌词。
三、好听的歌曲《大雪花》
1.教师播放《大雪花》音乐,指着图谱仔细倾听歌曲内容。
2.教师完整范唱歌曲一遍。
3.师幼以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4.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歌曲。
四、北风和大雪花
幼儿扮演大雪花,集体演唱歌曲,唱完歌曲教师弹奏舒缓音乐时,“大雪花”做自由飘散的动作;若弹奏急促的音乐时“大雪花”抱成一团,做飘落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