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网络安全法的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学习网络安全法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网络安全法的心得体会 篇1
《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是国家社会网络空间治理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性事件。作为我国网络空间的基础性立法,网安法进一步梳理明确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监管体制以及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义务,为网络运营者合规以及监管部门执法提供指引。网安法正式施行后,我国网络安全执法更加常态化、体系化、规范化,网络安全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更加明朗,网络安全治理形势得到优化改善。
《网络安全法》作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本法律,框架性地构建了许多法律制度和要求。目前网络安全法涉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已相对完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测评要求、技术设计要求、实施指南、定级指南,以及安全产品技术等相关标准已陆续发布实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基本要求已进入报批稿阶段。更多法律法规配套措施的落地,将为我们实施网络安全保护提供更好的合规及法律支撑。
《网络安全法》的执行对安全的保障作用显而易见,但发展依然是硬道理,网络安全产业依然是弱势群体,不长足发展难以走出大而不强的境地。《网络安全法》实施应该是网络安全产业的重大利好,应借《网络安全法》的重大契机,政策、项目、资金三位一体,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为进一步发挥《网络安全法》对产业的推动作用,加强我国的.整体网络安全建设,建议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推动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构建多领域、多层次的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风险。三是构建良好的网络安全生态,引导重要行业及重要领域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打造政企协同联动,产、学、研、用于一体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
实施《网络安全法》本质是做好服务而不是加强管制,落实《网络安全法》,无论是完善条文,还是结合国家法制体系,都要牢记立法的根本目的,执政的基本依靠,同时还要毫不犹豫地体现法制的威慑效应。
学习网络安全法的心得体会 篇2
《网络安全法》是新形势下中国互联网治理理念、治理经验的全面总结和提炼,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标志着网络安全产业步入全新发展阶段,一方面明确了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政府、企业和个体三者的职责、权限、权利和义务,对互联网参与各方都会起到规范和指引的作用;另一方面有效指导了ICT企业及相关的参与方,对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内部规范体系的建设,是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从《网络安全法》第五条可以看出,国家对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坚持积极主动防御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实时监控网络安全态势,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评估潜在的安全威胁并加以预防,以期将网络安全危机清除在初始阶段。明确了我国需要建设“战略清晰”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执行积极主动防御的技术路线。
针对网络安全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在2017年提出和倡导主动安全理念。在《网络安全法》的指导下,基于自身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新华三集团打造了全栈、智能的主动安全防护体系,目标是帮助政府、企业等用户实现从事后补救到提前预警,从局部分割到全面防护,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的转变,构筑主动、智能、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践行国家提出的“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信息安全战略目标,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固的安全保障。
同时,《网络安全法》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新华三集团参与了《云计算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与测评要求》以及《政务云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及实施指南》等相关标准制定,拥有对应标准的系列安全产品和服务,具备等级保护建设一体化交付能力。未来新华三集团将积极响应“网络强国”号召,在《网络安全法》的指引下,以AI为引擎、业务为中心、合规为先导、数据为驱动、体验为目标,积极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学习网络安全法的心得体会 篇3
《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三年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执法监管多管齐下,相关企业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我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国际网络空间博弈形势进入“新常态”,网络空间政治化军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网络安全威胁也暗涌不断,这些都影响着《网络安全法》贯彻落实的关注重点和发展态势。
网络的技术特征以及风险的客观性决定了网络空间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安全,如何应对未知的网络威胁以及黑客、APT组织的恶意攻击是推动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再上新台阶的重要课题。网络安全企业作为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的执行主体,既要持续应对传统网络安全威胁,又要发挥前沿安全技术优势研究新技术领域带来的新问题。
当前,很多网络安全企业将网络安全防御的重点放在对未知威胁的感知能力上,因为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在针对网络攻击特别是未知的新型网络攻击的监测和分析方面,传统的安全检测方法愈显苍白;非全流量存储,无法对全网的安全事件做到完整的溯源取证和损失评估;碎片化的检测结果,缺乏事件关联分析。从追求更高安全水平,感知未知威胁的思路看,网络全流量分析技术,被认为是应对未知威胁的技术发展趋势。Gartner报告指出,网络流量分析技术(NTA技术)与网络回溯取证技术(NF技术)是应对未知高级网络攻击的重要手段。网络全流量分析是对网络数据的大数据分析,通过对网络全流量的协议识别,保存全量数据并快速回查,能够实现对未知威胁的快速发现、追踪、溯源与取证。这将赋能网络的全方位安全感知能力,实现网络监测无死角。
捍卫国家网络安全是一个动态、长久的过程。未来,我国应持续完善强化网络安全法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法》配套法规建设;技术方面应该思考如何发挥前沿技术优势,分析和发现未知威胁,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学习网络安全法的心得体会 篇4
法规,对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明确网络安全的作用;网络安全的趋势分析,明确未来网络安全的主要发展方向。学习了sniff 软件安装和使用,包括FTP明文抓包、http 明文抓包、telnet 明文抓包等。制作了一份网络安全现状的调研报告。
根据网络攻击的基本过程,利用攻击软件完成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网络入侵、网络后门与网络隐身实现。理解了网络踩点、网络扫描和网络监听技术、社会工程学攻击、物理攻击、暴力攻击、漏洞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网络后门的`概念,掌握了使用Windows 无密码登陆的方法登陆远程主机、用DOS命令进行IPC$$入侵、IPC$$入侵留后门的方法、IPC$$入侵的防护知识、计算机木马特点及其危害性、信息隐藏技术等。
安全配置、系统访问控制策略制定、网络访问控制策略制定、操作系统服务配置、网络安全评估与检测、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具体包括物理安全、停止Guest帐号、限制用户数量、多个管理员帐号、管理员帐号改名、陷阱帐号、更改默认权限、安全密码、屏幕保护密码、防毒软件、备份盘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策略、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开启审核策略、开启密码策略、备份敏感文件、不显示上次登录名、禁止建立空连接、下载最新的补丁、关闭DirectDraw、关闭默认共享、禁用Dump文件、文件加密系统、加密Temp文件夹、锁住注册表、关机时清除文件、禁止软盘光盘启动、使用智能卡、使用IPSec、禁止判断主机类型、抵抗DDOS、禁止Guest访问日志、数据恢复软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