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策划书 > 正文

社会实践策划书

2025/08/26策划书

老地方整理的社会实践策划书(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实践策划书 篇1

为积极参与高校文明创建,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促使自己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长才干,决定开展2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一、活动主题:我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二、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开展同学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同学树立正确地的就业观、价值观、为以后就业、创业提供机会。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利用专业知识,发扬爱国热情,积极为社会,人民服务并在服务实践中拓展自身素质。

三、活动时间:20年暑期

四、活动地点:自选

五、活动对象:造价1104班全体学生

六、活动形式:

1、学生可参与学院组织的暑假社会实践,“三下乡”义务支教或工厂社会实践活动。

2、学生也可利用假期,在安全、合法、健康的前提下,征求家长的同意自行联系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勤工俭学活动,取得用人单位证明,并撰写勤工俭学体会。

七、活动内容

1、关注生态绿色,开展进厂、下乡活动

2、开展志愿活动,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义教服务;组织心理好的大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特别是针对弱势少年儿童群体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3、动员同学广泛参与绿色志愿服务,通过开展单车环保行活动,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倡导环保消费,发动和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活动中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树立节能减排的观念,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八、注意事项:

1、所有在校学生都须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同时注意安全。

2、注意防骗,防盗

九、活动总结:

1、参加社会调查的同学要求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字数在20—4000之间;参加勤工俭学的同学所写心得体会须在1000字左右,于下学期第一周内交班团支书,由班团支书交至系团总支,参与学校优秀稿件评比

2、获得学校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学校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班上再进个人物质奖励

3、(辅导员老师的寄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是大学生踏出校门、走进社会、锻炼能力的好机会,各位同学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做好暑期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策划书 篇2

一.活动背景

(一)、山区“空巢老人”产生的背景

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成化,这几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我市四明山、大岚、鹿亭、梁弄等山区乡镇的青壮年纷纷下山进城,寻找新的增收致富门路。与此同时,随着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和山区学校的撤并,妇女和儿童也下了山,由此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这就是山村“空巢老人”不断增多,绝大多数的山村出现了“老人留守,老屋为家,老鼠做伴”的“三老”现象。因为年龄等关系,这些“空巢老人”由于已经没有了生产能力,生活能力又普遍较弱,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老年人因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存问题。

(二)、山区“空巢老人”的现状

“空巢老人”一般指的是空巢家庭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另立门户,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的老年家庭。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空巢期一般被看作是家庭生命周期发展的最后的一个阶段。而山区产生“空巢老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以鹿亭乡为例,由于地处四明山麓,交通不便,全乡人口19000人,有近8000多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实现了异地脱贫致富。但与此同时也加快了鹿亭乡内人口老化的步伐,目前全乡有老年人2649个,其中“空巢老人”1394个,占全乡老年人的52.6%,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龄之乡”。

没有子女陪伴在身边,“空巢老人”在生产、生活上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是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依靠毛竹、茶叶,并且普遍缺乏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的贴补,但仍无法保证日常生活所需,生活质量较低。其次是生活缺乏照顾,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长期在外,“空巢老人”年老体迈,平时生活无人照料,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在山区“空巢老人”中却成为了难题,比如灯泡坏了要换一下就束手无策。同时,由于医疗保障水平低,部分“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堪忧,生活不能自理。第三是生活无聊,缺乏精神慰藉。每一位老人都渴望子女和亲人精神上的抚慰,希望在亲情、温情中安度晚年。但由于“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长期没有子女陪伴,老人的生活往往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缺乏交流沟通的对象,容易产生孤独感。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80后”成长历程,关注经济发展、城市变革时,我们的目光是否错过了他们?他们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双亲,是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乡各处静静地生活,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的问候;因为孤单,面临着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空巢老人生存现状已成为我们无法避开的社会命题。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明年将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场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宁波老龄办调查表明,宁波空巢老人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35%,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0%以上。不久的将来,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可以预料,空巢家庭将是今后我市老年人家庭的主要模式,空巢也由此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如何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成为新课题。

山区“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否幸福,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的问题,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关系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和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关注空巢老年家庭,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让这些老人的生活空间更大,精神世界更精彩,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竭尽自己所能,为山区的空巢老人尽一份孝心,带去爱和温暖,并配合人相关部门想方设法解决山区“空巢老人”的实际困难,让一只只“空巢”变成“暖巢”,力争做到让“空巢老人”生活有照料、寂寞能排遣、生病得医治、困难有帮助。同时有助于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活动主题:

牵手夕阳红温暖老人心

四、活动日期:

7月23日-7月29日

五、活动地点:

浙江省宁波市四明山鹿亭乡、柿林村

六、主办单位:

共青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分院外国语分院委员会

七、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外国语分院英语084班

八、活动人员:

a)活动负责人:朱颖

b)活动人员名单: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0-12名同学

九、活动的具体安排:

(1)活动前期准备:

1.设备:笔记电脑本二台、数码相机三个、U盘数个、简单常用的医疗器械(自费或队员提供)

2.人员招聘:

A.主要的标准:

1对志愿者工作充满热情,踏实肯干,态度认真端正;

2能吃苦,有耐心,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富有团队精神,听从组织安排,工作负责心强;

4有一定特长,如摄影、写作、能歌舞的优先;

5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健谈,乐观积极,平易近人;

6宁波人优先(3-4人)。

B.报名方式:填写表格。

C.选拔方式:进行面试。

3.6月21日-6月25日与当地村委会或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就各项事宜进行协商(食宿问题、当地空巢老人概况)。

4.6月26-6月27日在学校及天一宣传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呼吁社会上的人都能来关注关爱空巢老人,随后进行爱心募捐,募捐资金将用于购买老人的慰问品。

5.7月4日召开前期会议,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行程安排、注意事项等,明确活动纪律。

6.7月11-7月12日在生活园区收集易拉罐、可乐瓶等废品,转换为活动资金。

7.7月13日-7月16日对实践队员集中培训,提高队员的综合心理素质,使其掌握处理各种特殊情况的应对措施;召集队员进行学习,详细了解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学习一些健康保健、安全知识、生活小窍门,学会如何量血压、按摩等;搜集宣传(报道)资料、夏日健康保健知识等养生资料、基本护理知识等等。

8.7月17日-7月21日分组,3-4人为一组(包括一位宁波人、一位宣传员),实践中每组每天一起将“一对一”对老人进行志愿服务;采购活动物资,制作送给老人的礼物,排练文艺节目(合唱、朗诵、舞蹈等)

9.7月22日确定出发时间、路线、车次,需携带物品,统一服装。

(2)活动具体安排:

1、具体时间安排:

每天:上午8:30出门,11:00结束上午工作;下午1:30开始工作,4:30结束工作。

2、活动跟踪与宣传:

每天及时做好摄影,拍摄和写报道等文字工作,做好每日的实践日志。

3、食宿安排:租用当地房子;自己动手买菜、做饭。

十、活动宣传:

(1)前期宣传:

建立专门的博客和QQ群,在博客上发表前期准备情况。

(2)实践期间:

1.每天晚上,每组志愿者至少发一篇文章到博客上;

2.联系当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

(3)后期:整理相关视频、文章和图片,放到博客上,并制作一本纪念图册。

十一、活动总结

1)、每日总结:每晚开小会总结当天工作;晚上把一天的见闻以及感悟以博客的形式发到网上。

2)、30日交实践总结,主要是对总体工作的总结。

3)、9月开学最终总结

社会实践策划书 篇3

一、活动主题:和谐共存,关注红树林

青春装点新农村广州高校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进村结对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对红树林的实地生态考察,了解广东省小型红树林的生存及发展情况,为更好保护当地近海海洋渔业资源及生态提供指导。

2. 调查当地沿海渔业发展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调查当地环境与农村私营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指导当地科学合理的保护环境发展经济。

3. 在广州市高校中培养更多有能力、有文化、有热情、有环保理念、有建设新农村理想的学生团员。并在当地团员中树立积极建设新农村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4. 向当地村民,青少年及学生传播环保知识和科学的持续可发展观,助政府促进资源节约型新农村建设。

5. 锻造广州高校环保志愿者的团队协作与吃苦的精神,发觉并培养广州各环保协会骨干,让他们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他们的'文化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6. 加强广东省团对各高校热爱环境的学生团员支持,为领导建设新农村让学生团员亲身参与其中,并付出一名具有文化知识,生态环保理念的共青团员的力量

7. 在当地建设一个文化知识学习图书室,给农村青年带去精神和知识果实,促进社会文化进步和精神的丰富。

三、活动意义

以团提出的“百支青少年环保志愿者服务队进百村结百对”活动为契机,落实团号召,依托华南理工学等广州各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利用暑期深入农村,在基层的新农村做贡献,前往惠州市惠东县盐洲岛白沙村做实地科学考察、社会调查和环境宣传,为当地村民和青年等提供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生态完好的建设理念,并领导农村青年走知识创新的科学生产道路,以“人与自然和谐与共”和“节约资源、珍爱生灵、抵制污染、保护环境、共建和谐”为核心理念,同时提高对红树林的保护意识及海洋渔业的保护,培养学生环保志愿者、优秀团员的实践能力,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锻炼出有责任感,有环保理念的环保青年志愿者。

四、活动时间

7月24日-31日(具体行程待定)

五、活动地点

惠州市惠东县,吉隆镇,盐州岛,

六、活动参与人员

1.华南理工学fresh环保协会

2.华南师范学绿色文明社团

3.华南农业学环保科技协会

4.广东工业学绿色行动协会

5.仲凯农业学环协会

6.华南理工学学生

七、活动内容

1. 在当地学校及社区进行关于保护红树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内容的保护宣传活动;

2. 在当地学校对学生和村民进行森林保护及生态农业生产内容的环保教育

3. 调查沿海渔业发展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调查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影响。

4. 露营及野外生存活动,让营员切身感受自然的伟,加深对自然的感情,并通过绿色营对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5. 调查当地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总结并递交给广东省共青团,广东省林业局,华南理工学校党,华南理工学校团,华南师范学校团,华南农业学校团,广东工业学校团,等

6. 后期文集及影展制作,将营员的亲身感受以文字、图片、dv等形式展出并推荐给广东各高校师生和知名媒体,

7. 开展具体的“七个一”活动,做到带动一批先进团员,影响一批村民,最后让他貌同为当地建设出力贡献。

8. 当地团员交流,村民交流,政府探讨,相互学习和影响,

9. 晚会全民,学生联欢,以体现精神文明为出发,宣传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及学生团员共同努力建设环保生态家园。

10. 与当地青年手牵手建立一个图书室,培养一队农村青年志愿者。

八、活动成果

1. 绿色营专题调查报告

2. 绿色营摄影展各高校分享

3. 绿色营分享会(报告会)

4. 绿色营文集

5. 保持当地青年团员学生的电话热线

6. 建设并丰富当地农村图书室

九、什么是绿色营

全国学生绿色营是原(自然)主编、(环球绿色行)作者唐锡阳及其夫人马霞共同创建的。是以关心环境保护的学生为主体,并有记者、作家、科学家参加的民间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一次,并取得较的社会影响。

全国学生绿色营得到许多国际环保组织的关注及支持。如:自然之友、香港长春社、世界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环境保护永远不会过时,它需要不断地有一批有志青年的投入,更需要有远见有良知的社会人士的支持。

近几年来,唐锡阳相继在北京、昆明、厦门、广州、桂林、哈尔滨、上海、杭州、香港、深圳、南京、西安、成都、重庆、兰州、徐州等地作过一百多场报告,影响十分广泛,上海、南宁、重庆、厦门、西安、南京、成都、绵阳、广州等地学生也相继组织了绿色营。

每年暑假,很多省份的各高校环保社团(如北京理工的山诺会,厦门学的绿野,广西学的绿沙)都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绿色营活动,并邀请全国各地知名的高校环保协会参加。绿色营这一品牌活动,在全国各高校中已成为绿色环保的符号,并获得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绿色营为有志于环境保护的青年人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审视和思考自我与社会发展的机会。每一个绿色营活动都确定了主题,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森林砍伐问题,水污染问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绿色营以学习和交流为目的,每届关注一个环保热点,通过在当地进行科学考察、社会调查和环境宣传,从自然,从当地,从队友身上领悟环保的真正精神,追求更有价值的人生。在后期的图片展,总结报告会,文集发表的活动中,将整个活动理念和收获推广到所有学生心中。全国学生绿色营走过了十一年,不仅要在当地普及了环保理念、宣传了环保思想,更重要的是,从绿色营走出了越来越多有责任感,有思想,有行动力的环保人。

十、可行性分析

在我们协会举办绿色营和参与各省绿色营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系统的策划宣传流程,曾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华工绿色营,绿色营在我校具有较的影响力。我们还将在下学期开学相继推出系列后期活动,其活动密集度,影响力都是无法比拟的。对于现在的学生精神文化修为有着一定的影响。

华工fresh环保协会,作为省内唯一有经验、有能力举办绿色营的环保社团,目前将致力于把今年的绿色营活动做做强,通过实践为农村建设发挥学生的作用,打造华南地区学生的环保实践活动品牌。

社会实践策划书 篇4

活动宗旨:

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我院社会学专业学生将紧密围绕深入专业知识学习的主题,响应科学发展观实践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等号召,以专业理论知识为指导,积极投身于实践基地,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深入当地,并将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究农村社会信任的结构及其变迁,从而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

活动主要内容:

结合我院社会学专业及其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根据当地农村养老现状,开展关于农村社区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的调查。

活动地点:

义乌市xxx

活动日程安排:

活动从6月26日开始,到7月10日结束,分成筹备阶段 实施阶段 和总结阶段进行。

1、筹备阶段:6月26—7月3日

(1)成立社会实践小分队(2支队共40 名学生 ,2名指导老师)

(2)初步建构课题的框架。分为两支队伍,并设两个领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在整理框架的前提下每一组针对一块内容重点把握,为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做准备。

(3)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地情况,并联系当地政府。

(4)6月26日方建中老师及其其他几位指导老师给我们指明了实践方向,全班集体会议。

(5)6月27日两组领队以及各小组长开会汇集问卷资料,确定初步问卷,并对问卷以及访谈提纲进行修改,各队开会讨论安排问卷试调查,进而完善问卷调查及访谈提纲。

(6)6月28日,各队第一次会议,将人员按三人一组进行分组(见人员介绍),明确落实了任务安排。对问卷以及访谈提纲进行修改,讨论安排问卷试调查。

(7)6月29日,在下沙镇xx村进行试调查,进而完善问卷调查及访谈提纲。

(8)6月30日至7月1日,由后勤负责筹备相关物品(旗帜、问卷小礼品、问卷的影印、实习日志、服装、帽子、药品等)、预定车票(包括初步的路程了解)

(9)7月2日,队伍出发前最后一次会议,确定后勤准备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细化每日日程。

2、实施阶段:7月3--7月7日

⑴ 7月3日 ,xx点,成员在北一门出发,12:00到达杭州火车站,xxx点左右到达义乌,到 旅馆进行队伍修整;熟悉当地情况,与当地政府互动交流;晚间队内开会,明确调研问卷抽样方案和分组任务分配,安排第二天具体工作。

⑵ 7月4日,7:30起床,早饭后进行一次简短的早会,明确当天的行程。 8:30—11:30,全体同学按照分组情况,各组分块,进行分区域随机问卷调查和访谈;11:30自带干粮,午餐修整;13:30,开始问卷调查和访谈;17:00,回到旅馆,晚饭,修整;18:00,与威坪支队交流当天调研情况和问题,集合宣传材料和有效信息,上报外宣负责人。晚间开会,交流调查心得,分析出现的问题,明确第二天的任务安排。

⑶ 7月5日—7月6日,情况基本同上

⑷7月7日,7:30起床,早饭后进行一次简短的早会,明确当天的行程。 8:30—11:30,全体同学按照分组情况,各组分块,进行分区域随机问卷调查和访谈;11:30自带干粮,午餐修整;13:30,开始问卷调查和访谈;下午总结五天行程开会,筹备回程。

⑸7月8日,理生活用品与当地政府和村民道别回校

注意事项:

(1)每人每天要写好一篇实践日记,做好个人总结工作

(2)每天实践内容由宣传人员负责,发回校园网及校报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

3、总结阶段:7月8日--7月10日

⑴ 每一个队员完成一篇个人实践报告;

⑵ 将问卷、访谈等第一手资料进行统计和整理,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写成详细的调查报告;

⑶ 对每个队员的实践日记进行整理,并将队员的实践日记、调查报告、照片等各种资料汇编成册,将成果反馈当地政府,宣传、整理出版社会实践集;

⑷ 参与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