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郑和远航》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郑和远航》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文章。本设计确立了“以文本为本,紧扣说些训练”的理念。凭借语言载体,读写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引领学生亲近文本,走近郑和,走进郑和远航这一伟大事件,让课堂充满浓烈的语文味。感知郑和的勇往直前、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追求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
出示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出示课题 郑和 远航 简介郑和的生平
3、讨论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从哪儿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
(2)郑和带了哪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
(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凭借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
3、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4、朗读思考曾提出的相关问题
5、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1)扬帆起航(2)友好交往(3)战胜凶险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三、紧扣结尾,品读感悟,情文相生。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3)自主思考,同桌间交流。
(4)交流阅读收获。
(5)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对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的赞美和对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的赞颂。
7、精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来,用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2)四小组讨论交流: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
(3)指导朗读,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4)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用o圈出来。指名回答后读第三自然段。
(5)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6)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7)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8)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8、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郑
和
远航(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 人多 人山人海
(宝船) 船大 雄伟壮观
船队 浩浩荡荡
《郑和远航》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课前准备:
从网上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了解并熟悉郑和的生平等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老师请大家做个知识竞猜:
(1)、1492年发现新大陆的是谁?
(2)、世界著名的航海家有哪些?
2、揭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大家都为我国有郑和这么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感到自豪吧,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彪炳史册的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板书课题:26、郑和远航。
3、启发学生提问:你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请几位同学起来一人读一自然段,大家认真听,认真思考。
(一方面老师可以了解大家的预习情况,一方面学生能认真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3、提示: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4、指导分段:假如让你把课文分成两段,你会怎么分?请速读思考。
5、指导理解词语: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写郑和远航,如万里无云,镇定自若等,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6、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三、总结:
我们这堂课初步了解了郑和这个人物,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读顺了,词语也理解了。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预习得很充分。
四、布置作业:
继续朗读课文,如果发现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讨论,相信大家会继续努力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相机出示文本中的语句: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3、从文中哪一部分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呢?从而引出“扬帆启航”这一部分的教学。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播放(视频)启航场面,初步感受体会船队规模宏大和郑和的威武豪迈。
2、指明一、二学生略谈感受。
3、自读课文,划出能够体现远航规模之大的语句并仔细品读,试着深入体会远航规模之大。
4、点击宝船和船队图片,品味宏伟壮观。
5、回归文本,赏读课文,通过朗读,再次感悟“扬帆启航”那宏大的规模和气势。
6、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7、这部分学习引导分为两大步:
(一)自主选择第4节“友好交往”或第5节“战胜凶险”,点击专题学习网站合作学习。
a、“友好交往”部分重点自学讨论:
1、从哪些词句你能读出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友好的?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小组内说说,他们怎么交流、可能说些什么,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
(相机出示有关图片。)
3、读到这儿,你对郑和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b、“战胜凶险”部分重点自学研讨:
1、 用“ ”划出中心句。
2、你是怎么理解“凶险”的?你从文中读出了哪些凶险?
3、哪些词句体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远航路线图,深入体会远航之险之难。
4、读着课文,想象着当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你难道不想赞一赞郑和吗?
三、略读课文,感受写法。
1、引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简单介绍详写和略写的写作方法。
2、引读第7自然段第一句话。那么这次航行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
齐读:表现了……开阔了……促进了……
四、主题升华,总结全文
看着如此壮观的场面,感受着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有专家说:“郑和远航是有史以来最文明的人类交往”,今天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充分感受到郑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像郑和这样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人数不胜数,希望你们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他们,去走近他们,去学习他们。有机会,我们再大家一起来交流。
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1、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四人小组合作出一份与郑和有关的电子小报。
3、进入相关专题网站,阅读郑和的有关资料、故事。
板书:
规模之大
郑和远航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郑和远航》教案 篇3
《郑和远航》教案(11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和远航》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郑和远航》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郑和下西洋船队的规模大,与各国的友好交往和航行途中的艰难。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读为主,读悟结合。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划清了课文的层次脉络,并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
2、 课件出示词语:
派遣 仪器 赠送 撕裂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
●谁先来读读这些词语?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课后自学这些字的意思,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抓住重点字理解词语,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注意运用。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呢?(课文主要讲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要意义。)
4、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再次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了解这一伟大的壮举——郑和远航。(齐读课题)
二、引入第一次远航,精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船队规模大。
1、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郑和受明朝皇帝派遣,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板书:扬帆启航)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1—3节,郑和的船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说。(板书:规模大)
3、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从哪些地方看出船队的规模大?可以在所画的句旁写写体会。
4、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教师巡视指点。
5、师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从具体的数字看出随行人很多,人员配备全表现出了规模很大。)指名读,尤其是数字,体会规模大。
●课件出示:“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1)读读这段话,从中你体会出了宝船怎么样?(大)从哪儿体会到的?(宝船的长、宽、高、桅杆根数、风帆面数、乘坐和驾驶的人数)
是啊,这里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每艘宝船是那么高,那么大,能容纳那么多人,多大呀!
(2)课件出示:宝船图
(3)同学们看,这就是宝船,多么雄伟壮观呀!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下面就请大家抓住这些数字自由地练练。(抓住具体的数字,课件点出)
(4)指名读,相机点评
是啊,像这样的宝船有六十二艘,这是一支多么庞大的船队呀!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仪器先进,分工明确,因此称为宝船)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船的数量多,规模大)
●“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巨龙和浩浩荡荡体会出规模大)
6、宝船如此壮观,船队规模这么大,那领导这支船队的郑和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1)指名答:自信、矫健、勇敢、坚定
(2)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握拳、启航、健步、高举、大声等)
(3)齐读“将近中午——启航。”
三、精读第四节,体会交往的友好。
过渡: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般来说,一些国家看到如此庞大的船队,可能会如临大敌,惊慌失措,赶忙阻击。而郑和的船队所到之处,与各国的交往怎样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四节,边读边画一画。
2、谁来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什么?(板书:友好交往)所到之处都和哪些人友好交往?(板书:国王、百姓、商人)
3、从哪些句子看出郑和远航的船队备受欢迎,与各国交往是友好的?
4、指名说。(国书、赠送礼品、友好亲切等)
5、抓住“惊叹不已”引导学生想象。(小结赞叹)
6、请同学们齐读第五节,读出我们的友好! 齐读
四、引导读悟第五节,体会航行的凶险。
过渡:是啊,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船队,却没有丝毫的炫耀与威胁,所到之处备受欢迎,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板书:凶险)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一部分,郑和船队在远航途中遇到了哪些风险?(板书:风浪、海盗)
2、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风浪凶险的句子,用浪线画出海盗袭击的句子。
3、指名说所画的句子。
4、课件出示:风浪凶险的句子。哪些词语感受到风浪的凶险?(点出:狂风呼啸、脱缰、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扑向、撕裂)
l 自由读读写风浪险恶的句子。读的过程中,眼睛看着文字,脑海中应该能够出现我们在电影、电视中的相关镜头。
l 指名读
l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l 指名说,再指名读。
l 如果你是船上的一员,看着翻腾的巨浪,听着咆哮的涛声,站在颠簸的船上,你可能怎么想,怎么说?
l 此时,我们再来看看郑和吧!谁来读描写郑和表现的句子?(课件出示:郑和的句子)
l 指名读。从描写郑和表现的这句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1)从“总是”知道郑和在远航的过程中,遇到的险情很多,但不管怎样郑和总能凭着他的智慧与勇敢战胜困难。
(2) “镇定自若”表现了郑和面对困难,临危不惧,领导船队勇敢的战胜风险。
(3) “化险为夷”正是郑和的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正确的指挥才率领大家战胜了风浪。
(4) 是啊,请大家抓住“总是”“镇定自若”“化险为夷”等词语,读出郑和的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吧!(课件点出“总是”“镇定自若”“化险为夷”)
● 引读描写风浪无比凶险,郑和沉着顽强的语句。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前进,一次次化险为夷。
5、自然的凶险被战胜了,人为的风险也来考验郑和了。在电影、电视中见识过海盗吗?能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海盗是怎样的?(凶悍异常、动作快捷、心狠手辣、残暴贪婪)
● 课文中是怎样写海盗呢?
● 课件出示:“海盗船乘着夜色,偷偷摸摸靠近船队。”从这句话你读出了海盗怎样?
● 他们这次阴谋得逞了吗?结果呢?(船烧着了,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 海盗们的阴谋最终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呢?自由地读读描写海盗的部分,说说理由。
● 课件出示:海盗部分 指名说,(郑和有勇有谋、善于用兵)
总结:在漫漫的远航之旅中,像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郑和凭着镇定自若、机智勇敢战胜了一次次凶险。(板书:战胜)
五、总结第一部分,布置作业。
刚才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部分,知道了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着庞大的船队从苏州府刘家港码头启航,沿途所到之处受到了国君、百姓和商人们的热烈欢迎,并建立了友好往来。航海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风浪、海盗等凶险,但在郑和镇定自若、有勇有谋的指挥下,郑和率领船队战胜了一次次凶险。
课件出示:课后作业
1、 练习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 继续收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