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策划
老地方整理的活动策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策划 篇1
为了隆重纪念5.12国际护士节,进一步推动我院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我院护理工作的发展,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展示我院护理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范,激励全体护士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勇于奉献,在实现我院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经研究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纪念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本着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务实基础护理,改进护理服务,推动护理事业发展为主题,激励护理人员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为护理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充分激发我院广大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表彰激励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我院护理工作者以人为本、细节服务的理念,营造广大护士爱岗敬业、务实基础护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三、活动内容
(一)评选市级 优秀护士、优秀护理管理者 及院级优秀护士活动。
评选条件:
1、参评院级优秀护士须是本单位在岗且连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的注册护士;参评市级优秀护士、优秀管理者须是本单位在岗且连续从事临床护理工作6年以上的注册护士。
2、热爱护理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现象。
4、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关心体贴病人,在文明优质服务方面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并得到同行和病人的普遍好评。
5、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知识,护理操作技术熟练,业务水平较高,成绩显著。
6、近3年来,未发生经查实的纠纷、投诉、差错和事故。
7、参评市级优秀护士同时相应具备以下条件:近三年内获得年度考评优秀或嘉奖;勤于思考,积极进取,近三年内在市级以上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
8、参评市级优秀护理管理者同时相应具备以下条件:从事护理管理工作五年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开展护理科研,极撰写护理论文,近三年内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凝聚力强,带领的护理团队工作业绩突出,近三年获得过院级以上荣誉。
(二)开展护理三基理论竞赛。
(三)举办医院青年医务人员卡拉OK比赛。
(四)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
四、时间安排
(一)4月25日前完成优秀护士和优秀护理管理者的评选工作;
(二)4月30日前完成护理三基理论竞赛。
(三)5月12日下午召开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大会(卡拉OK比赛)。
五、评选办法和要求
(一)各科室(护理单元)按照有关标准,自下而上,层层评选、逐级推荐,确保推荐质量,原则上每个科室(护理单元)限推荐优秀护士候选人1-2名;限推荐优秀护理管理者候选人1名。填写优秀护士、优秀护理管理者呈报审批表,并附优秀护士、优秀护理管理者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事迹材料(不超过1000字)、荣誉证书及论文复印件(并附发表刊物封面和目录页的复印件)。
(二) 医院按推荐名单和申报材料评出优秀护士及优秀管理者共10名(其中2名为市级优秀护士,1名为市级优秀管理者)
(三)护理三基理论比赛由护理部统一组织,每个护理单元推荐3?4名代表参加比赛,按成绩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活动策划 篇2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流动农民中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儿童问题的突出使得流动从根本上超越了“劳动力流动”的意义,儿童是农民工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不仅呼唤义务教育的体制调整,而且呼唤多方面的制度创新。
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具备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群体。由于中国大陆至今未废止的户籍制度的存在,直至20xx年,这一群体基本上没有工会组织、几乎没有任何权益保障,更不能享受因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也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据估计20xx年有1.5亿人。
我国农民工现象的产生主要根源: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和农业收益低。目前我国大陆耕地的总面积不到20亿亩,人均耕地约为1.4亩,而且在最近十几年中,由于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耕地在以每年约1000万亩的速度锐减。如果不考虑农民的兼业问题,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约在三分之二左右,这些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大部分人向大,中城市转移。在这一转移过程中,农民工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逐步引起人民的重视,并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是一个很大的弱势群体,而且大部分农民工是举家进城打工的,由此子女上学便成了一个难题.城市农民工是处在社会底线的人,他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可以有个好的前景,然而农民工子女并不能就近上学.20xx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把占流动儿童少年的绝大多数、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从“流动儿童少年”群体中单独提出,突出强调。当然要考虑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必须考虑城市的接纳力,考虑它现实的和可以的接纳力。
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到现在,农民工子女即第二代移民问题已经浮出水面。相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这是一个派生的部分。但是,这个群体有着一种独特的成长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制,也使他们有着强烈地改变自己命运的憧憬与冲动,而他们在城市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将决定他们努力的方向。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使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近两年,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活动主题“
同样的蓝天、同样的笑脸——关爱农民工子弟”。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用自己粗糙的双手,在严寒酷暑中让一座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他们的愿望不过是希望在城市中有着自己生存的一个角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穿着整洁的校服,背着书包有说有笑地走进校门,他们淳朴、善良、踏实,这就是农民工。他们是弱势群体的代表,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女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帮助。
三、活动目的
在理论上:通过此次社会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整体把握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现象中找出普遍性的规律,并探究可行性的对策,以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并提供理论依据。
在实践上:一个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整体素质就是这个城市市民文明素质的组成部分,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通过本课的研究,便于教师在教育教学问题上因材施教,更好地使这些“第二代移民”能够健康地成长,促进当地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四、活动主要思路
本研究从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思想品德现状、学习成绩现状归因以及有关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有关的一些政策、规定和做法等角度,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现状,发现存在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找准教育最佳时机,因人施教,同时,期望能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些决策的依据,使这些游走于城市边缘的“流动儿童”能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公正、平等的教育。
五、活动形式
(1)调查方式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所用资料均来源于实地调查结果。资料收集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学生自填问卷收集定量资料,二是通过个案访谈、文献研究方法获得定性资料。其中以定量资料的收集为主。
(2)收集资料的方法
开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给法、教育问题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3)资料分析方法
全部问卷资料均输入计算机,并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根据本研究目的和要求,采用列图表形式来对有关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六、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6月-7月):策划、准备、启动阶段
1确定主要调查的地区
2活动宣传及队员选拔
3提前了解各车次的时间情况
4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及印制
5队旗制作及必要的工作工具的购置
6队员安全教育及前期培训
7开展两次宣讲会一次讲座
8、完成团队内部条例、制度修订工作。
9、完成实施部分的协议制定,并对实施步骤进行详细推演。
第二阶段(7月-8月):开展阶段
(1)7月5日—7月15日:主要是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成果:调查问卷设计、试调查、修改问卷,正式调查、数据整理。
a、7月5日在赤峰市巴林左旗进行试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对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一天结束后,修改我们的问卷,并最终完成问卷。
b、7月6日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开始进行正式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对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一天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出今天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c、7月7日在赤峰市宁城县进行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对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一天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出今天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d、7月8日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进行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对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一天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出今天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e、7月9日在赤峰市松山区进行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对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一天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出今天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f、7月10日在赤峰市敖汉旗进行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对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一天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出今天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g、7月11日在赤峰市元宝山区进行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对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一天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出今天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h、7月12日在赤峰市翁牛特旗进行调研,对农民工子女的成长经历追踪,对思想品德现状以及学习成绩现状调查归因。一天结束之后我们整理出今天的数据,并加以分析。
(2)7月16日-7月20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因。成果:反思,阶段性论文
a、7月16—17日,我们将所有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b、7月18—20日,我们将完成阶段性论文。
(3)7月21日—7月25日:研究已有的`政策、规定和做法,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成果:对策研究论文
a、7月21日—22日,我们将搜集当地现有的关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况的政策、规定和做法,并整合在一起。
b、7月23—25日,我们会对前几天的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集合当地现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完成对策研究论文。
(4)7月25日—7月30日:总结阶段,整合研究成果;形成调研研究总结报告;成果:研究报告
在此期间,所有队员分工合作,将之前的所有成果进行汇总,整和在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七、研究成果形式
1项目预期成果
总结性研究报告:此次社会实践结束之后,我们会针对当地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最终完成总结性研究报告。
阶段性论文;在实践过程之中我们会完成数据处理完成之后的阶段性论文;在研究当地现有的关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况的政策、规定和做法之后,我们会完成对策研究论文。
典型案例: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工子女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其中包括
(1)成长经历追踪(来自何方,何时来赤峰,家庭经济现状、父母受教育程度、小学时在哪上学等)。通过对他们成长经历的分析,寻找他们现在日常行为表现的原因和源头;
(2)思想品德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表现及德育现状,并分析他们的心理及成因,以期对他们的品德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措施,开展活动,更好地提高德育效果);
(3)学习成绩现状归因(通过走访、问卷、观察,开展行动研究,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情况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有较全面的了解,以期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找到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4)研究与农民工子女教育有关的一些政策、规定和做法,借鉴他人在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一些省、市、区以及学校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读、学习上存在的困难所采取的一些做法,结合本市、本区自身特点,以期能够找到解决目前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难题的对策。
最终完成典型案例分析,并汇总成册。
八、管理及相关制度团队不实行固定制,当出现本部门30%以上人员对某一人或者本人对自身工作能力质疑情况时,可召开部门内部会议,对人员做出调整。
1、安全条例:
(1)、注意保管个人用品,遗失本人负责;把防暑等一系列医疗保障工作做到位。
(2)、当团队陷入危险情况,由安保专员负责处理。
2、组织条例:
(1)、制作T恤与遮阳帽。
(2)、重大团队决定由全体队员投票表决,特殊情况由队长决定。
(3)、团队人员地位平等,尊重队员个人意见。
(4)、个人服从团队决定,以大局为重,禁止脱离队伍单独行动。
3、纪律条例:
队员外出须向安保专员请假并按时归队,有特定任务期间不得请假外出,因病或特殊情况者,由本人递交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外出。请假的队员归队时必须销假,否则一律做未归队处理。
4、财务条例:
公用资金存入银行卡并由项目财务专员保管,动用公用资金时经手人应保管好相应凭证,每天由财务专员负责统一记录。
九、注意事项1团队人员要求是平时生活作风表现良好、文明礼貌、服从集体、热情阳光。
2注意加强活动宣传,展示山东大学大学生风采。
3注意活动照片、数据资料、论文的收集、整理和汇总。
活动策划 篇3
一、活动背景
1.胜利召开第七届团代会代。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 加强对支部团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支部团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班风、校风建设,提高团员们对学习、工作的积极性。
2. 为班级同学之间交流提供一个更宽广的平台,促进增进感情,加强班级凝聚力,使我支部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3. 在活动中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团员们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理论,让团员们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专业的学习实践中。
4、 通过开展宣传团的精神,传扬讲文明的优良社会风气的活动,让团员们更加意识到身为当代学生所应具有的`素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感,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三、活动主题:
“团代知识”
四、活动创新点
利用娱乐的方式提高同学们的爱国意识,并且更加了解团代会的精神。
五、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8日
六、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七、组织单位:
宗合教学组织部
八、活动参与人员:
08、09、艺体,旅游
九、具体活动内容
各班推选一至两名主持人, 各班自己出节目符合主题都可以,比如朗恿、唱歌(革命歌)、跳舞、小品等等。
活动策划 篇4
一、活动前言:
四六级刚过,期末将至,同学们都忙碌在紧张的备考中。为确保大家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班决定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
二、活动主题:
备考期末,赢在当下
三、活动目的:
学习交流,帮助同学们解决复习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四、活动时间:
6月16——7月1日
五、活动地点:
各小组自定
六、活动对象:
材科二班同学
七、活动形式:
小组学习交流
八、活动流程策划(活动内容):
全班以宿舍为单位组成小组,也可自由结合成组,在此复习备考期间,进行学习交流和总结,有问题,大家一起解决,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争取在考试中取得很好成绩!!!!
九、工作安排(各项负责人):
各个班委及宿舍长
十、活动注意事项:
有问题,大家都不会的,可以找其他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