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昆虫记》读后感

2025/08/30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昆虫记》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昆虫记》读后感 篇1

在我过十岁生日那天,妈妈送了我一本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先生的作品——《昆虫记》。“孩子,今年你十岁了,妈妈认为你这个年龄可以看一些经典中外名著了。多看一些名著,对你学习有帮助。所以我送给你这本《昆虫记》,希望你能好好读一读这本书,也好好读一读法布尔这个人。”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因为是妈妈送的礼物,我收下了,可是当时我还小,没有听懂妈妈的话。我拿起书,随手翻一翻,觉得没有我爱看的内容,便让它在我的书架上安安静静地躺了一年。事后,再也没有翻过它……

时光如飞箭,转眼到了五年级,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必读书目中有《昆虫记》。我这才想起书架上好像有这本书,便带着应付的心理准备翻看一下这本书。

回到家后,写完作业,我拿起《昆虫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就入迷了。这本书虽然没有小说那种优美动人,语句幽默风趣,却用简单直白的话语把书上的内容印在你的脑海。才看了一个故事,我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看得津津有味。

这本书描写了主人公法布尔热爱昆虫的故事:法布尔天生对各种小昆虫很着迷。很爱收集各种小昆虫、小石子、小贝壳等等。可无奈,他的'爸爸妈妈不让法布尔收集那些东西。他们认为那是垃圾,那是没用的东西,所以禁止法布尔弄那些东西,让她好好读书。可法布尔偏偏不听。每次都趁外出放鸭和做一些农活的时候偷偷去收集爸爸妈妈口中没用的东西,每次回来后衣服口袋都鼓鼓囊囊,好几次爸爸妈妈都当着法布尔的面扔掉那些东西,可法布尔依然不管不顾,背着大人偷偷玩。有时观察蚂蚁搬家,有时观察纺织娘唱歌,有时观察蜜蜂捕食。久而久之,便写出了旷世名著《昆虫记》。

从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法布尔是一个执着做事,坚持到底的人。这时,我才体会到了妈妈让我读这本书的真正意义。看看法布尔再看看我,真是不能比。他做事从来都不会半途而废,而我,我就没有一件事能坚持下来。古筝古筝吧,等把古筝弄回来后我却没有练几次;舞蹈舞蹈呢,练了三四年又放弃了……想到这里,我也惭愧起来,看看我,再看看人家法布尔,真是觉得很难为情。妈妈好几次跟我谈起这个问题,我都答应妈妈要坚持,可一做起来就……所以,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古人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愈。所以,我也要向法布尔学习,改掉自身的坏习惯,做一个持之以恒的人。

《昆虫记》读后感 篇2

《昆虫记》是法国学者亨利法布尔所写。它不一样于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用生动趣味的描述着重介绍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此书融合了科学与文学,堪称一部出色的作品。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四年级,那时我还不太看得懂,因为里面有很多新的名词,但之后我是越看越有兴致。此刻,有时候我还会再翻一翻书中以前看过的资料,反复地去“咀嚼”、“消化”。从《昆虫记》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昆虫的新知识。比如:在《蝉的歌声》这一篇里,蝉仅靠肌肉的收缩就能让音钹振动,从而能够“歌唱”。原先我一向以为唱歌是要靠嘴巴的,没想到蝉的身体里还会有“音钹”,此刻才明白动物的身体里也有和我们人类声带相似的.发音器。书中所讲的知识还有红蚂蚁的识途、迷宫蛛的卵窝、胡蜂造的六边形蜂房等等。昆虫的生存本领无不让我感到惊叹——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也有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啊!不由得让我由衷地感到佩服。我要说:不要伤害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蚂蚁。

在大自然中,虫子随处可见,有在天上飞的,有在地上爬的;有大的、有小的。它们是那样的毫不起眼。但你能够想象吗?为了研究昆虫,法布尔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他完成了长达十卷的《昆虫记》,解开了许多人尚未揭开的昆虫之谜,也纠正了许多人在昆虫学方面的错误观点。我十分佩服《昆虫记》中描述的那些昆虫顽强的生命力,但我更佩服的还是法布尔那执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将自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昆虫的研究。法布尔对于昆虫那种执着的探究精神,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感动。

在《昆虫记》译序的末尾,我曾读到这样一句话:“愿您在轻翻本书书页时,能再度唤起孩童时代拨开草叶、寻见昆虫的愉悦心境。”几年前,我和小伙伴一齐捉蚂蚁、逮蚂蚱的情景我已渐渐淡忘了,然而我在阅读《昆虫记》时,那美妙的情景却突然变得记忆犹新,好似昨日才发生过一般。《昆虫记》我已许久未读,而如今,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不朽之作,它再次的让我体会到,我们应当学习法布尔执着的探究精神,对任何事情都要抱有执着、不懈的态度,要有一不做、二不休的决心。

《昆虫记》读后感 篇3

18至19世纪,在奇妙的昆虫世界里,有无数的秘密人类还未解知。但一位昆虫学家的出世,为我们打开了那有趣、充满神秘的昆虫大门,突破了人类对昆虫的遐想。他也以一部《昆虫记》而闻名世界,它就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

法布尔出身农家,生活贫困;却热爱昆虫,把一生的时光都用在了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中,终于完成了巨作《昆虫记》。这本书中记叙了有关昆虫的知识,也体现出法布尔对人生、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态度,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生命,自然的热爱。法布尔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昆虫的生活习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中的语言生动形象,为我展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关于昆虫的奥秘。如:蝉和蚂蚁虽然是对头,但蝉的性情温和大度,蚂蚁却是凶狠吝啬,经常是蚂蚁袭击蝉,而不是蝉捕食蚂蚁。又如:蝉没有知觉,黄蜂腹部有条含毒刺的钩,孔雀蛾不会吃东西……其中我最喜欢《昆虫的装死》这一章节。作者研究昆虫装死的情况时,做了许多关于昆虫装死的实验。被法布尔第一个选中的昆虫是大头黑步甲。大头黑布甲虽然凶狠,但却常常采取装死的策略,每次装死的时间甚至长达一小时。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作者的疑惑,也包括我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当大头黑布甲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它就会立即做出反应,立即逃命。但是,当一种灾祸对它构成威胁时,他通常采取装死的惯技,以骗过敌人。所以说装死是它,包括许多昆虫中的强者惯用的伎俩,是他们的看家本领。后来作者研究的烟黑吉丁,也证明如此。但许多与烟黑吉丁同属的昆虫却不喜爱装死。于是作者,包括我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不经过实验就先下断言,那纯粹是一种主观臆测。

作者能写出这些,是因为他的仔细观察。而我则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师叫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我总想不到题材;现在我明白了,应该对周围的所有事情都仔细观察,才能做到无处不文章,就算小小的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昆虫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爱护昆虫,了解昆虫。保护好属于他们的绿色家园。

法布尔用热爱科学,认真严谨,执着追求的态度去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他那种精神鼓舞了我,令我折服。我应该用这样的精神去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一切。

《昆虫记》读后感 篇4

“夏天,蝉喜欢在枝头上唱歌;而蚂蚁则喜欢在辛苦准备过冬的粮食。冬天,蝉上门来乞讨,蚂蚁说:‘夏天你在唱歌,冬天去跳舞好了!’”。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从此蝉是一个乞讨为生的小人;蚂蚁是一个勤劳吃苦的好人。可法布尔先生的《昆虫记》中的第五卷 中的一个篇文章《蝉和蚂蚁的寓言》说法迥然不同。

在书中专靠趁火打劫 ,丝毫不讲客气的乞讨者,是蚂蚁;心灵手巧,乐于与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那是蝉。蝉,一种走火入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气多么炎热,它都会叫个不停。它渴了,就在痛饮树枝上的甜汁,全身心的陶醉在糖汁与音乐间。而蚂蚁却在趁火打劫,却在蝉身下偷取甜汁,把伟大的凿井者赶走,虽然甜汁很少,但蚂蚁认为喝一口足矣,因为下次还有机会。一等到蝉死了,从树上掉下来,搬尸者就会把它搬进

洞里。是啊,蚂蚁是在准备食物,可那尽量帮助它渡过夏日的蝉!面无表情的碎尸者就是“勤劳”的蚂蚁。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判断一件事情要从多角度考虑,既要看见它的对,也要看到它的错,说像麻雀虽然是吃庄稼的,但它也是捕虫高手,狼虽然是吃鹿的,但是一但自然界失去平衡,狼就会消失,鹿就会太多,森林植被就会减少;猫虽然是捕鼠能手 ,但它也传播疾病;毒药虽然可以消灭老鼠,但它也会要了鹰和蛇的命??这种例子不可计数,导致这种悲剧发生的原因就是人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看不见日后的`结果,结果不能决定一切,不能用一件事,一个结果就给一个事物定性。其实,蝉是爱卖弄喉咙,但它也不是懒惰;蚂蚁并不是趁火打劫,只是合理的利用。所以说,思考一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不然怎么会有“三思而后行”这个成语呢?

曾子曰的:“ 吾曰三省吾身。”是啊,我们只指责别人的不对,而我们自己呢!是不是多次反省自己?不仅要多次反省自己,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只反省不够,还要要找到问题和原因,才可以及时的改正。

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所以我们在干一件事时要多思考,不仅要看眼前,还要要想日后,不仅看好处,还要看坏处。把“三思而后行”当作你和我的座右铭,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三思”的价值!

希望对你有帮助

《昆虫记》读后感 篇5

法布尔的《昆虫记》可谓闻名全球,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但也只是粗略地过了一遍,并不仔细。这个暑假,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又重新细细品味了一遍这本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再次沉浸到了法布尔描绘的栩栩如生的那个昆虫世界,也有了新的思考与感悟。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家法布尔的主要著作,也叫作《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这本书是一部写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真实的记录了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了社会和人生。

读完这本书后,我心里感慨万千。那是一个怎样神奇而又美妙的世界啊,树木葱翠繁密,草儿茂盛翠绿,草坪上还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轰轰烈烈地绽放着自己的生命,随风轻轻摆动。最重要的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公,那些可爱的小虫子们!它们形态各异,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他们应该履行的职责,每天勤勤恳恳、按部就班地工作着,为大自然贡献它们独一无二的'智慧和力量。我已经跟着作者进入到了那个世界,重新认识了那些以前习以为常,甚至不以为意的昆虫朋友们,也领悟到了它们虽然渺小,但却是大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也对生命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作者法布尔是一位对生命怀着尊重与敬畏之情的人,他有着对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写下了《昆虫记》这一世界著作。他让更多人重新审视起这种微不足道的小动物,也让更多人爱上了他笔下这个生动的大自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我开始细心观察身边这个全新的自然世界,也喜欢上了那些有趣的小虫子们。更让我明白了,再渺小的生命也是生命,它们也有撼动世界的力量和权利,我们要向作者学习,做一个对生命充满敬畏的人。

“天生的歌唱家”——蝉、“花园的舞蹈家”——蝴蝶、“劳动巨匠”——舍腰蜂、“貌似娇弱的歹徒”——灰蝇……这些小昆虫们在我的脑海中回荡,让我反复感叹生命的美丽。而我,会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继续寻找世界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