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名人传读后感

2025/08/30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名人传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人传读后感 篇1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三部曲《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及《托尔斯泰传》组成,罗曼﹒罗兰有力地刻画了他们三位赫赫有名的人物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复杂心路历程。

其中最令人为之动容的是音乐天才——贝多芬,对音乐有着异乎常人天赋的他却被命运捉弄。他的父亲总是用暴力迫使他,而他的母亲在他17岁时因病去世,这让贝多芬深受打击。一种对人生莫名的忧郁开始折磨他的肉体与精神。在他对生活充满信心时,命运的天平突然加速倾斜。他的耳朵开始发出轰鸣,听力开始不断下降,而贝多芬并没有被生活所迫而颓然,经过他的努力,也可以开始在维也纳举行音乐会。他的惊人天赋和精彩演出获得了观众的五次掌声,贝多芬在终场结束时感动地昏厥过去。可是,片刻的感动并不能彻底改变世俗的`心灵,那只是一针满足人们暂时追求高尚心理的抚慰剂而已。对于贝多芬而言,生活依然没有改变,任何的物质给他带来的都寥寥无几。他的生活依然窘迫,疾病依然折磨着他,他依然是那么孤苦伶仃。可是,命运的苦难让他更加坚毅,他战胜了疾病的痛苦,战胜了世俗的平庸,战胜了命运的悲苦。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坚毅的品格,高尚的道德,还有他为之奋斗终身,奉献一切的精神圣地——音乐。

他说:“牺牲,永远让人生的一切愚昧为你的艺术而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贝多芬用痛苦谱写的人类与命运抗争的音乐,为后世留下了享受不尽的精神食粮。对于像贝多芬这样不甘于平庸的人来说,他的一生注定要悲惨的,没有光华幸福,仅仅只是孤独斗争的一生,仅此而已。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精神之花最浓艳的花朵:正义和自由。

面对人生的劫难和世间的悲苦,他从来就不会有一丝惶恐和颤抖,他英雄的姿态是那么桀骜不驯,有如波涛,有如飓风,不住地吹响欢快的号角。他从来不说自己的悲苦,而事实上,他的痛苦在常人看来又是难以想象。他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沉沦,他冲破了人生的束缚,下决心决不能羁绊奔腾向前的骏马;当痛苦与日俱增,积聚到他无法忍受的时候,就如潮水般倾泻而出。艰苦的童年,爱情的失败,生活的拮据,孤独无依,可这些都阻挡不了他向音乐的殿堂迈进,扑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理想的熊熊火焰。贝多芬的人生简直可与虚构的伟大悲剧媲美,他用痛苦达到了他理想的高度,换来了他渴望的快乐!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的一生,为了人们所排斥的理想而追求。他的幸福,忍受着命运的折磨。悲惨的命运和痛苦不能成为放开生活的借口,当我们遇到挫折,应该想到的不正是这些伟大的艺术家忍受并战胜痛苦的决心吗?我们改变不了世俗的眼光,改变不了命运的安排,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最终奏响我们生命的乐章,让它响彻在属于我们梦想的的天堂!

名人传读后感 篇2

《名人传》读后感寒假里我的生活过得很充实,读书是其中最令人愉悦的。一本好书,不仅能鼓舞人,还能使人更深刻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名人传》就是一部让我感悟最深的书,它是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的。

《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英雄的伟大人格,感受他们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会令我们启示更多,获得更多。双耳失聪的贝多芬用痛苦谱写的与命运抗争的`音乐,为后世留下了享受不尽的精神食粮:坚韧不拔,自强不息,扼住命运的喉咙,“用痛苦换来欢乐”。

正如他所说:“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此担当患难。”“噢,人啊,你应当自强不息!”痛苦的米开朗琪罗用他一生的血泪创作出不朽的杰作。面对敌人给他的种种困难,他总是以坚定的意志来面对。他那伟大的心灵犹如高耸云端的山峰,在浩然长空之中,在碧波云海之间,那么伟岸,那么圣洁。文坛巨匠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中描写了万千生命的渺小与伟大,他用自己的不朽作品向世界传播着爱的种子。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他们都经受了痛苦的考验。面对人生的劫难和世间的悲苦,他们从来就没有一丝的惶恐与颤抖,他们英雄的姿态是那么桀骜不驯,有如波涛,有如飙风,不住的吹响欢快的号角。他们从来就不讳言痛苦,而事实上,他们的痛苦在常人看来又是难以想像的。他们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有些人面对困难就畏缩不前,而有些人则勇往直前;有些人面对小蚂蚁一样的小生命就一味的把它给踩死,而有些人善良的人看着它们慢慢远去……这就是区别,人生的区别,心灵的区别,意志的区别。这些事例,我们的生活中都能遇到。对待命运的不同态度,是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悲惨的命运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头上,他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享有的盛名并不能免除痛苦的考验。”

而我们通过阅读他们战胜苦难的经历,也可以自觉的承担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遭受苦难的不止是我们,还有许多伟大的灵魂于我们同在,与我们分享苦难。《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们要学习他们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义坚韧不拔的意志,遇到挫折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成功。听,贝多芬雄浑的英雄交响曲,又一次奏响……

名人传读后感 篇3

近日,用多个茶余饭后的时间读完了罗曼·罗兰先生所著的巨人三传之一《米开朗琪罗传》。书是傅雷先生所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书为插图珍重藏本,书中除了传记原文以外,还附有米氏相关作品彩色插图一百五十余幅。实为一书中精品。读罢此书,心中感慨万千。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出生在加森汀省的卡普雷塞镇,他父亲是卡普雷塞镇和丘乌西的最高行政官。米开朗琪罗六岁丧母,幼时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那里。后来,他打趣说,皆因吃了这个乳母的奶,他才选择当雕塑家。

1495年春天,他雕塑了著名的《熟睡的丘比特》,被时人评为颇具古派的狂热。随后,他又雕塑了《醉酒的巴克科斯》,《垂死的阿多尼斯》和巨型的《丘比特》。而在《耶稣之死》中死去的耶稣躺在永远年轻的圣母膝上,似乎睡熟了。

1501年春,一块巨型的大理石交给了米开朗琪罗,硕大的《大卫像》由此诞生。

1508年,教皇命令这位根本不懂壁画技术的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的穹顶。因为教皇的固执,他只好让步执行。在工作疲劳与焦虑之外,还有家人那些可恶的纠缠。他们全家都靠他养活,滥用他的钱,拼命压榨他。就是这样一个薄情寡义,充满妒忌的环境,一边是毫无见识,只知盘剥他的家庭;一边是不断窥伺他,期待他失败的顽强敌手。米开朗琪罗只能在其间挣扎苦斗。在这段时期,他完成了西斯廷的英雄作品。可他付出了何等绝望的努力!

西斯廷工程大功告成后,他回到佛罗伦萨。在这相对平静的时期,米开朗琪罗制作出他最完美的作品:《摩西》和现藏卢浮宫的《奴隶》。

1544年夏天,他深切爱念的人——维多利亚去世了。在这严肃而平静的友谊中,米开朗琪罗完成了他最后伟大的绘画与雕塑作品:《最后的.审判》,保利内教堂的壁画和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

严格的僧侣般的生活,固然使他保持了结实的体格,却未能免除疾病的入侵。1544年和1546年两次患恶性疟疾以后,他一直没有复原。结石,痛风,各种各样的痛楚使他生不如死。

但是他一直工作。1564年2月12日他站了一天,做他的《圣母哀悼基督》。14日他发烧了。他的朋友劝告他不要外出,他却回答说:“有什么办法?我病了,而我不论在哪儿都得不到休息。”

直到去世的大前天,他才答应躺在床上。当着朋友和仆人们,他神志清楚地口述了遗嘱。他将“灵魂交给上帝,肉体留给尘土,”他要求“至少死后回到”他亲爱的佛罗伦萨。接着,他“从可怕的暴风雨转入及其甜美的宁静。”这是二月的一个星期五,约下午五时,正是日落时分……

他终于休息了。他达到了他所企盼的目标:超越了时间。

罗曼·罗兰将他比喻成一座巍峨的高峰。“耸立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我们从远处就能望见他险峻的轮廓,隐没在无垠的天空。”

我若是他,会有怎样的宿命,他艰辛痛苦的颠沛流离和他的美德,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福运。

名人传读后感 篇4

我最喜欢的书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

《名人传》是由《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分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人物生平做琐屑的描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伟大贡献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可以说是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在这本书中,罗曼罗兰这样形容贝多芬——贝多芬从光辉的鼎盛时期到人生底谷,从童年的悲惨到老年时对欢乐的追求的曲折人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对于创作完美歌曲的热情,对于寻觅欢乐的执著,对于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难铸就了伟大的欢乐,“用苦痛换来欢乐”就足以浓缩了他的人生。

米开朗琪罗又何尝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贵族,他的一生都被天才和疯狂的心灵禁锢着、折磨着,但是他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足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可以冲破精神的束缚,为此他在斗争和舍弃中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也创造出了不朽杰作。

而托尔斯泰,这位大地上独一无二的俄罗斯伟大灵魂,在十九世纪末浓重的阴霾中放射着明亮的光芒,他用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鼓励着在黑暗中探索、斗争的`人们。我深深地体会到,他是在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是在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

罗曼罗兰用《名人传》告诉人们:人生也许是艰苦的,也许充满了贫困、忧愁、孤独和辛劳,但是一颗高尚的心灵,仍然可以让艰苦的生活发出光和热,让生命之火燃烧。

几个世纪以来,《名人传》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的人,鼓舞着多少在苦难、绝望中挣扎的灵魂。伟人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们高尚的心灵和品格。贝多芬的音乐得到众多维也纳人民的欢呼,但怀着敌意的维也纳对他的苦难却无人问津;米开朗琪罗被迫为教皇服务,而且他的每一项工程都有卑鄙的小人的恶毒污蔑和攻击;列夫托尔斯泰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并开除了教籍。这种种的痛苦和磨难没有磨蚀他们的勇气,反而成为他们创作的动力和灵感的源泉,造就了他们的伟大。正如孟子的那句话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真正体现了他们的“伟大”之所在。

真正的阅读,是从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捕捉共鸣,求得内心的认同和信仰。一本好书,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愉悦,还有力量和终生的追求。阅读带给我心灵的启示,爱上阅读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