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史记故事》有感

2025/08/30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史记故事》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1

这几天,读完《史记故事》的我,感触很大,这真是一本史学巨著。它是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本通史。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周武王灭纣》。

故事的大意是:商纣王不行施德政,有心劝说的忠臣却被做成了肉酱和肉干。

而在一旁的姬昌施行仁义之道,勤于治政,一直想推翻纣王,为百姓造福。百姓也佷爱戴他,一些贤士都去投靠了他。姬昌日益强大,可是还没有完成志愿就逝世了。他的儿子姬发也是行嘚施政的好人,他即位后,立志完成父亲的遗愿。因此他广招贤才,勤政爱民。

第一次征伐因时机不对,中途返回。

等二次征伐士兵奋勇杀敌,对方的将士都投靠了姬发。纣王眼看大势已去,投火自焚。

姬发胜利,把纣王和他的两个宠妃尸体砍去尸首,挂杆上示众。妲己被姬发判了死刑。

姬发就是现在的周武王。

这个故事告诉我:使用凶残的暴力,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正因为纣王暴力施政才导致商朝的灭亡。

我虽然不能说以的施政,但我会学会包容,改正打架的坏毛病,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2

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学生版的《史记故事》,书中所选的都是《史记》中的精华,它从远古的五帝一直写到西汉武帝时期。这些故事不仅精彩有趣,而且还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一扇大门。通过这本书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如卧薪尝胆的勾践、负荆请罪的廉颇、飞将军李广、还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

所有故事中让我受益最多的应该是《毛遂自荐》。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毛遂,在赵国平原君需求人才时,不顾别人的白眼,勇于自我推荐。到楚国后的关键时候,他软硬兼施,向楚王陈述利害,说服了楚王共同抗秦。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是非常佩服毛遂的。可也有人认为毛遂的行为违反了中国人谦逊的美德。对此我实在不敢苟同。不错,谦逊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我们也应该知道物极必反。谦虚得过火,便成了自卑。二十一世纪强烈地呼唤着"毛遂自荐"的精神。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酒香,自会香飘万里。其实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酒再香,又能传出多远?茅台酒,够有名了吧,但我们为什么会知道这个大名,是闻到了酒香吗?相信路远的都闻不到,是广告让我们认识了它。像“统一鲜橙多”“旺旺碎冰冰”“康师傅方便面”等等等等,在广告里谁不把自己说得美味无穷,让人垂涎三尺呀!其实这发扬的就是毛遂自荐的精神,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产品才卖得那么火。如果他们在广告里说“旺旺碎冰冰,吃了牙会冷”试想会是什么结果呢?

想要实现理想就要勇于自荐!只要觉得自己某个方面还行,就要勇敢地去做,哪怕失败了,也是一次生活的体验,就当为下次的成功积累经验,失败是成功之母嘛。本学期开学第一天,老师在班上问:谁愿意当语文组长?语文组长在我班可是个高官,不仅有收发本子的权力,还有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特权呢。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想当的人肯定不少,可环视教室一周,我发现举手的可没几个?为什么?没自信呗!我也有些胆怯,生怕举了手老师又不选我,那还不糗大了。此时我想到了毛遂,他当时挺身而出的时候也还只是一名普通的门客呀。再说了,我在班上人缘、成绩都还能说得过去,干嘛不试试呢?于是我勇敢地举起了右手,当我看到老师向我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时,我仿佛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似的,心里甭提多骄傲自豪了。因为在克服胆怯的同时我的自信又增加了几分。

人们常常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然如此,为什么非要等伯乐呢?千里马为什么不抓住机遇,展现自己呢?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毛遂那样,抓住机会,勇于自荐,决不退让!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3

寒假里,我读了《史记故事》这本书。这本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展现了一段段历史故事,让我爱不释手。

《史记故事》是明朝司马迁所著,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因此它被誉为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司马迁把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个人物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如《大禹治水》讲得是大禹治水三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这个故事塑造了大禹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英雄形象。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心地非常的善良,肯为别人付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利益,所以他才能带领着人们成功治理了九条河流,从而为人民立下了丰功伟绩。我要学习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长大后报效社会、回报祖国。

还有《卧薪尝胆》这篇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故事说得是吴王打败越王勾践后,勾践变成了他的俘虏。从此,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他每天劳累地思索着复国的方法,为了刺激自己不忘失国之耻,他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最后他卧薪尝胆了20年终于把吴国消灭了,最终,勾践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这篇故事中越王为了复国忍辱负重,最终实现了复国的目标,同样,我们在学习中不仅要目标专一,还要持之以恒的付诸于行动。正如泰戈尔所说:在坚强的意志面前,一切都会臣服。所以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加强课外阅读,我的语文成绩一定能有所提高。

读了《史记故事》这部经典之作,让我轻松愉快地了解了中国三千年的历史,也让我学到了许多生活和学习道理。

读《史记故事》有感 篇4

今天,我就谈一谈读其中一篇《程婴救孤》的一些感想。

晋景公时,屠岸贾阴谋陷害赵朔,把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都杀了。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他和程婴决心一起保护赵朔已经怀孕的妻子,以保赵家祭祀不绝。

没有多久,赵朔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屠岸贾想斩草除根,程婴和公孙杵臼约定,由程婴带着赵氏孤儿想办法活下去,而公孙杵臼带着程婴的儿子,假作是赵朔的儿子,然后程婴假装叛变告密,让屠岸贾抓走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屠岸贾果然上当,他杀害了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以为自己阴谋得逞,没有后患,很高兴。

后来,晋景公知道了事情的真想,并且得知赵朔的儿子还活着,就和手下的大臣韩厥商量回复赵氏孤儿的职位,他召集程婴和赵武(赵氏孤儿长大后的名字)以及朝中诸将,一起讨伐屠岸贾,灭其族,为赵家伸了冤。

读了《程婴救孤》这个故事,我有三点感想。

第一,屠岸贾这个人实在太坏了,他为了个人的利益,陷害忠良,做尽坏事,但最后还是无法逃脱被制裁的命运,被灭族了,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二,程婴和公孙杵臼真是太好了,他们为了救赵氏孤儿,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程婴虽然死的晚一些,但在赵武长大后也选择自杀去见兑现自己和公孙杵臼之间的诺言。

第三,赵武实在太幸运了,他爸爸能有这么好的朋友,全力帮助他,程婴还不惜以自己的儿子作为代价换得赵武的性命。不过我也觉得这种做法在我们今天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