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期学习的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教师暑期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暑期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1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体此刻精心的准备上,体此刻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体此刻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的演示上,体此刻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精锐的目光上,体此刻耐心的巡视指导上,体此刻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二、相信每一个学生
学生在个性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商上是绝对没有差异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教师去挖掘。所以我们应大胆地放开手,让所有学生去学习,去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透过教师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潜力。
三、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
用心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当堂训练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留死角,一向处于主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用心性,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因人施教,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要向让他们学好,就务必给他们带给学习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适宜的指导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让后进生学好,刺激他们的学习用心性。当后进生的潜力提上来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如此循环下去,后进生在不断提高,同时整个班级的成绩就会进步,而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会随之不断提高。
透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老师融合在一齐,翱翔在知识海洋中,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不仅仅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师德师风也得了升华。为此,我代表所有的教师衷心地感这次培训我们的“专家、教授、名师”,也期望以后类似的培训机会延续下去。更期望我市的教育大业在市委的指引下,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大放光彩!
教师暑期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2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新定位习作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要不断转变习作教学的观念,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
习作教学,让学生犯愁,一直以来也都困惑着我,在每次的习作教学之前我都会犯愁,不知如何下手,总会向其他教师请教,可他们三言两语的指教我仍是一头雾水直到今天听取了刘艳波老师的高年级习作教学策略解读,让我对习作教学有了一定的理解。
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愁眉苦脸,他们常常抱怨没有什么好写。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习作的根本原因是无内容可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的为学生创设情境,寻找素材。
通过解读我整理出所学到的以下几点:
第1,突出位置,明确目标。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了习作教学,怕浪费时间,对于习作教学部分总是马虎了事,从今以后我将还“习作”应有的位置。
第2,降低门槛,培养兴趣。
习作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要求力求适度明确,少写命题作文,不给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写放胆作文,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
第3,例文引路,模仿起步。
儿童作文,需要经历1个由扶到放的过程,虽然学生口头语言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若要他们用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毕竟还有些困难。
第4,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积累越多,写作的基础才越雄厚。“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更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
教师暑期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3
很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如何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呢?”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早上的培训刚好给我们给了我们一个解答,要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首先我们要学会“修心”。就像管教授所说“很多人为什么会感到浮躁、烦恼、迷茫,是因为他的心态还不足够安定”。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用幸福的态度对待一切,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做一名幸福的老师要做到“心胸宽大”。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唠叨“某某学生真难缠,天天捣蛋,不好好上学”、“某某家长不讲理,就知道到学校来闹老师”。其实调皮的学生不一定是讨厌的学生、闹事的家长不一定是不讲理的家长,要看我们用什么样的胸怀来对待这些事情,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当,我们一定会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做一名幸福的老师应学会与同事、社会、家长、学生沟通。很多时候沟通能使人变得快乐。当我们感觉学校对自己不公平时,通过和学校沟通会让自己更详细的了解学校的规程、制度,也许你会因为理解学校的工作而变得幸福;当我们感觉社会对自己要求过高时,通过和社会沟通我们会了解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知道老师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提高,也许你会因为接受社会的要求而变得幸福;当我们感觉家长不讲理时,通过和家长沟通我们会知道家长的教育观,知道家长给自己孩子的定位,再对比自己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也许你会因为理解家长而变得幸福;当我们感觉孩子调皮难教育时,通过和孩子沟通我们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从而为孩子量身定做适合他个人的学习计划,也许你会因为孩子的改变而变得幸福。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少抱怨,多从自身找问题根源。“幸福”是一种心里感受,其实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博爱的心去看待、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这样我们就会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
教师暑期学习的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7月23日,由高新区教育局主办,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承办的“像教育家那样育人”西安高新区第三期千长大培训暨西安高新第二学校“+”教育联合体第六届德育论坛进行了线上直播。
在培训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老师为本次德育论坛做了开场讲话,他强调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理解孩子的情感。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切动力都源于对孩子的热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我认为,作为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应注重培养每位老师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意识,发扬教育家们“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的教育理念,在平时的工作中把基础教育落到实处,只有重视基础教育,才能畅谈创新教育。作为一名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我们要始终谨记我们的育人目标,做到眼中有人,站在树根立魂的高度去思考和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魂,有根,有脊梁的人。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小事大做,尊重每一位学生,理解包容每一位学生,走进学生心里,对学生有要求也有爱!
拥有博爱之心,怀有坚定信念,具有担当胆魄,求真务实,保持创新思维,永葆乐观心态,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像教育家那样育人,做现代中国教育人,献身教育事业,让教育事业星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