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数学教案

2025/08/3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一、 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材 89,90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3.能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

2.揭示课题。

(1)提问:猜猜今天我们研究什么?

分数加减法

(2)出示课题:分数加减法

(3)提问:这些算式都一样吗? 你能给它们分类吗?哪一类比较好做?

(4)补充课题:同分母

二、探究新知

1.提问:谁知道它们都等于怎么计算?这节课大家一起来研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出示课本第89页教学例题1。

(1)课件呈现情境图。(见课本第89页)

(2)提出问题。

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3)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自主探索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a.你是怎么想的?

b.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4)汇报探索结果。

a.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应该用加法。

b.1/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8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c.课件显示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d.对于这样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

(5)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板书: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出示课本第90页教学例题2,课件呈现情境图。

师:爸爸和妈妈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

(1)怎样列式

(2)3/8和1/8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

(3)独立完成计算过程

(4)对于它们的计算结果,要注意什么?

4.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补充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5.自己随意找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组成一道加法算式或者减法算式,先计算再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和想法。

三、巩固练习

1.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错的改正过来。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反馈方式: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意见,对有疑问的提出来,集体分析。

2.神机妙算 对又巧。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3.解决问题我能行。

小丽计划一天练习写30个毛笔字,实际上午完成了计

划的十五分之七,下午完成了计划的十五分之十一,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

反馈方式:学生分组作完后,指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4.提高练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课本P90做一做1、2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储蓄的专用名称:本金、利率、利息。

2.会计算利息和税后利息。

3.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怎样求利息和税后利息。

教学难点:怎样求税后利息。

教学过程:

老师:现在已经是12月下旬了,一转眼,我们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高兴不高兴?干嘛高兴?

学生自由说。

老师:有压岁钱的同学举手?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

学生:存入银行。

老师:干嘛存进银行?

学生自由讨论。

1、存入银行安全。

2、合理支配财产。

3、支援国家建设。

4、增加一些收入。

老师:大家对存款知道得还真不少!你还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说。

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利息。

在储蓄时,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板书)

老师: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用数量关系式表示?

学生:利息/本金=利率

老师:利息等于什么呢?

学生:利息=本金利率。

老师:书上是这样说得吗?

学生: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老师:为什么乘以时间?为什么乘以(1-20%)?

小伟在20xx年12月15日存入银行100元 ,今年12月15日他拿到了 101.58元

本金、利息分别是什么?

本金是100元,利息是101.58元还是1.58元?到底是多少元?为什么?1.58元,太少了吧?怎么不多一些呢?

利息由利率和本金决定。(利率是由银行统一规定可以按年计算,也可以按月计算)

年利率表

金融机构存款利率表

20xx年2月21日起执行

项目

存期

年利率%

整存整取

一年

1.98%

二年

2.25%

三年

2.52%

五年

2.79%

看得懂吗?

三年期年利率2.52%,三年中每年的利率是2.52%,算算看?

中国农业银行储蓄利息清单(客户留存)

20xx 年 3 月 12 日 单位:(元)

户 名

王小强

帐号

09-5216897

存款日期

20xx/3/12

取款日期

20xx/3/12

本金

400.00元

年利率

利息

实付本息合计

出现存款一年的年利率为1.98%,

学生:利息为400 1.98%=7.92元

本息合计为407.92元。

师:出示正确答案实付本息合计406.34元。

学生交流后回答:还要计算税后利息。400+7.92(1-20%)=400+6.336元406.34元

取款日期为20xx/3/12呢?

出示:

中国农业银行储蓄利息清单(客户留存)

20xx 年 3 月 12 日 单位:(元)

户 名

王小强

帐号

09-5216897

存款日期

20xx/3/12

取款日期

20xx/3/12

本金

400.00元

年利率

税后利息

实付本息合计

老师:400 1.98%2,是吗?

学生:两年的年利率是2.25%,利息就是400 2.25%2。

老师:为什么乘以2?

学生:400 2.25%求的是两年中一年可以得到的利息。

唐老师20xx年9月1日把20xx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五年,年利率是2.79%,到期后唐老师能得到利息多少元?

20002.79%5=279元

279(1-20%)=223.2元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利息应用题(板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帮助班主任赵老师解决实际问

练习:李老师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二年,可以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存二年期的,年利率是2.43%;另一种先存一年,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后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银行一年,选择哪一种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吗?

1、为什么要乘以算好利息后乘以(1-20%),不直接将利率下降?

2、为什么没有存定期四年的年利率?

3、我们国家的利率为什么要下调?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复习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估算方法、笔算方法,以及除法的验算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全面的、有逻辑性的结构图,既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印象,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脉络。

2.重视对算法的复习。

在教学中,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逐个击破,通过解决这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回顾口算、笔算和估算的方法,使复习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师: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就要经常地复习,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复习不仅是快乐的,它还能让我们的知识得以巩固提升,进而让知识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这不就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吗?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总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回顾整理,建构知识网

师:我们先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打开教材看第二单元的内容。想一想,第二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师指导并归纳,将总结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掌握和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既梳理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内容,又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准备。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引导学生复习口算方法。

(1)想一想,240÷3怎样口算呢?

(学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2)汇报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想:240是24个十, 想:3×80=240

24个十除以3等于8个十。240÷3=80

240÷3=80

2.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的估算方法。

估一估,123÷3的商是多少?

估算方法:除数不变,先把被除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数,再用口算除法的方法计算。

123÷3≈40

120÷3=40

3.回顾交流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及验算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1)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验算方法。

①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完成教材111页2题中关于笔算除法的习题并验算。

注意:对于商中间有0与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学生容易出错,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估算,要求学生在计算前,判断出商是几位数,或在计算后,通过验算来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小学生喜欢争先,在学习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引入竞争机制,犹如给学习活动加入了催化剂,既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合作,勇于探究,又能避免常规复习课的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