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08/3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骨骼有初步的认识,产生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2、小组合作制用骨架,有保护骨骼的初步意识。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人体骨架模型 废弃的X光片

2、大白纸 双面胶 小娃娃 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DODO问小朋友,它为什么东歪西倒不能站起来与你们一起玩?(缺少骨骼)

二、捏捏你的骨头

1、请你用手捏一捏自己的手臂和手指,捏到什么?(硬硬的就是骨头)

2、你们还能在身体的其它哪些地方摸到硬硬的骨头?和好朋友一起说说

3、原来骨头支撑着我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要是没有了骨骼,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呢?(软软的就像一团东歪西倒的肉球)

三、骨头有哪些?

1、出示人体骨骼图:师小结:人身上一共有200多块骨头,正是由于它们连接在一起,头上有头骨,我们小朋友张开嘴巴靠的是颌骨,还有手骨、腿骨,我们做事走路都要靠它们,弯弯腰,那一节一节的是脊椎,摸摸我们的胸口,那一排一排的是肋骨,脚上手上还有手骨、脚骨,正是由于这么多骨头在加上骨关节连在一起,让我们变成了一个能动、能跳、能讲话、能做许多事的本领很大的人。

2、骨头这么重要,那我们怎么保护它呀?不能剧烈撞击,不然会骨折断裂。多吃含钙的东西,像牛奶、骨头汤……多运动,这样小朋友骨头的本领会越来越大……

四、我的骨头这模样

1、观看X光照片,找出是人身体上啊一部位的骨头

如果不小心骨头受伤了,那我们要到医院里去X光照,看这就是骨头的照片,能找得到哪里是骨头吗?(白色的地方)我这里有许多张骨头的照片,你们能猜猜看,这是人身上哪个地方的骨头?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猜猜看

2、师示拍手臂的骨头照片

我现在也来给这个娃娃的骨头拍张照,我想给他手臂的骨头照相,看我把白纸剪成一条后放在娃娃手臂上贴在胸口,哇,照片拍好了,你们想不想也给骨头拍照呀?

3、引导幼儿用剪贴并测量长短的方法,给娃娃身体上照相 不过和好朋友一起给娃娃骨头拍照的时候要当心,别剪到手上噢。

4、幼儿展示自己贴出来的骨架,并讲讲贴了哪些骨头。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对于自己的身体一直充满认识的兴趣,为此我们产生了“有用的身体”这一主题活动,为幼儿创造了一个学习一情境,帮助他们了解身体。本次活动是这一主题背景下的一个子活动:骨骼啥模样。通过活动使幼儿对骨骼有初步的认识,产生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制用骨架中产生保护骨骼的初步意识。

那如何将内隐的骨骼以直观的方式巧妙地外显出来。首先,我请幼儿摸一摸,捏一捏自己身上的骨头,感觉到骨头是硬硬的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出示骨骼分布图,将看不见的东西更直观形象的显现在幼儿面前,并请幼儿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骨头。其次,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看X光片,他们互相争议、探讨最后猜出这是身体上哪部分的骨头。最后,二二合作,用剪贴白纸条的方法给娃娃照张“X”光片,在照 “X”光片的时候,幼儿通过在娃娃身上测量确定骨头的长度;骨头间的相互比较,确定哪块骨头是要粗一些的,并用一个圆圈作为骨关节将骨头连接起来。幼儿在剪贴中一方面获得了成功感,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他们探索骨骼的兴趣。

本次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一直是高涨的,但如果能在保护骨骼这一环节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将一些易使骨骼受伤的现象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将更易激起幼儿保护骨骼的情感。

小百科:骨头骨组织由活细胞和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混合构成,正是这些矿物质使骨头具有坚实的物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述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使幼儿知道爱护和珍惜图书。

2、使初步能记住故事名称和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和教师串讲故事。

3、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幼儿用书《白雪公主和洞洞》。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

1、教师:《白雪公主》的故事你们听过吗?那今天老师讲一个《白雪公主和洞洞》的故事给你们听好吗?小朋友要认真听哦。

2、教师讲述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幼儿边翻阅幼儿用书《白雪公主和洞洞》边欣赏。

(二)讨论。

1、教师:坏皇后为什么变成了洞洞?是妈妈讲错故事了吗?晨晨为什么要把坏皇后的图书剪掉?

2、教师:为什么要爱惜图书?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好好保护图书?

(三)幼儿边看书边欣赏配乐故事。

(四)教师和幼儿串讲故事。

(五)让幼儿边看书边自由讲述《白雪公主和洞洞》的故事。

(六)开展补图书活动。

(七)教育幼儿要爱护图书。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树木的多种用途。

2、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树对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

3、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感情。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图片)、木制实物

活动过程:

1、提问幼儿知道每年的3月份有一个关于树的节日吗?(3月12日植树节)为什么要种树呢?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树的作用》。

2.教师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树的用途的一些知识。

3.组织幼儿观看搜集到的一些图片ppt,引导幼儿讨论树的作用。

教师小结:(1)净化空气:树木多的地方空气清新。

(2)美化环境:树木可以把环境打扮得很漂亮。

(3)减少噪音:树木可以让噪音减少。

(4)挡风固土:树木可以为我们遮挡风雨,树的根可以稳住泥土松弛。

4.认识常见的木制品。

教师出示木制品实物(图片)提问:你认识这些物品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是用什么制作的?

教师小结:这些物品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木制品,都是用树木制成的,树木对人类的贡献是很大的。

5.了解保护树木的方法(幼儿互相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给树浇水、给树施肥、给树修剪枝丫、给树防蛀防冻等等……)

6.教师评价总结。

7.活动延伸:

观察周边的环境,与同伴、爸妈、老师分享你的感受。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范文集锦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