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草房子》读后感

2025/09/01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草房子》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房子》读后感 篇1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草房子》。它是由曹文轩爷爷的作品之一,我是经过课本上的推荐和老师的鼓励认识这本书,后又经过家长的支持买下了《草房子》。

《草房子》由许多的章节组成的:红门、白雀……这本书写得都是淘气的桑桑和他的好朋友在一起干的“好事”:《秃鹤》中,他们把秃鹤的帽子挂在了国旗杆上……桑桑有时生气得太夸张了:《红门》中,他拿起一块大石头,用力地向红门砸去,只听“隆!”一声,他撒腿就跑……他有时能让人捧腹大笑:《秃鹤》中,桑桑穿着桑乔的棉袄走入学校。除了桑桑,还有世世代代家庭富有的杜小康,后因被人揭穿酱油里掺了水,从此,生意逐日消失。父子只好去外地养鸭,有一次,杜小康为了找鸭,差一点就迷路了!他们反复养了几轮,终于赚了许多钱,还带回许多双黄蛋!还有桑桑的老师蒋一轮,蒋一轮老师为了白雀,丢掉了工作,但还是没有成功,所以,他选其人,在蒋家庄结了婚,又找回工作,可他还是没有忘掉过去,还把白雀的信藏在床底下,被发现,新娘立刻被气伤,他只好一心一意地照顾新娘了。

这本书写得是农村趣事,但它还表达了孩子们的无拘无束和青年们的深厚感情。

《草房子》读后感 篇2

周末,我在家里看了《草房子》一书。

那金色的房子,那宽阔无比的芦苇荡,那苦苦的艾草,那一望无际的艾草地,那水平如镜的大河,那一张张朴素的笑脸,那热情的村民……构成了曹文轩笔下的油麻地。在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分别是:活泼可爱又十分仗义的桑桑,有秃顶的陆鹤,有坚强的杜小康,有文静又聪慧的纸月,有活泼又天真的柳柳……

看着这本书,我看见有趣的地方就会开怀大笑,看到悲伤的地方,我也会跟着伤心老一会儿。文轩把桑桑这个人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他那顽皮的样子,总是在我的脑海浮现,他超乎能力的写作水平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本书吸引我的不是一个人物,一个故事,而是一群油麻地的.孩子们的纯洁心灵和正直的性情,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地疯狂地玩,可以开怀大笑,可以放声大哭,他们就像无忧无虑的天使,翱翔在油麻地的上空。

我真希望可以和油麻地的孩子们一样,永远有着一颗无瑕的心,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改变什么。

《草房子》真是本好书,你一定要去看一看。

《草房子》读后感 篇3

杜小康家境富裕,又是班长,一向是桑桑的明争暗斗的对象,最让孩子们垂涎的是,他还拥有油麻地唯一的一辆旧自行车。

破产离家后,杜小康原有的生活资料和生活节奏被彻底改变了,年仅十三四岁的杜小康感觉到了,茫然和恐惧夹杂着的孤独、来自陌生的孤独、与世隔绝的孤独、单调的、情感空虚的孤独、近乎绝望的孤独,这一切让他无法忍受了。但是幼稚软弱的他,已经受到了生活的磨练,所以此时的杜小康潜意识里期望逃离孤独,但理智上开始学会应对。

杜小康不再忽然地恐慌。变得有职责心、冷静。开始学会承担职责,开始坦然的应对生活的艰难。杜小康从逃离孤独转变成了直面孤独,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

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因为那份孤独,已经铸就他坚强的意志;因为那份孤独,已经雕刻了他的灵魂。

《草房子》读后感 篇4

男孩桑桑的父亲之前是个猎人,出身卑微,这使他对荣誉十分珍惜。他最重视的就是自己的一箱奖品—笔记本。

桑桑要考初中了,他向母亲借钱去买本子,母亲不同意,他便偷了父亲的本子,父亲发现后十分生气,痛打了他。之后他便生病了,脖子上长了一个肿块。医生告诉他父亲,桑桑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他的父亲寻访了各地的名医,终于得到了药方。最终,他脖子上的肿块小了下去,他的病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希望的力量,桑桑和他的父亲走访了全国,始终满怀希望,最终他们成功了!面对疫情,我们也要和他们一样,满怀希望!永远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希望是夜晚的明灯,是白日的太阳,它,是人类文明的曙光!过去,有过多少个黑夜,硝烟与迷雾遮住了午后的残阳!是什么使我们熬过了黑暗的日子,迎来了火红的朝阳?是希望!

希望!不论它看起来多么虚幻,多么的荒诞不经,但历史向我们证明,它是最伟大,最神圣的力量!

今天,站在抗疫前线的我们,也应当满怀希望,让我们从先辈的遗骸中拾起希望的火把,让我们借着它的光辉与死神恶战吧!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并走向最后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