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演讲稿 > 正文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

2025/09/02演讲稿

老地方整理的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 篇1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xx,回首三年大学时间,现在还历历在目,可现实却是我们即将各奔东西,真的很是感慨,这几年来的学习当中,我也一直非常的努力,我深深的知道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因为即将迎来的就是工作,确实我们应该要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事情,维持一个好的方向,在这大学毕业之际,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身心的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接下来的事情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学们,我们应该要有一颗坚定的心态,一定不能够忽视这些,态度也是在第一位的,大学是我们学习技能的一二平台,我们也应该要努力去做出好的调整,大学期间的学习确实是比较轻松,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经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应该要合理去做好的,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要继续去做好,作为一名大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当然是很重要的`,这一点让我感觉非常的有必要,我也清楚接下来自己要去做好什么,大学几年,我从来都没有忽视这些,我认为这是对我来讲还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是我不容忽视的,我也相信无论是自己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面,态度也是始终都是在第一位的。

让我们认真的去做好接下来的工作,努力去维持好现状,在这毕业之际,一定要对自己的有信心,大学所学习到的东西,是接下来步入工作的底气,掌握好的专业知识,这是我们应该要明白的一点,大学这几年时间我觉得非常的充实,我感激老师的授业之恩,让我能够掌握这么多的知识,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也感激同学们的关照,这让我明白了自己所欠缺的确实还是比较多,让我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为了在以后步入工作之后能够更加的有底气,这是我应该要去思考清楚的,虽然现在已经毕业了,但是我还是深有感触的,在这里可能也是我们最后一聚了,毕业之后就会各奔东西,相熟的同学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但我希望大家以后一切安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是我们应要有的态度,也是未来应该要去做好的。

最后,让我们给自己加油打气,以后岁月中或许想起这一瞬间的时候,我们是那么的满怀壮志,为了自己理想不断的努力,一定要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 篇2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时尚学院的吴佳丽,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届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四年的母校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过了今天,我们的大学生活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将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告别循循善诱的老师,告别美丽如画的校园,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四年前,我们满怀梦想,背负期望,聚首杉达。四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将怀着对母校的留恋,奔赴各地开创属于自己崭新的明天。四年的时光,听起来似乎那么漫长,而当我们今天面对毕业典礼时,又觉得它是那么短暂。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有人说,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是一个熔炉,燃烧了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我们经历大一的纯真年代,走过大二的轻舞飞扬,告别大三的紧张忙碌,来到大四的依依别离。大学四年,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社团里留下了我们忙碌的身影;大学四年,我们曾为考试、过级、考证紧张过、奋斗过;大学四年,我们在书本知识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作为学生党员和班级班长的我,努力为同学服务,积极协助老师,锻炼了我的能力,谢谢学校给予我这个机会。这既漫长又短暂的大学时光已化做无形的胶片,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脑海中。

从今以后,我们将踏上人生的另一段征程。面对母校,我们要献上一颗颗感恩的心。感谢母校领导和老师四年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教育,是你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的大学四年没有虚度;是你们的辛劳,让我们拥有今天的成绩;你们的鼓励,将让我们在社会的风浪中勇敢前行。请母校放心,我们决不辜负您的培养,我们会时刻铭记您的教诲,以优秀的业绩彰显杉达的风采。

今天只是毕业,我们之间的.师生情谊、同学友爱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级。无论多美的语言,都表达不完我们对母校的谢意;无论多么动听的声音,都诉说不尽对杉达的感恩!我们会用实际行动让上海杉达学院的名字更加响亮!

最后,衷心祝愿可爱可亲的老师们身体健康!祝情同手足的同学们前程似锦!祝愿母校在今后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 篇3

亲爱的同学们,有头有脸的来宾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作为教师代表之一在这里给你们话别。毕业典礼几乎是你们最后的规定动作了,所以我要谢谢你们最后一次忍受我的唠叨。我知道,我不是一个有成就的人,原谅我没有成功的经验与你们分享。前几年我评副教授,审核材料的时候,教务处的某老师惊讶的说,张老师怎么还在评副教授?他该评博导了吧?这话传给我听的时候,总是难免一点淡淡的忧伤。所以我从来不谈理想,只谈做人做事。当然我也谈感情,尽管BBS上说张老师是个杀手,我还是希望在临别的时候让你们感知:“这个杀手不太冷。”所以,我把刚才的那首歌《我是明星》送给毕业的同学们,而我今天的题目就是其中的一句歌词:《我的心就是颗光明火种》

我们身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经济前所未有的繁荣,技术无与伦比的飞速进步,我们都不同程度的沐浴在现代文明的成果之中。我们身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也许是贫穷太久了,也太可怕了,人们无所不用其极的追逐着财富,成功学主导我们几乎全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有用”或是“无用”的功利主义算计支配了我们的全部行为方式,以致于食品安全、环境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网络安全没有一样不让我们深感忧虑,人们不停的相互残杀形同于自杀。我们一刻不停的抱怨,中国社会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其实,所谓“社会的样子”不过是在折射了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样子。所以我对你们的期待就是:我心光明,社会就有希望。

鲁迅先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也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不敢谈什么崇高的目标,不敢谈什么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担当。我只是想说要传递光明的正能量其实很简单,首先就是做人做事有底线就好。

如果将来是一个警察,执法规范就好;如果你要做一个法官、检察官,不枉法裁判就好;如果你不得不执行一项违背你良心的命令,枪口抬高一寸就好;如果你是一个经营者,所作所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如果你是一个女孩子,不通过“干爹”走捷径就好;如果你是一个男孩子,将来不和“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就好;而对于我,一个普通的教员,我的底线就是:不让我课堂的每一个45分钟让学生感到度日如年就好;总之,无论你将来在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其实归根到底一句话,多一些换位思考就好。

当然,有底线就好,但假如你能有爱就更好。因为,有爱就有幸福,有爱就有快乐,有爱就有健康。所以,你要试着去传递爱。当许多车都在斑马线上呼啸而过,过去我也经常这样,后来我学着停下来并示意行人优先通过,有人会对你竖起大拇指,我就会觉得很开心。同样,你有一天从法大门口的斑马线通过,有一个懂得行人优先的驾驶员优雅的停在那里,你冲他招招手,还给他一个微笑,你知道这会鼓励他继续这样做。生活就是这样,爱心可以传递,快乐可以感染。反过来,抱怨、愤怒同样会在环境中弥漫。你种下多一点爱,社会就多一分温暖,你播撒多一分怨恨,社会就多一分戾气。在我看来,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和你身边的人快乐相处,人最大的不成功就是陷入持久的孤独。刚刚我把周华健的《我是明星》送给你们,我希望“我们的每一颗心都成为光明火种”。当然,我并不比你们做得更好,所以这不是对你们的训导,只是与大家共勉。

还要说的一点就是,请你们原谅老师对你们的已经的和可能的亏欠,尤其是我作为兼职班主任的实验班同学。

最后,作为老师,我当然希望你们将来事业有成。若干年后,你若功成名就,请不要锦衣夜行,回来找一下校长或者院长,你们可以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以及附带谈一下以你的名义设个奖学金、建个大楼的之类的问题。当然,作为没有什么成就的普通教师一枚,我更愿意祝你们快乐健康。所以,无论你成功与否你都可以回来找我,因为我从不惦记你的钱。我承认,我做不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你们,最心疼你的人不是我,但牵挂你的人有我,所以,当你们离开的时候,请不要走得那样决绝,给你生活了四年的校园,给你的老师们一个回望,因为,我一直在这里守望。

谢谢你们,祝你们安好!

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 篇4

尊敬的老师、家长,亲爱的校友、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20xx级硕士研究生李珣,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共享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

毕业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在北大中文系的这六年,我到底学会了什么?”是郭锐老师反复举例的“鸡的蛋不一定是鸡蛋”吗?是许红霞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四角号码吗?还是陈晓明老师时常谈及的德里达呢?这些点滴知识以无穷的吸引力充盈着我们的学习生涯,让我们痴迷、感慨、惊叹。然而,它们中的许多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从我们的记忆里出走,我想,最终沉淀下来的,大概还是我们在这里浸染的北大中文系的气质。

北大中文系的气质,或者说系格,是一个常被提及却似乎从无定论的话题。但仔细想来,在诸多释义里,应该含有“潜心”二字。“潜心”一词见于扬雄的《法言·问神》:“(心)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心之潜也,犹将测之,况于人乎?况于事伦乎?”意思是,静心沉潜,则天地可测,人事皆悉。在这个充满变数而又不无浮躁的社会里,北大中文系以其不趋利、不求名的立场,教会我三种“潜心”的姿态。

第一种姿态,是潜心治学。

我刚上本科时,中文系还在静园五院。五院静谧、安宁,紫藤缠绕着书香,书香里又藏着醉心学术的老师。后来,中文系搬到人文学苑,未名湖边的游客很多,却从没能打破中文系潜心治学的氛围。这些年,我逐渐意识到,真正让这“北大中文系”几个字持续熠熠生辉的,是一群“板凳甘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老师。从自言“应当论学而不问政”的刘师培,到“严上加严”的严家炎老师,再到“课比天大”的李小凡老师,这是一串长长的而又不断接续的名单。他们在沉寂中积累,冷峻思考,孜孜以求,以最严谨的态度和最自由的思想撑起了中文系的一片天,也言传身教地影响着每一位幸入中文系的.学子。感谢他们予以我们的知识,更感激他们传承的潜心治学的态度。

第二种姿态,是潜心做事。

每年都会有一批北大中文毕业生从这个园子里走出,在各自的岗位勤恳耕耘。他们中有这样一群人,决意从大城市“出走”,把过去留在北京,把未来献给基层。宗立冬师兄,扎根宁夏,在黄河岸边练就“百般武艺”;潘子豪师兄,深入重庆,在长江河畔践行“为人民服务”;赵铁凯师兄,走进广西,做起了“一颗踏踏实实的螺丝钉”。他们所做之事看似平凡,却实实在在影响着中国的根基。我很喜欢赵铁凯师兄说的一句话,他说:“这样的抉择并不轻松,但我们坚定而自豪,尽一己之力做好小事、实事,让人生价值看得见、摸得着,像喝下去一口热粥,肚子里又温暖、又实在。”这是北大中文人的担当!谢谢他们树立起潜心做事的榜样,向他们、也向今年即将奔赴基层的各位毕业生表示敬意。

第三种姿态,是潜心为人。

我去年招生时,遇到一个自己想学中文,父母却要求她学经济的女孩。她问了我一个问题:“学姐,你觉得学中文的人和学经济的人有什么不同?”我当时回了她一大段话,中心意思就是:“中文系的人,平和。”“平和”是中文人与自己相处的态度,正如前些天朋友圈里被刷屏的“四年从未进球”的中文男足队长曹直所说:“北大将永远伟大,而我却依旧平凡,这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追求自己所爱,并且享受追求本身,即使失败也无妨。但“平和”决不是中文人向别人妥协的方式,邵永海老师今年给毕业生的寄语是这样的:“坚守做人的尊严,坚持做自己相信是正确的事情,不随波逐流,更不助纣为虐。”做一个有专业技术的人不难,做一个既平和又坚决的人却并非易事。教导学生潜心为人,是北大中文系没有列在课表上,却从未间断过的课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漫漫求索之旅中,愿我们每一位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都不要过分沉醉于“北大中文人”的自我迷恋之中,也断不可将“北大中文人”的潜心之态轻易抛却。

最后,衷心祝愿每位毕业生都能寻得一处属于自己的天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