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美术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大众文化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对大众文化如何进入、影响美术有一定认识,对美术的"雅"、"俗"之分有自己的判断。
教学内容
大众文化中所涵盖的美术作品;中国传统社会几种比较重要的大众美术门类;大众文化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如何看待艺术中的"雅"、"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多媒体及相关图片资料。
学生:教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一课学了中国民间美术的一些知识,现在再看一幅年画:《闹龙舟》。虽然都是年画,但它跟《门神》有没有区别?(门神是传统的母题,其形式和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很少变化;《闹龙舟》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时尚事物,可以看到一些衣着入时的人在岸边观看赛龙舟活动。)
点出本课主题。本课涉及的一些作品也带有年画的性质,因为流行很广;但不是那些完全传统的民间美术。也就是说,本课探讨的是美术如何吸收通俗艺术、民间艺术的成分,或者说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二、图片欣赏及讲解
1.观赏讨论《金陵十二钗仕女图册·林黛玉》和《西厢记·窥柬》。两幅画上有哪些民间或大众文化的因素?
(教师提示:费丹旭和陈洪绶都是有名的画家,但都创作版画插图。大众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它们是流行很广的戏曲、小说的插图;印刷出版,广泛传播;采用比较工致的线条,这是文人画家不屑于用、认为"匠气"的手法;人物形象都是纤弱的女性,这是当时普遍流行的审美趣味,等等,教案《美术鉴赏《通俗的浪潮》参考教案》。)
2.《月份牌香烟广告女郎》。内容、形式、技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示:这种月份牌不是"正经"的美术作品,而是随商品附送的,和现在商店附送的商品广告完全一样。这幅画用擦笔水彩法画成,完全是一种西方的技法;因此人物比例结构都很准确,肌肤和衣服也有逼真的质感;画的是一位从服饰到发型都很时髦的女郎,相当于现在的时装模特;它没有崇高的目的,仅仅是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虽然当时的文人认为这样的作品"俗气","格调不高",但很受老百姓欢迎。)
三、分组讨论
第一组:《牧女游乐园酒吧》、《红磨坊街的舞会》、《女舞者持花谢幕》;
第二组:《招贴画》(劳特累克)、《莎乐美》插图;
第三组:《36幅艾塞尔·斯卡尔夫人》、《马尔奎特大学壁画》。
比较分析:它们跟普通人的生活或审美趣味有什么关系?可以列表说明。
小组形成意见,然后相互交流。
(教师提示:或者是主题和内容本来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或者采用一般人在生活中所接触的媒介,如书籍插图、街头海报;或者是置于公共场所等。)
四、引申思考
1."雅"和"俗"之间是什么关系?
2.完成第88页"思考与交流"。
五、实践与交流
完成"活动建议"一和二。
六、总结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强调了让学生进行折纸飞机的探索和实践。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折纸飞机并不难,但是让他们创造一种新的知纸飞机的方法,或者按照步骤图来折就有点困难了。但这种能力也是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在本课教学中,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和研究精神。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刀和纸张的性能。
2、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有创新。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新课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象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自由的飞翔吗?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很向往神秘莫测的天际。到了18世纪后期,是气球轻而易举的载人升入到空中,它的成功为飞机上天开辟了道路。你们知道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是由谁发明的吗?他们是英国的莱特兄弟,着就是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出示图片)。从此,各种各样的飞机便应酝而生,你们都知道些什么飞机呢 ?(学生回答)
2、师: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吧(学生欣赏)
3、师:看了这些飞机你有什么感想呢?(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课题《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启发引导,使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1、师:首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在书上有一张折飞机的步骤图,下面就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纸,照着步骤图把这架飞机折出来,看谁第一个折好(学生折飞机,请折得好的学生上前折)
2、师:飞机有好多种折法,除了书上的这种折法以外,你们能不能想出其他的折法呢?请你们再拿出一张纸来,自己重新设计一架飞机,好吗?(学生折飞机,请先折好的学生帮助未折好的)
3、飞机折好了,为了让我的飞机吸引人,我们可以怎样来装饰它们呢?请小朋友看书回答老师的问题
总结:(1)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
(2)在飞机上作画
(3)在飞机的尾部贴上丝带
(4)用剪刀剪出花纹
4、小朋友回答的真好,现在请同学们应用这些方法来装扮一下我的飞机好吗?
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开展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研究精神。
1、 已经装扮好飞机的同学到走廊排队。
2、 到操场上去试飞,听口哨集合。
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织绣、玉器和漆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 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录象带、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除了陶器和青铜器工艺外,成就最突出、而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漆器和织绣工艺。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出示课题)
1. 玉器工艺:
以硬玉、软玉、碧玉、水晶等为原料而制作的工具、
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
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德”的含义。商周时代,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si)和礼仪的“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以“佩玉为尚”,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
中国古代制造玉器的工艺,先秦时期称琢玉,宋代称碾(nian)玉,今称碾琢。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均是靠碾琢而成。
玉器的设计创作方法,是因材施艺,科学地利用材质、色泽,尽其玉材美的光泽。 (录象:玉器工艺)
2.漆器工艺: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但这里所说的漆,是指一种天然漆,一般称为生漆,俗称大漆,系漆树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触空气氧化,成栗壳色,干固后成褐黑色。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录象:漆器)
3.织绣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的国家。商周时期,我国的织物生产已有较大规模,周代已掌握了提花工艺,这是丝织工艺的极大进步。到战国时期,丝织品种类繁多,织锦技术得到高度发展,彩绘、染色、刺绣技术逐步完善。到了公元4世纪,中国的纺织品、印染品、刺绣品已闻名遐迩,并经东起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经新疆,这一著名的“丝绸之路”西运亚非欧各国,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几件精美绝伦的织绣品吧!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四讲 中国古代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一. 玉器工艺:
礼玉 佩玉 “佩玉为尚”
琢玉 碾玉 碾琢
二.漆器工艺:
生漆,俗称大漆
三.织绣工艺:
罗:只以经线起花纹,单色,几何纹,轻而薄
锦:经、纬线都可起花纹,多种彩色花纹,各种禽鸟花草,较厚重。
美术教案 篇4
(二年级第三册)岭南板美术教案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要求:
重点:是在小学一年级完成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通过欣赏、绘画、工艺设计的制作活动,去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进而表现美。
难点:着重感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喜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审美力和造型表现力,不断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
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趣极地、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二、教学课时安排:
1.全册共33课:2.欣赏课2课。3.绘画课21课。4.工艺课8课。
5.自行补充教材2课。三、教学方法:
1.做到丰富多才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图片、影片、录象片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民间玩具和现代玩具世界(美术欣赏)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三、授课时间(2课时)
恐龙回来了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家热爱生活。二、教学重点:画恐龙和人物在一起。三、教学难点:恐龙的外形和特征。四、课时和作业要求:
1授课时间(2)课时。2画一幅恐龙和人们在一起的画面。
3构图要饱满充实,人物和恐龙动态要生动。4添加现代设备和背景。
巧救小昆虫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小昆虫的绘画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点:能把小昆虫画得最新奇。三、教学难点:把故事的结局画得更精彩。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1授课时间(2)课时。2听完故事后,画出你心中昆虫故事或结局的记忆画。
可爱的玩具蛇
一、教学目的:
教学生运用加添、绘画、装饰、剪割的方法,把卡纸制作成一条会跳舞的蛇,再添画上漂亮的图案。二、教学重点:制作方法。三、教学难点:进行装饰。
四、课时和作业要求:1授课时间(2)课时。2制作出一条会跳舞的蛇,并有美丽的装饰图案。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