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计划大全 > 正文

医院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2025/09/03计划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医院院感年度工作计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院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篇1

检验科在医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顺利完成了20xx年的各项工作,在总结科室全年工作之余,现将20xx年检验科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做好检验科学科建设

在现有人员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抽调骨干人员到上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或进行专科培训。主要拟提高我科微生物专业、分子生物学专业及产前筛查相关遗传学专业技术,加强我实验室微生物检验能力,增强我院产前筛查实验能力及为构建检验科PCR实验室作技术贮备。科室力争做到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等专业实现科内定期轮转,不断提高实验人员技术水平。

在医院协助下,努力筹建医院自己的病理科,解决临床病理相关检测及诊断。

在输血委员会指导下,努力做到输血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做到合理输血,保障用血安全。

二、继续做好医德医风和检验质量管理

加强科室人员工作及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意识。科室继续组织更多批次人员参加医院的各项政治活动和业务学习,同时加强科室自身培训。从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和服务技能上两手抓,要求职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科室重点岗位如试剂耗材管理等进行相应一岗双责培训。继续加强科室质量管理,安全生产及廉洁行医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监管活动。努力使职工做到热情的对待每一个前来检查的病人,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三、更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实现业务收入的持续增加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引进化学发光设备,将优生优育项目TORCH检测从定性升级到定量检测,更好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建全微生物实验室各种检测项目,不断加强儿科检验项目的开展,如呼吸道病毒、过敏原等检测,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积极推动我院儿科诊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科室检验技术水平,增强为病人及临床服务的能力。由于新项目的开展如化学发光等一批新技术的应用造成科室成本增加,所以在成本控制等问题上还需进一步加强,适时淘汰一批成本高、方法学落后的检测技术。将新项目新技术全面向临床推广,同时帮助解决临床正确应用新项目诊治。如搭配合理检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微生物学培养等,让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更加有的放矢。通过以上措施的开展,一方面科室成本明显减少,一方面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四、继续做好与临床联系工作

做好与临床的沟通互补,一方面弥补检验人员临床知识的匮乏,另一方面了解临床需求信息,宣传检验医学最新成果解决临床诊断中检验方面的问题。来年将加大业务学习、三基学习力度,科内人员开展人员能力比对,促进科室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

医院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办院方向,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应对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我院的服务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扎实推进医院科学发展。

二、目标

计划业务工作量:诊疗人次73万;出院病人2.4万。

业务工作效率:住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11天;床位使用率≧90%;病床周转次数≧26次/年。

医疗技术水平及质量: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特别是基础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按照《四川省第三周期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各科室、各专业继续加强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努力完成三级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的技术项目。

业务收入达到2.2亿元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43%

三、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院晋升为“三甲”医院后的工作,要切实变“运动式创建”为“持续性改进”,认真按照省卫生厅专家组在评审通报会上的要求,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评审标准》,将医疗质量、安全、服务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作为今后长时间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并做好迎接大型医院巡查的准备。

四、加强州传染病院和马道分院的运行

州传染病院运行半年来取得可喜成绩,医院将继续加强传染病医院和马道分院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肿瘤放疗科建设和原铁路医院离退休职工的接收工作。

五、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在业务量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为保证医院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医院将继续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充分调动科室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的积极性,争取让更多的患者在州内就能够解除病痛。建立以重点专科为特色,各专科蓬勃发展的新格局。

六、进一步加大内引外联工作

通过加大内引外联工作,为医院吸收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营造学术氛围创造良好条件,为宣传医院、加强合作提供良好平台。

七、进一步加强医院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进一步强化“公益性服务医院”性质,端正办院思想,不折不扣地完成政府的指令性任务;加强医院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持各项效率及经济指标持续健康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管理和分配、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加强院内学术氛围,提高各类各级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检查、督促和考核力度,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发挥好省级文明单位和州级文明服务示范窗口的作用,争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八、加大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进一步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逐步引进高学历人才,特别是引进和培养医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在院内组织中层干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水平;进一步加强业务及管理人才梯队的建设,特别是中青年业务骨干的培养和建设,逐步构建合理的、阶梯型的人才队伍。

九、发挥三甲作用,带动地方医疗水平

医院目前是州内唯一的一家三甲医院。除是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和凉山卫校的定点实习教学医院以外,今年又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凉山医院,长期担负实习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和县级以下临床医生的进修培训任务,担负州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多次圆满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医院评审为“三甲”医院使我州卫生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医、教、研工作,起好带头作用,按照省厅要求做好宁南、昭觉、金阳县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为全州医疗卫生事业多做贡献。

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

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和反腐教育活动;继续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巩固“治贿”成果;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药事管理制度;加强纪检监察和审计力度。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与开展好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社会监督。

十一、加强绩效管理,建设节约型医院

继续加强医院成本核算,逐步开展科室预算管理,增强科室和职工的成本意识和节俭意识,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价廉的服务。

十二、切实关心职工,提高福利待遇,稳定职工队伍

要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职工。在政治上,对于有管理能力的,给予委以重任,对其中表现突出的给予各种荣誉;在工作上,力所能及提供各种支持,如职称评定、外出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在生活上,给予各种关心,进一步搞高职工福利待遇。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

医院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篇3

一、加强质量控制,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特别是科室监控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强化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培训,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

2、落实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会议一次,讨论解决我院院感管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总结工作。督导临床科室定期召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

二、加强医院感染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采取全员集中讲座、针对性专题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针对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每年组织全员培训两次,主要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隔离技术,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等。让工作人员了解和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训后进行考试。对新进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对卫生员进行一次消毒隔离、物表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消毒隔离知识及日常工作中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减少交叉感染。

三、开展各项感染监测,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一)感染病例监测

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由临床医师报告,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汇总,主要关注医院感染病例聚集性发生,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时报告与处置。每周下科室了解情况,抽查病历进行,督促临床科室对院内感染病例的报告,对全院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向院长及主管院长汇报。

(二)目标性监测

根据河北省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关于开展河北省I类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的通知》要求,本年度继续开展I类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监测周期拟定为20xx年1月1日—014年12月31日,每天到各科室收集资料,定期对所有监测资料分类汇总、分析、反馈,每季度对监测进行小结、反馈。

继续开展ICU目标性监测,了解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每季度对所有监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要求,每季度对感染高风险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手术室、产房、ICU新生儿病房、导管室可适当增加监测频次;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

按规范要求对灭菌器进行监测,每季度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将监测结果下发各科室。对不合格者,下发书面通知,科室拿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后,申请二次监测。

(四)多重耐药菌监测

为了加强多重耐药菌(MDRO)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进行多重耐药菌(MDRO)的目标性监测:监测的目标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实施目标性监测。从而督促临床科室对感染患者和可疑感染患者做到有样必采,及时做细菌培养,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临床科室、细菌室对确立诊断的多重耐药菌(MDRO)要及时向检出耐药菌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及时到细菌室了解细菌培养阳性结果,指导相关科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感染管理科结合细菌室每季度公布医院常见致病菌的流行和药敏情况,并以通报形式下发科室。

医院院感年度工作计划 篇4

一、完善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

二、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记录。

三、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四、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1、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10%,漏报率<1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2、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并24小时上报感染办,科室做好记录。

3、按时做好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有质量分析和改进措施。

4、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科室主任确认后立即通知感染办,并做好调查和登记工作。

五、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对科室各类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每次培训有记录。

2、医院下发的`有关院感资料齐全,科室及时组织学习。

3、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考核合格。

六、抗生素应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医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检率>60%。

2、抗生素联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级医生意见,联合使用合理。

3、分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越级使用有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记录,病历明确记录。

4、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

5、无菌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规范、合理。

6、严格控制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七、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标志清楚。

2、专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清楚,登记齐全,交接记录保存三年。

3、输血完毕后,科室保留输血袋24小时,无异常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八、人员及手卫生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操作时戴口罩,接触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时戴手套。

2、严格执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脱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执行标准预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骤正确

5、执行手消毒指征。

6、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损伤能及时处理。

九、医院感染检查考核

1、每日由科室感染监控医师、感染监控护士针对上述相关指标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反馈给个人,以便及时改正。

2、每月填写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记录,按时填写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和质量分析、手卫生消耗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