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2025/09/04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得地

2.会用价廉物美、吸引各写一个句子;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

3.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1、2自然段。

4.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教学重点

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的方法阅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能给指定的词语正确使用的、得、地。

(2)背诵1、2自然段。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14个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运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讨论学习第1、2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4.理解蚕乡小镇恬静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揭题,齐读课题。

2.读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归纳问题: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初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①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划出三个概括小镇早晨特点的句子。完成练习题一。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完成练习题二。

3.不懂的地方打?。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新词。

2.把你认为最难写的字书空一遍。

3.检查练习题。

四、讨论学习1、2自然段。

(一)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机讨论解决。

着重理解惊醒和唤醒的意思。完成练习题三。

3.朗读训练。自由试读→说说怎么读→个别读→齐读。

4.引背。

(二)第2自然段。

过渡语:被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小镇早晨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打投影)师用饱满深情的语言描述小镇恬静的情景。

1.观赏小镇早晨的迷人风光,谈感受。

2.根据学生发言,品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段话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2)回忆阅读总分段式方法(投影:①先找出哪一句话是总起句,主要讲什么。②是从哪个方面作具体说明的?),自学。

(3)交流讨论:

a.在自学过程中你读懂了哪些问题?

b.在自学过程中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c.你认为哪些词句值得与大家共同品味。

在学生品析朗读中相机引导,重点理解。

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沿街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一些油光发亮的乌篷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座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准备背诵。

(5)师生合作,一边再次观赏小镇早晨恬静的风光,一边介绍。

五、小结。

1、学生小结学法。

2、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下节课,我们还将用同样的阅读方法继续学习课文,领略小镇早晨热闹、紧张的情景。

六、作业 :

抄写生字各两遍。

板书设计 :

小镇的早晨

《小镇的早晨》练习题

一、读课文,填空。

课文写了小镇的早晨____、________和____这三方面的特点。

二、看意思写词语。

1.光亮而透明。 ( )

2.价钱便宜物品美好。( )

三、选词填空。

1.妈妈用亲切的声音( )我,免得我上学迟到。

2.一声响雷,把我从睡梦中( )。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弄清课文层次,概括段意。

重点难点学习

生字、新词,弄清层次。

教具1、生字、词语、长句投影片;2、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备注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小镇的早晨

2、看看课题

3、出示句式:小镇的早晨是————。然后说一说。(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二、自学课文

1、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字词意思。

(3)标上小节号,想想每节讲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打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A出示生字词投影片

(一)恬静波光粼粼农副产品诱人淳朴摩托声

(二)摇撸河埠头旋涡莴笋韭菜笼子豆浆馄饨

(三)恬静节奏地平线碧绿悠闲交响乐热气腾腾

B说说词语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悠闲:闲适自得。淳朴:朴素诚实。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交响乐:比喻街道上交织在一起的各种声音。恬静:恬适安静。清澈:清净而明澈。波光粼粼:本文指湖面在阳光的'映照下,泛起鱼鳞似的波纹。

(2)检查课文朗读。

(3)理清层次,了解各自然段意思。说说课文中“小镇的早晨是——的”教师板书: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热闹、紧张}多美啊!第一层:(1—3小节)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热闹、紧张的。第二层:(4)总写小镇的早晨多美啊!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2)指导粼:左下右是“”不是“牛”,右边是“”写时应该靠拢。

四、布置作业:

齐读(1)借题思考:在你的记忆或想象中,一些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景象?

(2)课文中的小镇是什么样呢?按要求自学,同桌可商量讨论问题。自由读、指名领读齐读学生提出,讨论解决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并适当评议。

(1)齐读

(2)课文从哪几方面来写小镇早晨的?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抓住小镇早晨的特点,从“恬静”“热闹”“紧张”三方面写出了小镇的美丽。说说哪些笔画要注意的?

课堂练习:描红、临写生字。1、熟读课文2、抄写课后词语2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小镇的早晨是什么样的?

二、细读课文

1、自由选择一段朗读,思考: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围绕这句话写了哪些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第一节。(不定)

(1)学习第一节A中心句: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B从哪里可以看出恬静呢?C朗读师生对读D交流总结学法A找中心句B读句子体会

3、交流第二节A中心句: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B“热闹”表现在哪些方面?C体会用词用句的精当。D熟读成诵出示填空题,帮助学生背诵。

4、第三节方法同上。

5、教学第五节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

三、背诵课文反馈

四、作业:

五、写作特点:

1、全文先分后总,每段内又“由总到分”的顺序来叙述的。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2、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流畅。在叙述中自然流露出对小镇的赞美之情。

六、实践活动参观南郊早晨的农贸市场、街道、商店、工厂等,并按“先概述,后具体”的叙述方法,抓住某一方面特点,作口头介绍。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镇的早晨美在哪里?各有什么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美景,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具:

字卡、班德瑞弦乐,江南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

1、看有关江南的风景图片进行口语交际

2、在我们江南,有许多古朴的小镇,那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白居歇在他的忆江南里提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炎,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到底有多美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3、揭题,板题,结合识字、写字。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检查预习情况:默读课文,思考:通过预习你了解了什么?

2、轻声读文,思考:哪一段话抒发了作者对小镇的赞美之情?

3、小镇的早晨美吗?美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

4、相机指导朗读

5、自由读文,说说你喜欢的段落

6、配乐读

三、总结

1、你喜欢这小镇的早晨吗?喜欢它的`什么特点?

2、再读文

3、布置作业:读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思考:小镇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设计:

小镇的早晨安静热闹啊,多美的小镇的早晨!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淡雅清丽的散文,描写了水乡小镇特有的风韵。课上,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美,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感觉水乡小镇的魅力,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有以下两点:

1、写作方法的渗透,在课文重点句段进行适当的分析,让学生懂得将要表达的句子说得具体、生动。

2、倡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让学生有充分轻松的时间去读书,让他们自己品味文章的美。

但是做得仍是很不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研究不够,备课时没有领悟好编者的意图,所以学生的读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若能在学生读完之后,加以适当的评价,读的层次感觉应该会更好些。

2、课堂指令不够明确,语言不够简练。

3、多媒体课件运用不当,成为课的干扰。

《小镇的早晨》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词,通过学习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感受江南小镇的美。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小镇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能力目标:通过优美的画面,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合作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江南水乡小镇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继续学习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生动优美的句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段落安排顺序,学习课文,了解小镇“安静”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有没有感受到家乡越来越美了?特别是旱晨,当你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

3、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早晨所特有的景象。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到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去旅游,去看一看,听一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的美景,大家说好不好?

4、(白板出示:江南水乡)

在我国江南水乡有许多古朴的小镇,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绿树(红花)繁茂。你们瞧这便是各式各样的小船,这里的交通工具只有小船。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时,木船的摇橹声就把小镇唤醒了。

5、师:看完录像小镇给你留下什么影响?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本感受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感受小镇的美

1、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你觉得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早晨是安静的、又是热闹的,还是忙碌的)

三、合作学习,感受画面美。

白板出示:小镇的早晨图

学生细读课文,看着画面,深入理解。

自由读文,进行讨论:第2,3,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回答问题,深入分析:第2段:

学生读后回答,师板书:安静

(1)谈体会: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读懂的句子,想想喜欢的原因,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2)在学习小组里交流。

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从河面、河水、河边、河上)

(3)白板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重点词细细品味,体会小镇早晨的安静。

如:抓住“淡淡、静静、不时、悄悄、轻轻漂过、轻轻荡漾”体会小镇晨景的静之美。

(4)讨论:怎样读好这段话?学习小组互读互评。

一个“恬静”让我们体会到了很多很多,除了“安静”以外,它可能还包含着一点美,一份悠闲,一丝温柔,或许还有其他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小镇的早晨是悠闲的、恬静的,优美的,河水那么清澈、、小舟那么灵巧……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感受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

(5)白板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6)白板播放江南小调,情感熏陶:置身于美丽的江南小镇,坐在小船上,你们想干什么呢?(学生想象,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由重点词、重点句入手进行品味,体会文段中描绘的幽清、淡雅的美景,感受图画美。)

(7)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课堂训练检测:(白板出示)

(1)把词语补充完整。

()的早晨

()的露珠

(2)照样子,摘抄文中的词语

淡淡————————————————————————————————————————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镇的早晨——、——————、———————啊!

3、填写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1)()的河边停满了()的小船。(2)小船从()的桥洞中()地钻出。(3)学生背着()的书包()地去上学。

4、照样子写句子。注意转折关系。例: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1)这项工作很难做,但()。

(2)(),但()。

(学生在白板上填答案,完成后师生共同校对答案)

第二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小镇早晨“热闹”“忙碌”的特点。

2、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感受水乡小镇的意境美,增强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白板出示第一自然段

2、在细细地读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里不懂的?

3、汇报学习情况:

4、指导朗读。能把你学懂的读出来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

(2)写了哪些景物,用○圈出。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第二段)

(1)这段话是围绕“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来写的。这句话在这段中是什么句?这样的段式叫什么段式?

(2)学生说完后在白板上做批注:霞光、拱形石桥、小船、小河。

3、小组讨论。

出示问题:同学们,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一句?按照单元的提示,细细地读读,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再与同学讨论交流一番。

4、学习反馈,体会情境。

(1)你最喜欢哪句话,这句话主要写什么。你学懂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

(2)你从哪些词看出恬静的美?你为什么选这些词?(学生上台把自己所说的词语圈起来)

抓住“净、透明、带子、淡淡的、碧绿”结合插图来理解恬静。(3)指导朗读。指名读

出示图学生看图读,背读,齐读。

三、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三、四段

四、小结。

1、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闲的乌篷船,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向大家介绍这恬静的小镇。

2、用白板播放音乐,齐读。多恬静的小镇,多美的小镇,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中吗?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试背。

五、课堂检测

(白板出示检测题,学生上台完成,师生校对答案)

1、填写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1)()的河边停满了()的小船。

(2)小船从()的桥洞中()地钻出。

(3)学生背着()的书包()地去上学。

2、照样子写句子。注意转折关系。

例: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1)这项工作很难做,但()。

(2)(),但()。

3、检查背诵第2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