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糖尿病人的心得体会

2025/09/04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糖尿病人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糖尿病人的心得体会 篇1

去年,由于我们对社区糖尿病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对其较陌生,缺乏工作经验如不了解社区糖尿病控制率低的确切原因,服务流程不科学,又没有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居民用药,管理工作仅仅流于形式,结果没有调动居民参与糖尿病管理的积极性,使糖尿病建档率未能达标,控制率也较低。

今年初针对上述情况重新做出工作安排,首先是提高大家的认识:社区糖尿病管理是社区慢病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我们慢病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工作重点要放在规范化管理上,力争有起色,上台阶,使建档率、管理率和控制率达标。通过半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上半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对上半年已建档的137名糖尿病患者管理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未管理前,虽然中心社区慢病管理小组定期来指导工作,由于我们服务站自身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积极配合,场地安排、人员通知和宣传动员都跟不上,造成许多患者对参加健康教育积极性不大,同时受到糖尿病防治常识缺乏,医生用药指导不明确,未开展跟踪随访,对难控制的患者未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健康教育处方针对性不强,未督促其及时复查血糖,以及受他人治疗糖尿病的错误观念影响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都是导致我们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率和控制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今后糖尿病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经过半年来的规范化管理即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义诊咨询、用药指导和慢病管理等综合治疗措施后,把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适时监测和健康教育“五架马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糖尿病管理率和血糖控制率都有了明显地提高,它说明了“真干见实效,会干出高效”的道理。我们上半年对137名已建立糖尿病“三色表”的患者,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效果十分明显。在规范化管理前,其中99人虽建立“三色表”,但未进行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仅19名,控制率为19%;实行规范化管理后,137名建立糖尿病“三色表”(随访表)的患者,血糖正控制在常范围内58名,控制率为42%,两者前后对照,控制率提高为23%。

糖尿病人的心得体会 篇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悄悄的潜入,成为危害健康的阴影,糖尿病的科普知识,诊断治疗方法及日常生活保健与我们平常生活越来越密切。糖尿病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明显,因而身患糖尿病多时却浑然不知,直到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间。

为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意识,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我院20xx年11月08日在双龙村村委会旁,为广大百姓进行一次“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活动。通过讲座向群众们宣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还特别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向与会人员讲解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现状,仔细解释了糖尿病的病因?它是由于身体中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腺功能完全丧失以及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但是,有50%以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初期无任何明显的症状。此外,糖尿病还有一些如乏力、反复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四肢皮肤感觉异常、视力下降、性功能障碍等不典型症状需要给予注意。另外还特别向糖尿病患者提出了需要要注意几点:

一、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测定血糖;

二、坚持吃药,不能断断续续;

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多做运动,保持新陈代谢畅通。

五、更改糖尿病药物的剂量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少剂量,严防低血糖或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通过开展了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对普及与掌握糖尿病预防知识,起到了早预防,早治疗的作用。糖尿病的患者们听了今天的讲座后,个个受益匪浅,大家都说,今天的讲座对我们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很大帮助。

糖尿病人的心得体会 篇3

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控压意识,降低血糖,继而降低心脑肾血管疾病的发生;指导患者提高控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与患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医患伙伴关系,我我镇公共卫生科按照上级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技能培训》的要求,于8月24日举办了乡村医生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

活动由公共卫生科健康教育组组织,向我辖区乡村医生发出通知,共有23名乡村医生前来参加。我们向大家详细阐述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原因、饮食管理、诊疗方法、药物治疗以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使乡村医生在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大下了良好的基础。活动中包含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讲座由具体分管的副院长为大家讲解,以糖尿病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讲座明确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任务及管理目标。

此次活动的目的是明确的,组织是充分的,需要乡村医生积极参与,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提高了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诊疗水平。为糖尿病人的管理奠定了基础。

糖尿病人的心得体会 篇4

这是一个比喻。糖尿病患者像一位车夫,赶着由五匹马拉的马车前行。第一驾,饮食控制;第二驾,运动健身;第三驾,药物治疗;第四驾,血糖监测;第五驾,健康教育。控制饮食第一位,运动锻炼是关键,监测血糖勤观察,药物治疗讲科学,健康教育不可缺。

饮食控制要坚持16字:总量控制、局部交换、掌握比例、食谱广泛。金字塔食谱以粮食为塔基,约占日食总量的50%—60%。一般来说,白面比大米含糖量高,糖尿病人要多吃米少吃面。小米粥含糖量大,越熬得稠越不宜多喝。食用水果要把握4点:病情、时机、种类、数量。血糖高时,暂时不吃水果,可吃黄瓜、西红柿。饭后不宜马上吃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吃。水果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糖尿病人不要拒绝吃水果。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有力武器。散步、游泳、体操、太极拳等都适合糖尿病人。我每天坚持散步,好天气在室外,下雨刮风在走廊。即使出门在外,也要抽空散步。老年糖尿病人饭后易发困,是躺下睡觉还是坚持运动,效果大不一样。

要遵照医嘱,按时吃药或打针,不要血糖正常了就停药。要到正规的医院看病,不要轻信游医和小道消息,病急乱投医。我得病初期,走过一段弯路。由于相信一位游医,停服降糖的西药,放开饮食,连续服了8个月的中药,血糖居高不下,体质十分虚弱。再加上重感冒转为肺炎,在协和医院住了20多天,差点把命丢了,教训惨痛啊!

监测血糖如开车的方向盘,掌握和调整好它的“度”,对于控制血糖、稳定病情和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我初患糖尿病时,并不懂监测血糖的重要性。抽血怕痛、怕感染、怕麻烦,因此常常时断时续。医生说,不管病轻病重,都要定期测。高血糖不好,低血糖更危险。特别是对于老年糖友,在注射胰岛素后,防止低血糖非常重要。应少食多餐,出门带些饼干、糖果。睡前适当加点餐,以防夜间低血糖。饥饿感、手抖、心慌、出汗、眼花,都是低血糖的信号。这时就要开动方向盘(测血糖),根据血糖的情况加餐,几分钟就会缓解。

《懂与不懂大不一样》,这是我爱人曹艳芳写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她在文中说:我老公患了糖尿病,全家跟着着急。由于无知,走了不少弯路。后来,我随老伴参加了糖尿病知识培训班,两月一次,一年听了6次。听了大夫深入浅出的课,增加了不少知识。懂得了要平衡膳食,选择多品种、富含营养的食品;限制脂肪类食品,减少盐量;多饮水,少饮酒。记住了大夫的话:少吃一点,多动一点,放松一点;勤测一点,多懂一点。

总之,根据我的体会,赶好五驾马车,保持血糖正常,就可延缓、减少甚至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