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最新城南旧事阅读心得

2025/09/04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最新城南旧事阅读心得(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城南旧事阅读心得 篇1

还是十六岁的年纪,怀揣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梦想,四处闲逛。破旧的书摊是流连忘返的地方,几元钱一本的书籍是最好的承载。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映入眼帘,绿皮的封面,像极了大自然的色彩。不过,那时的我不知道林海音,没有读过她的《窃读记》,看中的是价格,仅仅五元钱而已,对我这个囊中羞涩的穷学生而言,恰到好处,可以装模作样,证明自己是个爱读书的娃。

书买回来,带到树林里,找了如此僻静的场所,是该认真欣赏精彩的内容?没有,每一个字都认识,连起来根本不懂意思。年轻的我喜欢小说,喜欢故事,独独对散文不感冒,不愿读,读不懂,觉得这样的作家都是无病呻吟,做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烦恼事。

最后的结局——崭新的《城南旧事》束之高阁,落满厚厚的灰尘。再过了几年,已找不见了踪影。

后来的许多年里,我熟悉了林海音,知道她是个伟大的作家,心思缜密,逻辑清晰,情感丰富,也许多次看到《城南旧事》。只是每一次,都是扫一眼,不屑一顾。年少的记忆太过深刻:这本书不适合我读。

几天前,同事在办公室里捧着书籍,正是《城南旧事》。我十分好奇:“这本好看吗?”她花朵绽放在脸上:“不错啊,越看越有滋味。”“真的?”“真的。”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虽然心里有些不太相信,但还是从家中找出了《城南旧事》。家中藏书较多,里面恰好有。

重新翻开,前言已经选入了人教版五年级的课本《冬阳·童年·骆驼队》,《爸爸的花儿落了》也入选了人教版八年级,已经读了不下十余遍,也一遍遍地讲解与学生听,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像是久违的游子见到了家,抖落了一身的灰尘,可以舒服地躺下,感受弥漫在记忆里的温馨。

一页页翻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立在眼前,一幕幕童年的趣事上演别样的精彩。《惠安馆》里的女疯子“秀贞”,《我们看海去》的荒园里的厚嘴唇年轻人,《兰姨娘》里的兰姨娘和德先叔,《驴打滚》里的宋妈……都是那么的亲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

原以为翻翻就完了,却没想到翻开了就放不下了,套句广告语“好吃得停不下来”。《城南旧事》虽是散文,却是小说的架构,每一章看似毫无关系,却又相连在一起,还有字里行间的.淡淡乡愁都令人欲罢不能。

每次看到妞儿,踢球的伙伴,背井离乡的宋妈……家乡的味道就氤氲成潮湿的空气。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主人公离去:秀贞意外找到小桂子,带着妞儿离开;一尊小佛像透露了行踪,年轻人被警察抓走,兰姨娘与德先叔共结连理,乘上远去的船只;宋妈坐上毛驴,消失了视线里;爸爸大病而亡,小英子的童年也彻底结束了……这是个成长的故事,这是个悲剧的故事,这更是个无奈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幅美丽的人文风景图,秀贞是疯子,小英子没有嫌弃;年轻人是个贼,却是个负责的哥哥;兰姨娘似乎有点浪,但最终找到了归宿;宋妈的儿女双双丢失,却有情有义……这是委婉的诗意,这是宁静的意境,这是美丽的中国画,这是崇高的情感价值观,这是没有半分功利心里的人间烟火味。

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思绪,一部年少根本看不下去的书,却让年近不惑的我读得荡气回肠。

感谢林海音女士,带给我价值连城的作品,带给我人文里的最好享受,带给我中年里的情感碰撞。

最新城南旧事阅读心得 篇2

早晨,我趁着空闲之际翻书柜的时候,看到了一本《城南旧事》,在我的兴趣之下,我拿起这本书,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英子的小女孩,她在北京生活,每天十分快活。与被别人称为“傻子” 、“疯子”的人一起玩耍,最后他的家人全部都离开了,只有她的妈妈带着她离开了这里。整本书把英子的快乐生活写的活灵活现,让我爱不释手。

是啊,我们的童年是多么的快乐,每天幸福的不要不要的.,但是我们的爸爸妈妈却在工地里累死累活地给我们挣钱,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眼前的一刻,不要老了才懂得珍惜。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爸妈的童年生活。爸爸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但每天生活的十分开心,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虽然被挨了很多次打,但还是开开心心的生活。妈妈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因为我的外公是当兵的,妈妈那个时候还有游戏机玩,因为家里有钱,妈妈的学习成绩非常好。那个时候上大学只需要六块钱,但是因为外公还没有回来,所以说缺钱没有上到大学,觉得十分可惜。我的童年却比爸爸妈妈的童年更加幸福,我整天生活在蜜罐里,时时刻刻享受着甜美,从不用吃苦。

记得有一次儿童节,那个时候我已经五岁了,有喜欢的东西了。妈妈带我去商场买东西,我看上了一个乐高玩具,需要三百多块钱,但是妈妈毫不犹豫地放在了购物车里面。买完东西回家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玩具,开开心心地玩了起来,妈妈和爸爸也坐在客厅里叙旧,聊着各自的童年,聊得不亦乐乎。当我和妹妹一起把玩具拼好的时候,妹妹却抢走我的玩具。“哐啷”一声,我的玩具碎了。这时,我的妈妈进来了,她帮我捡起地上的玩具和我一起拼了下去。“我们小时候可没有这些玩具哟。”妈妈边拼边说。

“可是你们现在可以玩呀。”我回答道。妈妈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只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

童年,每个人都将经历的一个时段,但是每个人的童年却大不相同,有的人出生在贫困家庭,吃不饱,穿不好。有的人出身在普通家庭,生活过得普普通通。还有的人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每天泡在蜜罐里。而我们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取得幸福的童年生活。我想了想,我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啊!

最新城南旧事阅读心得 篇3

你有没有认真观察过阳光在早上8点经过窗帘和窗户之间的缝隙时房间里那些欢呼雀跃的灰尘?你有没有为一只仅仅养过数日就死去的暖黄色的小鸡仔而痛哭流涕?你有没有每天准时打开电视机守着5点半的大风车动画?

读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在我5岁时,父亲第一次送我去上幼儿园的那天早上,我坐在那辆黑色的二八自行车的后座,不知道是去上学的我那时还手舞足蹈的很是快乐,直到父亲把我的手递给老师然后转身离开的那一刻起,我才开始感到难过,我挣脱掉被老师禁锢了的双手,朝着父亲离去的背影狂奔而去,我看见眼泪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将我吞没。我还看见,炎炎夏日的午后,你坐在教室里,头顶的电扇有节奏的'转动声和讲台上老师的讲课声共同演奏出一支名为“催眠”的曲子,同学们听的昏昏欲睡,摇头晃脑,于是老师仓促的结束掉演奏说“请打瞌睡的同学自己起来站一会儿就不会困了”。

关于童年的回忆,像正在放映的幕布电影,一幕幕在我眼前浮现开来。童年于我们而言是什么呢?我想童年应该是心底的一条永不干涸的涓涓溪流,它滋润着成年以后每一天的我。我们经历腥风血雨时,它总会用它那汩汩作响的曲调来唤醒我们那颗柔软而细腻的心。童年于林海音而言,是一本由5篇故事组成的《城南旧事》,为了让童年能在心里永存,她写下这本小说,与读者们一起分享她一些缅怀童年的心情。林先生的父亲去世时,她年仅十三岁,作为家中的长女,她开始担负起她不该担负的责任,努力渡过人生中的每一道难关,每一个进步,都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在小说中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里她讲述了,爸爸病倒之后自己独自参加小学毕业典礼,回到家中,还来不及把毕业证书给家人看,便接到父亲在医院过世的消息,林先生的童年也因此嘎然而止。或许,成长就是一场漫长的离别,书中的所有主角最终都离“我”而去,直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告别昨日的阴霾,告别胆小与懦弱。

时间不断在我们心中注入诸如“工作、结婚、育儿”之类的词汇。可如果可以的话,请给心腾出一点空间,安放好自己的“童年”,让它在你心底开出一枝七彩的花。这样,在以后每个困苦的时刻,这枝永不凋零的花就会赐予你无限的勇气,你听,它正在说“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最新城南旧事阅读心得 篇4

[城南旧事]是闻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这本书是她童年的回忆,讲了她童年的几件趣事,描述了她天真快乐的在北京城南的童年往事,那也是她最开心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故事非常细腻的描写了作者林海音那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我相信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拥有的。

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爱的一片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篇文章写了林海音小学毕业那年发生的点点滴滴,那年“我”小学毕业了,但是爸爸在医院中去世了,那年“我”想起了许多往事,包括宋妈走之前的嘱咐,还有‘妈妈’爸爸的嘱咐都证明了“我”已不再是小孩,“我”已经长大了,要帮着爸爸‘妈妈’,管好弟弟妹妹。林海音回家看到石榴落下了树,而且厨师老高又告诉她她的爸爸去世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题目十分有诗意,而且石榴就像知道爸爸去世了似的,它也从树上掉了下来。

我的`童年也非常有趣,我经常动不动就要问爸爸一些问题,在我心中有事情就一定要仔细问一问,一定要解决掉,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且有什么事就要去看一看,好似不看不行似的,一定要一看究竟,才干解决问题,在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中,玩在我心中是最重要的,凡是包含玩这个字我都要去问一问,看一看。

在作者林海音的笔下,她的童年是非常快乐有趣的,她写得也很生动,读起她的文章,她的童年趣事就浮此刻了我眼前,我还从她的笔下读出了她对童年无限的憧憬和‘热爱’,由此体会出因为她不能回到她那快乐的童年而体现出淡淡的忧伤,我还从她的笔下读出了他对童年深切的怀念和多么想一直停留在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