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2025/09/04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篇1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让我感触很深,看了标题就知道,这本书是一位父亲写他女儿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出生三个月后查出得了一种眼底肿瘤,而且恶性度很高。可是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到处求医问药,可最终,妞妞的病没有治好,一个小生命仅活了两年就离开了人世,这本书讲述了以一位父亲的眼光所看到的这短短两年内所发生的事,或许有些悲伤,有些伤感,也十分感动人心。

这本书的最后写道:"如果有人问,这本书对世界有什么意义,我无言以对,在这喧闹的时代,一个小生命的生和死,一家小家庭的喜和悲,能有什么意义呢?这本书不是有什么意义的'产物,它是给不问有什么意义的读者看的。"

对,不需要知道什么意义,只是一个父亲对已经失去的女儿的怀念。

天底下的父亲,哪个不是这样,我的爸爸也是,平时很宠我,经常带我去外面玩,他还说:"不会玩的孩子是读不好书的!"生病时,爸爸会送我去医院;下雨天,爸爸总会把伞放在我这一边,自己却淋得湿湿的;吃饭时,总把最好的部分给我。

这就是天底下伟大的父爱,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好好孝敬爸爸妈妈!谢谢这本书的作者,让我知道了许多…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篇2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一段真实经历,他用饱含深情的笔描述了他女儿妞妞短暂的一生(不到两岁),妞妞出生一个月就被诊断患有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就是我们常说的癌症,周国平夫妇刚刚品尝到做父母的喜悦旋即被抛到痛苦的深渊,在一年半的时光里他们见证一个小生命茁壮的成长,一颗小心灵完美地呈现,同时也领略到恶疾的残忍与暴戾,我是含着眼泪看完了这本书的,感动我的不仅仅是这位深情的父亲,还有妞妞这个活泼的小女婴,她甚至还不能完整地表达,“听音乐,去外外(面)”这是妞妞喜爱的',即使是病魔的摧残下仍不忘领略生活的美好滋味。这不仅仅是一个小家庭的不幸经历,它折射了人在生存与死亡、健康与疾病中深深的困惑,作为哲学家的他对这两个命题也许比常人有更深的思索,但作为父亲的他面对女儿刚刚盛开的生命花朵渐渐枯萎,他所体验的却是普遍的亲情,普遍的困惑,他在做与不做手术之间徘徊,实际也是在能否接受女儿残缺的生命间徘徊,我们该如何面对残缺的生命?

当我们失去了身体的某一部分时,是否就该放弃全部?手术会使妞妞失去眼睛,也许以后仍然会复发,不做手术却会使妞妞早早离开人世,这个选择无论对于谁来说都是艰难的,当你没领略到这个生命是多么美好时,你也许会赞同让她尽早远离痛苦是明智的,但是当妞妞用她残缺的生命来追寻生活的乐趣,坚韧地抵抗身体的病痛时,你只有深深地被她打动,这时做为父亲的你愿尽全力来帮助她,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再不是仍其自然,认为一切都是白费力气。妞妞父亲忏悔没及早给女儿动手术,因为他最初用的是哲学家的思维,慢慢地妞妞深入他的骨髓,当这个满含深情的父亲只需要他的女儿能活着就好时,一切都晚了!

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着我,因为我也是一个女孩的母亲,我的女儿10岁了,她是那么漂亮、纯真,但是从四岁脸上开始长疣状痣,这是一种表皮细胞发育过度引起的皮肤病,现在医学上都没有很好的办法彻底根治,激光和手术都会下留疤痕,也许还会复发,它会随着时间扩散、成长,虽然现在看上去还不那么显眼,想到未来,我有时心里会突然空荡荡的,感觉自己与女儿正在掉下一个黑洞,我多么希望在下坠中能够抓住些什么,多么希望她能远离这样的痛苦!我深深地忧虑着、恐惧着,而女儿此时正在无忧无虑地成长。

生活总是这样,让你出其不意地在一个拐角遭遇困境,当我问自己,你能接受生命的残缺吗,如果女儿现在正遭遇恶疾、失明、瘫痪的威胁,你肯定会说我愿意选择她只患这个皮肤病,这充其量只是美观的问题,不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这时你才会感到她能自由地在野外奔跑是一种幸福,她能观赏蓝天碧云是一种运气,我们总是在失去身体的某一部分时,才感到那一部分的珍贵,可是留恋令我们更感失去那一部分的空洞,不知不觉地放弃你还拥有着的,接受我们的残缺吧,亲爱的女儿,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美貌,你还拥有明眸的双目,完好的听力,灵巧的双手,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心灵,无论是哪一部分,只要你珍惜着,它们都能给你一个新天地,让你领略到活着即是美好!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篇3

“女儿当然不是插曲,女儿是父亲的宿命,使生存和死亡,都足够平静”,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仍记忆犹新的一句诗。无论自己的儿女健康与否,他们对于父母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永远无法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父母的宿命。因而每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亲情,又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苦难,这将会成为人生中的两项伟大成就。

在这本书中,周国平写下了女儿妞妞的可爱和可怜,妞妞的故事是他们生命中最美丽也最悲惨的故事。自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周国平在书说:“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因而他曾付出自己的一切尽心尽力地去照顾她。然而生命是脆弱的,襁褓中的妞妞却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的一岁半时间。在这一段漫长却又短暂的日子里,他不离不弃,竭尽所能地让妞妞开心。但是,在死神面前他也有着作为一名父亲无能为力的无奈与辛酸。终于,他失去了妞妞。

“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这一句话被铅印在书的扉页上,用很大的字体。这句话对于我深有感触,这该是作者多么迫切的心声啊!读了这本书,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人生在世,任何人都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千万不能忘记最平凡的幸福记在你的身边,那就是亲情。一个人必须懂得珍惜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亲情。亲情是这世界上最温暖的东西,有了亲情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也给了我们追求幸福的勇气与动力,更是遇到挫折时的一剂催化剂。因此,我们应当意识到亲情的可贵,牢牢抓住它。

看了这本书后,我的另一个感悟便是:每个人都必须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苦难。无论是少年时代的我们,抑或是成长后的我们,都会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磨难,我们都应当把它们当成是生活给我们的考验,勇于挑战,勇于承担,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才能真正克服一切困难,迎来绚丽的彩虹!

《妞妞》在我的眼中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挽歌,它写尽了一位父亲的悲痛以及生命的美好,令我不禁潸然泪下。我仅在此告诫每个人,珍惜亲情,珍惜生命,勇于承担一切苦难。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篇4

有人评价,《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位父亲用一字一句为女儿亲手垒筑的坟。

是啊,一本书承载着仅在世界上停留了一年半时光的小生命,作者记录了女儿从最初降临人间、经历确诊为癌变的恐怖、历经病痛折磨的痛苦、最终回归天堂的解脱与留恋。

而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父亲亲手垒筑的坟”,更是父亲对子女的深情的真实写照,是亲情最淋漓尽致的表达,是诗人对生命的讴歌,是哲人对生与死的沉思,是人类对病痛与苦难抗争的记载,是智者对人性的弱点的反思。

父亲与诗人

从得知妻子怀孕,周国平先生就对未来的孩子充满了期待,甚至抱有好奇与敬畏的心理,而当他亲手抱着女儿时,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悉心照料妻子与稚嫩的婴孩,当婴儿睡下后,便可以看到父亲整日守候在摇篮旁温柔的望着女儿的脸庞,贪婪的嗅着女儿身上的馨香气息。甚至退学,放弃一切可以获得功名利禄的大好时机,正如作者所言“可是,此时此刻,即使请我去某个国家当国王或者是议员,我也会轻松谢绝的”。

作为曾经野心勃勃的男人,当面对弱小的婴儿时,成了无比温柔父亲:“我愿意放弃千千万万次出国的机会,也不愿意错过你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声啼哭”,“你比一切文凭、身份、头衔、幸遇更属于我生命的本质”。

作者在此时的文风是柔如春风般的,对女儿的疼爱与怜惜四处逸散。此时的描写语言细致而温暖,一字一句都是深情的流露。总是描写到生活的细小部分,观察到女儿的每一次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声呼唤,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温馨而恬淡的世界。

面对新生儿的生命,诗人用了诗人视角去赞颂他。细腻又独特,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篇5

生命是一个过程,结果都是一样的---对任何人都是。如果以死士为背景,这个过程岂不是太可笑了吗?

夭折的婴儿,到底是一无所失,还是失去了他本漫长的一生?寿终正寝的老人,究竟是失去了他曾漫长的一生还是一无所失?都不是,无论什么年龄的死都是无法计算和比较的,因为略去过程,开头和结尾都是相同的。不过是先生然后是死,老人看过了一生的繁华和落寞,婴儿在不会留恋的年华离开,一定程度上,这段生命是一样的。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小女孩,她生命的长度仅有562天,她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飘零。多想给这个小女孩抱怨命运的不公,但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命运,就是如此神秘、荒谬,而又不可轻视,如果有人问:妞妞幸福吗?

不幸福,这是我首先想到的,但我同时也会犹豫,因为世上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妞妞又是幸福的,她有一个深深爱着她的父亲,她实在不知留恋生命的年岁离开的,这或许又是上帝给她的`恩赐。人生没有绝对的幸与不幸,上帝只是给了你生命这个整体,生命的起始终结一样不能少。你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如果坚持绝对的看待一个事物,是不是很愚蠢呢?

解成是鸡尾酒中的物质,它们可以被稀释到生活这杯生命连同他的快乐和痛苦都是虚幻的——这个观念对快乐是一种打击,对痛苦未尝不是一个安慰。所以说,妞妞不是可以用幸与不幸来衡量的生命,她只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过客——其实我们哪个人又不是呢?。她走马观花的看完这个世界,没有留恋更不存在遗憾。一定程度上快乐和痛苦可以理淡酒,也可以直接被放进浓浓的酒精。生命、快乐和痛苦始终都在不同的比例间来回的徘徊着。

周国平——一个父亲,他把对女儿的爱写入书中。他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座坟。我垒筑它是为了离开她,从那里出发走向新的生活。一个父亲的爱是如山般沉重的,周先生却用土又把这沉重的山给掩埋了。

人生,哪怕是走一个过程,也该走圆满。惜时、惜爱、惜一切,因为当你失去时,就真的失去了。佛说看破红尘,但也该陷入生命;我说快乐生活,但也该珍惜一切。

莫让过程成为遗憾,当身边的东西开始慢慢离开时,是否还能慢慢品味它曾经带给你的一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