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优秀说课稿
老地方整理的《古对今》优秀说课稿(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对今》优秀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6、
(1)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
“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
(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
“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8、
(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教学反思】
本课是识字教材,教学目标主要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正确规范书写生字为重点,积累并运用识字方法,为今后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复习学过的'对韵歌引入,让学生再次感受对韵歌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揭示课题之后,相机指导生字“古”的书写,分散识字。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抓住“暑、晨、朝”三个生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图片、结合字理或联系实际等方式记认生字字形,理解“朝霞、夕阳、酷暑”等词语,能够化抽象的汉字为具体形象的事物,降低识字难度,让学生更容易识记。
随文识字环节,通过讲解字源的方式,引导学生记认“寒、夕、暮”的字形,理解它们的意思。并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表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有效落实第4点教学目标。在充分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再次回归整体,在有节奏地诵读韵文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落实了认识生字的教学目标。
在书写环节,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结构上和字形上的异同点,结合生字意思熟记字形,有利于提高生字书写的正确率。通过重要笔画的指导,促进学生把生字写得美观匀称,突破写字的难点。
《古对今》优秀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色。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韵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指导学生发现对子歌中的特点。
(1)字数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天气与天气对。
四、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
6、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今——()圆——()暖——()
五、学习生字“古”“凉”“细”
1、出示生字,观察占格、结构。
2、教师讲解,范写。(绞丝旁的笔画分布)
3、学生口述、书空。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5、集中纠错讲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生玩游戏对对子导入。
二、研读课文,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对子。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霞—夕阳”两对词。
4、结合识字1冬雪与秋霜的图片,理解“雪对霜”。
5、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三、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对子,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四、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读出节奏)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五、指导写字
1、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古(十口)凉(冫京)细(纟田)李(木子)
语(讠吾)香(禾日)夕(多—夕)
2、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教师范写,讲解“李”“语”“香”“夕”。
(1)“李”“香”的竖要短。
(2)“夕”的撇要与横撇齐平。
3、学生书空、描红、临写,教师巡堂指导。
7、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对今古—今晨—暮桃—李
圆—方雪—霜柳—杨
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
春暖—秋凉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激发学生收集对子的兴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字词对起来。同时,学生在边读边悟的过程中了解了对子中描写的景物,从而感受到了对韵歌中的意境美,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对今》优秀说课稿 篇3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一)揭题,书写古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古对今》
2、齐读课题。指导书写“古”。
(二)师范读,生认真听。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3、检查读文。随机正音
二、细读对子,感受画面美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学习“圆”
(1)引导发现古代和现代钱币的区别
(2)读好“古对今,圆对方”
2、学习:严寒酷暑凉
出示四个词语:“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这四个词语。
(1)学习“寒”
字理识字学习“寒”。并给“寒”扩词。
寒是冷,那严寒就是——非常冷。
指导读好词语。
那酷暑是什么意思?——非常热。
读好词
(2)学习“凉”
a、凉的偏旁是两点水。两点水的.字跟什么有关?
补充带两点水的字。
b、指生读秋凉,齐读。
3、指导朗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读:第二小节。指生读。
学习:晨细朝霞夕
(1)晨就是早晨。暮就是傍晚。
(2)细。指生说记字方法。
细雨和“小雨、大雨、暴雨”哪个词语意思更接近?
和风和细雨也可与组成一个四字词语。一起读
出示:朝霞、夕阳。
什么是朝霞?什么是夕阳?
出示图片,早晨的霞就是朝霞,晚上的霞是晚霞。
指生读,齐读。
指导读好这一小节
(三)学习第三小节。
出示第三小节。指生读。
1、学习:杨。
师:第三小节中的生字
出示:杨。
图:这就是杨树。所以是木字旁。
有木是杨树,伸手是表扬,有土是操场。
2、出示图片及句式:春天来了,黄莺在唱歌,燕子在跳舞,这就叫“莺歌燕舞”。
生练习用句式说话:
春天来了,小鸟xxxxx,花儿xxxxx。这就叫xxxxx。
读词——鸟语花香。
3、指导朗读,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音律和谐,引导读出节奏
1、引导发现韵脚
2、配乐拍手齐背。
四、拓展延伸。
读得那么好,试着对一对好不好?
日对xx,鸟对xx。
春花对xx,高山对xx。
五、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李和香。
1、观察字形
一看结构:上下结构
二看宽窄:
三看重点笔画:撇捺
2、师范写,生练写,展评。
三、总结作业:
课下把《古对今》背给爸爸妈妈听。
《古对今》优秀说课稿 篇4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凉”“夕”“细”“语”四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生字。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对“对子”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讲解法 示范法 情景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 自主探究法 朗读法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对韵歌》导入
1、理解“对”字
教师出示上学期所学课文《对韵歌》,同学们拍手诵读。
师:这是一首“对韵歌”,这里的“对”是什么意思?(相对,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都能用上“对”,如“黑对白”、柳绿对桃红)
2、师介绍中华特色文化--对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对今》这篇课文里就有许多对子,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3、自由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
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本课“二线格”的生字
(1)读准字音:
a.全班齐读、小老师带读等多种方式读生字。
b.学生提醒要注意的`读音。
(2)识记字形
学生采用“加一加”“编故事”“猜谜语”等方式识记字形。
(3)“桃花朵朵开”游戏巩固生字。
(4)把生字送回词语朗读、去拼音朗读词语
5、齐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教师用图片依次引出“夕”“凉”“细”“语”四个字
1.请学生分别说出四个字的结构。
2.找出压线笔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教师再次范写,学生书空。
5.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部分作品,师生共同评议。
7.修改。
8.为生字组词。
(四)作业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大,认识了12个生字,会写7个字,还学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对子歌。其实呀只要你善于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对子。
1.背一背对子歌给爸爸妈妈听。
2.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对对子?下一节课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找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