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2025/09/05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

图片

一、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孩子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校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活动主题: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三、活动目标:

1、让孩子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使孩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孩子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根据孩子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孩子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自带各种口味的煮熟的粽子。

五、活动过程: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介绍端午与屈原的故事。

提问:今天是什么节?大家一起念儿歌《五月五是端午》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门插艾香满堂,龙船下水喜洋洋。

2、老师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屈原是如何爱他的国家,又是怎样投江的。

3、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枣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4、组织孩子品尝粽子,观察粽子外形、讲述粽子的口感味道。

5、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学校与家庭互动的常态建设,学校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端午知多少"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又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二、活动日期:

端午节,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三、活动地点:

教室

四、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五、活动内容:

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4)、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为什么要插艾叶、包粽子?

2、各班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可以让学生办一期手抄报及图画粘贴,每班上交五份材料。

3、高年级学生可利用端午节活动时间进行端午知多少征文活动。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3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现将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标

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端午节期间开展以下活动: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三)动手操作

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1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孩子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三、活动过程及时间安排

(一)安排家长从周xx起,1、跟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事先准备好通知条,发给家长)

(二)区角创设(建议两天)。

(三)知识学习: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四)包粽子,做荷包,编五彩线。

(五)品尝粽子,挂荷包,带五彩线,学习儿歌。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捏橡皮泥的形式学习包粽子,使孩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2、让孩子通过活动,、增强孩子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来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二、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粽子,引导孩子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粽子的基本特征(孩子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孩子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教师重点引导孩子怎样包粽子、特别是粽子的形态。

3、孩子分组制作粽子,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活动。教师重点引导孩子做粽子的形状,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孩子。

4、启发孩子可大胆设计不同的粽子。

5、将孩子自己制作的粽子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孩子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粽子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6、活动结束,收拾材料。

三、活动小结

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孩子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请孩子动手做粽子时,孩子都欲欲而试,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虽然有的宝宝做出的粽子不像什么粽子,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孩子不在乎最后的`结果,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活动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制作粽子后,孩子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但是孩子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是怎么穿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孩子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本次活动中孩子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通过活动,使孩子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学校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