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劳动节美术活动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小班劳动节美术活动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劳动节美术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劳动节的含义,认识各种劳动工具,体验劳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或实物(如扫帚、抹布、钳子等)。
2、绘画材料(彩色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3、劳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劳动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劳动场景和劳动者使用的工具。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劳动的意义,让幼儿知道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我们应该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二、认识劳动工具
1、教师出示各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使用劳动工具的动作,感受劳动的.乐趣。
三、美术创作
1、教师指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劳动场景,可以是自己参与劳动的场景,也可以是看到的劳动场景。
2、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细致描绘。
3、绘画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交流。
四、活动总结
1、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感。
2、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劳动习惯。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擦桌子、扫地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
在家园共育方面,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幼儿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共同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小班劳动节美术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教师的帮助支持下大胆、自然地向成人问好,向人们表达节日的祝贺。
2、幼儿学会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初步了解他们的工作。
3、增强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感恩之情,知道尊重普通劳动者。
二、活动准备:
1、联系轻轨站工作人员、警署、超市和敬老院工作人员。
2、活动前相关知识的了解、丰富。(如:五一节的由来,轻轨站、警署、超市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都要做些什么工作)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
2、整队出发慰问两处的劳动者,帮助孩子发现正在工作的'人。
3、幼儿将自己的慰问礼物送给正在工作的人,并对接受礼物的人说一句好听的话。(教师根据幼儿的特点可以帮助孩子一起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去送——这个环节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
4、返回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向谁慰问了,是自己主动完成慰问任务的、还是通过别人的帮助完成的。
时间:4月30日慰问地:星岛渔港上海边防检查站炮兵部队
活动目标:
1、参观星岛渔港和上海边防检查站,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感知他们工作的辛苦。
2、向星岛渔港和上海边防检查站的工作人员送花,代表幼儿的节日慰问和尊敬。
活动准备:
1、事先分别联系上述两家单位,向单位负责人表达我们的活动设想,取得他们对我们此次活动的支持和配合。
2、幼儿人手一支鲜花。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整队,交代活动要求。
二、参观星岛渔港、上海边防检查站、炮兵部队了解不同单位人们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
三、通过倾听相关人员的介绍,进一步感知人们工作的辛苦。
四、幼儿向工作人员赠送鲜花,表达对劳动者的尊敬和节日的祝福。
【祝福语】:叔叔(阿姨),你好!我是长征幼儿园大一班的xxx,你们辛苦了,我把花送给你,祝你劳动节快乐!
小班劳动节美术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小小巧手,庆祝劳动节”
二、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知道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2. 技能目标: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学习运用各种美术材料进行创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初步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
三、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笔、水彩颜料、画笔、棉签、废旧报纸、纸杯、毛线等美术材料;劳动工具(如小扫帚、小铲子、小水壶等)图片或实物模型。
2. 环境创设:布置“劳动光荣”主题墙,展示各种劳动场景及劳动者的图片,营造节日氛围。
四、活动过程:
环节一:导入——认识劳动节
1. 教师以故事、动画或图片形式介绍劳动节的`来历,强调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
2. 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见到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以及他们的工作内容,让幼儿感受到劳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环节二:创作活动——“我心中的劳动者”
活动一:手工制作“劳动工具”
1. 展示劳动工具图片或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其形状、颜色等特点。
2. 提供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指导幼儿选择一种劳动工具进行模仿制作,如小扫帚、小铲子等。
活动二:绘画“劳动场景”
1. 鼓励幼儿回想或想象自己参与劳动的情景,如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浇花等。
2. 提供画纸、彩笔、水彩颜料等,指导幼儿将这些情景绘制出来,注意画面布局和色彩搭配。
活动三:立体拼贴“劳动小人”
1. 提供废旧报纸、纸杯、毛线等材料,引导幼儿利用撕、剪、卷、粘等方式,制作出代表劳动者的立体小人形象。
2. 鼓励幼儿为小人添加劳动工具,使其置身于特定的劳动场景中。
环节三:分享与展示
1. 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创作思路和所表现的劳动内容,教师和其他幼儿给予积极反馈和赞美。
2. 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劳动光荣”主题墙上,共同欣赏、感受劳动的美和价值。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家中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整理玩具、擦桌子等,并请家长记录下孩子的劳动瞬间,带回幼儿园分享交流,进一步强化劳动意识和习惯。
小班劳动节美术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劳动节的意义,知道劳动是光荣的,并尊重劳动者。
2、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3、增进幼儿对劳动场景的认识,激发对劳动者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1、劳动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绘画材料:画纸、彩色笔、水彩颜料等。
3、范例作品:一些表现劳动场景的绘画作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播放劳动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
引导幼儿讨论劳动的重要性,以及劳动者们的辛勤付出。
二、观察与讨论
教师出示范例作品,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提问:“画面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劳动的?”
让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劳动场景,如爸爸妈妈工作的样子,或者自己在家里帮忙做家务的情景。
三、绘画创作
教师指导幼儿构思画面,可以画自己熟悉的劳动者,或者想象中的劳动场景。
提供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注重细节描绘。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
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幼儿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面上。
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鼓励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总结活动,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强调劳动的价值和劳动者的'伟大。
五、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劳动者,体验劳动的乐趣。
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工厂或农田,让幼儿亲身体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美术活动,幼儿不仅了解了劳动节的意义,还通过绘画创作,加深了对劳动场景的认识。同时,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激发了他们对劳动者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