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猎人笔记》有感

2025/09/05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读《猎人笔记》有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猎人笔记》有感 篇1

寒假我读了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它是一部随笔性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以一个猎人打猎途中的见闻为线索,刻画了各种人物形象:地主、管家、磨坊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这是对农奴制度无言的控诉。

打猎的场景在我的印象中是残忍的、惊心动魄的,四处逃窜的小动物,震耳欲聋的枪响。这一切在屠格涅夫的笔下都不存在,他用优美的文笔给我呈现出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打猎场面。风景的描写极具画面感,日月星辰、蓝天白云、晨光晚霞在他的笔下生趣盎然。人物刻画更是成功,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人物的灵魂,勤劳自信的霍里、热情浪漫的卡利奇内、纯真善良的卡西扬······这本书让我越读越喜欢。

佩诺奇金是书中一个典型的地主形象代表。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表面看起来斯文有风度。然而在这一切美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贪婪蛮横的内心。没有人愿意去他干净整洁的家,因为那里弥漫着一种可怕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天下乌鸦一般黑,地主都是残暴的,他们有的对农奴非打即骂;有的对他人的土地强行占有;还有的没事找事想尽办法折磨农民和仆人。农奴在他们的统治下过着生不如死的悲惨生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作者笔下出现了一系列有思想有才干的农民形象,我从他们身上似乎看到了农奴制度下俄国的希望。《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中,卡西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头脑聪明,善于思考,是个很讨喜的农奴形象。他身材瘦小,不善于干活,但是他却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他是大自然的宠儿,他能和各种鸟儿说话,他会用野草治病,他爱大自然的一切。平时沉默寡言的他一旦打开话匣子便滔滔不绝,他能说出许多富有哲理的话,他的思想高度绝非一般农奴可比。

《猎人笔记》让我体会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地主们锦衣玉食却残暴贪婪,整个统治阶级都很卑劣。而在这种高压统治下却有一群地位卑微仍旧心怀美好希望的农奴,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却有着金子一样的品格。

读《猎人笔记》有感 篇2

当翻阅完《猎人笔记》的一瞬间,我的内心不由得被屠格涅夫笔下的人物所感动。作品完美地赞扬了农民们纯朴善良和真挚的品质,更揭露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贵族地主们的丑恶嘴脸。

书中讲述了作者在四处打猎的过程中所看到的一切,刻画了地主、管家、磨坊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等众多形象。

景物描写也是本作品中的一大亮点。其中日月星辰、天空白云、晨光暮霭、雨露风霜尽收眼底。还有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树林原野、香花野草、禽兽鱼虫,在屠格涅夫妙笔下无不显得很诗趣盎然。作者那情景交融、生动、形象的描述定会让你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佩诺奇金是全书中刻画最出色的地主形象之一。此人受过“良好”的教育,颇有“绅士”风度。他谄上欺下,惨无人道,他表面客气,实际奴仆们稍有不周,便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独院地主-奥夫谢尼夫是我最喜爱的人物,他不是富翁,但让人敬佩,不摆谱。在1840年粮价疯涨,闹饥荒的年代,他把自家储存的粮食都给周围地主和庄稼人分了。哎!同为地主,他们的思想,行为,简直是天壤之别!

另一个让我深深感动的是活骷髅-露凯丽娅,她原先是一个能歌善舞,笑声明朗的美丽姑娘,是众多小伙子爱慕的对象,后来因从高台阶重重摔下,而导致全身瘫痪,由于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而成了一只枯萎的花苞。当灾难与厄运不期而至时,露凯丽娅没有自暴自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和平幸福的向往。

现在,我为了自已能生活在平等、自由、开放、富强的中国而庆幸。“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后悔”。曾经我能在双手磨破的情况下继续苦练吉他,我更能在烈日炎炎,高达38度的高温下坚持“魔鬼”般的军事训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始终激励着我挑战自己。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再大困难都不会轻言放弃,勇攀高峰。

《猎人笔记》被称为“一本燃烧着火种”的书,大有燎原之势,让我受益匪浅,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前进。

读《猎人笔记》有感 篇3

一直在看欧美的作品,很少看俄国的作品,好像就去年冬天的时候看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和《白夜》,现在那两部作品的具体内容已经被我忘得差不多了,除此之外好像就没有再看其他的东西了,哦,好像还有一个俄国诗人写给女人的一部诗歌。

会看《猎人笔记》是因为在另一本书中看一个作家提起,那作家很喜欢那部书,而且《猎人笔记》的作者——屠格列夫,所以在图书找书的时候看到它就顺手拿了回来。

刚开始翻了两个故事,觉得没有意思,毕竟我对打猎那种事没什么兴趣,不过看着看着就觉出味来了,书中的语言很吸引人,每个故事都描写得很细致,可以毫不费力地跟着作者的笔看到每个地方的一草一木,每一只山鸡,每一匹马,每一个人,每一朵小花,都是活生生的,大师就是大师啊,观察力就无人能及了,不要说其他的了。看这样的书感觉给自己的心灵洗了个澡,在大自然中泡了个舒舒服服的自然浴,灵魂都是轻飘飘的。相比较前几天看的《幻灭》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看《幻灭》让人觉得胸口发闷,有口气被憋住了,而看《猎人笔记》就好像有人请我吃了一顿味淡但又很可口的日本料理。

至于《猎人笔记》具体讲什么,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翻翻,绝对会不虚此行。书是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小故事被一条主线牵着,主要围绕农奴与地主展开。作者以打猎者的身份讲述每一次外出的所见所闻,从文字中不难看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的同情,对上层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的批判。

其中我很喜欢的故事《约会》、《凋零的夏娃》、《白净草原》、《歌手》、《车轱辘响》,但也并不是说其他的故事不好,只是人的喜欢是有容积的。就譬如说,世上有很多很好的男人,可不能因为他们是好男人,我就有义务喜欢他们每个人,道理就这么简单。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很累很累,什么都不想干,一句话都吝啬说,甚至谁都不愿意理,很多时候自己也搞不清楚这些无厘头的情绪。我想要是这个时候看看那些清新的词句,说不定所有的坏情绪就会被赶走,回复平静。

有些文字是可以平复人的情绪的,跟着文字去旅行,没有国际,也不要花钱,烦恼也顺便忘光了,多好啊!

读《猎人笔记》有感 篇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关键是要读好书。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做《猎人笔记》,我觉得屠格涅夫这本《猎人笔记》对我帮助很大。《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这部以描写俄罗斯人民诗意鲜明的短篇特写集进入了俄罗斯古典文学宝库,并在国外拥有众多的读者。我在读《猎人笔记》这本书的时候,仿佛与作者屠格涅夫融为了一体,一起度过一种全新的田猎生活。

“不公平”这是我读完这本的时候对俄国社会的第一印象。地主们身上穿着绫罗绸缎,农奴们则要每天穿着整洁的“制服”为的是给主人争面子。地主们衣食无忧,而农奴们则要起早贪黑为挣得面包干活。地主们的餐桌上都是山珍海味,而农奴们则是有了上顿没下顿,只有到过节才能讨到馅饼。地主们常为一点小事打骂农奴,而农奴们只能吞声吐气,连声诺诺……

此书中俄罗斯人民的性格特点的差异和对国家的热爱让我大吃一惊,书中有两个农奴给我的印象很深——霍尔和卡里内奇。虽然他们两人对人生的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一个贴近社会,比较实际;一个热爱大自然,比较烂漫,但是他们两却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屠格涅夫在书中有这么一段:“彼得大帝本质上是俄罗斯人,恰恰在他的大胆改革中说明他是地道的俄罗斯人。俄罗斯人坚信自己的力量和毅力,俄罗斯人不惜牺牲自己:他很少留恋过去,勇敢的瞻望未来。凡是好的——他就喜欢,凡是合理的——他都接受,至于是哪里来的——他并不在意。”

合上书本,默默的品味这深刻的一段,不免深有感触、深有收获。仔细联想现在:多少人因为缺乏自信而失去成功的机会;多少人会为了祖国的尊严或自己坚信的信念遭到侮辱时而不惜牺牲自己挺身而出?有多少人只会留恋过去,总会在别人的面前炫耀“自己的历史”,尽管他们明白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却无法挺身面对未来;有多少人会因为私人的仇恨或所谓的妒嫉而把别人正确的做法或观点想方设法地进行抨击……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也要向俄罗斯人学习:少留恋过去,勇敢的瞻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