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黔之驴读后感

2025/09/05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黔之驴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黔之驴读后感 篇1

近读柳宗元《黔之驴》,我忽然悟到;千百年来,人们在“驴”身上加的那些骂名实在是诬蔑不实之辞。现在,大有为“驴”正名的必要。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请读《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驴的本能是拉磨的,但是无车可拉,无磨可推,当然不可用。既不可用,当然也就无显其能。

“驴”到黔是其自觉自愿的吗?非也!柳前辈说得明白;“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显然,驴的悲剧是好事者造成的,但是人们却把所有的罪名加到了驴的身上。这实在是千古奇冤。黔驴枝穷的.责任不在于驴,而在于好事者。山此,我又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才的遭遇,何谓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尽显其能,并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便是人才。那么人才怎样才可以尽显其能呢?那就需要有人才的用武之地。大家都知道;人人有其长,人人也有其短。现在生活中也不缺乏这样的实例。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如果他不去中闰数学研究所,而是在北京某数学讲坛上度过这一生,恐怕他也难逃黔驴技穷的厄运!只有尽其用,方可显其能。也正因为如此,百年前的龚白珍才会向人们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黔之驴的悲剧,现实生话中的实例,难道也不能给我们一点点启发吗?

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人才在哪里呢?人才就在我们身旁。只要我们能人尽其用,就可以人显其能,人成其才。但愿我们能人尽其用,不至于使类似“黔之驴”的悲剧在今天发生。

黔之驴读后感 篇2

我不得不感叹《黔之驴》真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啊,这篇文章讲述在贵州一个地方没有驴。可是偏偏有个多事的人要运送驴进去,结果运到以后发现驴没有什么能耐,于是就把驴搁置在那里。结果当地老虎看到驴,老虎从来没有见过这个东西,开始就害怕,后来就慢慢习惯了驴的存在,最后老虎吃了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生活当中真正有本领的.人往往显得很胆小很怕事,而那些外形庞大,德行很好的人很有可能就是没有什么能耐的。而当这类没有能耐、外形却很有派头的人遭人全然看穿的时候,这个人也就到了要覆灭的时候了。

通过阅读《黔之驴》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其实文章当中讲述的那只老虎不恰恰像是三国演义当中的曹操吗?曹操一生阴险狡诈,在外人看来曹操不过就是一个艰险小人,可是曹操最终还是完成了大业,建立了魏国,这不恰恰反映出曹操的实力吗?反观袁绍、公孙瓒、袁术之辈,外表看起来实力雄厚、品行端正,可是未必真是如此。

总之,这篇文章不错,我才学拙劣不能够领取其中所涵盖的更深意思。

黔之驴读后感 篇3

在空闲的时候翻开了《文言文全解》,阅读了《黔之驴》。

它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期写的一组寓言《三戒》中的一则,作者在文中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当我读到“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避林间窥之”,我本人十分认同它的做法.遇到自己不认识的事物,要善于利用自己那珍贵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探个究竟,这也是一种学习.同时我们要避免一切的伤害,不要伤害到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

当读到“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我想虎并没有被驴吓倒它那强烈的好奇心,继续勇敢得探讨,最终也会看到真正的事实。

其实世上许多貌似强大的事物,实际上往往是最虚弱的,它们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世上真正有实力的人不在乎他人对他的看法,他只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相反,世上最虚弱的人最在乎他人对他的评价,别人言语上的抨击就足以把他打垮。

我更欣赏虎的做法.在貌似强大的事物面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它敢于了解强者的一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啊.从虎吃掉驴的角度理解,可以理解成对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面对是勇敢的表现,逃避是懦弱的表现.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黔之驴读后感 篇4

《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今天有空闲的时间,我又翻开了《三戒》,去品读《黔之驴》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黔之驴》这则寓言,讲的是一只驴被一个好事者带入贵州又放到山下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切都起源于好事者的想法。如果好事者没有这个奇怪的想法,驴的命运就不会有这么悲惨了。说不定,驴仍然过着虽然平淡但属于自己的生活。

好事者突发奇想,把驴带入了贵州,却没有让驴去做它擅长的事情,这分明就是不识材、不会用材了!人家伯乐都可以发现驮车之马是可用之材,使驮车之马脱离大材小用的困境,而好事者却没有发现驴的长处,还觉得驴一无是处。这个道理,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道理上是一样的。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用人之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做他擅长的事情,才是人尽其才。

话又说回来,这好事者就是要将驴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应该事先将保护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驴,使驴不会落入老虎的利爪,成为老虎的食物。不然的话,驴也不会因为技穷成为千古笑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