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优秀方案 > 正文

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2025/09/06优秀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教学比赛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我园办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培养一批具有扎实教学技能、富有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幼儿骨干教师。我园根据《关于开展龙文区首届公办幼儿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龙文区区直机关幼儿园教学技能比赛活动方案。

二、参赛对象:

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在教学一线2年以上教龄(从毕业算起)的所有老师。

三、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包括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片段教学、教学活动评析,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参赛者须参加所有竞赛项目。

四、比赛项目说明: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片段教学

1.比赛方式:根据指定的活动内容,设计一份简要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计划并进行面对评委的现场教学。

2.比赛时间:活动设计40分钟,片段教学10分钟。

3.比赛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依据,体现《纲要》理念,教育活动设计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能够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组织教学(片段教学不用多媒体设备、教具、挂图)。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评析

1.比赛方式:观看幼儿园教育活动视频,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活动进行评析。

2.比赛时间:观看活动视频30分钟,撰写活动评析40分钟。

3.比赛要求: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建议。

(三)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

1.比赛方式:根据提供的案例,解读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支持策略。

2.比赛时间:撰写40分钟。

3.比赛要求:根据儿童发展知识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案例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全面解读,提出支持策略。

五、比赛项目及权重

满分100分,其中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占25%)与片段教学(占25%)、幼儿园教育活动评析占25%、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占25%。

六、比赛时间及地点:

1.时间:20xx年11月18日上午9:00

2.地点:比赛现场——四楼会议室

备考室——教研室

候考室——教师办公室

七、人员安排:

1.场地布置:桌椅、LED背景(负责人:陈文宛、陈佳)

2.拍照:待定

3.评委:李雪恋、陈文宛、庄静峰、陈佳

3.公众号制作:中一班

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篇2

为提高广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他们快速专业化成长,培养一大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按照学校工作计划,特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一、 参赛教师

1. 所有购买服务的教师和35岁(含35)以下的在编教师。

2. 免赛条件

① 代表学校参加校外比赛课、示范课、展示课的;

② 因个人身体原因不能参赛的'。

以上人员要先向教科室申请,经学校研究同意后方可免赛。建议大家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尽量都参赛。

二、 比赛时间:从3月19日开始,到4月10日前结束。

三、 小组划分

比赛分三个小组同时进行。

第一小组:严永芳、侯丽娟、黎明、陈昱滢、王超然、张慧华、幸彦婷、黄明英、张璐、蔡凌燕、滕佩珍。

评委:韩世国、杨红芸、罗慧娟。

第二小组:孟婷婷、王琴、孙景干、廖俊辉、王雪园、林妙璇、欧阳佳、吴洋、杨洋、苏靖、陈华爱。

评委:杨一平、陈君、杨斌。

第三小组:曾秋菊、冯文仙、陈都、许粤宁、王凯玲、戴 琛

陀丽华、孙颖、李丹夏、魏纯子

评委:吴雅晴、李岳、杨慧芳

四、 评奖与设奖

1. 评委打分用百分制,计算三个评委的平均分为选手的最后得分。

2. 各组50%获一等奖,50%获二等奖,由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五、申报上课信息

请参加比赛的老师在3月16日前分别向各小组负责人申报上课信息(课题、时间、地点、班级等),小组负责人制定比赛课安排表。各小组负责人为:第一小组由罗慧娟代劳,第二小组杨一平,第三小组吴雅晴。

六、 其他工作

1. 吴雅晴负责制作评分表、统分表。

2. 各科组长做好听课签名工作。

3. 宣传报道:李岳、何利才、张璐。

4. 有需要录像的老师向许哲峰申报,由许哲峰统筹安排。

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篇3

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能力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在本学期开展“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比赛活动。

一、比赛时间:

本次活动分2个阶段:10月8日——10月30日为备课组初赛阶段,11月3日——20日为校级决赛阶段。

二、参赛对象:

参赛老师以40周岁以内(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全员参加,40周岁以外鼓励参加。

三、活动程序及有关事项:

(一)第一阶段:

1、10月8日——10月30日,备课组进行初赛。按照备课组参赛人数的.25%评出决赛教师,参加校级决赛。

2、初赛可结合备课组“每周一课”进行,评委可以是本备课组全体成员,也可以请本学科其他备课组老师参与。评分标准参照“教学比赛活动评课、打分记录表”要求。

3、备课组在10月8日之前排好课表报年级统一协调、公示。

4、11月2日前,各年级将初评结果报教科室(年级初赛结果在年级橱窗展示),便于协调校级竞赛课的评委和日程表。

(二)第二阶段:

1、11月3日——11月20日,校级决赛。

2、学校成立评委组评课。最后得分由校评委组、听课教师(本学科当节无课老师必须参加听课)和学生测评三部分组成。(分不同权重)

3、每组相应由1位学校中层干部牵头负责,学校领导分工督查。

4、11月下旬,学校总结表彰。

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篇4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

为了提高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同时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由教育部西南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联合组织了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大赛。北碚区的每个直属学校和镇教育中心均参加了此次大赛,并得到了广大数学教师的`踊跃参与,共收到181份教学设计。经过评委的认真评选,评出了一等奖35名,二等

将42名,三等奖59名。

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篇5

一、比赛活动形式:

各教科室按总人数50%,现场抽出比赛教师,随机进行电子白板一项技能测试。

二、活动具体安排:

语文组达标比赛

四月二日 周二上午第3、4节 地点:美术教室1

主持人:张萍 评委:吕勇、张磊、李鲁滨

教科室参赛人员数: 18 抽测人数:9

教科室参赛人员名单:

高晓燕、赵梅琳、朱小芬、张金燕、常云莎、王慧、王真、胡丽萍、刘淑香、毕建平、侯庆岩、毕益波、韩敏、王静、赵云龙、毕玉霞、孙艳清、袁晓敏、吴彬

小学科组达标比赛

四月三日 周三上午第1、2节 地点:美术教室1

主持人:赵梅琳 评委:王静、孟小海、毕建平

教科室参赛人员数: 25 抽测人数:12

教科室参赛人员名单:

彭雁、毕义忠、王晓忠、沙青青、邵红蕾、李峰、张树荣、刘爱波、李燕、籍志娟、王明霞、苏克敏、张磊、李鲁滨、宣妍敏、李欣欣、岳阳、马红娜、李桂云、韩海峰、郭聪聪、王春燕、吕勇、王纪、张学光

数学组达标比赛

四月三日 周三下午第1、2节 地点:美术教室1

主持人:李桂云 评委:王晓忠、苏克敏、岳阳

教科室参赛人员数: 10 抽测人数:5

教科室参赛人员名单:

孟小海、高娟、王明晓、张萍、李翠翠、王其波、常云智、屈俊华、宣小芳、范慧璇

三、比赛考核说明:

1主持人注意核对应参加抽测教师人数、姓名。

2主持人现场抽出参赛人员及试题、公布抽测试题题号及内容、评委登记姓名,抽测教师操作。

3抽测教师所有操作要求独立完成,不允许其他人场外指导。

4考核按操作要求步骤进行,使用工具准确合理,5分钟内完成记为达标,未完成记为未达标。

教学比赛活动方案 篇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课程理念很好地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帮助大家尽快调整自己的角色,尝试用新课程理念打造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方式,同时也为教师交流信息,进行研讨搭建一个舞台,学校计划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与比赛活动。希望能通过活动的全过程使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20xx年3月至4月

二、参加对象:全体青年任课教师。

三、策划负责:教研室,团支部

四、活动内容:

1、赛课比赛.采取个人自愿报名的方式,每个学科组必须有代表参加,学校听课后进行评奖

2、教学设计说课设计比赛.每人上交一份教学设计或说课设计文稿.要求有电子文稿

3、教学论文评比

五、具体安排:

1.备课阶段(3月1日--3月10日):各科组组织学习新课标、新大纲,明确各年段的`目标和要求。各人确定参赛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完成参赛教案。(同时上交教学设计或说课设计)

2.试教阶段(3月11日--3月17日):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同年级集体研究修改教案,并进行试教。

3.赛课阶段(3月18日--4月1日):由教务处按照体、音、美、语、数、英、计的顺序统一安排进行。(具体另表安排)

4.进行论文评比

六、奖励:课堂教学比赛设一等奖4名,二等奖6名。论文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教学设计或说课比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

七、评委组:

组长:教研室:XXX

团支部:XXX

副组长:XX等各科学科组长

20xx年2月28

20xx阳朝二小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活动结果通报

课堂教学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XXX

二等奖:XXX

论文比赛:

一等奖:XXX

二等奖:XXX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