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班会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用餐时的一些文明健康行为。
2、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培养文明的餐饮之礼。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使用的餐具:碗、残渣盘、勺子各一个。
2、图片(与进餐有关的图片,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如:把饭菜全部吃光的、挑食的、边吃边讲话的、用手抓饭的、对着别人打喷嚏的……)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进餐前要做的事:饭前要洗手。
1、请幼儿谈谈餐前为什么要洗手?
2、教师总结: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呢?因为洗手可以预防病菌,所以小朋友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二、请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三、判断游戏:谁是文明进餐的小朋友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这么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呢?(帮助幼儿分清对错,学习文明进餐的礼仪)
2、谈话:怎样才能做个文明进餐的好孩子呢?
3、谈话:除了刚才看到的、说到的,进餐前后还要注意什么?
如:吃完饭将自己的餐具送到指定的地方、进餐后要漱口和擦嘴等。
四、学习儿歌,结束活动。
儿歌: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饭。文明进餐人人赞!
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到进出校门安静、有序、不拥挤、不打闹。
2、教育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能自觉做到礼貌待人,有序地进出校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孩子们,你们平时是怎样进出校门的?都注意了些什么?
(二)学习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这幅图,说说图上的'几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1、观察,自由表达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交流。
(三)总结:
1、每天上学首先要穿戴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路上遇到同学要打招呼相互问好。
2、注意进出校门时要有良好的姿态。踏进校门,是每天投入学习的开始,因此要保持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不能萎靡不振、垂头丧气。还要注意的是,进出校门时要严守纪律,不揽腰搭肩,嘻嘻哈哈,不互相追逐打闹,玩不文明游戏,高声喧哗,不要边吃边走,要向值勤老师、保安叔叔等问好示意,大大方方地进入校园。
3、在学校无论何时何地见到老师都要主动问候,特别每天第一次进校门见到老师时,要面带微笑一边问“老师,您早!”、“老师,您好!”,一边行鞠躬礼或挥手礼,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放学回家遵守纪律,应向师长鞠躬致敬并主动道“老师,再见!”对同学也要道声“再见”。
4、进出校门要遵守门卫制度。每个同学都必须虚心接受门卫与值班老师的检查指正与督促。
(四)评一评:
1、孩子们,对照上述礼仪要求,说说你做到了哪一点?还有哪些没做好的?以后应该怎么做?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随机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3、评出班里的礼仪之星。
(五)小结本课。
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班会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1、懂得国旗、国徽的意义;懂得升国旗、降国旗的规范行为。
教学重难点:
学习行为规范,形成规范行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升国旗你知道升国旗要注意什么吗
二、授新课:
1、板书课题: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升国旗
2、分小组讨论:
①升国旗时的行为。
3、相互交流。
4、肯定学生的`回答。
5、讲解总结规范行为,特别是如何行队礼。
升国旗、,奏唱国歌时,同学们要跟着音乐一起唱,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6、表扬做得好的同学。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升国旗行为规范,希望同学们按照规范去做,规范我们的行为。
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题班会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懂得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弟妹。
3 、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 、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故事录音《孔融让梨》
三、活动过程
1 、引出故事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你们认识这个小男孩吗?他的名字叫孔融。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
2 、倾听故事,理解感受
孔融家一共有几个人?孔融是第几个孩子?
孔融为什么要挑一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
孔融对爸爸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讲孔融的话)
你们喜欢孔融吗?为什么?
3 、设置情境,迁移感情
这是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为什么到现在大家还在讲呢?
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
经验联想:你关心过别人吗?有给别人让过什么吗?
4 、假设情景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了一位小妹妹,车上已经没有位置了,你会怎么做?(有个孩子说:我才不给让,让出了我自己都没得坐了,那多难站啊!)
假如小弟弟喜欢你的玩具,你会怎么办?
看到小妹妹摔倒了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
孩子出现了:“我才不给让,让出了我自己都没得坐了,那多难站啊!”从这话语中不难发现,孩子在家中已受到家长的潜意识教育,个人主义思想已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引导。我当时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但我还是控制了情绪不给批评,因为孩子吐真言是非常宝贵的`。于是我来了一个换位教育:那假如你和你奶奶上车时车上已没座位,你是否会想有别人给你们让座位呢?孩子一听便说会哦,不然我奶奶会跌倒的。这时我因势利导使孩子得到了教育。因此我觉得换位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