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省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以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抓实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强化教学评估为重点,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
(一)、继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施水平。
1、继续做好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市级第十次新课程学科培训会,不断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各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积极抓好必修课“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工作,开足课时,制订实施计划,力求有新的突破。结合实际用好省编通用地方课程和《话说温州》地方专题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加强、深化联片校本教研工作。以改变联片教研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指导为突破口,改变教研活动的形式,强化教师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二)、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1、依据《瑞安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大检查的通知》(瑞教办义[20xx]65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强化了教学管理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
2、努力实施“农村小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有效落实“备课”、“上课”、“质量测评”、“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努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其中,教学研讨课、多媒体课可以电子备课(1学期不得超过总课时的六分之一),作业批改要做好批改日志。
3、继续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规范书写、多读勤写、善于思考等习惯。要继续通过评估、比赛等措施,引导教师重视和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大力推进“书香读书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扎实推进“书香读书工程”,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赛活动和展示活动,引领中高年级学生学会使用阅读摘录本,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素质。
5、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意思。继续抓好单元达标检测、期末检测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命题质量,发挥好学业评价的导向性,认真做好质量分析,及时了解教学现状,分析教情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继续做好六年级毕业教学质量监控和其他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测。
(三)、积极推进教学教研创新,提高教研工作水平。
1、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广课堂教学策略。增设“教学开放周活动”(暂定第7、14周),形成一种“学策略用策略”的氛围。语文教研组活动向作文课拓展,数学教研组活动向练习课延伸,其他学科同步跟进。
2、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做好教学视导、优质课、优秀教学论文的评比,提供符合课改要求的示范课,进行观摩、交流、研讨。
3、进一步突出教研研究工作重点,要进一步转移到研究课堂、研究学生上,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
4、校本培训要雷厉风行,在“请进来”上大做文章,力争搞几期有影响力的校本教研活动。
(四)、加强“典型”培育,推动教学工作整体优化。
1、加大特长生培养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开展各种辅导竞赛、特长生比赛等评比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促进其个性特长的发展。
2、进一步加强名师、新教师、骨干教师、中心组教师、研修组教师培养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五)、积极参与各项教学评比,不断增强荣誉意思。
1、继续组织教师参与瑞安市20xx年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提倡诚信教研,严防并杜绝论文抄袭现象,不断增强实效意识和精品意识。
2、认真做好市二、四年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赛、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小学毕业班学生科学实验技能操作设计比赛,促进学生书写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3、举办校级各类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1)、小学生作文比赛;
(2)、小学生英文书写比赛;
(3)、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比;
(4)、六一文艺汇演。
小学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本组新学期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课程改革为中心,认真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开展教学教研等活动,更新教学观念,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而扎实开展工作。
二、工作目标:
1.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确保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继续以课改为中心,抓实英语学科教学常规。
3.加强理论学习,推动教学改革。
4.积极开展反思型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1、继续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等专著;开展教学改革实践,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还要求每位英语教师订阅一份英语教学杂志或报刊,如:《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英语辅导报—小学教师版》、《学英语报—小学教师版》等,平时相互探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要求各位英语教师平时多说英语,强化自己的语音语调,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业务水平,要求教师做到“四多三研二写一学”。
A、“四多”即多听课文录音、多看教学参考书、多向校内外有经验的英语教师请教、多写教学摘记或反思心得。多看教学参考书,细心体会揣摩教参编写意图,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初步的教案;另外,利用空课的时间向有经验的英语教师请教,或请他们来听课;课后把上课的心得体会随时记下来,全面分析,然后纠正教学中的不足。
B、“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 。研究教材就是要通览全册教材,对各单元、各课的课时分配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根据本单元/本课所要求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对学生也应注意各种方式。
C、“二写”即写经验总结、写教学反思 。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写反思,教学完几个单元后,要求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经验总结。
D、“一学”即学习《英语课程标准》 。每位英语教师都要树立教育科研意识,从理论上更新自己,积极转变已有理念,接受新理念,就必须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以课改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二)抓好教学常规、教学科研,提高课堂效益
1、继续学习常规,对照常规,抓好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点要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课堂上,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充分运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生动活泼地进行外语教学。
2、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抓好备课、上课、评课、课后反思等工作。通过说、上、评、思等形式促使全组教师共同提高。特别是备课要加大力度,做足工夫,要保证定时定点定中心发言人,英语组长协调统一教学和考试进度。评课活动也是要认真积极,各抒己见,做好笔记,以此不断提高英语教研组自身的建设。
3、加强英语课堂用语的学习,把它作为一项外语教学的常规工作来进行落实。
(三)认真搞好个人的专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通过理论学习,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和经验总结,组织好自己已有专题研究,对于自己确立的专题要按计划进行,抓实研究过程,注重知识的积累,把专题研究与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实施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以专题研究促进课改。从而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教师的“一人一课”要结合个人的专题研究,选择适当的课时进行开课活动,任务课要突出专题研讨的性质。
(四)开展英语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比赛活动,如:英语书法、唱歌、演讲朗诵比赛,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以致用的活动方式,使英语生活化,实用化,寓教于乐,将同学们带入快乐的英语世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主动性,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锻炼个人能力的平台,挖掘个人潜质的前台。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这学期我组将在xx周举行校内五年级英语听力竞赛,并配合区性四年级英语听力竞赛作好人员选拔,组织培训等活动。英语组各教师要结合各年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压力为宗旨,适当认真做好试卷的命题工作,形式以专项考核为主。
小学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 篇3
本学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务处将严格按照区教育局提出的有关目标和要求,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减负”意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一)抓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二)抓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抓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四)抓课题研究,推进教改实验。
(五)抓其他工作,力求有序开展。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抓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
1、抓好规范办学。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严格按照《鄂尔多斯市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指导手册》的规定开齐、开足各学科课程,做到不增、不减、不挤。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切实杜绝节假日上课或补课现象。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继续实行分层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禁止班级和教师个人购买成套的教辅资料。义务教育基础档案规范,各类统计数据按规定及时上报。不以考分作为评价教师、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
2、制定落实各类计划。
开学初,反思上一学年的计划,进行取舍,增补新的内容,提出改进思路,安排详实的工作进程。制定完成以下计划:学科计划、年级组计划、教学进度计划、教师培训计划、新教育实验计划、幼小中衔接计划、学校课程计划等,为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3、抓常规检查及测评。
一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十二小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及时调整评价内容、改进评价方法。要继续改革和完善检查的方式与方法,按照学科性质分成五个检查小组。实行一揽子检查方式,检查小组要检查本组的教案、作业、教师下水作业、读书笔记、教学随笔等常规内容。实行统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学校组织两次统一检查,在平时不定期进行抽查。实行阳光检查,每次检查完后公布检查分数及丢分原因,真正体现工作的'时效、实效。
二是认真组织各科单项测试和期中、期末测试。本学期计划安排一年级口算、二年级写字、三年级英语口语、四年级诗词诵记、五年级笔算测查、六年级英语作文等单项测查,使单项测查的内容更加多元化。同时将教研中心组织的单项测试成绩计入教师业务考核成绩中。组织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通过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抓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的课堂教学要和各学科教研组主题研课活动有效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指导活动。
⑴随堂听课。一是不定期的领导进课堂的推门课。每周定人、定时、定量进行,并做到课课有交流、反馈;二是根据推门课情况继续进行跟踪听课;三是指提前告知课。
⑵主题研究课。继续在各学科开展主题研究课活动,课后围绕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教研活动。
⑶骨干示范课。组织全体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活动,从而指导和引领青年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⑷单元课型课。以单元内容为主题,教师通过研究和整理,进行综合课型的展示。
⑸开放调研课。邀请专家和中心领导参加并指导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引领。
⑹校际联动课。组织和兄弟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动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⑺亮点展示课。根据老师们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突出教学亮点,展现教学魅力,打造优质课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抓教研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本着“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路子,以“常态课”为抓手,以“研究课”为重点,以小课题研究为主线。扎实开展常规教研,推进校本教研。
1、加强教师专业阅读。
安排教师继续阅读《我的阅读观》、《不做教书匠》、《致教师》等书目,要求读书有记录,每位老师根据共读书目每学期写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不少于8篇的教学随笔和课后反思,组织每月一次的教师读书汇报会。
2、开展各类教研培训活动。
⑴教材分析。从教材入手,组织各学科、各学段教学内容的学习及解读。统一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中学习,结合课标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并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做到提前布置、专人分析、共同讨论。
⑵全面启动各学科组的学科教研活动,做到每周一次,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形式,通过同学科组的交流研讨,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⑶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培训。邀请学校领导和优秀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和经验介绍,通过专题培训,引领教学,分享经验,有效提升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⑷召开毕业年级专题座谈会。组织六年级各学科教师针对毕业班课堂教学、学科融合、教师协作、复习工作等进行互动交流式的探讨和指导。找出差距,明确目标,齐头并进,共同提高毕业班教学成绩。
⑸开展多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活动,加大教师外出培训的力度,并由参训教师回校后对相关教师进行二次培训。
(四)抓课题研究,推进教改实验。
1、梳理重组儿童课程晨诵内容。
2、课程有机整合,教学德育有效合二为一。
3、师生共读,营造书香校园。
4、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写作纵深发展。
5、构筑理课堂活动,研发卓越课程。
(五)抓其他工作,力求有序开展。
1、继续完善语言文字专档工作。
2、加强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完善学籍管理系统,及时完善学生信息变更工作。
3、加强图书室建设和管理。丰富和充实图书,有效使用图书室和阅览室,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借阅需求,努力扩大师生借阅时间和空间,提高图书的使用率。
4、继续加强教务处内部管理,加强档案建设,做到分工明确、通力合作。
小学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 篇4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中心目标,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教研组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强化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功能,努力提升全区新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改善学习方式,增强课程实施意识。
1.学习新课标,提升理论素养。帮助教师理解、内化、践行20xx版数学课程标准,仍然是本学期教研工作的重要任务。教师在学习新课标时,要重视核心概念的解读,在正确把握概念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要重视新课标的案例式解读,使教学理念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教师可借助于省“小学数学教学网”“武进小数QQ群 ”等平台,积极参加互动交流,实现问题研讨、资源分享的目的。
2.研读新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今年秋季,全省小学数学各年级都将使用新教材。为了做好新旧教材的顺利衔接工作,这学期一方面要继续做好低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一下、二下的'“教材修改说明与实施建议”PPT在“武进小数QQ群”的共享里)。学校要进一步改善教材分析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要以单元教材分析为切入口,帮助教师认真领会苏教版数学教材的修订说明与实施建议。除此以外,其他年级也要关注教材调整变化情况,以使教材使用能顺利过渡。
(二)强化学科常规,着力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1.增强执行常规意识。为使 “减负增效” 真正落到实处,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以使教学常规成为教师的教学习惯,成为学校的教学常态。本学期各层面的课堂观摩活动要切实关注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等,以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认真执行学科教学常规。
2.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进一步发挥教研组作用,提高教研工作的有序性和实效性,从而有力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要切实重视备课组的建设,把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研究实效,增强课程实施能力。
1.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本学期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开展各层面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以期进一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2.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根据省、市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及区实际,本学期将以“线段、直线、射线”为研究主题,可围绕主题,展开充分调研,围绕教师的困惑,学生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并积极组织课堂教学实践,特别是就“如何引导学生想象,建立几何概念”形成研究经验或成果。四月份,常州市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同题异构活动。区教研室也将择优推选优秀课堂或优秀文章参与观摩交流活动。
3.开展课题研究。应按照教研室的要求,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切实开展研讨活动,不断积累资料与经验,取得预期成果。
(四)积极搭建平台,优化培养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校本研修进一步做实。教研组要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对有效课堂的探索;要继续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2.认真参加协作片、区级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各级专题研讨活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等形式,一方面宣传推广学校的数学课改经验,展示课改成果,另一方面也为广大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