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

2025/09/08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清楚讲述图片内容,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认真倾听与大胆讲述的习惯。

3、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大挂图4套,幼儿两人一张小图片,空罐头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空罐头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组图片讲的`就是关于这个空罐头的。

二、幼儿自由观察、讲述图片。指导语:请你们看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交流:你看到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三、逐幅观察,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

1、欣赏图(1)引导幼儿想象:小猴为什么扔空罐头?

2、欣赏图(2)重点引导幼儿用表情、动作等表现小猪,启发幼儿想像:小猪被砸到后会怎样?

3、欣赏图(3)提问:小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欣赏图(4)提问:小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

四、幼儿结合小图片,自由结伴讲述。

五、完整讲述。

六、组织幼儿讨论:

1、小动物谁做得比较好,谁不好?为什么?

2、如果大家都乱扔空罐头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么做?

思品教育:不能乱扔垃圾。

七、延伸活动:“有趣的空罐头”。

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用“空罐头”进行变废为宝。

2、知道废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

相关领域:艺术

适用对象:中班幼儿

教学方法:讨论、操作

活动准备:

大图书、白纸(圆形、长方形、椭圆形)印有罐头图样若干、4开卡纸6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大图书,图书的名字叫《草地上的空罐头》,我们一起来看。

1、幼儿听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

2、提问:1)小动物看到空罐头时是怎么做的呢?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二、幼儿操作,让空罐头变废为宝。

1、师:空罐头不再是废物时,看起来真漂亮呀!

如果你有一个空罐头,你会把它变成什么呢?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集中:你将空罐头变成了什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幼儿介绍,并个别示范。(空罐头直放,竖放)

师:空罐头变成这么多东西,它可高兴了。如果把它斜放,可以变成什么呢?

师:现在,空罐头更高兴了,它高兴得心都要飞出来了。

3、这里有许多罐头,它们也想请小朋友变一变呢。

等一会儿请小朋友选一个你喜欢的罐头,想想可以把它变成什么,然后在纸上画一画,还可以添画一些背景。画好了,贴到大卡纸上。

4、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添画。

三、活动评价。

1、师:哇,小朋友真能干!把空罐头变出这么多东西。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谁变的?来介绍一下。(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师:想不到,平时我们扔垃圾箱的.东西,竟然能变出这么神奇的东西。以后我们可以把牛奶盒、空罐头、瓶子收集起来,变成好多好玩的有趣的东西。

3、我们一起来把刚才画的订成一本大图书。大图书做好了,我们等会儿再仔仔细细看吧!

附:故事《草地上的空罐头》

有一片可爱的草地,长着绿绿的草,还有一些小野花。

可是有一天,突然有个空饮料罐头大模大样地躺在绿草地上,怎么看都不顺眼。猴子说:“这么好的草地,弄得不像样子了!这是什么人干的,真不爱干净。”猴子捡起罐头狠狠地扔了出去——

罐头“咕噜咕噜”滚开了,滚到了兔子家门口。兔子飞起一脚,“去你的!”

罐头滚呀滚,掉到了一条小河里。河边有一对乌龟兄弟。乌龟哥哥对乌龟弟弟说:“瞧,河里漂来个好东西。”乌龟弟弟说:“不,这是废物,和我一样。”乌龟弟弟的腿受伤了,哪都不能去。乌龟哥哥把罐头捞到岸边,让弟弟坐在罐头上面。它们向着大江、向着大海去旅行了。

当这红色的空罐头不再是废物的时候,看起来还是挺漂亮的。

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清楚讲述图片内容,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认真倾听与大胆讲述的习惯。

3、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5、让孩子们认识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种精神。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会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大挂图4套,幼儿两人一张小图片,空罐头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空罐头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组图片讲的就是关于这个空罐头的`。

(二)、幼儿自由观察、讲述图片。指导语:请你们看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1、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交流:你看到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三)、逐幅观察,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大胆想象。

1、欣赏图(1)引导幼儿想象:小猴为什么扔空罐头?

2、欣赏图(2)重点引导幼儿用表情、动作等表现小猪,启发幼儿想像:小猪被砸到后会怎样?

3、欣赏图(3)提问:小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欣赏图(4)提问:小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

四、幼儿结合小图片,自由结伴讲述。

五、完整讲述。

六、组织幼儿讨论:

1、小动物谁做得比较好,谁不好?为什么?

2、如果大家都乱扔空罐头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么做?

思品教育:不能乱扔垃圾。

七、延伸活动:“有趣的空罐头”。

中班草地上的空罐头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

《草地上的空罐头》是选自中班语言看图讲述。它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小猴看到空罐头为什么扔空罐头?小猪被空罐头砸到后会怎样?小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小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其实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就算是我们暂时用不着的东西,也可以找到别的途径发挥它的长处,循环再用。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根据图片大胆想象,清楚讲述小动物是怎样对待空罐头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认真倾听与大胆讲述的习惯。

(3)德育目标: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合理利用费旧材料。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活动,能用较清晰的语言进行讲述。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说教材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充分利用想象,用表情、动作等表现小猴、小猪、小免、乌龟的心理活动并大胆讲述。

教学难点,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保持环境卫生,不污染环境。

4、说教学准备

为了展示作品的优美意境,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

1、大挂图4张,幼儿两人一张小图片,空罐头若干。木偶

2、场境布署:草地、空罐头、小兔的家、小河

二、说教法:

师生关系不再只是“授”与“学”的关系。《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领者。在活动中力求合作式的控究学习方式。因此,在活动中采用合作交流共同建构方式。

1、看图讲述:为了让幼儿对小猴、小猪、小兔、小乌龟所处的环境有感性的认识,我选用了挂图,这样幼儿感到形象、具体、新颖、有趣。

2、交流讨论法: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我和幼儿一起扮演小猴、小猪、小兔、小乌龟并根据它们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行讨论,让幼儿在平等、宽松、活泼的环境中有足够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3、操作演示法:木偶形象逼真,深受幼儿的喜爱,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为了帮助孩子的理解,我操作木偶,让幼儿讲述小动物是怎样对待空罐头的?引导幼儿运用“如果------就会------”的句式讲述。

4、创设情境诱导法: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孩子一定的态度体验,能使孩子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活动室布置的到处都是空罐头、纸屑,让幼儿参观,并说说他们的感受。这样既能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又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解决了难点。

三、说学法

1、操作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边操作图片边讲故事。

2、自由讨论法: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大家都随意扔空罐头,我们生活的环境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样做?引导幼儿用“如果------就会------”的句式讲述。

3、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通过亲自体验环境的脏乱,感受到要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和废弃物。

四、说教学思路,

流程:出示空罐头,设疑、激趣---看图讲述

交流讨论---木偶演示以境促感---境中生情,要求感受---拓展升华,延伸活动

1、出示空罐头,设疑、激趣---看图讲述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组图片讲的就是关于这个空罐头的。

出示挂图:(1)请你们看看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2)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交流讨论---木偶演示

我用木偶的形式吸引孩子,由于木偶形象直观,色彩鲜艳,而且富有动感,更能使语言和形象有机融合,直接作用于幼儿的感官,生动地形成语言表象。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1)小猴为什么扔空罐头?

(2)会用表情、动作等表现小猪被砸到后会怎样?

(3)小兔看到空罐头后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小乌龟把空罐头当成什么?

3、以境促感---境中生情

(1)小动物谁做得比较好,谁不好?为什么?

(2)如果大家都乱扔空罐头会怎样?如果你看到空罐头,你会怎么做?

4、要求感受---拓展升华

懂得要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和废弃物。其实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就算是我们暂时用不着的东西,也可以找到别的途径发挥它的长处,循环再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那么的美丽,大家应该一起来珍惜爱护它,善用身边的资源,让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更加干净、美丽。

5、延伸活动

有趣的空罐头:收集各种空罐头,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用空罐头做------”的制作活动。制作后请幼儿向同伴介绍:“我用空罐头做------”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