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计划大全 > 正文

社区安全工作计划

2025/09/08计划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社区安全工作计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区安全工作计划 篇1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意识,有效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塔山村食品药品安全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强化科学监管理念,不断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水平,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一、健全组织,完善体系

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安排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由村主任任组长的食品药品工作领导小组,组员由村委成员组成,同时各村民小组抽调监督员和信息员,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对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情况进行巡查;制定计划、备全台账;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理保障机制。

二、协调配合,抓好落实

结合我村实际,有效规范种植养殖环节、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餐饮消费环节。特别是在流通环节中积极推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村小食杂店和社区小食杂店建立食品进货台帐制度;“放心店”食品统一配送率达到85%以上,进货记录齐全、可追溯率达到100%。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和整治。

三、加强宣传、营造环境

采取宣传窗、横幅、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力争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知晓率达到100%;并做好宣传记录与信息报送工作。

社区安全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安全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深化电力设施保护及用电安全专项整治。

二、重点整治内容

1、电力设施保护: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使用建筑塔吊的专项整治;各类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筑专项整治;

2、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以下简称“三线”)违章交越和搭挂;

3、安全用电及用户自备发电机安全。

三、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1、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要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全县厂矿企业、农村电工的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消除无证上岗现象,进一步减少各类触电事故的发生;要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切实整治一批隐患,对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的建筑塔吊防范措施达到100%,对三线交越和搭挂隐患整改率要达到90%以上,对自查隐患的整改率要达到80%以上,自备发电机安全抽查率15%,进一步提高专项整治的有效性。

2、标本兼治,初步建立源头防范长效机制。认真查找、分析新隐患、新问题产生的原因,努力争取政策支持,力争在今年内把电力设施保护和用电安全工作纳入建筑、道路、县政、园林、林业等规划审批中去,并在年内开展实施;建立电力设施保护及用电安全基层组织网络。

3、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提高联合执法的威慑力。各部门要依据各自执法职能和权限加大执法力度,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要根据《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规定责令限期整改并实施行政处罚,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从严查处,追究责任。

四、整治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排查阶段(4月1日——5月30日)

1、各部门要根据全县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整治工作领导机构,在做好人员、经费、工作、责任等落实的'同时,要进行广泛的动员和部署。

2、开展深入的隐患普查,从三个方面进一步摸清隐患现状。

(1)电力设施保护:重点是建筑工地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使用塔吊、机械情况,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安全隐患情况;

(2)用电安全:不并网自备发电机;电工的持证上岗;重要用户和重点公共场所安全用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3)三线交越和搭挂;电力线、通讯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隐患情况;对查出的隐患要分类进行统计造册。

3、认真总结经验,在进一步查清隐患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和重点隐患整治计划。

第二阶段:整治阶段(6月1日——11月31日)

各部门根据全县的统一部署,按照各自制定的整治方案,开展有序整治,并着重加强以下几项工作,促进全面完成整治工作目标:

1、对查出的隐患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明确重点,明确分工,制定措施,落实责任。

2、要加大各类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安全隐患的查处力度。涉及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的建筑工地塔吊使用,各建设单位在开工建设前应经建设部门和电力部门的审批,确保电力线路的安全,对未经审批在电力线路保护范围内使用塔吊导致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3、针对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的特点,开展广泛深入的用电安全检查。加强对厂矿企业用电安全、自备发电机安全及各类电工作业人员上岗情况检查,加大对无证上岗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各类涉电作业特殊工种的培训工作,确保电工、发电机操作工、电焊工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4、加强“三线”交越和搭挂源头治理力度。定期组织各“三线”相关单位召开例会进行协商,同时安全监管部门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安监局《关于对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进行安全整治的通知》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加大对拒不整改单位的执法力度。

5、县安监局将组织人员对各部门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第三阶段:总结考核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

1、各乡镇(街)、县各有关部门对电力设施保护及用电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并书面上报县安监局。县安办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查验。

2、对整治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进行表彰。

社区安全工作计划 篇3

20xx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局党委和上级行业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2大目标,采取3项措施,建立和完善四方面制度,以强化行业、强化管理、强化执法、强化现场、强化和谐的“五强”要求,做好20xx年的建筑行业管理工作。

一、20xx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任务

1、全年不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

2、组织开展好22次检查:组织开展“月查周检日巡”,月查12次;半年度、年度大检查2次;大型施工机具专项检查2次;项目班子、监理班子安全行为专项检查6次。

二、20xx年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3个方面重点工作措施

(一)二个活动,三个大会推动建筑行业质量安全管理

1、5月“安全生产月”活动。10月份,组织开展建筑工地“百日安全”竞赛活动。

2、开展建筑工人职业技术比武。

3、开好20xx年建筑行业管理工作大会。

4、开好一个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暨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在线监测管理现场会,大力推进建筑工地在线监测工作。

5、组织召开农村安置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现场会,抓好农村安置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二)5个狠抓为手段,严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

1、狠抓好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半年、年度检查及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月查周检日巡”及政府投资工程质量月查工作,做到警钟长鸣;

2、狠抓建设工程项目班子(施工、监理)到位检查,并强制推行政府投资项目指纹考勤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到位;

3、狠抓大型施工机具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论证及实施检查,避免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4、狠抓工程监理质量管理,提高工程监理单位质量,强化监理企业的安全监理责任。

5、狠抓建筑工地在线检测,利用科技手段促安全生产。

(三)加强建筑行业自身建设,提升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1、每季开好建管线例会,分析问题,查找差距,明确目标,积极工作。

2、强化各职能部门的目标考核,20xx年局里要与局建管科、质安监站、招标办、检测中心、执法中队等单位及负责人进行绩效考核,并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

3、强化作业管理服务质量,平时要加强对建筑行业的职工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投诉处理、质量安全事故处理和监督的`水平和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管理四个方面的安全保证体系

1、强化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大型施工机具安全专项论证及实施制度。

2、完善民工学校的规范管理,通过此手段来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教育,采取正面教育和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3、完善大型施工机具安拆、使用、登记备案管理制度。

4、完善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月查周检日巡”制度。

社区安全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齐抓共管、广泛参与,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各项工作,强化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建立健全“保稳定、创安全、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把社区建设成安全社区。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两年的努力。社区要实现“八个位居全省前列”、“七个最低”和“六个不发生”的总体奋斗目标,确保社区达到“社会治安安全社区”的创建标准,辖区内单位和小区要达到“社会治安安全单位”和“社会治安安全小区”的创建标准,最终使社区社会更加安定、治安更加稳定、经济更加安全、群众更加安定。

三、工作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为加强对创建的`领导,成立了以社区居委会主任xx为组长、社区社区民警为副组长、辖区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社区创建工作计划,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并签订了综治工作目标责任状,对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以及集体上访事件等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单位实施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

辖区单位小区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组织学习并利用横幅、标语、靠牌、板报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平安地区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干群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努力营造建设“平安社区”的社会氛围。坚持打防结合完善工作网络,社区成立了社区——辖区单位两级创建安全地区工作网络,成立治保会、治安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和综合治理、安置帮教、稳定等工作的组织网络,确保社区安定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