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走进端午班会心得体会

2025/09/09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走进端午班会心得体会(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进端午班会心得体会 篇1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节日的形成,是岁月和人们长期打磨的结果。端午节,祭祀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闻一多先生考证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很多考古发现也支持此说。然而,要是一直拘泥于节日发端的初衷,那后来的端午纪念曹娥、伍子胥、屈原,都无从说起了;这个节日也不可能流布到大江南北,甚至超越国境,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端午,和春节、中秋一样,是中国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承载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贲张与家国情怀。我们的祖先,用一种轻松、活泼而健康的心态,设计并享受着端午等节庆带来的中国式精神生活。丰富的节日文化信息,饱含着生机勃勃的通达理念和娱乐精神。端午,可避邪可食粽也可尽情打扮明丽的小女儿;清明,可祭祖可踏青亦可浣足放风筝;中秋,那月亮更是可祭可拜,可玩可嚼……

节日的真意,常常在生活的体验与回味中浮现出来。苏轼看到的端午,是“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欧阳修则陶醉于“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而今的端午节,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又是法定假日,仲夏时节,扶老携幼,吃粽子,说故事,游胜地,让中华文化的远香,丝丝缕缕地渗入膝前儿女纯净的心田。

新时代的标志,就是每一天都洋溢着多元与多变。如同刚刚过去的这三天,既有传统的端午与夏至,也有舶来的父亲节。传统节日流传至今,附丽的各种意义早已重重叠叠,如同被包裹得紧密的香粽,内里或有糯米、枣泥、豆沙甚至蛋黄、火腿、五花肉等多重滋味,然而用“端午”这鲜亮的粽叶一包,棱角分明又百味杂陈,可以拎着无尽的滋味游走于长江黄河,穿越于远古今朝,让我们既享受当下的天伦之乐,又追怀祖先的盛德、美好与忧伤——这不正是节日于我们的终极意义吗?

如此佳节,云何不乐,道一声“快乐”又何妨?当然,节日的百般滋味,又非一句“快乐”可以了得。它是一个郑重的提醒,让我们从庸常生活中抬起头来,有了回首倾听先祖叮咛的机缘,有了从纷繁世相中感悟人生道理的自觉。文化的薪火,或就在这一抬头、一省思的机缘中,渐渐传承了下去、炽热了起来。

走进端午班会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我非常兴奋!早上,妈妈带我去学包粽子。可是,到那里时,包粽子活动刚刚结束。不过这没有破坏我的兴致,我和妈妈配合,玩了个贴鼻子的游戏,我们玩得太棒了,得到了一个属于端午节的奖品——香囊。我还用赞美小丑手艺的方法,赢得了两个气球——小狗和爱心。

回家后,我们就把从活动现场领来的粽子煮了当中饭。饭后,从礼品袋里取出艾草挂在家门口,听说端午节挂艾草有辟邪作用,更好的是蚊子非常怕艾草的味道。因为有两个新香囊,我送了一个给别人,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才好。

这个端午节,我吃了粽子,挂了艾草,送了香囊,玩了游戏,只差赛龙舟就非常完美了!

走进端午班会心得体会 篇3

端午节在中国人的心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传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不满统治者的统治,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杀,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用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今年的端午节是我在海南过的第三个端午节,以前的端午节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们只是窝在宿舍里,也没有什么活动,但是今年的端午节国的很不一样。今年,我们两个班的同学在文珍老师、刘文霞老师还有吴超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三亚市四马村一家黎族人家,过了一个非常精彩的端午节。

我们租了三辆车,从学校7点半出发,差不多半个小时之后,来到了四马村。这一家黎族人非常好客,因为我们的人特别多,所以,那一家人也请了很多人来帮忙。我们今天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怎么样包粽子,我们大家在家里基本上都没有包过粽子,所以大家都不怎么会,只有几个海南的同学会包,我就觉得特别羡慕和佩服。

文珍老师也教我们怎么样包粽子,我们一共包了两种粽子,一种是甜的,一种是弦的。甜粽里面包了蜜枣、花生和葡萄干,而咸粽里加了猪肉,这可能是因为南北的文化差异,南方人喜欢吃咸粽,尤其是海南人,而我们北方人大多喜欢吃甜粽。一开始学习包的时候,包了半天也没有把它包上,不是米放太多,就是粽叶被折坏了,然后后来都弄好了之后,就是绑绳子的时候怎么绑不出四个角,一开始就是特别灰心,不过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总算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粽子,虽然样子不是特别好看,可是,还是觉得心里很高兴。后来我一共成功包了四个粽子。大家都包完了之后,我们就开始煮了,大家烧火、煮粽子,洗菜、切菜忙的不亦乐乎,我们大家一直忙到了中午1点多,然后才开始吃饭。感觉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尤其是和这么的同学在一起,感觉真的很好,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人这么全的在一起吃饭,所以这是一段很是珍惜的时光。

中国古代的节日,现在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了,现在的端午节,赛龙舟都很少看到了,所以,我们今天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的有意义,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学习了怎么样包粽子,然后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个很难忘的日子。

走进端午班会心得体会 篇4

感受传统文化、体验端午风俗、弘扬传统美德——市五中开展“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

为推动和促进“创城”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我国传统节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市五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了 “粽叶飘香话端午”主题班班会。各班通过讲端午的来历故事,讲端午习俗,介绍香袋,朗诵端午诗歌,开展端午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的队员们了解端午,了解端午习俗,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是利用校园广播开展了“端午知多少”传统节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让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互联网等,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别称、风俗等,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是开展了“快乐的端午节”体验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利用端午节假期闲暇时间与父母、长辈参与学习包粽子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弘扬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体验中,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享受传统风俗带来的温馨和快乐。

四是开展了“感受传统文化、体验端午风俗、弘扬传统美德”活动,在端午节时关心老人,和爷爷奶奶吃粽子,共度端午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