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活动策划
老地方整理的大学活动策划(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活动策划 篇1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挖掘校园文化活动新题材,培养大学生的全局意识和创新精神,充实与完善我院学生会工作,在我院首校园文化周活动期间举办城管学院首届校园棋类博弈大赛。以学院文化周之平台,展我城管师生之风采。
一、:我想你行,我们一起行
二、组织单位
主办:学生处、承办:院学生会
三、活动要求:
1以各系部为主体各班级为单位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形式参赛必须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
2比赛项目:中国象棋、五子棋、跳棋等。
四、比赛时间:3月24—28日16:50—18:00。
五、比赛细则:
1、先到者在工作人员处进行登记、领取比赛器材。比赛结束后,整理好比赛用具。到工作人员处登记比赛结果和归还比赛用具。
2、比赛采用先淘汰后循环,淘汰赛采用一局定胜负,和棋另加一局,直到分出胜负。其中象棋初赛为“一局定胜制”、复赛为“三局二胜制”、决赛为“五局三胜制”;五子棋均为“三局两胜制”。
3、比赛双方的选手,随机抽签决定。
4、比赛时,每步限时20秒。棋离手不悔。观棋不语,不得干扰比赛进程。
5、比赛过程中,须保持赛场的安静与整洁。不得喧哗。举放比赛用具应轻拿轻放。若有疑问请举手,我们尽量帮你解决。若出现无理取闹者,工作人员将当场取消其比赛资格。
6、请参赛与观棋者进入赛场前认真阅读比赛规则。望能共同遵守,使比赛能顺利进行。未尽事议,将另行。
六、奖项设置
1、比赛分别设置各棋种冠军、亚军、季军各1名。
2、鼓励奖10名,最佳系部组织奖1名,最佳团体奖1名,优秀选手奖若干名。
大学活动策划 篇2
一、活动主题:健康运动“飞”起来,快乐运动“炫”出来
二、活动时间:20xx年4月9-30日
三、活动地点:上海师范大学羽毛球馆
四、活动对象:生环学院全体研究生(研一、研二、研三)
五、参赛项目:此次比赛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女混双、师生混双四个项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为个人赛,男女混双、师生混双为团体赛,以专业为单位参赛。
六、活动器材:学院提供羽毛球,球拍由各专业自带
七、活动背景:为让我们生环的研究生在忙碌而又紧张的实验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劳役结合。以运动激发灵感,更好地促进科研的开展。同时也为学院发掘羽毛球人才,丰富研究生的业余生活,致力于为研究生们打造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我院特策划举办此次的生环学院羽毛球赛。
八、报名方法:20xx年4月9日——4月13日,由班长将参赛项目和参赛人员报名表于4月13日(星期五)晚八点之前发至生环学院体育部联系人杨艳的邮箱。
九、比赛规则:本次比赛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女混双和师生混双四个项目,每一轮比赛都采取3局2胜制。其中男女混双每一局上场的两名队员必须不同;师生混双,3局中可以是一名老师换2名学生或3名学生,由班长自行安排。男子单打、女子单打以11分记一局,先得11分者为赢的一方;男女混双,师生混双以15分记为一局,先得15分者为赢的一方。每局比赛均由抽签确定比赛对手。
十一、活动的宣传:由体育部通知各班班长团支书,由班长通知各班同学,并确定参赛名单。原则上每个专业必须派选手参加。
十二、奖项设置:
每个项目均决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并颁发证书和精美奖品。(注:本次比赛的记录员和裁判员均有奖品补贴。)
比赛详细规则:
一、总则:
1、本次比赛根据实际情况在国际通用羽毛球规则上有一定的修改。
2、参赛队伍须提前15分钟到达比赛场地,由队长向裁判员提交球队队员名单并签字,裁判员由体育学院学生或未参加比赛的班级中有过裁判经验的学生担任
3、在比赛开始时,迟到15分钟的队伍做弃权处理并判对方球队以3:0处理
二、挑选场地或发球权
任何一场正式比赛开始之前,参赛双方首先要做的事是在裁判员的主持下,通过由裁判员抛硬币确定首先发球的一方。硬币决定的胜者具有挑选发球权或场地的优先权。赢方选剩下的一项归输方所有。(注:这里用硬币代替挑边器)
三、局数和分数
1.每场比赛师生混双采取单局淘汰制,其余项目采取三局二胜制。
2.师生混双以15分记为一局,先得15分的一方胜该局;其余项目均以11分为一局,先得11分的一方胜该局。
四、发球权、得分和交换
1.比赛中由通过硬币获得发球权的运动员先发球,发1个球后交换发球权,由对方发1球后再交换,直至比赛结束。
2.下一局比赛开始时,均由上一局的胜方先发球。
大学活动策划 篇3
前言:寒假时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至XX年2月8日止,一位四胞胎母亲在郑州街头连续下跪乞讨了28天。原因很简单,他的二儿子被查出患有化脓性脑膜炎和脑积水,在家里花尽所有积蓄后,为了孩子,她无奈地选择了下跪“乞讨”。而这类有关“人穷志短”的消息我已经听过或看过n次,有父母为替子女筹备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跪地求乞的……
与此群体相对应的学生就是所谓的贫困生。
贫困生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目前,绝大多数贫困生家庭为子女筹措高额学费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整个家庭的生活困难重重,久而久之,必将引发社会问题。试想想,在我们的高等学校,20%的学生处于生活困难当中,而他们中间许多人存在心理障碍,这符合我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奋斗目标吗?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意义重大的政治问题。
调查表明,由于贫困生有 76.96 %来自农村,所以地处农村、经济收入低成为贫困生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兄弟姐妹较多也是目前来自农村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占 37.39 %。而亲人生病也是贫困生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比例为 53.04 %。与之相比,来自城市(镇)的贫困生父母下岗、无固定收入则成为其经济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且其百分比数与城市(镇)生源数大体相当。
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心理压力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他们或者因四处奔波打工学习时间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顿而学习时精神不能集中,由此学业受损而影响其长远发展,从而成为高校中的“多困生”。
高校中虽然不乏一些自强不息,在困境中艰苦奋斗,学业上取得优秀成绩的贫困生,但优秀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贫困生同其他学生一样,只是学校中普通的一分子,家庭贫困使他们承受的压力却远远高于其他学生,这很容易使其脆弱的心理因为受伤而扭曲。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这是贫困生最容易萌生的一种心理,而且往往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进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2.焦虑心理。贫困生由于家庭贫困,经济压力很大。每年都要为高昂的学费、必需的生活费劳思动神,经常处于一种不安之中。
3.虚荣和自暴自弃的心理。也有的贫困生由自卑转为自尊,对自己的贫困感到羞愧并极力加以掩饰,向往大学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时尚消费,羡慕有钱一族穿名牌、进饭店,出手大方。
贫困生的故事时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贫困生的声音无时不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为了更深刻清楚地关注与了解这群特殊的群体,“曙光在行动”近期特别推出“贫困孩子接触大学”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和一些优秀大学生的接触中,不但能够提早了解大学,了解知识的殿堂,更能够提起他们对学习对生活的勇气和兴趣以及渴望。同时也可以与这些优秀的大学生结交成朋友,时时指引和鼓励着自己。
“曙光在行动”是一个以助需助为主要宗旨的爱心团体,自成立以来始终与“阳光彼岸”遥相呼应,急弱势群体所急,忧贫困学子所忧。西部之行,爱心捐赠等无不凝聚着社团及相关老师,企业,媒体的爱心与光怀。
考虑到贫困生的自尊与心理影响,本次活动将采用小分组密谈或私聊的方式。社团将组织一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或者是已经工作的昔日贫困生,每人与各学校的(品学兼优)一小分组贫困生(主要是杭州各初中对象)正面交流,全面细致地了解他们当前甚至以后切实所需,所想,所急,所喜。这将为社团下一期的活动做好铺垫。
在和谐自然的气氛中,用聊天的方式倾听他们的心声,倾诉我们在大学里的故事。全面记录他们所言所感,真切表达我们的慰问与激励才是关键。我们可以留下联系方式,在能力所及帮助他们,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等等,至少让他们知道,就算自己已经是城市边缘人,仍还有很多人在期待与祝福着他们。
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贫困生我们将在详细了解后联系红十字会,各基金会,社会热心团体或个人等,争取他们的资助或结对子。如有必要我们也可以帮助联系适合他们的勤工助学岗位。
如果孩子的父母也在附近工作,可以通过父子(女)面对面交流,让父母更好地了解子女此时的想法与人生观,价值观。
如果父母相距甚远,如有必要我们可以请这些特殊的孩子在纸上写上自己所感,所想,再通过中间环节包括媒体等向其父母及时传达孩子的信息。
我们将详细了解各学校学费,日常生活消费,住宿费等, 以便后期活动提供数据参考。
实际上,为保障贫困子女入学以及在校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采取了“奖、贷、助、补、减”等多方面的助学措施,帮助困难学生就学。应该充分肯定,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尽了相当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相对于数量日益扩大的贫困生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够强有力的、稳定有效的工作机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曙光在行动”此次活动,在物质生活上想办法为贫困生排忧解难的同时,也将充分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适时有效地帮助,引导他们对现时贫穷困境树立正确认识。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现状。应当让贫困生懂得贫穷是财富,善待贫穷就是善待人生的生活哲理,不为贫困所吓倒,从而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其次,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引导他们自尊自立,志存高远,树立今日接受社会他人资助,明日回报社会的思想境界。“物质上扶贫,精神上扶志”,积极引导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变贫困为向上的动力。我们不仅要确保每一个贫困生顺利毕业,还要努力帮助他们在学业上走向成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单亲和突发事件而造成贫困的学生,我们更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帮助与关怀,帮助他们摆脱心理上的阴影,逐步树立信心,达到自立自强。
活动具体安排:活动形式:优秀大学生与小学初中的贫困孩子座谈,大学生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介绍大学的美好,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且去为之努力。另外是可以带他们参观大学校园,交换联系方式并保持联系。
实施途径:通过倡议书邀请杭州高校大学生参与活动,选拔其中学习成绩优秀、努力上进、能够流畅表达的大学生(最好也有过贫困的经历)到初中或小学的贫困孩子学校与他们一同交流。
大学活动策划 篇4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俗语,同样,饮食也是我们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的餐饮结构更是每天为同学们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饮食服务。让同学们每天都享受着饮食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欣喜,所以开展饮食文化节对加强校园饮食文化建设、加快高校后勤改革发展、全面推动服务育人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校评鉴创优工作跨向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活动时间:
5月6日—5月29日
二:活动主题:
“狂欢美食节,畅想你我他”
三:举办单位
校区团委主办
大学生权益委员会、社团联合会联合承办
四: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宣传校园的健康饮食文化,改善学生的饮食环境。让广大师生品尝到美味可口,品味繁多的菜肴。增加食堂后勤与师生的交流。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推动文明食堂建设。不断提高饮食服务质量,提高校食堂在学生中的广泛影响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健康营养膳食理念。刺激校园消费,促使校食堂不断改善创新。以便更好服务于学生,塑造高密校区良好的校园美食文化!
五:活动项目策划(明细):
1、“狂欢美食节,畅想你我他”开幕式 社团联、权委会
2、“苹果瘦身”大赛 权委会秘书处
3、“寿司大比拼” 社团联韩语社
4、“果蔬拼盘”大赛 社团联、纪检部
5、“心灵手巧之百变灯泥”大赛 社团联、调研部
6、“心灵手巧之雕刻萝卜”大赛 社团联、宿管部
7、“以果会友之水果识别”大赛 社团联、秘书处
8、“以果会友之水果知识问答”赛 社团联、纪检部
9、“美食绘之摄影”大赛 社团联、宣传部
10、“餐厅美味之家”评选活动 调研部、食管部
11、“健康饮食、杜绝浪费”文明安全就餐签字活动 社团联、食管部
12、“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社团联、外联部
六:活动内容与评比方案(板块):
1、 “狂欢美食节,畅想你我他”开幕式
活动内容:
①、“苹果瘦身”大赛:“苹果瘦身赛”分为10个小组,每组2人,比赛时间为1分钟,削的苹果皮最长且不断的一组为胜;去
②、“寿司大比拼”:由举办方提供食材,从摆盘、美观、口味等方面进行评选,最终决出前三甲;
③、“果蔬拼盘”大赛:活动前,部门提前准备好材料(水果、果盘由主办方提供,参赛者可自带可增添色彩的东西),活动开始后选手们各显神通,亲友团可现场助阵,增加各队食品观众品尝投票量,并请各位评委和现场同学看、闻、尝、品,并根据参赛作品的色、香、味进行现场投票,决出“最佳组织奖”、“最佳创意奖”,“最受欢迎奖”;
2、“以果会友赛”
活动内容:
①、“以果会友之水果识别”大赛:比赛时,盘子中会放置若干种水果,参赛队员中一人戴上眼罩,采用触摸、嗅觉等方式猜出水果,然后报出名称;
②、“以果会友之水果知识问答”赛:关于水果你知道多少,采用小组的方式,进行抽题问答,5题3中即可,3轮赛,最终决出前三甲;
3、 “心灵手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