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心得体会 > 正文

《培根随笔》读书心得

2025/09/09心得体会

老地方整理的《培根随笔》读书心得(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根随笔》读书心得 篇1

以前我并不热爱培根,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关键,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梦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培根随笔》读书心得 篇2

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生于一个官宦之家。打开他的《培根随笔》第一印象便是文章短小精炼。

五十八篇随笔,篇篇语言简短凝练,最长的文章也只有五千多个字,就像他自己在《谈快捷》里说的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也说过类似的话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乏味的枝叶,肤浅的花饰。这样的简洁在他的文章中便可以看出。短短的五十八篇随笔,却包括了为人、处事、治国、艺术、情感、德行诸多内容,且要每篇都能与人或国家的利害扯上关系。每一篇都如小说一般布局、结构严谨,却又像诗一般圆滑凝练,精短隽永。也难怪大诗人雪莱会称赞: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与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

他在官场几经浮尘,历经大风大浪,饱受世态炎凉,阅历丰富,思想敏锐,他笔下的文字发人深省,篇篇名言警句层出不穷。德行犹宝石,镶嵌在最素净处最佳。成人惧怕死亡恰如儿童怕进黑暗。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用短小的句子讲清了道理,适当摒弃了空洞,肤浅,聒噪,使句句深刻,深入人心。他并没有像一般的随笔一样,文字悠闲,幽默,闲适,田园清新风扑面而来,而是犹如聆听一位德高望重,阅历丰富的长辈的教诲,这不是普通的随笔,也不是故意卖弄的文字游戏,而是饱阅人世百态后的的喟叹,来自长者的警告。有趣的是,他的那一套治国理念有些相似于中国的法家,且大有法家之气度。

虽然文中不难看出培根明显的贵族立场,利己之心,热衷于权力,做官的野心,但是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还是很关键的。

《培根随笔》读书心得 篇3

财富,被培根称之为“德行的包袱”。在当今社会,财富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人们对于财富的看法却不同。有的财富是人们人生价值的体现,有的财富是人们内心丑陋的根源。

“德行的包袱”,大概就是好品德的累赘,好行为的验证品吧。所谓包袱,我认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体现在财富之源的充分涌流可以推动个人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坏的一面,是人们心中对财富的过分向往而起的歪念。或许很久以前,人们的社会是平等和睦的。

生财之道,方法甚广,可为了“万钟”,多少人为了得到而“不辩礼义”。所以邪门歪道和不良的风气在社会上大行其道,人们不择手段,使道德底线崩塌,又合乎什么“礼义”呢,这恐怕就是包袱了吧。“财富如果从魔鬼手中得来(如蒙骗欺压等不正当手段)就来的很快”,正所谓此,但得到财富的同时,心也被魔鬼控制了。

那么,人们心中就有了一种情绪——贪欲。个人认为贪欲是这个世界上非常可怕的东西。人们有时因为它而丧失了理智,可它又是人之常情。谁都无法做到像庄子那样清高自守,真正的淡漠名利,把其看作身外之物,但人们一旦无法控制自己渴望财富的心,后果也不堪设想。

财富可以是带着光环的怪物,它可以让你光芒四射,也可以让你顷刻灭亡。故对于财富,总是要客观看待,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对于财富更是如此,不要盲目,学会满足,学会分享,试着淡泊,一个人享受的财富是有限的,但当反哺社会时,它会变得无限大。去尝试在物质世界找到财富的正确的存在意义。

但愿人们可以觉悟,把财富摆在正确的位置上,找到对待财富的正确方式。

但愿人们在不安的财富世界里安静的淡泊。

《培根随笔》读书心得 篇4

《培根随笔》是英国17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天性犹如野生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命运,在我们一生中是相当重要。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 ,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 是我们身边不可少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刻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缺陷,只有内在美才是永恒美。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人是令人肃然起敬。

在这本书里,让我学会了很多哲理,我要多读这本书,让这些哲理永远记在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