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老地方整理的大班社会活动方案(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1
设计意图:
学说礼貌用语是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礼仪教育迫在眉睫,我园自20xx年引进礼仪教育,历经5年的教育实践,打造了知礼、懂礼、用礼的礼仪特色园。今天的社会活动“奇妙的礼貌用语”就是通过抓住幼儿生活中细小的事情,对幼儿进行礼貌用语的教育。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愿意从小做一个知礼、学礼、懂礼的好孩子。
2.学习礼貌用语:“你好,请、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并在老师的提醒下会正确使用。
3.培养幼儿参与意识,喜欢参与表演,鼓励幼儿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礼貌用语、音乐、礼仪任务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引发幼儿回想与小伙伴开心玩耍的情景,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小朋友,你们喜欢和你的小伙伴儿在一起做游戏吗?(喜欢)那你喜欢和小伙伴玩那些好玩的游戏呢,老师知道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是最开心的事情了了,有一对小朋友也在一起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基本部分
1.请小朋友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情景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幼儿学习
礼貌用语“请”引导幼儿感受使用礼貌用语后,会有好的.回报。
情境一:亮亮在玩玩具,明明看见了,也很喜欢,也想玩一会,于是就和亮亮
争抢了起来,老师看见了,就扒着明明的耳朵悄悄的送给明明一句话,明明把这句话,对亮亮说了,亮亮就将玩具让给明明,两人开心地轮流玩。
(1)小朋友们说一说老师悄悄送给亮亮的是一句什么话呢?小朋友说的对,只不过老师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了礼貌用语“请”,小朋友们都来试着说一说,谁能把这句很有礼貌的话大声的说出来(请你把玩具借我玩一会好吗?)
(2)如果是你在玩玩具,你的好朋友这样有礼貌的向你请求,你愿意把玩具让给
她玩一会儿吗?
(3)教师小结:原来使用礼貌用语这么奇妙,当你使用礼貌用语时别人会很喜欢
听,你的请求别人也很愿意满足你。
2.请小朋友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情景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引导幼儿学习
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引导幼儿感受使用礼貌用语后,会有好的回报。
情境二:聪聪和东东也在一起玩,他们俩发生了什么事?原来聪聪和东东一起搬椅子,聪聪不小心碰疼了东东的腿,东东生气了,大声的说:“你弄疼我了,”聪聪不好意思地用手捂住了脸,呆呆的站在一旁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1)我们来送给聪聪一句礼貌用语,然后让聪聪把这句话说给东东,让东东别生气了,谁能教给聪聪啊?(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给你揉揉吧!)谁能把这句很有礼貌的话大声说出来。
(2)如果你是东东,你还会那么生气吗?
(3)原来“对不起”这句话也这么奇妙,如果你不小心做了错事,对别人表达歉意,真诚的说一句对不起,别人也会很愿意原谅你。说上一句“没关系”。一句“对不起”,“没关系”就能化解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就有可以在一起开心的玩了。
3.教师小结:所以小朋友们想要在一起开心的玩,想拥有更多好朋友,就要学
会说许多礼貌用语。小朋友想一想礼貌用语有哪些?(请、你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不客气、再见……)
4.有一首很歌曲里面藏着这些礼貌用语,非常好听,老师把她带来了,小朋友想不想听听啊?愿意跳舞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跳,我们放松一下。
5.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跳得真开心,这首歌也真好听,里面有这么多礼貌用语。
(1)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过这些礼貌用语吗?是怎样用的呢?
(2)小朋友,你们在说这些礼貌用语时是什么感受?
(3)小朋友,你听到了这些礼貌用语,又是什么感受呢?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做的很好,我们一起为这些好行为鼓鼓掌吧!
6.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小朋友还记得明明和亮亮吗?刚才我们教会了他们使用礼貌用语解决问题谁能扮演明明和亮亮,把刚才的情境表演表演一下。
7.谁愿意把聪聪和冬冬的故事来表演一下?
8.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时候会用到礼貌用语现在小朋友可以自由讨论,设计情景分配角色,一会我们来演一演。(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9.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吧!小朋友们今天我
们学习了奇妙的礼貌用语,老师希望小朋友把这些礼貌用语,记在心里,在适当的场合去使用用到礼貌用语,因为这些礼貌用语会帮助你你成为一个知礼、学礼、懂礼的好孩子,帮助你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三、结束部分
分发礼仪任务卡!(通过分发礼仪任务卡鼓励小朋友坚持说礼貌用语——礼貌用语鼓励小朋友都来争做一个知礼、学礼、懂礼的好孩子。
老师这里有礼仪任务卡,在这张任务卡上就有奇妙的礼貌用语,我们每说一次你就在相应礼貌用语的上面贴一朵小红花,看谁得到的小红花多,让我们都来争做礼仪小明星。谁愿意来领取任务卡!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2
活动背景
在春天的花园里,孩子们发现了飞舞的蝴蝶和蜜蜂,开始纷纷议论起来:“蝴蝶真美丽,我最喜欢蝴蝶了!”“蝴蝶飞来飞去只知道玩耍,蜜蜂会采蜜,我更喜欢蜜蜂!”……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我作为教师在佩服现在的孩子会思考有见地的同时,也不禁产生了职业敏感。我在想,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事事由成人包办,缺乏劳动意识,需要我们把握契机实施教育和引导。于是,我自编了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发人深省的情节和对话,对幼儿进行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萌发幼儿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勤劳的人更受人喜爱。
2.学习思辨,用语言、动作、游戏棋等表达对勤劳与懒惰的认识。
3.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故事《花蝴蝶和小蜜蜂》课件,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
2.表示勤劳和懒惰的图片若干,“勤劳游戏棋”每两人一副。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蝴蝶和蜜蜂的图片各一张。
第一次思辨:暖和的春天来到了,花园里飞来了小蝴蝶和小蜜蜂,你喜欢谁?为什么?
(评析:在第一次思辨中,很多孩子都表达了对蝴蝶的喜爱,因为蝴蝶长得非常漂亮,当然也有孩子是喜欢蜜蜂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合理理由,这就给幼儿提供了进行价值判断的机会,而价值判断是需要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培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故事演示,知道勤劳的人更受人喜爱
教师在电脑里播放完整的故事课件,提问:
1.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花园里做什么事情?
2.人们为什么只捉小蝴蝶,而不去捉小蜜蜂呢?
3.一开始,蝴蝶为什么想不明白蜜蜂要这样做?后来小蝴蝶想明白了吗?你觉得它是怎样想的?
4.小蝴蝶后来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呢?
5.第二次思辨:这个时候你又喜欢谁?为什么?
(评析:在第二次思辨中,孩子们又众说纷纭,喜欢蝴蝶的变成喜欢蜜蜂了,而喜欢蜜蜂的也有的换成蝴蝶了,孩子各有自己的理由。作为教师,只要孩子的理由是合理的,就应该尊重孩子。重要的是在思辨的过程中,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联系生活,表达对勤劳的认识
1.知道勤劳的好处与懒惰的坏处。
讨论:勤劳的人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喜爱,懒惰、贪玩有什么不好。
2.通过劳动者劳动的录像,感受周围人的勤劳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帮助。
提问:小蜜蜂因为勤劳,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也为我们带来了美味的蜂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觉得哪些人也是勤劳的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又带来了什么呢?(播放劳动者劳动的录像)
3.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勤劳的意愿。
(1)语言表达。你想做一个勤劳的人吗?你想为大家做什么事情呢?(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展示部分劳动情景的照片或图像)
(2)动作表达。“我来做,你来猜":请幼儿两两结对,一个做劳动动作,另一个猜他做的是什么事情,是在什么时候做的,并请个别幼儿上来做动作,幼儿集体猜测。
(评析:社会教育重要的是要联系幼儿生活实际,通过学习故事,孩子们知道了勤劳的人更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下游戏棋,丰富对勤劳的认识
1.在大屏幕中介绍棋谱。
这里有个棋谱,原来是“勤劳游戏棋”,这个棋应该怎样下呢?(根据幼儿的回答,了解起点、终点,中间遇到表示勤劳的图片则进格,进格数看旁边的数字就知道,遇到表示懒惰的图片则退格或回到起点,也要看旁边的数字。骰子抛到哪个数字就进几格,每个幼儿拿个小人儿表示自己,比比谁先到终点)
2.教师和一幼儿示范游戏。
3.幼儿两两游戏(棋谱中表示勤劳和懒惰的图片各不相同,棋谱附后)。
4.提问:你从游戏棋中懂得了哪些勤劳的知识?(让幼儿通过对棋谱中图片的回忆来巩固、丰富对勤劳的认识)
5.小结:勤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幸福。我们小朋友要像小蜜蜂一样,做一个勤劳的人,回报大家对我们的爱。
(评析:对于社会活动来说,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实践法,但也要因内容而异,有些实践活动很难搬到课堂,或者说搬到课堂有些牵强附会,这样就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棋。“勤劳游戏棋”的设计,把幼儿对劳动的认识渗透在下棋中,巩固了幼儿对劳动行为的认知。)
歌曲表演。升华情感
有一首歌曲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懒惰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表演一下吧。(播放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师幼一起边听边表演,结束活动)
(评析:利用之前所学歌曲,让幼儿来唱一唱、演一演,深化了幼儿对勤劳和懒惰的认识,萌发了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教授简单的劳动技能。
2.观察周围人们一些特殊的劳动,萌发对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附:故事
花蝴蝶和小蜜蜂
在一个春天的花园里,住着一只花蝴蝶和一只小蜜蜂。
有一天,爱美的花蝴蝶穿着漂亮的衣服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玩耍。在一朵花上,它看见了小蜜蜂。小蜜蜂穿着黄色的工作服在忙着采蜜。它就讥笑小蜜蜂说:“瞧瞧你,每天从早到晚地采蜜。可结果呢,把蜂蜜都给了别人,你自己又得到了什么?你瞧我无忧无虑地整天玩耍,多自在呀!”小蜜蜂没有回答它,仍旧采自己的蜜。花蝴蝶嘻嘻地笑着飞开去玩了。它总是想不明白小蜜蜂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一次,花蝴蝶来到公园玩,看见小蜜蜂还是在采蜜,刚要开口,一群孩子跑过来追赶着要捉它。花蝴蝶赶紧往高空飞去。孩子们停了下来,回到小蜜蜂那里看它采蜜,并且大家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花蝴蝶楞在高空心想:“人们为什么只捕捉我,而不去捉小蜜蜂呢?”这时候,一只喜鹊飞过来对它说:“你看人家小蜜蜂不停地劳动,为人类酿出甜美的蜜汁,而你只知道在外面玩耍,人们当然不要你这样没有用的东西了。”花蝴蝶听了羞红了脸,不吱声了。喜鹊又说:“你只要像小蜜蜂那样勤劳,人们也就不会讨厌你了。”
后来,花蝴蝶也像小蜜蜂那样,每天飞到花上给花儿们传播花粉,人们也就不再那么讨厌她了。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3
目标:让幼儿知道自己及家庭的简单情况,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
材料:用积木搭几条街道,十字路口搭一个民亭;用椅子搭几个家;已布置好的`儿童商场一个。
过程与指导:
1、分配角色。老师扮演大姐姐,幼儿扮演小伙伴,助教扮演民警。
2、创设情景。大姐姐和小伙伴一起到很远的商场去玩,回家时,走到十字路口迷路了。
3、姐姐启发幼儿想办法,诱导幼儿去请民警叔叔帮忙,提醒幼儿询问民警时要有礼貌。
4、民警叔叔向幼儿了解情况,指导幼儿大胆回答民警叔叔的问话。
5、小朋友谢谢民警叔叔帮助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结束活动。
建议:
1、在组织此活动前应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告诉幼儿有关家庭的简单情况。
2、民警了解情况时,应一一询问幼儿的姓名、家庭住址、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姓名及工作单位等情况。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5、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场地准备:布置一个表演舞台。
3、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各一。
活动过程
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2、播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教师结合课件,通过学习故事《小猴找朋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
(1)讲述后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没有找到朋友?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
3、游戏《猜朋友》,在合作中增进彼此友谊。
(1)一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如:她是个女孩子,有长长的辫子,会弹钢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特征猜出这位朋友是谁。
(《猜朋友》这个游戏环节很受幼儿的喜欢。每个孩子都有好朋友,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欲望。而且这些孩子相处快一年了,谁是谁的好朋友幼儿一般都知道,所以当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时,下面幼儿猜测的准确很高,几乎没有错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非常好。在这个环节中,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幼儿拥有好朋友的自豪感,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谈话活动《说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么?
(幼儿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幼儿不再局限于自己好朋友的优点,而是从众多幼儿口中认知到不同好朋友的优点,提高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规范了幼儿的行为标准。)
5、歌表演《拉拉勾》,幼儿学习与朋友闹矛盾的处理方法。
(1)幼儿随音乐进行表演。
(2)表演后启发幼儿讨论:如果你和朋友闹矛盾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拉拉勾》是幼儿比较喜欢的音乐律动,歌词讲述的是幼儿由生气到和解的过程。幼儿与好朋友共同表演律动后,再来讨论怎样解决朋友间的矛盾,让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中打开了话匣子,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如:惹朋友生气了赶紧说"对不起";讲笑话给朋友听;和好朋友握握手和好等。)
6、教师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现自己并能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幼儿熟读诗歌后,鼓励他们展开联想,能根据作品的句式仿编散文诗。
活动准备
1、 录音带:《树真好》,《小鸟小鸟飞来了》;树头饰、小鸟头饰人手一个。
2、 用废旧树干和牛皮纸和落叶制作的“树妈妈”道具一个和大挂图一幅。。
活动流程
1、活动开始,音乐故事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伴随着《小鸟小鸟飞来了》这曲轻松欢快的音乐,树妈妈和小树们迎着“微风”伸展开“手臂”,为秋游的小鸟和小朋友们摇起树伞,在树叶摇动的“嘻嘻唰”中,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幼儿扮演)飞进“森林”,小朋友们在自觉地捡拾地上的落叶和枯枝,扶起不小心被风刮弯腰的小树等。(让幼儿自己说出很多保护树的方法)
2、让幼儿自己说出很多保护树的`方法)
3、播放《树真好》散文诗,欣赏《多彩的秋天》挂图,师幼诵读(树妈妈与树宝宝和小鸟一起)诗歌,让幼儿感悟诗的意境,了解树的好处。
4、师幼讨论树的好处,看看谁能说得多!引起幼儿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编诗句,说出树的很多好处。
5、老师小结:“今天真高兴,这么多的小鸟为我们唱歌,还有小朋友们帮我们小树林清理了卫生,树真好,我们的桌椅板凳需要它,居住生活离不开它;树真好,我们和小鸟会永远为它歌唱!小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做护绿护树的小使者,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化!”
活动反思
我以自编的《秋游》故事导入,以轻快地《小鸟小鸟飞来了》的音乐穿插其中,极大地发挥了幼儿诵读和创编诗歌的能动性,活跃了气氛,很受幼儿喜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轻松地音乐中,反思 我们人类的呼吸和生存离不开树,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诗歌意境的教育中了解到树的很多好处后,会更加的喜欢树、爱护树,并将这个信念向家庭延伸,向四周延伸,以此达到语言和环保教育的双重目标。我喜欢和小朋友们在阳光下游戏,喜欢听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和我聊天,我要用爱心,带给他们一个愉快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