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绿山墙安妮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小学生绿山墙安妮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绿山墙安妮读后感 篇1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作家蒙哥马利的著作之一。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安妮。雪莉的红发女孩,安妮从小就是个孤儿,被马瑞拉和马修兄妹俩意外收养。可是因为自己的长相而得到一些人的嘲笑,但安妮凭借着自己的聪明能干、能说会道得到了许多人的欢心。最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雷多蒙大学,可因要照顾年老眼花的马瑞拉,于是就放弃读大学,选择做一名教师。
故事中的安妮虽是一个孤儿,且长相平凡、衣着朴素,再加上自己的活泼好玩,经常惹出一些乱子,得到一些人的不满。同时也因此使自己伤心、自卑。但是在马瑞拉的教育下,她慢慢变得有修养、有自信。回到学校后,她同尖子生吉尔伯特成为竞争对手,两人的学习不相上下,互相为学业而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皇后学院,并获得了艾普林奖学金。
生活中,你身边是否有像安妮一样聪明能干的人?是否有像安妮一样勤奋努力的人?是否有像安妮一样自信勇敢的人?你是否以这些人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如果你说没有,那就错了。
古今中外的名人不都是吗?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初中时因为学费交不起不得不退学,可他并没有放弃学习,在家里顽强自学,用五年的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所有的数学知识。可不幸的是他患上了伤寒病,落下左腿残疾,可他还是坚持刻苦钻研数学,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这不就类似于故事中的安妮吗?
再把镜头转向我们,有良好的家庭,良好的学习环境,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都羡慕不已,一些同学为什么不趁现在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呢?
花儿是美丽的,它是借助一点阳光努力生长的;火炉是温暖的,它是借助一些火炭拼命燃烧的;小鸟是可爱的,它是借助一棵大树筑巢生存的。我们是快乐的,让新时代的我们迎着朝阳努力奋斗吧!
小学生绿山墙安妮读后感 篇2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有《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天蓝色的彼岸》、《洋葱头历险记》、《狗来了》……然而这么多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本是--《绿山墙的安妮》,因为这本书能激发我的想像力。
故事的主人公—安妮,是一个活泼可爱、乐观向上、善良勇敢、热爱大自然且富有想像力的小姑娘。她长着一头美丽的红发,白里透红的脸蛋上长着一些雀斑和一个漂亮的鼻子。她一岁时父母就双亡,成了孤儿;三岁时开始帮别人照顾孩子、干粗活;后来雇她干活的那家主人去世了,无力再养活她,就把她送进了孤儿院。直到马修和玛瑞拉兄妹俩收养她,她才找到了家的感觉。玛瑞拉本来是想收养一个男孩儿来帮助马修干农活的,可是阴差阳错地带回来一个女孩儿。她想把安妮送回孤儿院,但几经波折,还是把她留了下来。
安妮把林阴道叫做“欢乐的白雪之路”;把杏树比作“美丽的新娘子”;把池塘叫做“闪光之湖”……她用自己的想像力幻想身边的一切。正是安妮的乐观、率直和丰富的想像力给绿山墙的农舍带来了欢乐。
安妮就象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心灵。让我们向安妮那样,乐观向上,用积极的心态微笑着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越过一个又一个障碍,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美好的梦想。
小学生绿山墙安妮读后感 篇3
暑假里,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讲述了绿山墙农舍的马修和玛瑞拉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安妮。安妮是个孤儿,但她生性乐观,想象力非常丰富,虽然这使她在生活中闹了不少笑话,但她的生活也由此变得快乐而充实。安妮长大后考上了大学,这时马修去世了,安妮为了照顾玛瑞拉,放弃了学业,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这本书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尤其是主人公安妮令我难忘。
安妮坚强乐观,虽然她从小失去了父母,之后的遭遇也很不幸,但她爱幻想,乐观面对生活。在之后的学习中,也是那么的积极向上,渴望获得知识,勇于竞争和拼搏,最后还考上了大学。
安妮热爱生活,她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一些在常人看来平平常常的事物,她总能发现他们的美丽;在她的想象中,樱花是她的白雪皇后,天兰葵是她的小精灵;玫瑰花和百合都会说话;她还把玻璃上的影子当成知心的朋友,向她们诉说心事……。
安妮对亲人,朋友,同学,老师,都怀揣着一颗善良热忱的心。在好朋友戴安娜的妹妹米尼生病时,她大显身手救了米尼;在马修去世而玛瑞拉的眼睛又不好时,她放弃了学业,做了老师,以便照顾玛瑞拉。
安妮有许许多多的梦想,有些似乎很难达到,但安妮在自己的努力下,这些梦想一个个地成为了现实。安妮的乐观、安妮的坚强、安妮对生活的热爱、安妮努力实现梦想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老师也经常说:只要乐观,幻想着美好的明天,总有一天你就会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去医院看病,其中一个人身患绝症,另一个人什么毛病都没有。而医生不小心把他们两个的诊断书弄混了,身患绝症的人拿到的诊断书是自己什么毛病都没有,于是整个人都快乐起来,那个本身什么毛病都没有的人,拿到的诊断书是自己患了绝症,从此整个人都变得忧郁,对生活也不抱有什么希望了。一年后,那个本来身患绝症的病人,因为自己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总是乐观的面对世界,于是绝症痊愈了。而那个本来没有毛病的人,因为自己不再抱有任何希望了,总是很悲观的去想事情,最后在忧郁中死去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得出,生活中不应该有过多的失望和悲观,应该像安妮那样用心体会这美丽的世界。
当我们生活是黑色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七彩的彩虹;当我们生活在黑暗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头顶的阳光;当我们生活在悲痛的时候,我们应该幻想着微笑;用乐观去面对世界,生活总有一天会充满了阳光和快乐!
这就是《绿山墙的安妮》给我的启示。
小学生绿山墙安妮读后感 篇4
在寒假中,我畅快无阻地读完了由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著的《绿山墙的安妮》一书。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对上了年纪家住亚芬里小镇绿山墙农舍的独身兄妹马修和玛丽拉,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在斯潘塞太太的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却阴阳差错的送来一个满是红发,还喋喋不休的女孩。没错!这个女孩就是安妮。
一开始,这对兄妹并不喜欢安妮,可安妮的一番话让马修心软,考虑到安妮的感受,就让她留下了。
没有几天,安妮就去主日学校上学了。因为她的红头发,安妮被不少人嘲笑。后来还请了几天假没去学校呢。看来安妮真的很在乎自己视若珍宝的红头发。
安妮天性活泼开朗,还爱幻想。她的一系例。天真可爱的举动让我觉得这个小女孩很有趣:为招待老师,看都没看就把止痛药当香草精放入蛋糕;与班上的男生吉尔伯特大吵大闹……
虽然安妮是个孤儿,但拥有一颗积极向上乐观的心的她,好像什么困难都能解决似的;她虽然被他人领养,但她像别的孩子一样尽情地玩耍,去爬树,去郊游,去玩过家家。
阅读完了本书,安妮的模样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海里。在绿山墙农舍生活中,她对大自然一花一木,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对马修、玛丽拉、同学及老师都怀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她感恩的心,乐观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
小学生绿山墙安妮读后感 篇5
我是在读周国平给《绿山墙的安妮》做的序中认识安妮的,“女主人公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十一岁时被人领养,但她个性鲜明,富于幻想,而且自尊自强,凭借自己的刻苦勤奋,不但得到领养人的喜爱,也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敬重和友谊。”“安妮拥有两种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这样的介绍一下子让我产生了一定要读一读的冲动。于是就买来了这本书,谁知道,一读就放不下了,三天就把书读完了。很久没有这样畅快地读一本书了。
就这样一边读着,一边感受着安妮的可爱。小安妮天真热情,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给绿山墙的地方起那么可爱的名字!顽皮的'小溪在冰雪覆盖下欢笑;玫瑰会说话,会给她讲很多有趣的故事;自己的影子和回声是自己的两个知心朋友,可以诉说心事……我想成人看问题的角度与孩子们是多么的不同,如果每个人一直都能保持像安妮一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安妮那么乐观,在那样清苦的环境里那么会劝慰自己,安慰自己!读着读着,一边是开心,一边是心疼!如果可能,真想让安妮当自己的孩子,给予她母爱,补偿她母爱!
读安妮对自己“红头发”由排斥到接受,使我想到了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要学会悦纳自己!记得这样一个对话:“我知道自己长得难看,但我喜欢漂亮的东西,照镜子一发现不美的东西,就讨厌得很,为自己犯愁。每次总是如此。正因为我长得丑,才变得这么可怜。”“花容月貌不是美,只有善良的心灵和文明的举止才算美。”玛里拉引用了一句谚语。“这话您好久以前也对我说过,不过我还是不太相信。”安妮怀疑地说道,并嗅了一下水仙花的香味。
这时,不由想起自己儿时的感受,没有拥有一双像妈妈一样的大眼睛,一直是我的遗憾。而且一直很自卑,虽然爸爸妈妈也经常调侃,看着《小学生作文》的封面说:“你看,聪明的学习好的孩子都是单眼皮的多呢……”在上师范的时候还对这个问题耿耿于怀。当时也有同学也不满意自己是单眼皮,于是在毕业时去做了割双眼皮的手术。我最终很开心得接纳了自己的眼睛的缺点,正如安妮接纳自己的红头发。
悦纳自己的一切就是无条件地、全盘地接受你自己,不管是你的长相还是学识,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这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淑敏讲到,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人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没有法子不自卑。但是,人又不能被自卑打倒,人就是在同自卑的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只有在自己慢慢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更多的事情,读了越来越多的书,也就慢慢接纳了自己的所有。
前不久我班一个小女孩儿的日记中曾为妈妈说自己的个子低而烦恼,我就告诉她,我到初中的时候还是班里最低的同学呢!让孩子知道,我们老师家长,一直在她身边,陪伴着她们,有什么心里话愿意与我们沟通。我想,作为老师,懂得这一点,就要学会细心体会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死角”,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并走进孩子心灵去引导,让他们的成长少些疼痛,多些温暖。
今年一段时间,班里有个女孩儿一直在日记中吐露自己不被父母喜欢的烦恼和痛苦,我和她促膝谈心,让她学会理解爸爸妈妈,学着另一种方式――用纸笔和父母交流,然后悦纳自己和父母、家庭。这段时间我再询问的时候,她羞涩地一笑说跟父母处得挺好的。我也真心为孩子感到高兴。家庭是孩子的心灵港湾,真的需要我们共同来呵护。
读到马修去世,心里非常难过。“现在马修不过是到很远的另一个世界去了,他仍然希望你明白这一点。我相信我们不该关上心扉,不去接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治愈创伤的感染力。安妮,我很理解你的心情,任何人都会有这种经历的。当我们再也不能同我们所喜爱的某一个人分享彼此的快乐时,我们却依然觉得有些事情使我们感到高兴,每次想到这一点心里总有些内疚,而当我们发现自己又恢复了对生活的热爱,便觉得好像不知为什么有一种背叛亲人的感觉。”玛丽拉的话语让安妮深思,也让读者深思。这个情节又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生命的虚无,但这是个很大的课题,也许孩子们还不能领悟很多,但一定会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痕迹。所以,当后来在带着孩子们读了绘本《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后,孩子们也想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张浩涵同学说:“人既然注定要走向死亡,那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同学们经过讨论,似乎明白了一些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过程、给别人带来幸福和温暖,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快乐……
真的非常喜欢这本书,引导孩子们读安妮,应该让他们学习什么?也许是某些品质和习惯,可是品质和习惯是不会简单到因为读一本书就能学会的,但是有这些榜样在心里,有这样亲切的文字的感悟在心里,孩子们会受到熏陶和感染的,会一直温暖他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