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活动策划
老地方整理的大班音乐活动策划(精选5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音乐活动策划 篇1
活动过程
一、动画片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漂亮的蝴蝶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蝴蝶的动画片好不好啊?
2.观看动画片:蝴蝶
启发幼儿做蝴蝶飞舞动作,表现蝴蝶快乐的情趣。
二、学习歌曲
1.歌曲《蝴蝶找花》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曲子,名字叫蝴蝶找花。
你们想听吗?我们听听看有什么感觉?
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
2.欣赏音乐
(1)听听看蝴蝶在什么时候飞出来了?
(2)美丽的蝴蝶看见美丽的花儿会做些什么?
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蝴蝶在什么时候会在花上停留?
1、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旋律。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创编各种花儿开放的动作。
3、从小培养幼儿对自然、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园。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幻灯片,《花朵开放》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题:小朋友们,今天何老师带你们到花园里玩,你们排好队,咱们出发啦!(绕场两圈:音乐1)到我身边来,随便找个空位子坐好!(提示:分开点)
二、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各种表现花朵的动作
1、在花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鲜花。
2、咦!花朵是怎么开放的?谁知道?(1-6名幼儿)
3、何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动作表现花朵开放的样子?哪个小朋友愿意来?
4、哇!好美呀!我们都来学学花朵开放的样子,美一美!
集体表演(音乐1),教师巡回指导!(适当表扬有创新的幼儿)
5、好漂亮,好漂亮,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我来当园丁,你们来学当花骨朵,我给你们浇水,你们就开放,看哪朵“花”开的最漂亮,和其它“花朵”不一样。开放后保持不动哦!我要把最漂亮的几朵花画下来的。
6、定型表演(第1个、第2个、第3个开始合音乐2前面部分,一直到浇完水。)
7、教师画完后,小结:你看你们多棒,编了这么多花朵开放的动作。
8、现在我们一起来互相学习一下吧!先来开这朵花,喝水会怎样?(音乐2中间部分)风吹来会怎样?(音乐2最后部分)
9、先“开”第一种(音乐2)。
10、开第三种(音乐2)。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创编集体合作的动作。1、小朋友,有些花有好几层花瓣的,那又是怎样开的呢?先开哪一层?(3名幼儿)
2、到底怎样开的呢?(放课件)
3、(放课件第二次)大家齐说,原来先开外面层,再开里面层。这朵花更美、有花蕊、里面有花瓣,外面也有花瓣,如果我们能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一定很美?可它有这么多的花瓣,我们一个人根本表现不出来,那该怎么办呢?
4、幼儿讨论
5、多叫几人,请几名幼儿表演,指导幼儿想出办法!
6、一组幼儿,请他们自己选一组动作(师:你们选哪个动作?)
7、一组幼儿表演。(音乐2)
8、几组共同表演。(音乐2)
9、刚才我们这么多人表演了两朵花,那可不可以让我们这么多人来表演一朵花呢?(可以)那我们来试试?何老师也很想当花蕊!这次就让我来当花蕊好吗?那谁来当我里面的那层花瓣呢?谁来当外面层花瓣?
先开第一种花。
小结:花瓣是整体不能乱丢落。你们千万不能分开噢!师生表演:(音乐3)。
10、换花蕊,第2种花(音乐3)。
11、自由选择表演,第3种花(音乐)。
四、结束部分,品德教育:花儿好看我不摘!
师:春天到了!花朵盛开了,好美好美!我们要跟花朵做朋友——花儿好看我不摘!现在我们去请所有的花朵和我们跳起舞来吧!
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大班音乐活动策划 篇2
一、背景
创编儿歌活动能使幼儿的语言和词汇得到发展,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幼儿也更能体会活动带来的有趣经历和成功感。我们幼儿园的园本特色是儿歌,经过几年儿歌的累积,幼儿对仿编儿歌有一定的兴趣。对现实生活富于感受和激情,正是儿歌所注重的要素。而儿歌是来自于他们眼中、心中美好的世界,鼓励孩子们从小用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变化,用心感受和体会生活的美好,激活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从而用儿歌唱出孩子自己的心声,用儿歌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是一种有利于推进孩子终身发展的新载体。
教师的.回应在《上海市幼儿园课程指南》中指出:“能在教育现场关注来自幼儿的信息和生成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并做出适度的回应。”我们班是新中班幼儿的能力比较弱,特别是在儿歌仿编过程中幼儿的词汇量比较单一,想像能力也不够丰富。这时通过老师适度回应促进幼儿的发展,激发幼儿的学习儿歌热情,为幼儿的创新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觉得这个专题是值得研究的。
二、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a:探索大班儿歌创编活动中教师适度回应的方法。
b:验证教师在大班儿歌创编活动中适度回应的有效性。
2、研究的内容:儿歌创编活动中教师适度回应方法
三、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XXXX年X月)
目标:目标:确定专题研究内容,专题方案设计。
措施:
1)制作调查表,分析并了解本班创编儿歌的能力。
2)收集有关大班创编儿歌的资料与文献。
3)制定专题计划。
2、(第二阶段XXXX年X月~XXXX年X月)
目标:探索教师在大班儿歌创编活动中适度回应的方法。
措施:
1)探索创编儿歌教育活动内容及设计,思考儿歌活动中的提问与回应预设的思考。
2)每月写一篇有关儿歌活动的案例,提升自我在儿歌活动中回应能力。
3)每月在班级举行一次仿编儿歌大赛活动,来激发幼儿仿编儿歌的兴趣。
4)观摩有经验的教师的儿歌活动,学习她们的有效回应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回应能力。
5)儿歌活动后进行自我反思,梳理出有关回应的有效方法。
3、(第三阶段XXXX年X月)
目标:撰写专题报告。
措施:
1、对专题实施前后所得的回应方法进行对比、梳理。
2、归纳总结,整理梳理在儿歌教育中的有效方法策略。
大班音乐活动策划 篇3
设计意图
一个周日的上午,我正准备洗袜子。眼看着原本软软贴在盆底的衣物被清水浸泡得鼓了起来,正上幼儿园大班的侄子来了兴致,兴奋地观察着衣物在水里的变化。看着他对洗衣如此浓厚的兴趣,我有了一个想法:对孩子们来说,洗衣服、洗手帕已经离他们的生活越来越遥远: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爱护,舍不得让他们动手;另一方面是因为高科技取代了原始的劳动,洗衣服成了一个密封在洗衣机里的秘密。如果开展一节活动,能打开洗衣机里的秘密,让孩子们了解洗衣的过程,体验洗衣的乐趣,或许能激发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劳动技能。而《土耳其进行曲》节奏欢快,音乐段落易分辨,很像洗衣机洗衣服时时快时慢的转动。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听辨音乐,用各种动作表现衣服在洗衣机里的动态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与他人合作,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观察洗衣机洗衣的生活经验;
2.洗衣流程图(放水→洗衣→甩干→晾晒);
3.音乐(《土耳其进行曲》);
4.洗衣机洗衣服的课件。
活动过程
1.看洗衣课件,丰富有关洗衣机洗衣的生活经验。
师:小朋友们见过洗衣机洗衣服吗?怎么洗的?经过了哪些过程?我们一起看一段洗衣机洗衣服的`录相。猜一猜衣服在洗衣机里会发生哪些变化?
(通过观看课件,帮助幼儿丰富有关洗衣机洗衣服的生活经验,给幼儿创编动作做了更直接、更形象的铺垫。)
2.出示洗衣流程图,创编动作,表现衣服被清洗的动态过程。
(1)讨论洗衣过程
师:放水后衣服会有什么变化?
(幼儿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漂起来了!很显然,幼儿发现了衣服形态的变化,在创编衣月良漂起来的动态过程中大胆地用张开手臂、敞开胸怀等动作来表现。)
师:洗衣服时,衣服在洗衣机里会怎么转动?
(播放音乐《土耳其进行曲》,跟随音乐片段练习同方向旋转。这是这节活动中第一次带入音乐。音乐的轻快节奏将幼儿的表演填充得更加圆润。)
(2)创编衣服被甩干后的形态变化及造型
师:甩干时衣服在洗衣机里的转动有什么不一样?(正反转)谁能用动作试一试?
师:甩干后的衣服会有什么变化?(变形了,紧紧绕在一起。)
(衣服洗完后的形态是幼儿熟悉的,也是可以大胆发挥幼儿想象力创编的部分。我将这部分作为活动的重点,再次观看课件后向幼儿提问。当幼儿回答说“变形”时适当追问,一幼儿回答“紧紧绕在一起”。回答到位,为理解动作内涵、大胆创编做了很好的铺垫。)
师:怎样表现一堆衣服被洗好了的样子?
(这个部分作为提升幼儿合作表演能力的部分。从个体表演到集体合作表演,从一个人的智慧到协商、集中表现一个集体的智慧,实现了目标水平的提高。),
(3)集体表演洗衣服过程
a.老师扮洗衣服的人,幼儿扮演需要清洗的衣服。
师:我们听音乐表演一次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
(幼儿听到音乐很兴奋。我提醒幼儿注意倾听音乐的节奏,跟随音乐的段落变化表现衣服被清洗的过程。)
b.创编被洗衣人提起来摆造型的动作。
师:衣服洗干净了,晾起来是什么样子?
(启发幼儿用身体表现不同的衣服被晾晒后的造型。)
(4)合作表演
师:衣服一件一件洗既浪费水又浪费电。妈妈平时怎么洗的?
把许多衣服放在一起洗会发生什么变化?
(听音乐表演,鼓励幼儿相互合作,重点表现衣服甩干后紧紧绕在—起的造型。)
3.游戏:洗衣乐。
听音乐,完整表演衣服被清洗的过程,鼓励幼儿相互合作。
师:衣服晾起来喽!
(我从晾晒好的衣服造型中分别猜测幼儿扮演的衣服,增加游戏的趣味。)
师:洗衣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回家后也帮妈妈洗洗衣服,好吗?
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大班音乐活动策划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音乐活泼欢快的曲风,创编动作表现快乐旅行的过程。
2、能以愉快的情绪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宝贝去哪儿》教学音乐、律动音乐、队旗、记号笔若干,大图谱一张、小图谱四张、小黑板四块。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音乐,熟悉音乐结构。
1、律动入场:跟随《宝贝去哪儿》的.音乐入场。
2、初步欣赏音乐,尝试用自己的表达和动作感受音乐中的元素。
二、理解音乐结构,用符号、动作表现“去旅行的过程”。
1、看图谱理解音乐。
(1)教师听音乐画线条图谱。
(2)听着音乐、看着图谱,想象音乐中去哪里旅行、怎么去旅行。
2、组织幼儿讨论,将旅行过程中的交通工具和游玩的内容用符号记录下来。
3、根据完整的图谱,听着音乐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旅行的过程”。
三、创编图谱,合作游戏“宝贝去哪儿”。
1、讨论更多的旅行内容,分小组练习。
(1)小队长带领组员设计“旅行任务卡”。
(2)小组练习并介绍任务卡。
(3)分小组根据任务卡“去旅行”。
2、完整表现“宝贝去旅行”。
(1)听音乐结束部分,引导幼儿讨论“轮流”的方式进行游戏。
(2)四小组组合任务卡,在完整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全体共同游戏。
大班音乐活动策划 篇5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织布》;
2、练声:《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基本部分。
1、熟悉乐曲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你还记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样帮助过你吗?
教师: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好朋友总是唱起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
(2)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教师:你听到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呢?说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话?“旧日朋友”、“怀念”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合和孩子回答小结: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谊万岁”,“旧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怀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导幼儿第二次倾听范唱。教师自然带动幼儿与领座同伴目光对视,随着节拍轻摇身体。
教师:和好朋友一起面对面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边弹唱边唱,引导幼儿用轻声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师: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唱?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是抒情曲调,歌词所表达了离别情绪,十分感人。
(2)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注意提醒幼儿弱拍起唱的强弱处理及延长音的情感处理。
教师弹琴,幼儿反复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两段歌词,幼儿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儿唱准弱起小节。
三、告别时刻。
1、复习《小牧民》,结束本活动。
2、教师:我们马上就要告别了,你想和朋友怎样告别呢?下课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拥抱、拉钩、击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