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1
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二、活动流程: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对。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5、和图形娃娃告别,结束活动。
四、 活动目标:
1、 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 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 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标记将物体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身体动作表示大小,初步体验大小符号特征的意义。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卡
2、大树和小树各一棵学具准备:哭脸和笑脸各二份,大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树叶,说树叶大小。
1、比较树叶大小出示一片大树叶。
教师:瞧,今天我们班里谁来了?再出示一片小树叶
教师:又来了谁?我给树叶送标记,给大树叶送大标记,给小树叶送小标记。
2、认识大小标记出示大标记
教师:有一个大大的人,而且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幼儿按照标记上大人的样子做动作)。再出示小标记。
教师:小标记上人的样子,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幼儿按照小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
二、找树妈妈“分树叶”
1、游戏”分树叶”
教师:树叶怎么到我们教室里来的呢? (让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噢!原来呀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得变黄了,从树上一片片掉落下来,小朋友们利用星期天去捡的,然后把它带到了教室里。但这些树叶宝宝感到高兴吗?(教师反过来出示哭的大树叶和小树叶)看:树叶宝宝怎么啦?
教师:为什么哭呢?
教师:对呀!树叶宝宝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它们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那我们来做个有爱心的人,帮助他们找妈妈好吗?
2、看标记:出示两棵树妈妈(一大一小,并且贴有大小标记)。教师:那谁是小树叶的`妈妈呢?他们有标记吗?
3、复习大小标记。
4、送树叶回家:
(1)教师示范送小树叶到有小标记的树妈妈那里。提问:大树叶我送它到哪里呢?
(2)教师:瞧,树妈妈还在哭呢?原来它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找到家呢, 我们来帮帮忙吧!音乐播放,幼儿集体活动。(为大小树叶找妈妈)
(3)找出错的地方:教师:来帮树妈妈找找看,有没有孩子找错了妈妈。
请个别幼儿帮助纠正。同时教师变树妈妈的脸为变成笑脸。
三、送圆形宝宝回家
教师出示许多大大小小圆形图片,请幼儿每人拿一个按大小标记将它们送回"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教材简解:
感知物体的数量及其色彩,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要阶段。数数来源与生活,运用与生活,它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数数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通过观察、数数、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以及灵活运用周围环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学。
教学目标预设:
1.发展幼儿对花朵色彩、数量的感知。
2.幼儿能尝试简单的分类,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
3. 欣赏春天美丽的色彩,体验快乐的情绪。
教学重点:幼儿对花朵数量及色彩的感知。
教学难点: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
教学准备:
红、黄、绿纸花若干;红、黄、绿圆点即时贴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带;音乐磁带《郊游》;纸杯制成花状,花心分别为红、黄、绿。
设计理念: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在外出散步时,幼儿惊讶地发现五颜六色的花儿开了,还有小蜜蜂嗡嗡嗡的在花上飞来飞去,他们就学着小蜜蜂的样子跑来告诉我看到了什么?对此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所以我正好利用孩子的兴趣,特意为幼儿设计了"数花朵"的数学活动。
设计思路:
本活动先创设情境带幼儿去花园游玩,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接着走进"花园"捡花朵,学会比较1和许多,并让幼儿把捡到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练习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础。最后请幼儿对其分分类,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师:你们见过花园吗?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美丽花园。可要到达花园,我们必须先过小桥,再跨过小河呢?有信心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幼儿随着《郊游》的音乐出发去花园。
(这个环节增强了活动的情景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捡花
1.走进"花园"
师:地上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们快来捡花朵吧!
幼儿分散捡花朵,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美丽的花朵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活动气氛很活跃。)
2.师:瞧,我也捡了几朵花。你们来帮我数一数吧!
幼儿数不清,能力强的幼儿就说:"老师捡了许多花。"让幼儿比较1和许多。
3.请幼儿把花朵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让幼儿贴花朵,一是练习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二是为在下面活动中幼儿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花朵的数量奠定基础。)师:瞧,你们都变成花宝宝啦!
老师提问幼儿:你开了几朵花?有哪些颜色的花?
(巩固幼儿对数量和颜色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用"许多"来表示。)
三、送花儿回家
1.师:现在花朵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红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绿花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
2.幼儿把花朵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如果老师发现有送错的花朵,请幼儿自己纠正。
(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个别幼儿有分错的现象,老师加以引导。)
四、找朋友1.引导幼儿按照纸杯花心颜色去粘贴相同颜色的花瓣。
师:瞧,那里还有些白色的纸杯花,他们的花心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请小朋友们根据花心的颜色去粘贴和它相应的花瓣。
引导幼儿可以用红、黄、绿圆点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贴一个圆点。
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圆点来装饰。
(让幼儿用粘贴的方法,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这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并让幼儿第二次进行颜色配对练习。)
五、回家,活动结束师:今天我们来到花园,做了好多事情,你们真能干!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