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老地方 > 百科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社会教案

2025/09/11教学教案

老地方整理的幼儿园社会教案(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前评析

在生活中我们一见到残疾人就觉得心里怪怪的,在路上看到了不是同情一下就是远远的躲开了,其实,我想他们要的不是你的帮助你的同情,他们更需要的是你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他们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和一视同仁。你能做的工作,他也可以做到;你能拥有的生活,他也可以拥有;你能享受的幸福,他也可以享受,他是有资格享受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心理的芥蒂,和他们平常的聊天平常的交往,没有鄙视,没有特殊。我们不能高高在上的自己的帮助,帮助他们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因此,我们要学会偷偷的、不动声色的帮助他们。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

活动目标

1、知道残疾人是跟我们一样普通人,我们应该跟残疾人多接触、多帮助他们、多尊重他们更增强对他们的爱。

2.了解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学习他们的克服困难、坚强勇敢、热爱生活的。

活动准备

残疾人生活图片12张、残疾人生活影像片断、眼罩、耳罩、铃鼓。

活动过程实录

一、看残疾人生活图片。

看完图片后,教师:盲人、聋哑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碍的人,我们叫他们称残疾人。

教师、幼儿相互交流。

●这些残疾人怎样生活?怎样与人交流?

●每位小朋友都要说己的想法。

教师:这些残疾人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残疾小朋友也是想上幼儿园、玩游戏。我们应该跟他们多接触、多交流,关心、帮助人们,与他们成为好朋友。

二、教师介绍我们延边地区一位很优秀的残疾学生—金莲花

※金莲花是我们延边地区失去双手的一名优秀学生。9年,她以579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

●观看金莲花姐姐的生活影像片段。

1)金莲花姐姐用宽胶皮将笔缠在手臂上,认真练写字的场面。

2)金莲花姐姐用残缺的手弹电子琴、操作计算机、文的场面。

3)金莲花姐姐克服困难跟同学们坚持军训的场面。

4)运动会时金莲花姐姐帮参赛选手做后勤工作,并在前面带领同学做啦啦对的场面。

●观看影像片段之后,让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金莲花姐姐是延吉市二中失去双手的一位残疾学生。她是一位认真学习,不怕困难,助人为乐的很优秀的姐姐。我们应该学习金莲花姐姐不怕失败的顽强毅力,学习她的像正常人一样对待每一项事情的健康的。

三、体验残疾人面临的种种困难。

1)体验盲人:全体幼儿蒙上眼睛听铃声找到老师,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体验聋哑人:如果我们不会说话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3)体验肢体残疾人:失去双腿或双手的残疾人,又会是怎么样呢?

●体验后互相讨论帮助残疾人的方法。

幼儿1:我要跟残疾小朋友在沙滩上玩游戏。

幼儿2:我帮盲人阿姨过马路。

幼儿3:我搀扶肢残人乘坐公共汽车。

幼儿4:不让我哥欺负他们,跟哥哥一起帮助他们、尊重他们。

幼儿5:我要学哑语,跟聋哑人说话。

教师:孩子们,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跟残疾人交流,有了你们的尊重,有了你们的关爱,他们不会感到孤独。小朋友们记住,残疾人和我们是朋友。

四、一起听听大家喜欢的歌曲“爱的奉献”。

活动延伸:组织幼儿到福利院进行慰问活动。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2

精选幼儿园社会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社会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并尝试做月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师生家长共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故事,每人带一块月饼,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1、及全体幼儿表演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引出主题:中秋节。教师提问中秋节是哪一天?我们怎样来庆祝这个传统的节日?请幼儿分组讨论。

2、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嫦娥奔月》,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传说。

教师:小朋友,嫦娥奔月的故事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的八月十五都吃月饼,小朋友们想不想吃月饼呀?教师将幼儿带来的月饼展示给每一个孩子,请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月饼的形状、颜色,味道。将月饼切好放入小碟子里请幼儿品尝。并交流讨论。

3、制作月饼

(1)将幼儿分成五组,为桌子旁,交代制作月饼的材料有橡皮泥、塑料切刀、展示台。首先请幼儿设计好月饼的形状,颜色,里面的月饼馅儿是什么样的,可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示范装月饼馅儿的方法,首先将自己选择的月饼馅儿配比好,然后夹在两个皮当中。鼓励幼儿大胆的设计月饼的形状,颜色。

(2)幼儿开始制作月饼,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设计个性化的月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4展示作品:请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到展示台中,大家讨论、互相的介绍自己的月饼,进行评价、赏析。

5、活动延伸;在美术活动区中投放制作月饼的材料橡皮泥等,进行活动。

教学效果: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并尝试制作月饼,幼儿在活动中及参与大胆的交流讨论制作的方法,兴致很浓,大部分幼儿制作出了自己设计的月饼,少数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作品,效果很好。通过这次的活动发现孩子们很有想象力。

评价记录:

1、这是一节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教学活动,孩子们收集了许多图片,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并带来了月饼请大家品尝分享。

2、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的动上手设计、讨论、交流、合作。制作出了许多月饼而且各种各样,,入里李思宜的玫瑰月饼、张一凡的咖啡月饼,,许浩哲的天使月饼。非常的有趣,有创意。

幼儿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调查、交流、讨论中发现朋友的长处,增进相互了解。

2、积极关注身边的每一位朋友,愿意发现朋友的长处。

3、知道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调查朋友的长处,记录在幼儿用书上。

2、布置"朋友的长处"主题墙面,为每个人准备一朵花(上面贴上幼儿各自的照片)

3、请个别有特长的幼儿准备一个节目,在活动中展示。

活动过程:

1、幼儿展示记录表,交流朋友的长处。

幼儿个别交流被调查的朋友的朋友及其长处。

个别被调查的幼儿展示自己的长处。

2、布置"朋友的长处"墙面。

幼儿每人找一个朋友,将朋友的长处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在朋友的花形纸上。

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朋友的长处"墙面:把幼儿记录的花形纸按小组展示在墙面上。

3、为朋友寻找长处。

观察墙面,引导幼儿讨论:朋友的长处是什么?他们还有哪些长处?

幼儿为朋友找长处并交流。

教师小结:大家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要仔细观察、了解,一定能发现朋友的长处。

活动反思:

每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需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亲情也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找啊找,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只可惜,找朋友并不像儿歌中唱得那么简单,怎么样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在交往中学会交往”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交往,让幼儿学会与人商量,合作,体验同伴之间的友情,分享快乐,做大家庭中快乐的一员。

大班幼儿在经历小中班两年的集体生活后,大多数孩子有了自己固定的玩伴,具备了一定的交往意识,掌握了一些交往规则,能够和小伙伴之间进行初步的交流和沟通,但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习惯了众星捧月,遇事常常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做到关心别人、关注他人,还不能完全主动的与人交往,和同伴之间缺乏一定的合作精神,同时孩子们缺乏在伙伴面前大胆表述的勇气,再加上现在多为双职工家长又是单元住宅,在家中能为孩子创设的与人交往的环境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孩子,主动给孩子创造一起游戏、一起活动的机会,开展社会《夸夸好朋友》这个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孩子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学会关注朋友、与朋友合作,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体验与朋友的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在孩子们明白理解什么是优点了后,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在几个小朋友发言过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大家赞美的语言仅限于如“她上课很认真”“她举手很积极”“她做作业很认真”“她画画很好”,这些话语太笼统,似乎适用于很多小朋友,这样的话,就没有到达我预期的效果。

我调剂策略,要求他们从生活中往感受,如“她在和小朋友相处时怎样?她是怎样做的?有具体的事情,比如他上课很认真,他是怎样认真?坐得怎样?举手怎样?回答题目怎样?”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的语言不再笼统,他们的想法真的很多,那和他们平时的观察分不开。如豆豆说:“阿紫是我的好朋友,她和我是最好的朋友,每次她吃完饭,都会等我,和我一起往玩……”从她的话语中,我看到了她们的深厚友谊,也知道阿紫是一个热情、友善的孩子。

语言是帮助孩子之间建立友谊的基础,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通过设计开展这一活动,让好朋友之间互相交流高兴的、难过的、有趣的事情或者小秘密,使孩子懂得要想成为知心朋友,就需要互相交流,只有在倾听与讲述的过程中才能了解自己的朋友,知道好朋友的需要,从而产生关注朋友、关心朋友的想法,同时提高了孩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朋友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语言交往的环境,和孩子融为一体,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和同伴教师之间的交谈,体验朋友之间语言交往的乐趣。

小百科:长处,拼音cháng chu,意思是指在某个方面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