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老地方整理的巴黎圣母院读后感(精选4篇),希望这些优秀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篇1
别看外表,
姑娘,要看心灵。
英俊青年的心往往是丑恶的,
有许多心不能留住爱情。
姑娘,松柏不美,
没有杨树那般挺拔,
但冬天仍然枝繁叶茂。
唉!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不美的东西就不该存在,
美貌只爱美貌,
阳春不睬寒冬。
美丽至高无上,
美丽无所不能,
美是唯一完整存在的东西。
那是巴黎圣母院的钟塔的屋檐下传来的歌声,凄凉古怪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奈和悲哀。对,这就是又驼、又瞎、又跛、又聋的卡西莫多的叹息,这位默默守护在自己心上人门外的敲钟人在好几晚上,倾诉着又像是在给她催眠。
故事发生在欧洲中世纪的巴黎。这是一场正义和邪恶,美丽和丑陋,纯洁和肮脏的较量,是一幅光怪陆离又鲜血淋林的爱情悲剧画卷,又是一部上至法王路易十一下至乞丐贱民的史书。
她,爱斯美拉达,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岁美女,由于从小被吉普塞人从家中偷走,在流浪艺人中长大,所以不被当时等级森严的上流社会所认同和接受。当她在深夜被人打劫时,被英俊潇洒的皇家卫队队长弗比斯英雄救美,便一见钟情地陷入爱河,而他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虏。她对这场虚幻的爱情的忠贞不渝,最终也使她被伤害得太深太深。她不但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躯体,也有一颗高尚纯洁善良的心灵。当诗人格兰古瓦即将被乞丐王国绞死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以愿意和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当副主教克洛德利用种种卑劣手段想强迫爱斯美拉达接受他的爱情时,爱斯美拉达宁死不从。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她选择时,尽管这时候她已经知道她所爱的人弗比斯还活着,她也找到了失散十五年的'亲生母亲,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洛德的求爱,她的回答是:“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他,卡西莫多,一个又驼、又瞎、又跛、又聋的丑八怪,先是遭到了亲人,继而是整个社会遗弃的弃儿,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守护着爱斯美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可在强大的社会偏见、邪恶势力和命运捉弄面前,强悍的卡西莫多,最终被撞的头破血流,拥抱着爱斯美拉达的冰冷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卡西莫多是以爱斯美拉达的迫害者的身份,最初出现在爱斯美拉达的面前的,他奉命在深夜去抢劫爱斯美拉达。当卡西莫多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眼见着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那位曾经想要抢劫的爱斯美拉达。爱斯美拉达的以德报怨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因为在他的内心也有和其他人一样的强烈爱心和感情。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将爱斯美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但是,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始终是横贯在他和爱斯美拉达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最后只能通过死亡的方式跨越了这条鸿沟,我想那可能就是唯一的方法了。
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也爱上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但是他与卡西莫多的爱却有着天壤之别,克洛德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道貌岸然,内心却因冲突无法自拔,直至灵魂扭曲、充满了邪恶的毁灭欲,最终毁灭了爱斯美拉达,也毁灭了自己。另两个特色人物,一个是徒有华丽外表、内心却一包烂瓤的弗比斯队长,他外表英俊文雅,骨子里却粗鄙龌龊,酗酒说粗话是他的爱好,拈花惹草玩弄女性是他“自豪”和“自信”的特长;另一个人是落魄诗人格兰古瓦,一个为了生存可以抛弃爱情、尊严、责任的家伙。
雨果用他辛辣又浑厚的笔,表达了对在教会压榨下苦苦挣扎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悲天悯人,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弗比斯队长的嘲讽,对苟且偷生的潦倒诗人格兰古瓦的鄙夷,对虚伪狡猾又残酷的路易十一的憎恶,和对卡西莫多和爱斯美拉达,这一对外表有天壤之别,内心却如一善良纯洁的悲剧人物的褒扬与惋惜,把美与丑的对比推倒了及至。让我们重新审视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丑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颗火热纯真的心灵;英俊美丽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龌龊可耻、卑鄙扭曲的心。所以,人不必为了自己先天的不足而自暴自弃,更不要过分地追求外表美,拥有一颗善待他人、无私奉献、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充满责任的心灵才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同时,我们要学会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尊重身边每个人,不要等这些让生命精彩的亮点逝去后才后悔不已。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篇2
别看外表,姑娘,要看心灵。英俊青年的心往往是丑恶的,有许多心不能留住爱情。姑娘,松柏不美,没有杨树那般挺拔,但冬天仍然枝繁叶茂。——题记
“咚——咚——咚——”圣母院的钟声又悠扬而起,停息在大钟上的鸟儿纷纷飞离,在巴黎城的上空盘旋,划出一条条弧线,见证着巴黎的繁华。当然,也曾见证过中世纪的巴黎,灰色的浪漫之都。随着这钟声环绕于耳畔,不知不觉便走进了法国作家雨果笔下的那段往事,埋藏在圣母院下的永不消逝的故事……
在路易十一统治整个法兰西王国时,法国人民欢呼雀跃——广场上,人们正在为着节目狂欢。他们跳着笑着,其中有一个吉普赛姑娘,名叫爱斯梅拉达,旋转在人群中,如一朵盛开的鲜红的玫瑰般热情洋溢,将她的青春活力毫不吝啬地展现出来。而正在此时,一个极丑的、拖着一条跛腿、驼着背、睁大了唯一一只有着眼翳眼睛的眼的卡西莫多,就这样傻傻的、好奇地站在舞台上,享受着属于他的“荣耀”与人们无比戏弄的“称赞”,因为,整天敲钟的巨大响声早已无情地切断了他与这世界的唯一联系——耳朵、听觉。“他一定是一个恶魔,你看他的眼睛里装着的是另一个、又一个、再一个……”当这个被装在弃婴篮里的可怜的人儿被副教主弗洛罗抱走时就有妇人这样说着。事实上,他的长相,确实如此。可内在呢?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悲剧、两个世界、三种命运,不知不觉拉开了序幕,等待他们的,将是命运的偶然,还是命运的必然?
她,爱斯梅拉达,在被追捕时,便与小山羊一同躲进了上帝的住处——圣母院。这是多麽神圣的地方啊,竟可以接受这样一个吉普赛人!善良的爱斯梅拉达感谢上帝,感谢命运,殊不知一双闪着贪婪的眼睛已死死地盯住了这个无比美貌的姑娘,就此酿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恶果。在她被屋顶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的长相吓住后,惊慌失措地逃出了圣母院。阴差阳错,与诗人格兰古瓦邂逅——宽容的姑娘天生有一种不含任何杂质的纯真情愫,那是任何教徒都无法媲美的博爱。她以结婚的名义拯救了困于乞丐王国的诗人,甚至是在不知何人、不晓姓名的情况下救得。这样的伟大应该是世间鲜有的了吧?
然而,天真烂漫的爱斯梅拉达同样也拥有其他花季女子的幻想——对爱情的幻想与憧憬。由此当她遇见英俊潇洒的军官弗比斯时就情不自已地爱上了他。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人竟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善小人。他不惜欺骗、冷眼相视绞刑架上的少女。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的人,最后竟会安然无事!这真是一个无法让好人好报的世界啊!
而他,卡西莫多,那个尽忠的人,又是怎样的下场呢?他感谢领养他的教主,对他的养父唯命是从,恪尽职守地扮演着敲钟人的角色。在他的独眼中,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在其他人健全的眼中却全然的嘲笑与不屑。他意识到这一点是在爱斯梅拉达送水之时——由此,内心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心情,他要保护这个帮他的女子,一生守护。他的确这样做了,群众造反时,她被追杀时,甚至在生命结束后,依然紧抱,至灰飞烟灭而后已……
这样的人生,不是悲惨到了极点了吗?可我却认为这样的结局未尝不可视为喜剧——喜在至善至纯至美的心灵融合了、永恒了;喜在他们的'爱情最终得到了成全,散作飞灰、随风远去、得到自由;喜在纯洁摆脱了污浊的束缚,远离了路易十一的昏庸治理。他们坚持纯真,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君子情操,是何等的追随真诚心、问心无愧之举!此非喜为何?
同时,大作家雨果用辛辣的笔触毫不留情的揭露了中世纪的法兰西:不让好人有出路。他笔下的人物活生生地再现了苟且之徒的嘴脸——道貌岸人的伪教徒弗洛罗;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弗比斯;萎靡不振、以怨报德的诗人格兰古瓦;麻木不仁的群众;乱判案的法官……这些都是造反的前兆啊!这是偶然吗?不,这是必然的。
让我们再好好想想,外表的美与丑真的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吗?外在的美与丑就一定能反射出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吗?我们是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世上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但这也是需要大家一起来保全的,若一人自私,便会影响周围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话,何来的美好之说呢?所谓“大同社会”也无非是大家和睦相处,以一颗真诚之心对待每一个人。同时,这也是人们难以逾越的难关,关于美与丑的认识——何人没有私心?但我们亦可以从件件小事开始,只要能用心做、敢于用心做。“美”与“丑”就这么简单,敢于追随真诚心,那么,你的美,便从内心散发了。
巴黎圣母院的钟声缭绕于耳畔,关于美与丑的故事继续在唇间。——后记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篇3
终于看完了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觉得该写点什么,同时也希望自己以后每看一部经典都能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
看《巴黎圣母院》断断续续的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了,虽然只有十一章,虽然每天坚持看一章还是可以的,无奈本人总是爱跑偏了路,把自己弄得复杂弄得累。
看这部作品时也常常感觉作者的笔跑远了,花了太多的笔墨给巴黎的布局巴黎的建筑风格文化历史和变迁,包括大大小小的教堂。但是,正有点不耐的时候,主要人物却不着痕迹的出现了。有时好像写些不相干的人物也是花费大量笔墨让人也出现有点烦躁的时候,却又将关键的人物带了出来。书中出现的人全是各有用处的人。
格兰古瓦是一个贯穿整部作品的人物,一个贫穷的贪生怕死既安于现状又不放弃兴趣爱好的哲学家,诗人,但他又不是真正的主角,他引出各种人物和事件。他上演他的剧本,引出男主角卡齐莫多和另一些次要人物出场,他落魄到广场,引出女主角艾丝美拉达和男主角之一副主教——格兰古瓦的老师克洛德。晚上无处可去饥寒交迫的他跟踪女主角,拉开悲剧的序幕:
艾丝美拉达遭到副主教和他的养子卡齐莫多的抢劫,被前来检查宵禁的御前侍卫弓手队长弗比斯·德·夏托佩尔队长解救,从此,吉普赛女郎的痴情全给了这个有未婚妻还到处拈花惹草的年轻的英俊的薄情军官。
副主教跑脱,卡齐莫多被抓获。格兰古瓦误入流浪汉的聚居地,被处于绞刑,但是却被艾丝美拉达一婚约搭救,也让人看到了美丽的艾丝美拉达的善良和冰清玉洁的一面。
接着是卡齐莫多的审判与受审,过程滑稽精彩,结局是当卡齐莫多在受刑罚之后,渴求众人给水喝,却遭到讥讽咒骂攻击,可爱的吉普赛女郎,这个被他劫持过的姑娘却给了他水和怜悯,一方面说明姑娘的无比善良美好的心灵,一方面开始了卡齐莫多的爱之旅——来到世上,所获的全是歧视和仇恨,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这样一个美丽的姑娘不计前嫌给与的怜悯和水,是这个世界给与他的唯一尊重和温暖,他岂能不感激不爱?
给与艾丝美拉达爱的人要五个,四个男人一个女人。
第一个:格兰古瓦的爱只是证明艾丝美拉达的善良贞洁 美好。
第二个:弗比斯的作用大概只是开启一个悲剧之门,当他和艾丝美拉达幽会遭到副主教刀刺后,就从此消失了一般,仿佛从没出现过这样一个女人一样,由着吉普赛女郎独自承担刺杀的罪名被处于绞刑,由着吉普赛女郎独自痴情爱。
第三个男人就是副主教,副主教的爱虽是因为多年的禁欲而突然的被如天使一般的艾丝美拉达唤醒,从此心里只住魔鬼不住上帝,但依然算得上真挚的深情的 热烈的 痛苦的,宁愿为了爱***去下地狱,只不过得不到后的解脱方式是毁灭所爱。
第四个男人就是敲钟人,怎么丑就怎么安排长相的卡齐莫多,他的爱相比副主教不同的是,他的爱是奉献不是占有,因为不敢有祈求,他用整颗心整个生命来爱来奉献他的爱,简单而执着。
第五个人是个女人,一个十五年前丢失小孩,从此住在老鼠洞里日夜祈祷上帝归还她女儿的'隐修女,她一直把艾丝美拉达当埃及女仇恨,因为是埃及女人偷走了她的女儿,每次见到艾丝美拉达都会心跳,却误解成仇恨,最后知道是自己的女儿的时候,女儿却要被抓去上绞刑架。母亲疯狂的爱这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时而疯狂强悍,时而温柔顺从祈求,巨大的绝望和悲怆,让刽子手都流泪,可是依然救不了女儿,心如死灰,精疲力尽。生命在最后一秒还要跳起来要咬将将她女儿上绞刑架的刽子手的手,被推倒后却已经死了。
副主教卡齐莫多和隐修女的爱都是来自肺腑愿付出生命的爱,结果也都是付出了生命。副主教制造了艾丝美拉达的悲惨结局,卡齐莫多用对艾丝美拉达的爱战胜了对副主教的爱,杀死了副主教,自己却跑去抱着艾丝美拉达的死尸死去。母亲呢,力竭之后生命也枯竭。
将所有人纠结在一起的应该是爱,然而却全是一厢情愿的爱。艾丝美拉达心里始终只有一个人:队长弗比斯,可弗比斯不会爱她。副主教和卡齐莫多爱艾丝美拉达,但是艾丝美拉达却不爱他们。艾丝美拉达怕死,可是却宁愿选择死也不选择副主教。对卡齐莫多的长相也是一直厌恶和害怕,虽然心里不想这样。隐修女的爱持续十几年的苦苦等待和祈祷,相见却是死别。所有的爱都成全了悲剧。
整部书中,这几个人所占的篇幅感觉都差不多,可是却不散不乱,全不露痕迹的衔接在一个主线上,隐在在作者的大篇或似乎相关和不相关的笔墨中,却依然让人觉得结合的没有丝毫的缝隙。
经典始终是需要仰视的。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篇4
别看外表,
姑娘,要看心灵。
英俊青年的心往往是丑恶的,
有许多心不能留住爱情。
姑娘,松柏不美,
没有杨树那般挺拔,
但冬天仍然枝繁叶茂。
唉!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不美的东西就不该存在,
美貌只爱美貌,
阳春不睬寒冬。
美丽至高无上,
美丽无所不能,
美是唯一完整存在的东西。
那是巴黎圣母院的钟塔的屋檐下传来的歌声,凄凉古怪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无奈与悲哀。对,这就是又驼、又瞎、又跛、又聋的卡西莫多的叹息,这位默默守护在自己心上人门外的敲钟人在好几晚上,倾诉着又像是在给她催眠。
故事发生在欧洲中世纪的巴黎。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美丽与丑陋,纯洁与肮脏的较量,是一幅光怪陆离又鲜血淋林的爱情悲剧画卷,又是一部上至法王路易十一下至乞丐贱民的史书。
她,爱斯美拉达,一位能歌善舞的十六岁美女,由于从小被吉普塞人从家中偷走,在流浪艺人中长大,所以不被当时等级森严的上流社会所认同与接受。当她在深夜被人打劫时,被英俊潇洒的皇家卫队队长弗比斯英雄救美,便一见钟情地陷入爱河,而他也被她的美貌所俘虏。她对这场虚幻的爱情的忠贞不渝,最终也使她被伤害得太深太深。她不但有一个完美无缺的躯体,也有一颗高尚纯洁善良的心灵。当诗人格兰古瓦即将被乞丐王国绞死的关键时刻,她毫不犹豫地以愿意与他结婚的方式救下了诗人。当副主教克洛德利用种种卑劣手段想强迫爱斯美拉达接受他的爱情时,爱斯美拉达宁死不从。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她选择时,尽管这时候她已经知道她所爱的'人弗比斯还活着,她也找到了失散十五年的亲生母亲,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洛德的求爱,她的回答是:“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他,卡西莫多,一个又驼、又瞎、又跛、又聋的丑八怪,先是遭到了亲人,继而是整个社会遗弃的弃儿,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的心灵,他以纯真得不掺一丝杂质的爱情守护着爱斯美拉达,试图使她远离一切伤害。可在强大的社会偏见、邪恶势力与命运捉弄面前,强悍的卡西莫多,最终被撞的头破血流,拥抱着爱斯美拉达的冰冷的尸体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卡西莫多是以爱斯美拉达的迫害者的身份,最初出现在爱斯美拉达的面前的,他奉命在深夜去抢劫爱斯美拉达。当卡西莫多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被绑在烈日下的耻辱柱上受鞭打示众时,他渴求围观的人群给他一点水喝,却无人理睬。眼见着他快要晕死过去的时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勇敢地给他水喝的人,正是那位曾经想要抢劫的爱斯美拉达。爱斯美拉达的以德报怨深深震撼了外表畸形丑陋的卡西莫多,因为在他的内心也有与其他人一样的强烈爱心与感情。后来他冒着生命危险将爱斯美拉达从死刑架上抢救了出来,但是,他的丑陋畸形的外表,始终是横贯在他与爱斯美拉达之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最后只能通过死亡的方式跨越了这条鸿沟,我想那可能就是唯一的方法了。
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也爱上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但是他与卡西莫多的爱却有着天壤之别,克洛德披着神职人员的神圣光环,道貌岸然,内心却因冲突无法自拔,直至灵魂扭曲、充满了邪恶的毁灭欲,最终毁灭了爱斯美拉达,也毁灭了自己。另两个特色人物,一个是徒有华丽外表、内心却一包烂瓤的弗比斯队长,他外表英俊文雅,骨子里却粗鄙龌龊,酗酒说粗话是他的爱好,拈花惹草玩弄女性是他“自豪”与“自信”的特长;另一个人是落魄诗人格兰古瓦,一个为了生存可以抛弃爱情、尊严、责任的家伙。
雨果用他辛辣又浑厚的笔,表达了对在教会压榨下苦苦挣扎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的悲天悯人,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弗比斯队长的嘲讽,对苟且偷生的潦倒诗人格兰古瓦的鄙夷,对虚伪狡猾又残酷的路易十一的憎恶,与对卡西莫多与爱斯美拉达,这一对外表有天壤之别,内心却如一善良纯洁的悲剧人物的褒扬与惋惜,把美与丑的对比推倒了及至。让我们重新审视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丑陋的外表下,可能藏着一颗火热纯真的心灵;英俊美丽的面容下,也可能深埋了龌龊可耻、卑鄙扭曲的心。所以,人不必为了自己先天的不足而自暴自弃,更不要过分地追求外表美,拥有一颗善待他人、无私奉献、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充满责任的心灵才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同时,我们要学会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尊重身边每个人,不要等这些让生命精彩的亮点逝去后才后悔不已。